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 (七月新番)


  说到这他们就觉得第五伦太过愚蠢,明明拿着一手好牌:皇帝瞩目、里附城之爵、学过兵法的名声、传遍六尉的孝义之名、梁丘赐的赏识相助。
  可结果呢?因为第五伦不积极响应吞胡将军的点将,放着鸡头不做,非要当牛后,已让韩威不快。
  而在北地遇上民众阻挠时,第五伦又没有快刀斩乱麻,跟屠门少杀上几十个人震撼郡县,反而将麻烦上移,这让韩威更加嫌弃。
  “我虽家境、名望、爵位皆不如第五伦,但我勤勉啊。”
  汝臣想起这一路上自己付出的艰辛,就唏嘘不已,整整两个月啊,为了让手下那群没用的猪突豨勇们挑着粮食推着车舆,跟上兴军日行五十里的脚步,他整整累死了一半的人。
  猪突豨勇们忍饥挨饿没事,一定要匀出粮食给董忠手下的正卒吃饱,将董司马伺候舒服了,他才会帮持自己。
  死亡太众,人手不足时,就在驻地紧急抓丁,最后堪堪追着兴军抵达特武。
  除此之外,还要配合董喜司马麾下正卒抢粮、拷掠中人之家的钱财,不然,为何人人抢着做兴军?还不是为了沿途能先到先得,叫军官发笔小财,而兵卒在发泄中士气大涨么?
  如此,汝臣才能抓住机会一举翻身,让第五伦灰头土脸。
  现在得到了最为富庶的特武县南部几个乡,秦渠、汉渠环绕,全县四万口,三万口集中于此,在汝臣眼中,他们恍如秋后的庄稼,自己可得借着吞胡将军的令旗,好好施展手脚,满足大军搜粮的同时,弥补一下这趟远征付出的成本了。
  董喜却提醒汝臣道:“但汝司马也勿要太大意,还是要立刻补充丁卒,加以训练,我听说县南苦水河上游,有一支数百人的盗寇出没。”
  等回营之际,汝臣在路上遇到了第五伦,只笑呵呵地朝他拱手。
  第五伦倒也面色如常,微笑着与汝臣回礼,还恭贺他道:“汝司马,往后你驻县南,我驻县北,便是友军了,还得互帮互助啊。”
  汝臣满口答应,等第五伦走远后却冷笑道:“互助?做梦!脏活累活躲在后,遇上肥地便抢着占,这世上哪有这等好事?”
  “这次是第五伦失算了,他以为讨好梁丘校尉便能俯身拾果,没想到果儿已被我捡得,落到他手中的,只剩下一颗羊粪球!”
  ……
  “特武县北?”
  回到营中,第七彪听说了第五伦的驻地后,顿时大失所望。
  “我打听过了,这特武县被苦水河一分为二,精华富庶与户口城邑,都集中在县南,而县北虽然地域广阔,却迫近山峦戈壁,多是草原,更无沟渠之利。”
  “无妨。”
  第五伦转而问宣彪:“让你打听的事,可有眉目了?“
  宣彪禀报道:“在田间地头暗暗询问了几人,说特武县上游,确实有一支‘盗贼’出没,隔三差五出山一次,但多是劫富济贫,对民众并无冒犯。”
  第五伦颔首,松了口气,见第七彪还在那嘟嘟囔囔,觉得第五伦当初就不该推掉与兴军同行的表现机会,摇头道:“急什么。”
  “且看那汝臣司马,能在县南待多久!”
  他让二人退下,旋即翻阅起自己的小本本来,这一路上啊,又有不少人上了长长得名单。
  第五伦越来越清楚,自己这趟出征的目标是什么了。
  他对出击匈奴持悲观态度,不想做炮灰。
  也没兴趣助纣为虐剿灭所谓的“盗寇”,最大的贼寇,不就是新军王师么?
  他翻到了小本本的最新一卷,而上面,两个打了×的名字赫然在列!
  猪突豨勇甲营、军司马汝臣;吞胡将军麾下、兴军司马董喜!
  “我现在最想做的事……”
  第五伦在汝臣的名上,划了一道大大的斜杠!
  “痛击友军!”
  ……


第91章 官匪一家
  “这边塞的县可真大,吾等从昨日出发,走了快五十里了罢?居然还没从县南到县北。”
  “换在关中,都够走三个县了。”
  “就是就是。”
  来自关中的猪突豨勇们脚下不断迈动前进,嘴上却也不停,第五伦早就放弃严肃纪律让士卒行军不要说话的打算了。
  确如士卒们所言,特武县实在是太大了,南北纵横两百里,光是县南几个乡,面积就能顶关中几个县,而人口则大大不如。
  第五伦当过户曹掾,对户籍数据最为熟悉,知道他们长陵县,口数十八万。
  还有隔壁茂陵县,口数二十八万!
