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捞钱 (我爱白斩鸡1955)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爱白斩鸡1955
- 入库:04.13
“夫君,你可别吓我,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倒是说啊!”
可任由貂蝉如何摇晃王安的手臂,王安却依然沉默不语。
逼得急了,索性把那绢布递给貂蝉。
貂蝉急忙一把抢过,仔细看了一遍后,也是哑口无言。
良久才恢复过来,这才脸色阴晴不定问道;
“然则,公公之前已经与你指定了一门亲事。你要去娶那位大宦官、列侯、大长秋、十常侍赵忠的侄女为妻?”
“婵儿,我想说那些个官名可以不用念得这么仔细。”
王安此刻简直是万念俱灰。
就没见过这么坑爹的!
不对,就没见过这么坑的爹!
我虽然是穿越来的,但好歹也不是你老人家买彩票捡来的吧。
所以自家这位便宜老爹是有多恨这具身体的前主人,才会让他和赵忠的侄女定亲。
王安单手扶额,感觉头又开始痛了起来。
这十常侍乃是皇帝的爪牙,之前汉灵帝在这些宦官的张罗下,弄了个党锢,断了天下士人为官的路,所以天下士人都视这十常侍为生死仇敌。
加上十常侍又不懂得约束家族中人,导致家族里的人在地方为官时多有不法,弄得民怨四起,所以天下百姓也视这些宦官为生死大仇。
这样看来,这十常侍简直已经到了神憎鬼厌的地步啊!
王安甚至怀疑这些宦官要是敢出门不带护卫,绝对会被百姓扔的烂菜叶子给淹死。
这时候要是自己敢和十常侍扯上一丁点的关系,那简直就等于自绝于天下!
就在这时,貂蝉迟疑地说道;
“夫君,那要不你……拒婚?”
王安听罢,却是像看傻子一样看貂蝉,一时气得无言以对。
还是边上的赵管家多嘴,开始给貂蝉科普;
“禀主母,老奴听说这赵忠权倾朝野,深得天子信重。如果主君敢拒婚,就等于落了他面子,那主君可就就危险了。而且不但是主君有危险,主君的整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
赵管家这一番话,说得貂蝉哑口无言。
王安目光扫过二人,这赵管家不愧是从大户人家出来的,虽然平时作风毛毛躁躁,见识却也不差。
而貂蝉,呃,还是让她继续负责美丽动人吧。
最终,还是王安说道;
“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父亲要我岁末休沐时回老家一趟商议此事。眼见这离岁末还有两三月,到时候再说吧。”
第73章 莫非我真的要提桶跑路不成
县衙,客厅;
关羽、李儒、黄忠等齐聚一堂。
此刻,众人脸色都凝重到了极致,却无人做声。
这也是没办法的啦,毕竟刚才王安说的那些关于太平道的事也太过于耸人听闻。
——最后还是王安打破了沉默——
“大家都说说吧,往后该如何应对太平道?”
良久,堂下众人依然无言以对。
王安心里叹了口气,看样子是没人能想出什么好法子。
也是,太平道如果真能召集上万信众来攻城,还是磕了药的那种狂信徒,
莫说一个小小的杨县,哪怕是河东郡郡治安邑,乃至于长安、洛阳这些天下名城也未必能扛得住。
想到这,王安又不由得在心里痛骂董卓这死胖子。
此前他已经按照李儒的建议,派人去通知郡太守府,想把张角移交给对方,来一个祸水东引。
却没想到都过了这么多天,那边居然没有一点回应。
难道是董卓那厮看穿了我的意图?
这可就难办了呀!
莫非我真的要提桶跑路不成!
正思忖间,只见黄忠出列,朝王安拱手行礼;
“主公,此番贼兵虽众,但只要我等坚守城池,也未必不能守住!”
听到有机会守住城池,王安一脸惊喜地看向黄忠;
“汉升且细细道来。”
黄忠随即脸色一正,缓缓说道;
“一则,如今我大汉秩序尚在,往来郡县都需要“符传”(相当于路引,通关文书)。
那太平道一时间哪来如此多“符传”,召集人手的时间定然不短。所以在此之前,都只会有少股贼人潜入。”
“二则,哪怕将来真有上万贼人来攻,其粮草辎重定然不足,更是缺乏攻城器械。所以贼虽众,却必不能持久。”
“三则,贼人虽个个悍不畏死,然属下观其缺乏训练,更无战阵。攻则一哄而上,退则狼狈逃窜,毫无进退可言。所以贼虽勇,可战力未必能有多少。”
“属下断言,只要我们能挺过头几天,敌兵必将崩溃!”
