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曹操开始 (生吃鱼虾蟹)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生吃鱼虾蟹
- 入库:04.13
因此诸人心中虽有不满,却全都理智的保持了沉默。
第112章 曹操出仕(一)
城西,大将军。
退朝后,曹铄一回到自己的卧房,整个人便瘫倒在床上。
累得连手指,都不想动一下了。
他终于深深的体会到,列朝列代的君王,究竟有多么的辛苦。
卯时一刻,天还没亮。
府中的婢女们,就开始服侍他洗漱,穿衣,戴冠。
仅曹铄头上戴的那顶王公珠冕,就足足被侍女们折腾半个多时辰,才勉强算是完成。
若不是曹铄一再要求,看得过去就可以了。
恐怕没有一个时辰,他都别想走出自己将军府的大门。
卯三刻时,曹铄的羽葆盖车进入太微宫。
到宣明殿后,他将今日所有要封赐的官员,又仔仔细细的复查了一遍。
再反复确认没有纰漏后,才让赞官拿去加盖皇帝玉玺。
辰时一刻,百官越过金水桥开始上朝。
曹家军一众将士的封赐,朝中旧臣的任免。
各地赋税,天灾,大大小小的琐事,一件件处理下来。
直到未时三刻,曹铄才拖着心力交瘁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大将军府。
“王允领了司徒,若是你再不出手帮忙,尚书台大小事务,就会要落入王允的手里。”
“我看你还要躲到什么时候……”
曹铄心中如此想着,忽然一阵倦意袭来。
他只感觉自己的眼皮,犹如一座山岳般压了下来。
迷迷糊糊中,曹铄便这样沉沉的睡了过去。
这些天曹操对自己儿子,深夜入西园赴约,认刘辨为义子的事情,心里始终难以释怀。
因此……
即便是曹铄册封大将军,录尚书事,开府总领百官。
曹操依旧借故隐于家中,没有出面帮忙。
曹铄对于自己父亲,心中复杂的思绪。
虽然有些无奈,但却能够理解。
曹家世受汉禄,历史上曹操在这个时期,可是愿意孤身行刺董卓。
拿自己的性命,为早已分崩离析的汉室,毅然赴死的!
这段时间因为曹铄的一些说词,虽然让曹操做出了一些改变。
但是想要他彻底放下,自己心中的信仰与执念。
曹铄心里清楚,曹操必然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
若是时间允许,曹铄会给曹操一段冷静的时间。
让他自己想通后,越过横亘在心里的那道坎。
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关东联军,曹铄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了!
支撑十数万大军,征战的钱粮,他要想办法尽快的筹备齐全。
洛阳暗流涌动,杀机四伏的朝局。
他也得在出征前,想办法将这些隐患给肃清!
曹铄手下一众武将,都是一群不会理政的大老粗。
面对这一桩桩一件件大事,曹铄只能将目光瞄向自己的父亲。
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
曹铄对自己父亲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王允在他心里,不过一介跳梁小丑而已。
尚书台掌控在他的手里,只要曹操愿意出面帮忙。
拥有监察,问责百官大权的曹司空,完全可以将他给碾压!
第113章 曹操出仕(二)
夜风呼啸,吹得大将军后院的树枝摇曳不定,发出阵阵嘎吱声。
“咚咚……”
曹铄躺在床榻上,直到听见门外敲门的声音。
他才缓缓睁开,自己那双睡意朦胧的眼眸。
“什么事?”
曹铄伸了个懒腰,活动一下自己有些酸痛的脖子,朝门外呼唤了一声。
下午他回府的时候,神情十分的疲惫。
守护在房外的一众侍卫,是知道自己在里面休息的。
此刻这人能够越过他的侍卫,敲响卧房的门。
显然是有让护卫们,都不敢阻拦的事情通报自己。
“禀大将军,司空大人来了。”
听到曹铄的询问,站在房外等候的侍女,声音有些忐忑的的回应道。
“知道了。”
曹铄闻言,心中顿时一喜。
他与曹操自那日城楼一别,已经有近半个月没见面。
这段时日曹铄为了开府,筹集钱粮的事情,累的心力交瘁。
若是曹操愿意出手帮他出谋划策,统筹尚书台的大小事务。
曹铄相信以曹操的才华与眼界,自己的处境必然不会如此的艰难!