  这是什么概念?常安常住人口也就二十五万啊。
  反观这威戎郡(北地),据说全郡口数才二十出头,哪怕是人口最密集的特武,一样地广人稀。
  第五伦心道:“故而占塞上一郡,在财富、粮食、人丁方面,远不如得关中一县,且集中困难。”
  行至次日正午,前方出现了一条河流,滩里长满了旺盛的旱毛喇,还有水鸟在河边走动。有走得口干舌燥的士卒立刻过去,惊走了一片鸥鹭,用身上挂着的木瓢打了一点水,晃开浑浊喝了一口,然后就咳嗽着吐了出来。
  “齁死了,这是苦水!”
  “所以才叫苦水河啊。“
  而河边石头上也是晒得白花花的盐粒,众人略为犹豫后,赶紧去刮那石头上的盐花:“如此说来,往后吃盐不用愁了!”
  在关中时盐价奇贵,到了这却几乎不要钱,他们都高兴坏了,好像河边全是钱似的。
  第五伦也用手指蘸了点盐粒尝了尝,苦得直吐舌头,看来里面杂质很多。
  他又听说,本地人也是吃苦水河边晒出的劣盐,只有县中富户,本郡豪强中排号第三的张氏才吃东方六百里外,从花马池花费重金翻戈壁、越山岭运过来的好盐。
  第五伦心中了然,既然是封建军队,那就要有封建军队的自觉,除了奉上命屯田搜粮外? 军队经商这种事? 完全可以搞起来。
  苦水河乃是特武县南北分界,渡河之后? 他们很快就抵达乡邑? 第五伦照例接见了本地啬夫、三老等人,见他们满脸紧张提防? 便率先表示,王师不进乡邑? 只到黄河边的旧营垒驻扎。
  既然苦水河不能饮用? 打井又杯水车薪,驻地就必须挨着水源。好在昔日汉武帝征匈奴,在此屯田修筑营垒,到了宣元之后匈奴向汉臣服? 边军陆续裁撤了一部分? 河边的旧营盘倒是还在,土墙土屋都是现成的,足够八百人入驻,倒是省了不少气力。
  而次日一早,当了二十年田奴的臧怒就带着人到周围踩点? 土块直接放进嘴里尝一尝,就知道肥不肥。
  “地比县南差了些? 还有些盐碱,粮食不好种啊。”
  另一个有名的庄稼把式? 连已经晋升为”当百“的第五平旦也蹲在地上,看着开满各色花朵的草原长吁短叹:“这么大一片地? 又挨着水? 若是开辟起来? 都足够吾等八百余人,每人分百亩地了,真是可惜。”
  猪突豨勇们都是吃过苦的人,只要给他们一架犁,一把锄,甚至连牛都不需要,便能自力更生。
  其实在第五伦看来,县北的先天条件一点不比县南差,差的只是人为改造:你以为特武县南的秦渠、汉渠是老天爷鬼斧神工么?不过是秦、汉两朝花了十代人时间一点点移民开辟的,黄河水流极大,但水势平缓,蜿蜒坦荡,只要想办法稍稍分流,便能分出数道沟渠,灌溉田亩。
  清澈的黄河水改善了盐碱地,又为农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方能变牧为耕,富极塞上。
  虽然未能亲历,但第五伦觉得,秦皇汉武的时代,应该有一种改天换地的豪情吧。
  可现在却不成了,第五伦只有八百人,拿头去干八万人才能做成的事啊。
  虽然在县北屯田有些麻烦,春耕也早就过了,但臧怒和第五平旦这两个种田种魔怔的人,仍在商议得在营盘附近荒废的田亩上种点什么:种花家嘛,自古以来就见不得土地空着。
  但这都四月中了,还能种什么?
  第五伦提议道:“种连枝草吧。“
  连枝草,就是苜蓿(mù xu)。
  此物是外来物种,在汉武时代,张骞从大宛求得天马,作为天马最喜欢的饲料,苜蓿也被引入,先在乐游苑试种,慢慢扩散开来,渐渐从稀罕珍奇成了寻常之物,诸陵百姓称之为“连枝草”,而安定北地之境,也往往有苜蓿者。
  还是第五伦早有准备,在来之前,他算了算抵达边塞的时间,便让第四咸提前为自己准备了两大车苜蓿种子。
  “苜蓿好啊。”
  臧怒和平旦都觉得这主意不错,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起来:“关中三月就得种,此地天气稍冷些,四月种也无妨。”
  “然也,苜蓿在沙土里都能成活,不怕碱。”
  “一年可采收三四次,除了作为饲草喂养牲畜,人也能吃,采嫩苗过一道烫水,腌作紫花菜羹,倒也挺香。荒年时直接割了过水,揉成青团,足以充饥。“
  他们行动力很强,说干就干,犁田的犁田,播种的播种,很快就将第五伦带来的种子撒遍十余顷土地。
  干完活后,平旦还喜滋滋地说道:“苜蓿种了一些时日,还能反过来暖地,就算以后不想种了,三四年后犁去其根,改种五谷蔬菜,便能得丰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