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台湾的土著,基本上也是从大陆一点点的迁移过去的。
于是,接下来刘铭要干的活儿,就简单了。
他开始不断的带着船出海。
这次就不是整个船队一同出发了,而是两只海船为一队,分头探查,朝什么方向前进,开到了什么地方,都要详细的记载下来,这样一来的话,对台湾海峡这一片海域,摸清楚了,去接近台湾就更容易一些。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不过刘铭不急。
海军适应之后,是会逐渐换防的,会稽这几个郡的驻军一点一点的换上来,让所有军队都适应出海,等他们退下去了,就可以成为渔民的指路人。
同时和豫章那边的联系也会更深一些,在海上锻炼过的士卒,去长江进行水战,那自然就显得更简单了。
刘铭有的是时间——张津要明年才会被部下杀死,到时候做好准备的刘铭军,顺水而下,先拿下南海再说。
到时候,就是和刘表在交州冲突了。
威逼士燮,对抗刘表,以交州为跳板,联络五溪蛮,威逼荆南四郡,同时让荆北处于包围之中。
现在以扬州的地盘,不会让整个荆州觉得恐惧。
可是一旦刘备的势力在交州和荆南站稳了脚跟,那么整个荆北,都会感到恐惧。
到时候荆北就完全在刘备势力的包围之下,那些荆州的士族,就会开始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
当他们没法抱团的时候,刘备在荆州建立起他的统治,就会更容易一些。
这是士族最脆弱的一面。
因为他们一直以来,虽然是一个阶层,却从来不是一个整体。
用分化的手段,就可以让他们相互猜疑。
实际上他们也只能猜疑,因为一定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靠近刘备,也会有人选择靠近曹操,同样会有人选择继续顽抗下去……
他们的选择有很多种,所以一定不齐心。
如果直接派兵威压,在压力下,荆州的士族反而会齐心协力,可是这种大势上的包围,非直接的压力,则会让他们各怀异心。
这就是人性。
掌握了人性,才能够掌握主动权。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刘铭一直留在东安这里。
他出海的次数不算多,主要是孙策等人带着士卒们出海。
这附近的海图,也在士卒们的努力之下,一点一点的清晰了起来。
终于,在时间进入建安七年的七月的时候,率领一支船队的孙瑜传来消息——他们在东方发现了一座大岛!
“此岛极其巨大,我们沿着边缘行驶了半日,都没有能够看到尽头,所以只能原路返回了,不过一路上的海图我们都绘制了,还请少使君过目。”孙瑜兴奋的对刘铭道。
“好,不愧幼台将军的儿子!这等大岛,得好好探查一下!接下来大家可以从东安出发,争取把大岛的周边都绘制出来!”刘铭满面春风的道。
“正当如此,明日我亲自带队,去探查此岛的大小!”孙策道。
“伯符兄出马,那我自然是放心的,不过凡是大岛,附近必定暗礁无数,可远远的放下小船,以长杆试探,千万不要出现沉船的惨剧啊。”刘铭道。
“这是自然。”孙策点了点头。
第278章 分歧
先是发现大鱼,然后发现大岛,这消息传来,舒县的官员们都认为,此乃吉祥之兆。
现在已经是建安七年的十月了,在一月之前,建安郡的海军已经绕着台湾进行了整整一圈的航行,将整个岛旁边的海图已经全部都绘制出来了,这让刘铭非常满意,帮士卒们讨了封赏,同时将消息传到了舒县。
如此大岛,确实是闻所未闻的,虽然传说中一直有海外三仙山的传说,可是实际上呢?谁见过?
当下就有饱学的宿儒,认为这座大岛,想必就是海外三仙山中的蓬莱了!
此乃吉兆啊,大大的吉兆!
刘备虽然知道这些人多半是牵强附会,不过新发现这么大一片疆域,总是好事,当下就对朝廷上奏,表示此乃吉兆,同时准备将此大岛设为夷州郡,归扬州管辖。
他这个提议就有些路人皆知了,扬州本身已经很大了,现在还加上这么一个大岛,不过朝廷不答应也没办法,除了从扬州出发,谁能到达那里?
