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 (会码字的键盘)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会码字的键盘
- 入库:04.13
薛海想了想,最终还是向李世民许下了承诺,以三年为期,三年之内一定将吐蕃和西域纳入到大唐的版图中来。
虽然薛海并不喜欢战争,因为战争就意味着大量无辜的百姓将会面临死亡以及流离失所的困境。
但是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强大起来,除了发展自己内部的经济,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之外,军事力量的发展,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否则的话,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好了,就会惹得别的国家眼红和嫉妒,军事实力不行的话,国家仍旧会遭到别的国家侵略,掠夺和践踏。
因此,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保证。
现在突厥和吐谷浑这些草原民族已经彻底对大唐臣服,但是西边的吐蕃却对大唐是虎视眈眈。
否则的话,唐朝的历史上也不会发生文成公主入藏和亲这件事情。
在李世民之前,隋朝时期隋炀帝曾经派兵攻打过吐蕃,但由于吐蕃地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严重的高原反应导致隋军两次都是无功而返,且大量的士兵因为无法适应高原气候而永远的留在了青藏高原上。
所以,面对吐蕃的连年骚扰,李世民虽然有心让李靖带着精锐士兵以及黑火药和木制炸弹去攻打吐蕃。
但是隋朝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李世民心里也清楚,与吐蕃之间的战争绝对不是大唐的军事实力打不过他们,而是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让唐军寸步难行。
因此,李世民在听见薛海解释说几年之后会把吐蕃和西域这些地方全都纳入到唐朝的版图中来时高兴的不行,以为薛海有办法解决青藏高原的气候问题。
第433章 三年之期
“那好,就以三年为期,这可是你说的,三年之内将吐蕃和西域给朕拿下来,纳入到我大唐的版图中来。”
“朕可是将你刚刚说的话都记在小本本上了。”
“另外,朕会让李靖日夜操练军队,何时出征,就等你一句话。”
李世民见薛海做出了保证,随即坏兮兮拿出一个小本本,将薛海的话全都记在了上面。
“哈?”
“等一下,你这意思,是要让我去带兵打仗啊?”薛海惊讶道。
“对呀,不是你说的嘛,三年之内要把吐蕃和西域给朕打下来,不派你去领军打仗,难道还派别人去?”
“你放心,这次出征,朕以你为主将,李靖为副将,不会再出现上次那样的事情了。”李世民笑着回答道。
听见回答,薛海有些急了,开口道:“老李,你做事能不能不要这么着急?这打吐蕃和突厥是能说打就打的吗?”
“嗯?你刚刚称呼朕什么?”李世民突然撇着眼睛看向薛海,语气有些怪异的问道。
“额……那个……父皇……我刚刚……”
“咳咳……罢了罢了,朕明白你的意思,朕也好久没有听见你这么称呼朕了——”
不待薛海解释,李世民便摆了摆手,示意薛海没什么大事,脑海里甚至还回忆起了当初在薛家村时的情景,笑了出来。
见状,薛海这才接着说道:“陛下,这一场仗一旦打起来,少说也得打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吧?这么长时间的战争,难道不需要先把后勤什么的准备好么?比如粮食啊,兵器啊这些。”
“现在什么都还没又准备,你就让我去领兵打仗?这不是闹着玩儿嘛——”
薛海这话说的没错,在古时候打仗,除了那些局部发生的战争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之外,凡是这种想要彻底征服某个国家而发动的战争,没有三五年是结束不了的。
而一旦碰上强硬的对手,最终的结果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议和,一种是打持久战。
前者倒还好说,后者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的话,怕是很快就会到达民不聊生的地步。
所以见李世民这时候都不准备准备,就让自己准备领兵出征,还让李靖给自己做副将,薛海才会如此惊讶,赶紧表示了反对。
听完薛海的这番话,李世民想了想,说道:“你说的也有些道理,打仗可不是一句话这样简单的事情。”
“那朕就给你些日子,让你好好去准备准备。不过,我们的三年之约可不能变,三年之后,朕一定要看到吐蕃和西域纳入到我大唐的版图中来。”
“在这三年当中,你需要任何的帮助,无论是人还是钱财方面的事情,都可以向朕提,朕一定尽量满足!”
