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赵云点点头,他虽然三十出头了,可是还是个单身汉,也没有家室之累,闲下来去教教这些孩子们也很正常。
不过他还是有个别的想法要对刘铭说。
“少使君,我在徐州也待了一段时间了,可是有件事,还是不吐不快。”赵云道。
“哦?子龙将军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我父的左将军府三日一朝会,从来都是畅所欲言的,有问题指出来才能够解决。”刘铭笑道。
赵云点点头:“我从河北来,也曾经看过袁绍治下的情景。民生方面,比之刘皇叔治下,可谓是差远了,然而冀州之地,粮食产出容易,又有山林铁矿,袁绍以粮食引诱,鲜卑乌桓等族纷纷愿意为其效死,用不了几年,十万精骑,唾手可得。
骑兵之威,云亲眼见过不知道多少,奔袭起来堪称无人能挡,青徐之地又大部分是平原,无险可守,到时候拿什么抵挡袁绍的骑兵?”
这一点是他想了很久的问题,本来是本着自己初来乍到,很多事情不知道,所以不想贸然提出这样的问题,而现在也待了一两个月了,却发现刘备刘铭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于是今天忍不住就问了一句。
第213章 不可能
听了赵云的话之后,刘铭不置可否,而是反问了一句:“子龙将军来徐州,已经多长时间了?”
“已经两月有余。”赵云回答道。
“对骑兵之利,子龙将军自然是深有体会,在子龙将军看来,什么才能对付骑兵?”刘铭问道。
“那自然只有骑兵。骑兵疾如风,攻掠如火,要诀不在正面冲击,而在侧翼骚扰,再强悍的军队,也抵挡不住骑兵的骚扰,大军对峙之下,只要骑兵在侧翼不断的骚扰,再强悍的士卒,都会被骚扰得无法前进,从而崩溃。”赵云几乎不假思索的说。
“正是如此,然而骑兵也有它自身的不足,骚扰终究只是骚扰,自古就没有用骑兵没有攻城和攻破营寨的,大军对峙,最终还是要看正面的对抗,在这样的情况下,骑兵凿穿突进,切割敌人的阵型,从而逐步消灭,以及取得优势之后的追击,才能让骑兵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不对?可是在正面冲击中,我的步兵,不会害怕骑兵的。”刘铭微笑道。
“铁甲军确实可以抵挡骑兵的冲击,可是铁甲耗费太多,就算徐州财力独步天下,也很难让所有人都装备。”赵云想了想之后道。
“那是自然,可是铁甲配上连弩,就足以让骑兵只能在百步之外骚扰,别说会骑射的骑兵本身就不多,就算很多,在这个距离上,杀伤力就小得多了,不管是以马车与铁甲兵在外围护卫,还是以步兵持盾守护,都足够让骑兵的骚扰,不能影响到我军的行动。”刘铭笑道。
“如果骑兵多了,光是靠冲击,也是可以撕开大阵的,对垒的时候,此事不可不防。”赵云想了想之后道。
“不,我军的步兵大阵,除非对方能够打造铁甲骑兵。不然的话,不可能冲得动。”刘铭微笑道。
“还请少使君指教。”
“我军行动的制式装备,一个什,有长盾一,圆盾二,足够护卫正面的箭矢,后面有长矛手二,短矛手二,弓箭手二,运输兵一。
布阵之时,什长们将长盾立于土中,即可组成盾墙,长矛连接在一起,可组成三丈的长矛,在盾上横架。
运输兵带短斧二十柄,短矛二十只,箭只十壶,加上其他士卒携带的,足够消耗使用,更何况我军辎重不会出问题。
临阵之时,先是阵后的投石车以石块压制,接着是弓箭压制,近了百步之后,连弩压制,近五十步后,飞斧斩之,短矛飞之。
同时阵前还会撒满铁蒺藜,近阵之后要面临长矛的攒刺,什么样的骑兵,能够在这样的防御前,冲阵成功?”
