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 (会码字的键盘)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会码字的键盘
- 入库:04.13
直言道:“过去的事就不提了,说说吧,你到我府上来有何贵干啊?”
“是这样的,自从陛下敕封您为忠国公,将蓝田县赐为您的封地以后,县里就已经开始着手在修建忠国公府。”
“所以下官特意前来请忠国公移驾蓝田县……以您的身份在,再住在这样的地方,不太合适——”朱子文回答道。
“让我移驾蓝田县?我记得我被敕封为忠国公的事情才过去没几天吧,你们这么快就把国公府给修建好了?该不会是就盖了一间茅草房给我吧?”
得知朱子文是来请自己移驾蓝田县的,薛海不禁打趣了一句。
听见这话,朱子文吓的赶紧站了起来,慌张道:“下官不敢——”
“不瞒忠国公,国公府的确还没有修建好,但是下官已经将自己住的宅院收拾了出来,若是忠国公不嫌弃,可以先行住在下官的宅院之中过渡一时间。
等国公府修建好了以后,再正式搬进去——”
见朱子文此时被自己一句话就吓的慌慌张张,浑身发抖的样子,薛海突然觉得很可笑,却丝毫得意不起来。
自己与朱子文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想当初自己刚刚成为蓝田县男,去县衙向朱子文讨要夜香所的时候,朱子文虽然在知道自己的身份之后对自己也是客客气气的,但是薛海能够看的出来,那种客气,只是表面上的。
如果不是自己在关键时刻亮出了蓝田县男的身份,怕是光自己打伤衙役和捕快这件事情,就够朱子文把自己关起来,然后施以酷刑了。
可是现在,自己突然之间就从一个小小的蓝田县伯成为了忠国公,一下子从一个不入流的伯爵成为了朝廷的从一品国公。
这样巨大的身份转变,薛海自己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可朱子文的反应却显得无比真实。
此前从没来过薛家村的朱子文,破天荒的亲自来到了薛家村,还因为自己随便开的一句玩笑话就吓的瑟瑟发抖,怎么想,怎么让人觉得有些讽刺。
“行了,我从小在薛家村长大,我在这里住的很好,蓝田县我就不去了。”
“另外,把给我修建的国公府也停了吧,反正我也不去县里住,修建的国公府也没什么用。”薛海淡淡说道。
“可是……国公府已经修到一半了,地基都已经打好了,房梁和大柱的原木也在运往县里的途中……这些难道都拆了不要了吗?”朱子文小声问道,眼睛一直注意着薛海的动静。
听见这话,薛海的心思立马动了起来,眼睛转动了两圈,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好一会儿之后,才开口道:“既然都已经修一半了,那要是现在拆了也太可惜了,最主要的是劳民伤财。”
“这样,你回去以后把原来的设计图纸改一下,把国公府给我修建成一座学堂。”
“算了,还是我给你一份图纸,你回去以后就按照我的图纸来施工。而且,我还会给你派专门的技术工人。”
“至于修建学堂的原材料,就不要再用那些树木了,把已经买好的树木都退回去,直接到我的钢铁厂和水泥厂去拉钢筋,水泥,砂石这些东西。”
“当然了,咱们一码归一码,买原材料的这些钱可得从你们修建国公府的专项资金里出。而且,工程质量你们还必须要给我保证,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我拿你是问!”
薛海在仔细思索之后,想到的好办法就是把已经建到一半的国公府改建成学堂。
这样一来,不但已经打好的地基这些不会浪费掉,还可以为蓝田县的百姓们做一件好事。
对于兴建学堂的事情,薛海可以说是一时起意,因此还没有什么好的规划。
但是对于即将改建的这座学堂,薛海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要把这座学堂建造成一座未来学堂,红墙绿瓦,操场,游乐园要一应俱全。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座学堂建好以后,薛海打算将蓝田县适龄却还未入学的孩子全都收到学堂里去念书。
让穷人家的孩子也可以有书念,有学上,说不定那些还未入学的孩子当中,将来有人能够考上状元也不一定。
不管怎么样,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入学去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学会认写一些字也是极好的。
“下官谨遵忠国公吩咐,一定亲自抓这件事情,确保学堂顺利完成,质量也过硬。”朱子文随即拱手应道。
“嗯……行了,没别的事的话你就回去吧,县里还有很多事等着你处理呢,图纸设计好了以后,我会派人给你送去的。”薛海点点头,便下了逐客令。
“那下官就告辞了——”
……
“夫君……你是不是打算在蓝田县兴办一座学堂啊?”
