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 (会码字的键盘)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会码字的键盘
- 入库:04.13
……
将兑换出来的教科书交给印刷厂印刷之后,薛海心中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皇宫,找到了李世民。
“你说什么?你要到朕这儿来借几个教书先生?”
“朕已经听说了,你让朱子文把给你修建的忠国公府改建成了一座学堂,只是这改建学堂就建学堂吧,你跑到朕这里来借教书先生算是怎么回事?”得知薛海的来意之后,李世民小感意外。
“父皇,臣听丽质说起过,宫中的国子监是汇聚天下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负责教育宫里的皇子、公主们读书学习的地方。”
“臣将要兴办的学堂在有的方面可能会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内容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一些学习能力足够强,又比较容易接受新知识,新观点,新观念的人去做教书先生。”
“臣想来想去,能够符合这样条件的人,怕是只有宫中国子监里的博士们能够做到。”
“因此才斗胆向父皇开口,借几名博士去蓝田县做教书先生……”
既然已经来了,薛海在李世民面前也就没有什么可遮掩的,便将自己打算教授与现在学习的那些《大学》《中庸》之类书籍完全不同内容的想法讲了出来。
听完,李世民的神情变的正经认真起来,问道:“新知识?新观念?”
“不错,还请父皇准允——”薛海回答道。
听完薛海说的这些话,李世民心里也暗自嘀咕起来,薛海所说的新知识,新观念,肯定是与薛海搞出来的发明有关的。
现在薛海愿意将自己学到的那些知识拿出来,传授于人,这对于大唐来说是件好事,自己这个做皇帝的,肯定应当支持才是。
只是李世民想着想着,忽然就想起昨天派了孙思景他们几个御医去薛家村的事情。
毕竟与薛海说的那些新知识,新观念比起来,李世民目前还是比较关心这个。
可刚想要开口问问薛海是什么情况,但细想一下又觉得不妥,便在殿内来回踱步。
第430章 国子监
在殿内来回踱步了一阵之后,李世民还是没能把那话问出口。
想了想,开口问道:“那你倒是和朕说说,这新知识,新观念,到底是怎么个新法?听见这话,幸好薛海早有准备,知道李世民肯定会问自己这些问题,于是拱手道:“父皇,在臣讲新知识,新观念之前,可否将国子监的那些博士,大儒们都请到这里来。”
“这样,臣在讲新知识,新观念之前,那些博士,大儒们也可以一起旁听,万一他们之中有的人听了臣的观点之后,愿意和臣一起创办新兴学堂呢?”
听见这话,李世民点点头,觉得薛海说的有道理,于是便让内侍大太监去国子监将一众博士和大儒们都传召到了紫宸殿。
很快,国子监的一众博士与大儒们便来到了紫宸殿。
在到紫宸殿之前,他们就已经听传召的内侍大太监说了找他们到紫宸殿的原因。
因此,众人来到紫宸殿之后,目光纷纷落在了薛海的身上,此前他们这些人可都是听过薛海的大名,但真正见过薛海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驸马,现在国子监的学者,博士还有国子监祭酒都到了,你有什么话就和大家说吧。”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开口道。
随后,一直站在李世民旁侧的薛海便起身向众人施了一礼。
随后道:“诸位大人,想必你们在来的途中已经知道了薛某请你们到这里来的原因,薛某现在蓝田县想办一家新兴学堂,传授一些新的知识给当今的学子。”
“久闻国子监是全天下最高学府,里面名师云集,因此特意请陛下将你们请到这里来,薛某就是想物色几名名师随薛某一同回蓝田县,教书育人。”
薛海这话说完,一众国子监的大儒们便小声议论起来。
“敢问驸马,你所说的新知识,新观念是什么意思?可否给我们解释一下?”
“新知识的意思难道是与我们现在所学的儒家经典著作不同的意思吗?”
“还有,既然是新知识,新观念,想必此前我们也都没有接触和了解过,既然我们都不了解,驸马又为何要请我们去蓝田县教书育人呢?”
“是啊,让我们这些一无所知的人去教授那些学子,这难道不是误人子弟吗?”