赵云看着刘铭拿出来的铁蒺藜,那是一个个由三面组成,每一面都是三角形,角部尖锐,却往地上一抛,怎么抛,都有一头尖角是朝上的。
而长矛则是一丈五长,尾部中空,正好可与另外一根长矛的头部连接在一起。
短矛就大概只有一米长短,份量不重,可以让人奋力投掷出去,飞个十几米不成问题。
飞斧则是小的斧头,通体都以铁铸,扔出去就会在空中旋转,始终以斧刃向前,杀伤力极大。
对于赵云这样经验丰富的将领来说,都不用去试验场观看,脑补一下,就能想到那样的画面。
平原之上,两军对阵。
一方浩浩荡荡的铁骑洪流,如同洪水一般,冲击而过。
临阵不过三,以弓箭的距离,不过是射到一百五十步左右,在这个距离内,只够射出三箭,就能够让骑兵冲过这一段距离了。
防守一方,步兵大步向前,然后将袋子中的铁蒺藜,纷纷抛在面前三十步的距离上,然后往回跑。
距离五百步的时候,投石车就可以发威了,从这里一直到两百步,都是投石车的范围内。
一波数十块的大石,都是通过模具浇铸出来的原石,落在地上,就是一个坑,落在骑兵身上,则会溅射开来,给周边的骑兵也造成巨大的杀伤力。
这一波的损伤不会很大,可是这三百米的距离,投石车可以不断的投石,地面会变得坑洼不平,后续的骑兵,被砸死的可能性,可能还不如被绊倒摔死的可能性大。
越过这三百米的距离之后,就是阵后的弓箭手开始发威了,进入一百米之后,持盾的什长,身边的刀盾手,以及将长矛扛在肩膀上的长矛手,则可以拿着已经装好的连弩,开始发射。
这一段,将会带来最大的杀伤力。
突破这一段,进入五十米之后,则是密集的飞斧、长矛。
地面则是无数的铁蒺藜。
一直到突破过这些,才可以获得用血肉之躯去撞击人高的大盾和数丈的长矛的机会!
第一层盾阵就算被冲开,原地散落的铁盾和断裂的长矛等等,也会阻碍骑兵的冲击。
第二层盾阵,再度无数飞斧长矛飞出,长盾如墙,长矛如林……
再强悍的骑兵,面对这样的打击,还能有什么冲击力吗?
而且现在的骑兵,防护力其实很差。
因为没有马蹄铁,没有马镫。
没有马蹄铁,马的负重能力差很多,长途奔袭的能力也差了很多,所以不管是大汉的骑兵还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骑兵,无非就是一身皮甲,加上长矛、长刀、弓箭这些东西,再多就不行了。
没有马镫,就必须要从小骑马,才能够有着出色的骑术,为什么大汉内部骑兵很少,就是这个原因了,你就算有钱搞到很多的马,也缺乏能够娴熟骑马的战士。
能骑射的,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就算是游牧民族中,有这样能力的,也极少。
三国时期骑术出色的,基本上都是边关的将领,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在内陆,没有这样的土壤。
所以现在骑兵的防护力……其实是很差的。
在刘铭军这种防御之下,确实没什么骑兵,可以冲破他们的大阵。
“如果绕后骚扰粮道呢?”赵云最后问。
“我们的粮道是不会被骚扰的,因为我们的大军前进到哪里,路,就会修到哪里,在那样的道路上,我们不怕任何人袭击。”刘铭笑道。
第214章 不造
了解了刘铭的做法之后,赵云暂时被说服了,虽然对是不是真的能够对抗骑兵还有所疑虑,可是既然刘铭已经了解到这一点,都没有特别的反应,说明他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上级这种明显有自己谋划的地方,赵云是不会轻易的提建议的,他素来谨慎,自然知道自己初来乍到,如果谈得太深入,未必是好事。
不过刘铭倒不在乎这一点,实际上通过一些马贩子,徐州也收购了一些马匹,不过基本上是以矮小有耐力的蒙古马为主,这些马匹收购量还很大,不过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都对此没有什么影响,反正这些商贩都要交税的,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这些蒙古马在战场上能用吗?
刘铭倒不是打算和一些穿越者一样,用马蹄铁马镫这种大杀器,然后训练出后世蒙古精骑那种另类的骑兵,毕竟那种战术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忽略蒙古人攻城和破坏上的天赋,片面强调蒙古骑兵那种边跑边打的战法优势,显然不足取。
蒙古骑兵里,往往重骑兵的比例能达到百分之四十,拥有接近一半重骑兵的队伍,是靠逃跑战术来不断获胜的?怎么可能。
纪律严明、坚韧耐劳,加上优秀的武器装备,才是蒙古骑兵横扫欧洲的关键,蒙古骑兵的武器水准和防护能力,以及机动能力,再加上庞大的仆从军作为炮灰,以数量的优势,对欧洲骑兵完成了全方位的压制,才是他们横扫欧洲的关键。
事实上横扫了欧洲的蒙古,对南宋的时候,一直都打得很吃力,在南方那种水网纵横的地方,加上南宋的军械水准极高,所以打了几十年,蒙古都很难征服南宋,如果不是南宋末年,贾似道为改革弊政,强行推行公田法得罪大地主,推行科举搜检得罪文官,推行打算法得罪武将,导致南宋内部出现强烈的动荡的话,蒙古真未必有可能灭掉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