王安听罢,一拍座椅,猛地站起来;
“好!汉升此言,深得我意!”
“我有汉升,何愁大事不成?哇哈哈……”
王安心里那个高兴啊!
听黄忠这么一说,才恍然大悟,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连日里积压在心里的阴霾被终于被驱散了大半。
不过此事也让王安暗自敲响了警钟。
如今虽然看起来手下人才不少,潜力值也很高,未来皆能成为独领一军的大将。
可那是未来!
放到现在,除了黄忠外,其余人都缺乏经验,需要长时间的历练去成长。
而李儒又是个文臣,虽然聪明,却不懂战阵之道,暂时在军事上也帮不上自己。
至于王安自己就更呵呵了,
一个文科生,拽几句歪诗,耍耍小心眼,套路一下别人这些他在行;
至于打仗嘛,
那就是太监上青楼,无能为力了。
所以说来说去,也就是一句话,咱王大人手底下没人!
想到这,王安不由心中哀叹。
说白了还是如今的官小啊!
要是能做到一郡太守,随便派个人,拉辆车去,想征辟谁就征辟谁,哪像现在这般憋屈!
这一刻,王安首次升起了想要升官的强烈欲望。
毕竟哪怕到时候跑到了四川,手底下没几个人才,也不保险。
不过很快,王安就不再想这些有的没的,
还是琢磨一下这城防要怎么布置才算稳妥。
要还像上次遇到韩暹那样,被人偷了塔,那可就真完了。
一念及此,王安看向众人,刚想开口询问兵力的情况,
却有赵管家来报,说有兵卒在门外等候,有紧急军务。
很快,只见一名兵卒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徐勇?”
一旁的徐灵看清来人,顿时叫出声来。
王安眉头一皱,猜到此人应该是名哨骑,心里就直往下沉。
哨骑平日里负责巡视县城四方,一旦发现敌情会立刻回来禀报。
看此人如此紧张,那极很可能又有敌袭!
王安心里猛地一突。
难道太平道的人来得如此之快?
果然,哨骑禀报,五十里外有大量骑兵,正朝县城而来。
至于人数则实在难以看清,毕竟对方都是骑兵,他也不敢近前细看,反正很多很多就是了。
王安听罢吓得腿都软了。
这太平道居然玩得这么高端,都上骑兵了?
上万骑兵碾压过来,那还打个屁啊!
可就在他正琢磨着是否跑路时,幸亏边李儒轻声提醒道;
“主公,赶快下令,集结兵卒迎敌吧!”
王安这才回过神来,终于明白要跑路也不是现在。
于是立马换上一副热血的样子,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朝众人喊道;
“此乃我杨县生死时刻,诸位,请尽快召集人马,随我一同守城!”
“诺……”
……
城楼上,王安正眺望着远处滚滚而来的烟尘。
那里正有大批的骑兵靠近。
此时有李儒急急忙忙地来到王安身边,拱手行礼后说道;
“主公,汉升、公明的部队已经来到县城,正在布置城防。云长的部队则因为任家庄离这里还有段距离,故还没没赶到。”
王安听罢脸色直沉下去。
事实上古代战争时集结部队,基本上不可能等齐人再出发的。
而是先带着自己的部队出发,途中不断有各方部队汇聚而来,最终完成集结。
至于能集结到多少人,那就看你的部队走得有多慢,统领的疆域有多大,以及地方部队的训练程度有多高了。
电视里那些在城里聚集好人马再出发的场景,不是没有,而是基本上在大规模的,预谋已久的国战级中才会出现。
回到当下,关羽所在的任家庄离县城也有十多里,这一来一回,加上聚集人手的时间,赶不上是很正常的。
只是,所以说只是。
当王安看到滚滚而来的骑兵部队,虽然心里早已慌成狗,可又不知为何,竟然还心生愤懑。
这堂堂大汉江山,都还没乱呢,贼人就已经猖獗至此。
难道那些沿途的郡、县都是吃干饭的不成?
这样看来,这官场算是烂透了,养着一群尸位素餐的东西。
就在王安皱眉思索时,只听到黄忠的声音。
他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自己身边,
“大人,这队人马看起来不像是太平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