曹铄起身换了一身便装,就往曹操所在的书房而去。
他的书房距离后院不远,穿过几处月门就到了。
“孩儿,见过父亲大人……”
曹铄踏步走进书房,望着坐于茶几旁,闭目沉思的黑色身影。
他欣然一笑,连忙上前给曹操行了一礼。
“臭小子,算你厉害。”
曹操深深的看了曹铄一眼,心里原本瘪了一肚子要训斥他的话。
但当看到自己儿子,神情憔悴的面容后,那些已经到嘴边的话,便全都消失不见了。
最后像是认命了一样,朝他狠狠的瞪了一眼。
“孩儿再怎么厉害,还不都是您的种?”
对于曹操眼中的那丝心疼,以及妥协的话。
曹铄心里十分的感动。
他笑着上前给自己父亲倒了一杯茶,而后一脸奉承的说道。
“臭小子,算你有良心。没忘了就算自己再怎么厉害,也是我曹孟德的种……”
曹操端起茶杯细细了一口,脸上满是自豪的说道。
显然曹铄这番马屁,拍得他十分的舒坦!
不过细细想一想,也能理解曹操的得瑟。
毕竟十六岁册封大将军,录尚书事,统领百官的人。
他这个儿子取得的成就,纵观整个华夏历史,也是空前绝后的存在!
生子如此,任谁都会感到自豪的。
“你大将军开府多日,却无一名士来投,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吗?”曹操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带着一丝考究的意味问道。
“天下读书人九成出自世家,我们曹家势微,却威临群臣之上,自然会被各大世家记恨。”
“在他们的眼中,孩儿是贼!欺君窃国的大奸贼!”
“那些名士不来投靠孩儿,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曹铄端起桌案上的香茶,细细喝了一口,神态颇为无奈的说道。
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何东汉开国大帝刘秀,会说出与世家共天下的言论了。
因为一个国家想正常运转,真的离不开他们这些人!
打江山需要的是武人,但治理天下则需要文人,两者缺一不可。
“天下士子分为两种,其一便是图谋私欲私利,致天下苍生不顾,泥古不化的庸士。”
“第二种,乃是推行王道,实现自己心中理想抱负的名流。”
“铄儿刚才所言,太以偏概全了。”
曹操闻言,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
“图谋私欲私利的庸士……推行王道的名流……”
曹铄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评价天下士子,神情不由微微一怔。
“各大世家只能代表天下庸士,却不能左右心怀大志的名流!”
“铄儿想收天下名流之心,只需说服一人投效你麾下即可。”
曹操见自己多智如妖的儿子,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他微黑的大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得意。
曹操自幼聪慧,且心怀大志,是一个极为骄傲的人。
但是这些年,他却总是在自己儿子面前,处处的吃瘪。
这让心高气傲的曹操,着实十分的郁闷。
今日他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在见识上压过年少的曹铄。
“父亲大人……你说得莫非是大儒蔡邕蔡伯喈!”
曹铄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董卓入京的时候,恶名卓著,天下名士都避之不及。
他的首席谋士李儒,就曾向其献策:擢用名流,以收人望!
李儒所指的名流,就是当世大儒蔡邕蔡伯喈!
蔡邕师承文坛大宗师胡广,自己也是当世大儒。
他不但精通经史,诗词歌赋,音律,书法,更是自创一大书法流派“飞白”书体的文坛大师!
蔡邕于家中藏书万卷,开门授课传学天下士子。
他在文坛的名望,甚至已经不下于自己的老师胡广。
蔡邕不但自己的声名,远播四海。
他的女儿蔡琰,同样也是一位名震天下的大才女!
曹铄若是能够请动蔡邕,投效到自己的麾下。
举时必然天下震动,四海之内的名士,恐怕也会对他另眼相看。
曹操闻言,脸上那抹得意之色,顿时僵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曹铄仅凭自己的只字半语,就想到蔡邕的身上。
这思维之敏捷,实在太让人叹为观止了!
“擢用名流,以收人望!”
“父亲大人这一招,果然高明。”
“我明天便让人给蔡邕下帖,亲自前去他府上拜会!”
曹铄望着一脸惊叹的曹操,当即便做出了相邀蔡邕的决定。
第114章 曹操出仕(三)
曹操收拾心中的情绪,望着面前多智如妖的次子。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我成了刘备之子 (外城发火) 番茄小说网vip2020-12-20完结94.8万字 ·2万人在读穿越到三国成了刘备之子,可是我不是阿斗!无拳无勇,要...
-
大唐:我绝不出山 (键中仙)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21完结30.5万字 ·3204人在读即便是你李二给我半壁江山,我也绝不出山。站在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