不答应,也得答应。
就算不答应,也是刘备的势力,实际控制了那个大岛罢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刘备这也算是开疆拓土的功劳了,这么一个大岛,面积顶一个大郡了,将来要是土地不够了,移民一些民众过去,总归是好事。
而且谁知道岛上有没有别的什么出产?那都是财富啊。
不管是国家还是士族,都是需要财富的。
所以发现夷州,对任何人来说,都算是一件好事。
所以朝廷当下就发了旨意,夸奖了刘备的表现,不过倒没有给刘备继续加官进爵——
他现在已经是三公加骠骑将军加合肥侯了,再加官进爵?能加到哪儿去?总不能加九锡……
倒是对主持发现了夷州的刘铭,朝廷很大方。
本来刘铭的爵位是武阳亭侯,现在直接提成了宛陵侯,从亭侯直接跳了两级,变成了县侯,再提爵位,就要封公了。
能获得父子双县侯成就的,整个大汉也没多少。
对朝廷这道旨意,刘备倒是有些开心的——很显然是,这道旨意,是有些亏待了刘备的,然而这个时候亏待了,后面总是要找补回来的。
他现在已经督徐荆扬了,接下来暗示一下朝廷,把交州也拿到手里,朝廷好意思不给吗?
不过刘备最近的举动,落到曹操眼中,就让曹操有些不开心了。
“刘备这几年,不往北,只往南,看来是真要和孤过不去了。”曹操摸着自己的胡子,眯着狭长的眼睛,若有所思的说。
“若刘备囤兵于青徐,那他的目标就是袁绍,可惜现在他依旧在舒县,刘铭也去了扬州,看来是打算重点放在交州上,然后攻略荆南四郡,从而对荆北制造压力了。”
荀彧温文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焦虑,很显然的是,他最近压力确实很大。
“在青徐,刘备的布置相当的完善,赵云守北海,太史慈守琅玡东莞,高顺守小沛,张飞守下邳,尽有精兵猛将,将青徐的几处要道守得如同铁桶一般,袁绍如要出兵,几乎不会从青州出兵了,而是直接来打我们的兖州,这样更容易展开战线,发挥袁绍兵多将广的优势。”郭嘉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贾诩摸着自己的胡子,没有说话。
他们都是天下智者,洞悉世事,然而能看懂……不代表能解决。
之前曹操的一切努力,除了给自己找后路之外,就是希望袁绍和刘备能先打起来,这样他才好从中取利。
然而他的地形确实太尴尬了。
兖州就挨着冀州,关中则挨着并州。
怎么看,都是打曹操最方便,打刘备就麻烦得多。
如果刘备雄心展现得多一些,刺激到袁绍的神经的话,那么袁绍说不定还会和刘备先开战,可是刘备这些年都做了什么?
他一直在南方用兵,平山越,寻夷州,窥交州,力压荆州……似乎他在北方保住青徐之地就足够了,注意力都在南方。
显得这么胸无大志,袁绍当然看不起他。
毕竟这个时候,南方和北方比起来,真的很穷,而且士兵也不够勇猛。
这么一来,刘备就显得威胁不够大了。
以袁绍的性格,会打谁,还用说吗?
而且只要袁绍能够拿下兖州和豫州,那么刘备的青徐之地,承受的压力就会非常的大,从战略上来说,袁绍也要先打兖州和豫州。
就算袁绍看不出来,他身边的沮授田丰也会告诉他。
所以曹操自己也看得出来,袁绍接下来要动兵的话,打他的可能性,超过了八成。
剩下两成也是刘备先去打袁绍,袁绍才不会打曹操而打刘备。
可是现在刘备摆出一副“我只想经略南方”的姿态出来,袁绍那就几乎是百分百打曹操了!
“主公,接下来,我们要准备壮士断腕了。”荀彧似乎下定了很大的决心,然后对曹操拱了拱手。
“可是那样一退的话,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争夺天下?”郭嘉却表示了反对。
贾诩不说话。
曹操最信任的两大谋士,终于出现了极大的分歧。
荀彧的意思是,将兖州豫州的民众,尽数迁移入关中,以函谷关之险,来抵挡袁绍或者刘备的攻势。
兖州和豫州,就是两块肥肉,把这两块肥肉抛出去,引得刘备和袁绍相斗!
这是极大的魄力,才能够用出来的计策。
放弃中原之地,来引得袁绍刘备争斗!
然而郭嘉却反对。
他反对的理由也很有力。
退容易,再出来,就难了。
天下的潜力,还是在关东,而不是关西。
就算为了兖州豫州,刘备和袁绍必定会有一战,可是不管是谁赢了,主动放弃了这两个大州的曹操,还有能力和那个胜利者对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