李世民的意思很简单,可以给薛海准备的时间,但是三年之内将吐蕃和西域纳入到大唐版图中来的约定期限不变。
而且李世民还许下了承诺,在这期间,薛海提出的有关征服吐蕃和西域的任何要求和条件,李世民都会尽量满足。
由此可见,李世民想要开疆拓土的意愿多么的强烈。
见李世民已经做了如此表态,薛海深知自己这时候再说别的什么话已经没用了,只得答应下来。
……
离开长安皇宫以后,薛海坐在马车上,思考着该怎么样在三年之内将吐蕃和西域等地全部征服,纳入到大唐的版图中来。
突然,当马车刚刚离开皇宫的朱雀门,薛海猛地想起,在给国子监的那些学士们的教科书当中,好像还有几本历史书在里面!
这要是让那些儒生们在历史书中看到了唐朝是怎么灭亡的,那还得了?就怕是自己到时候有多少张嘴也解释不清楚啊!
“快!调头回宫,去国子监!”
……
当薛海匆匆赶到国子监的时候,一众儒生大牛们各自手中都拿着自己喜欢的教科书,正看的津津有味。
薛海这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冲上前去,见谁手里有历史书,就从谁的手中将历史书给抢过来,也不管他们看没看到将唐朝历史的那一部分。
“诶诶,驸马爷,这书我还没看完呢,您抢走干什么呀?”
“驸马爷,别抢啊,我正看到关键地方呢,这上面写着隋朝灭亡的事情呢,后面就到我们大唐了,别抢啊——”
“驸马爷,你要干什么?”
……
“诸位,这些历史书上记载的内容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我拿回去再修改一下,其它的教科书你们可以尽管看——”
薛海抢完所有的历史书之后,简单的解释了一句之后便溜出了国子监,一路出了皇宫,直奔印刷厂。
到了印刷厂之后,薛海什么也没做,立即让印刷厂的工人将印刷好的历史书全部拉出来焚烧掉,并且印刷历史书的活字模具组合也全部销毁。
不但如此,薛海还决定取消了新兴学堂里历史这一门课程,因为这玩意儿稍有不慎就很可能自己带来数不尽的麻烦。
搞定这些事情之后,薛海这才放心的回了薛家村。
在回薛家村的路上,薛海开始认真的思考了起来,想要打败吐蕃,在现有的条件下,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唐军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呢?
想着想着,薛海便打开了系统商城,在系统商城里搜寻了一圈儿。
虽然找到了一些克服高原反应的药物,但是兑换其所需要的辛福值,着实不少。
而且薛海在心里算了一笔账,想要打败吐蕃,至少得需要个十万人的军队吧,再加上沿途运输兵器粮草的民夫,要是给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上一瓶克服高原反应的药物,就算是把薛海现在所积攒的所有辛福值都花掉都不够。
如此巨大的耗费,吓的薛海赶紧关掉了系统商城的界面,只得另外想象其它办法。
“快快快,都搬到库房去。”
“都小心着点儿,别磕了碰了——”
不知不觉中薛海的马车已经到了薛府门外,还未下车,便听见了车外传来薛二催促的声音。
第434章 钱庄
薛海下车查看以后,发现薛二正在门外指挥着十几名家丁将几只大箱子搬进院子里。
见此情形,便上前问了一句:“箱子里装的都是什么?需要这么多人来抬?”
闻言,薛二见是薛海回来了,赶紧小跑过来。
笑答道:“回老爷,箱子里装的都是近日各地送到长安来的岁入,今天正好集中送到府中的库房里保管,我正让他们抬进库房去存放呢。”
“岁入有这么多?”
对于岁入,其实就是薛海开设在全国各地的商铺和煤炭公司在留下充足的运转资金之后,将多余的利润钱财全都送到长安来。
此前在过年之前有一部分地方已经将岁入送到长安了,并且存放在了薛府的库房中。
现在收到的是年后一些较偏远的地方送来的岁入,而且足足有好几大箱子。
“老爷,这还算是少的了,您可不知道,各地送来的岁入,大多都是铜钱,一贯铜钱就能占很大的地方,送来的时候,光是装钱的箱子就用了好几十只箱子呢。”薛二回答道。
闻言,薛海问道:“那现在这些箱子里装的都是什么?”
听见这话,薛二看了看几只大箱子,嘿嘿笑道:“嘿嘿,老爷,这些箱子里面都是我为了方便,在长安城里找了一些熟络的商家,把各地送来的岁入都换成了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