朱子文刚刚离开,李丽质便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刚刚我们说的话你都听见了?”
“夫君说话的声音那么大,想不听见也难啊——”李丽质笑道。
闻言,薛海也跟着笑了笑。
随后问道:“怎么样,你对兴办学堂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吗?”
第426章 来了几个御医
听见这话,李丽质很自然的坐在薛海旁边,半仰着头,似乎在仔细思考着什么。
随后开口道:“虽然现在天下太平,并无战祸,可在大唐能够念的起书的人很少很少。”
“曾经我偶然听到父皇讲过,说是天下十书,有九书都在那些门阀氏族的手中,他们那些人与整个天下的人比起来,犹如九牛一毛,可他们去占据了全天下十之八九的书籍。”
“现在能够念的起书的那些人,大多出自于门阀世族的家中,而真正能够念的起书的寒门学子是少之又少。”
“自从我嫁与夫君之后,与村子里的人家也算是熟络了,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整个薛家村竟无一家的孩童上学堂念书。”
“每当问起他们原因的时候,有的人说是因为家里穷,出不起请教书先生的钱,有的人说男孩子长大了就应该把家里撑起来,娶妻生子,要是念书去了,家里的地谁来种?
还有的人说,念书没什么用,他们祖祖辈辈都没有人念书,不照样活的好好的吗?”
“每当我在村子里听见他们这样说的时候,总是感到无法理解,我觉得念书能够增长一个人的学识,开拓一个人的眼界,可在他们眼里,念书却好像是无任何用处一般。”
“可是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他们不是不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念书,而是被生活所迫,被逼无奈。”
原本薛海以为李丽质在屏风后面听到了自己和朱子文的对话,会给出一些关于兴办学堂的建议来,可没想到却是说了这么一番话。
“为什么?”薛海问道。
“你想啊,那些上不起学的家庭,绝大部分都是一些穷人,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多余的钱财送孩子去上学呢?”
“而且,对于他们而言,家里多一个人,就等于多一份劳动力,可以给家里赚钱。”
“相反,如果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上去以后,就相当于家里突然一下子少了一个劳动力,但是家里吃饭的人却没有少。”
“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来讲,读书,反而成了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李丽质眨动着明眸,看向薛海道。
“你说的对,现在我们村子里的情况确实是这样,不单是我们薛家村,整个大唐都是这样。”薛海点点头道。
“所以啊,我希望夫君的学堂修建起来以后,能够把我们村子里,不对,把整个蓝田县没有上学的孩子都招进去,而且不收取他们的任何费用,只要他们能够在学堂里好好念书就行——”见薛海点了点头,李丽质趁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见这话,薛海不禁心中一动。
却故作犹豫道:“嗯……娘子,你这个提议我觉得非常不错,但是兴办学堂不是做慈善,如果将来对于那些入学的学生每个人都不收取费用的话,那岂不是开设一个学堂,以后每天都在亏损?”
“要不这样吧,你回去和你父皇商量商量,让他给咱们蓝田县拨点款,把那些孩子们入学的学费给解决了?”
薛海一边说着,身子不自觉的靠着李丽质近了一些,说着说着,就快凑到李丽质的耳边了。
“啊?让我去找父皇从国库拨钱吗?怕是魏征魏大人他们不会同意吧——”李丽质小声道。
见此情形,薛海不禁嘴角上扬,凑到了李丽质的耳边,小声道:“我刚刚逗你玩儿呢,你的想法和我想的一样。”
薛海突然凑的这么近,让李丽质感到有些不适应,觉得脖子痒痒的,娇羞的躲了一下。
娇嗔道:“夫君——”
……
“哎哟哟……老爷,我来的不是时候,打扰了,我现在外边儿等着,您继续——”
大堂里发生的一幕正好被急匆匆的薛二撞见,薛二赶紧捂上了自己的眼睛,一只手摸着就往门外走。
薛海见状,赶紧回坐到自己的椅子上,身子挺的笔直,干咳了一声,把薛二叫住。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