“对啊,我也想这么说来着——”
……
薛海的话说完没多久,国子监的一众儒生们议论了没两句,随后便像是连珠炮似的对着薛海一阵发问。
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前世的薛海受到自己老师的影响太大,此时被国子监的一众儒生们连珠炮似的发问,仿佛回到了当初的课堂上,心里没来由的发怵,整个人直接愣住了。
李世民见此情形,赶紧开口道:“咳咳!”
“好了好了,驸马才刚刚开口说了两句话,你们一个个的就还了驸马十句,至于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你们都先耐心的听驸马说完。
之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再开口问驸马也不迟。”
见李世民开了口,一众儒生们只得乖乖闭上了嘴巴。
“驸马啊,你继续,把你的想法都给大家说说。”李世民随后看向薛海道。
“那好,那我就先给大家讲一下新观念的问题。”
“首先,这个新观念包含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肯定不是在这里一句两句话就能够讲清楚的。”
“因此,在这里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以我们日常与人交流时说话的发音与书写的文字来说,根据我的观察,我们大唐幅员辽阔,北到辽东,南到琼州,东到余杭,西通巴蜀,地域之广,自然也就造就了多种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天南海北,说什么话的都有。”
“虽然朝廷规定的有官话,并且在文字形式上也做到了统一。”
“但是从不久前举办的蹴鞠大赛来看,那些从外地来参加蹴鞠大赛的选手们,真正说官话的人是少之又少。
特别是那些来自江浙与岭南一带的参赛选手,他们在与别人交流时,往往由于他们说的话语速快,且难以辨清他们说的是什么,往往被人戏称为鸟语,如果没有一个懂当地方言的人作为翻译的话,有可能他连说带比划半天,你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因此,新观念在这方面要做到的,就是让大唐所有的百姓都讲统一标准的语言。
这样,不同地域的人之间交流时,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听懂对方讲的话。
虽然让全大唐的百姓都做到这一点有些困难,但是至少要让那些现在还在学堂里念书的孩子们做到这一点,从他们这一代开始培养。”
“除此之外,在文字上也要做到统一,不能你写你的,我写我的。”
“而且,有一些笔画复杂,或者是太过象形的文字可以做适当的简化,把多余的比划或者是符号去除掉,只要能够明白那个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就行。
这些就是我所说的新观念的问题。”
“至于新知识,在这一点上可能就比较复杂了,因为我打算增加一些现在人们从未了解的一些内容进来,比如物理学,化学这些方面的内容……”
……
随后,当着国子监一众儒生们的面将自己的新知识,新观念先简单的给众人解释了一下。
刚开始讲的新观念,对于这些儒生大牛们来讲还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并且统一了度量衡等等措施。
此后的历朝历代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基础,也都制定了相关的官话,但是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多是以各王朝都城所在地方方言作为官话向全国推广。
至于文字方面,虽然有逐步的改善和简化,但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动。
但是当薛海讲到后面新知识这一点的时候,特别是说到物理学与化学的时候,在场的一众儒生大牛们纷纷满头雾水,一脸的懵逼。
第431章 朕的大唐怎么消失了?
“驸马爷,斗胆问您一句,这物理学是什么东西?怎么此前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
“是啊,还有这化学是什么意思啊?这化字又该如何理解呢?”
“还有那个,生物学,生物是指的什么?”
“驸马爷真是博学多识啊,说的这些话出来,我们竟然一个也听不懂。”
“诶,我可和你们不一样,刚刚驸马爷说的那些话里面,有一个我可是听懂了,数学数学,肯定就是指的算术!驸马爷,我说的对不对?”
……
薛海话音刚落,一众儒生们的好奇心便被勾了起来,对于那些他们从没有听过的学科名称,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好奇和对未知的渴望。
物理,化学这些东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看来不是很难理解的东西,至少知道它们讲的内容是什么。
而在当时那个时代,人们怕是连物理学和化学的萌芽都还没有。
不对,要说萌芽的话,应该还是有的。
比如钦天监的那帮只会天天观测星象,预测这个,预测那个的家伙们,顶多也能算是个半吊子天文学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