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日前遴选出100位在世界科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科学家,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入选,马林·梅森也名列其中。
足可以看出马林梅森的地位和成就,全旭不知道江南大学是采取了什么办法,请动了这么一樽大神。
在与顾炎武初次交谈之后,全旭参加了江南大学为马林·梅森举行的盛大宴会,这场宴会充满了大明时代的特色,丝竹悠扬,歌姬助兴。
虽然语言还是不通,不过,马林·梅森非常享受这种受尊重的待遇,他在席间有感而发:“欧洲所有的大学,在江南大学面前都应该羞愧,他们不知道埋没了多少天才!”
马林·梅森能够来到大明,主要是因为他的神学家,因为出格的言论,受到了类似于笛卡尔一般的打击。关键是他居住在巴黎,一年的收入相当两千五百法郎。
平心而论,这个收入在法国已经不算是低收入了,毕竟一法朗可以兑换五两银子左右,约合七千五百两银子,放在法国这也算是中产阶级的收入。
只不过,任何事情都有意外,随着欧洲三十年战争持续多年,而法国却不像西班牙帝国家底厚,战争影响了法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一个生丁可以买一枚鸡蛋,到了去年的时候,则需要一法朗才能购买一枚鸡蛋,相当于物价升值一百倍。
当一个教授一年的收入只能够购买两千五百枚鸡蛋的时候,法郎在法国基本上快要崩溃了。
马林梅森有一外孙女才刚刚五岁,因为太过饥饿,误食了邻居家为了毒老鼠的面包屑,等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而马林梅森的女儿也因此抑郁,自责,跳河自杀。
在这种情况下,马林梅森的妻子也得了重病,就在马林走头无路的时候,一个专门帮助大明从欧洲搜刮人才的组织找到了马林梅森,连哄带骗,总算把马林梅森哄上了去大明的船。
在船上的时候,马林梅森还以为上了贼船,不曾想他来到了一个远超巴黎的巨大城市,直到分配给了马林梅森一套七进的院落。
要知道马林梅林只是普通的工人家庭,哪里见过拥有一百多间房屋的奢华府邸?原本只在法国听说或者见过贵族穿过的丝绸,居然堆满了整整一个屋子。就连贵族也要小心翼翼用银子装饰起来的瓷器,居然成了他们家里的日常用具。
更何况,茶叶、美食,让马林梅森大开眼界。
在宴会上,马林梅森非常坦率的道:“来到江南大学之后,我凭借在巴黎大学期间的专利获得大笔收入,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江南大学,我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我不需要再去语言班兼职,也不需要去餐馆里端盘子,我现在带了二十多名学生,他们个个都聪明绝顶,我敢保证,他们之中未来一定能有人能在数学领域超过我的成就,我对此非常期待。”
全旭在一旁通过翻译才知道,马林梅森在巴黎还有如此光辉的事迹,一个数学天才,居然去餐馆里端盘子,还要受到神职人员的打击。
与大明相比,现在的欧洲各大大学的体制太僵化了,直到工业革命开始以后,这个情况才会好转。欧洲的大学不知道埋没了多少天才,像笛卡尔和马林·梅森这样在学生阶段就崭露头角的人,在欧洲想出头也很难。
全旭有些兴致勃勃的望着马林梅森。
顾炎武道:“陛下,学生去把梅森叫过来!”
“不用!”
全旭望着马林梅森道:“像他这样的高等人才,一定要保护好,他们来了,就不能让仓们再走子!”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做为教育工作者,眼光一定要长远,不能急功近利!”
对于江南大学的目前而言,全旭还是非常满意的,无论他们的手段是不是光彩,这都不重要,全旭决定成立一个特别办事处。
在欧洲范围内,宣扬大明体制优秀,工业先进,社会福利好,生活环境好,总之就像后世的中华慕洋犬一样,一个劲儿鼓吹大明的美好。
对于这一点,全旭把任务交给了李信。
李信要负责这一点,开始向欧洲全面渗透,用巨大的利益,培养亲大明的学者。
全旭突然想起了后世的奖学金制度。
全旭望着顾炎武问道:“你们江南大学有没有奖学金制度?”
这种事情,公办高校不好出面,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一旦上面出现任何风吹草动,到了下面执行就会出现问题。
江南大学执行这个政策,反而不成问题。这应该向牛津大学学习,“牛津大学奖学金”,旨在资助那些“卓越、勇敢、仁爱以及拥有领袖气质”的世界青年精英赴牛津大学深造。
看上去挺不错的是吧,实际上设立奖学金的初衷是为了在美国学生中培养亲英派,最终为大英帝国“收复”美国创造条件。
第八五六章 天下人才为我所用
全旭凭借着现有的军事实力,打通欧洲都没有问题,可问题是,军事问题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
就像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也就第一次攻占莫斯科的人,然而,当蒙古的军事实力衰退,庞大的蒙古帝国就四分五裂,而且不复当年的存在。唯一可以留下的,只不过是很多地方的地名,仅此而已。
全旭需要占领,也需要同化,更需要形成亲华势力,这就需要两手准备,军事实力要过硬,软实力也要提高上去。
“奖学金?”
顾炎武恍然大悟。
他在辽东游学的时候,曾经见过辽东大学的各类层出不穷的奖学金制度,这些奖学金大都是民间捐献的。有的纯属打自己家的广告,比如说,徽州商盟,就向辽东各大大学捐献了四万两银子,成立了徽墨奖。
这个徽墨奖不论学生成绩,只需要看学生的字,只要字写得足够好,就可以拿到这个奖学金,每年共计四十名,每个人可以享受五十两银子的奖金。
除了徽墨奖,辽东大学还有银船奖,这是大明船王周振豪个人出资成立的奖学金,他一口气向大明辽东工商学院,辽东海军军事学院捐献了八百八十八百座银质的帆船,每艘银帆船采取纯银打造,分别是十二斤半重,或六斤六两重两种规格,虽然每一枚银帆船,实际价值不高,却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程敬贤也向辽东大学捐了六万两银子的奖学金,不过却是每三年评选一次,被评中的学生可以获得三百两至五十两银子不等。
当然,奖学金是一把双刃剑,谁捐款的奖学金,会那么以后在奖学金的发放上,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的影响。
就像徽墨奖学金,只看字画水平,获奖者与品德无关,与学习成绩无关,只考校书法,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奇葩奖学金。
“这个,学生准备筹备……”
全旭道:“这个奖学金不是对学生发放的,而是对那些愿意移民大明的欧洲学者发放的,总体来说,江南大学这个奖学金,是为那些生活拮据的学者提供帮助,不管他们是否愿意移民大明,当然了,愿意移民大明,到江南大学工作,肯定会获得更多的奖学金,这方面的预算,每年有个两三万两银子就够了……”
全旭其实不反对设立奖学金,不管奖学金的目的是什么,最终受益的还是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就目前为止,商人愿意为自己的付出,而进行投资,在大学生越来越多,许多商号也愿意聘请那些拥有大学学历的人。
这其中很多并不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而是为了牌面。
以前在朱氏大明的时候,商人没有地位,无论身价多高,读书人是有资格笑傲王侯的,更别说商人了。
当然,商人要向官员行贿,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仅收受贿赂的官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商人也同样会被处罚。一旦发现官商勾结,无论后果多么严重,商人和官员都会被抄家,这一点上,就是六十两银子作为上限。
六十两银子以下,可以算作礼尚往来,超过六十两就按照行贿罪腐败罪处罚。
大明目前的教育开支,其实很多一部分都是来自民间的捐款,作为一个对于商人非常不友好的国度,商人特别是大商人,他们对于钱财而言并不那么重要。
为了获得了家族的声誉,不少商人会向大学捐献图书馆、奖学金,还有的提供物资方面的支援。可以说,对于教育的投资,大明全国上下,所有人都会积极支持。
就像全国各地的学校,像学生的午餐、服饰,书本、甚至书包方面的东西,大都是民间百姓捐献的。
参加了这场宴会,全旭回头就回了自己的下榻的住处,这让柳如是有些很受伤。
怎么说也是一个大美女,被万千读书人捧起来的,长时期以来,柳如是也产生了一种错觉,天下所有的男人都会被她的美貌和才学所折服。
然而,问题是,自从认识全旭以来,全旭几乎没有拿正眼看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