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长冯天魁 (楼下水如天)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楼下水如天
- 入库:04.13
光四川出川抗战的士兵都三百万。
等魏德迈上台改善了对中国战场的武器支持,可那时候,天都亮了,日本人都特么快投降了。
背着大刀片子上战场,在炮火漫天的二战可不是什么荣耀的事情。
一边不给枪支弹药,一边埋怨和指责中国战场消极抗战,最后援助打内战,大米粒坚倒是积极消化战争库存,还装模作样的派人调解,恶心的大米粒坚。
求人不如求自己,周小山要组织中国人自力更生。
川军对这次投资落地,工作做的很扎实,手下的大小军阀,根据人家实业界人士的投资意向,在重庆就分配了二对一,三对一的重点照顾,涉及地方配合的股份,也是积极承诺落实。
刘湘的几位副官跟潘文华,还被亲自任命为监督官。
督促地方部队,配合实业落地。
首批平津迁往永州实业家都把自己在桂花别院的别墅腾出来,招待贵客。
出房子,出人,晚宴在永州城防司令部搞的,非常热闹,周小山又被刘湘带着敬酒给弄醉了。
宾主尽余欢,刘湘也喝醉了,陪他喝醉的,还有那帮子实业家,银行家。
半梦半醒的时候,在被窝里再次被冯天魁抓起了床。
他发现,邓锡候,李家钰,饶国华,几个家伙,鬼鬼祟祟,都在冯天魁的办公室。
在四川做军阀也真特娘的不容易。
大半夜不睡觉,还不是为了买点便宜军火。
好在周小山早有准备,把大卫打听的收集的资讯,洋行运到国内军火现货,都写成了单子,分发给了三人。
“很少有洋行把现货运到中国来寻求大宗交易,我们统计了目前沿海各地有的现货军火,都很散乱,从补给角度讲,我建议不考虑英法的装备,青岛和天津,都有一批莫辛-纳甘步枪,这个枪价格很低,十五块左右,数量还不少,两边的型号虽然不同,但是子弹通用,加起来,足足上万,本身质量不错,可惜是7.6口径的,跟我们老套筒的子弹不通用,但是库存的子弹很多,也很便宜,我们从大帅的军工厂买,一块钱,不到五十发,这个枪配套的三十万子弹,一块钱,可以买八十发!”
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和之后,子弹的价格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涨了十倍不止。
他们谁也不能想到,到了三八年以后,大量的子弹消耗,由于兵工业的缺乏,华北黑市子弹会贵到一块现大洋只能买四发!四发子弹打出去,就相当于打出去八九斤大米。
想起这个,周小山就恨不得再进口一座铜山。
“天津还有批日本产的三八大盖,价格也不到十五元,是同样的毛病,就是国内找不到配套生产子弹的厂家!”
几个人都头疼起来,东北沦陷,买日军的装备用,这个太恶心,纷纷摇头。
周小山又扔出了一张单子。
“青岛有批中正式,德国原产的,单价二十六,数量只有四千,配搭40挺捷克式和子弹,这批货吃下来,需要十五万现大洋!”
刘湘的川造步枪,批量出厂价格都要二十五,中正式黑市上达到五十多大洋一支,只有几十百来只零星数量,这价格太诱人了,上次冯天魁把机枪和配套子弹扣下来,把中正式卖给潘文华,也要他四十大洋单价。
虽然这个枪,国内也开始出产了,黑市上价格低十几块,可是质量比起德国原厂的,差了一大截。
“我要了!”
“我要了!”
饶国华,李家钰同时开口!
两人都让对方不要跟自己争,邓锡候想开口也欲言又止。
周小山无奈的摊了摊手,冯天魁跟其他川军将领的交往情谊,他不能乱参与的。
冯天魁拍了拍手。
“两位老哥,别为了一点军火,伤了兄弟感情,我是这样想的,这四千支给李家钰老哥,至于国华老弟,南洋有一批G98,前天小山做主已经通知对方发运上海,有点小贵,单价二十九,我本来想一口吃下,可是上次你实实在在帮忙了,干脆我们两个师一家一半!但是价格一定要保密,潘军长运走那批,我在永州卖他四十的单价!”
“谢了,天魁!”
“G98是什么枪?”
第二百二十一章 托我带个话
周小山猛然想起,特务营的兵,喊98K。冯天魁跟着跟着陈敬方喊G98,怕是饶国华也没明白!
其实98K是G98演变过来的,改进很小,是枪身更短的步枪。
不管是天津拿到的,还是这批货,都只能称为G98。
特务营因为受自己今晚吃鸡的叫法,带歪了兵。
这批枪支,周小山准备自己吞下的,可是冯天魁想还饶国华的人情。
冯天魁干脆让周小山去军械库,拿一只没带瞄准镜的过来,水连珠三个型号,这混蛋在天津也搞了几十只回来。
莫辛-纳甘是最早的无烟发射药军用步枪之一,枪声清脆,有如水珠溅落,因此我们中国人为莫辛-纳甘起了一个颇具诗意的绰号“水连珠“。
青岛天津这批水连珠,都是1891款式的,周小山觉得跟老古董差不多,更亮瞎眼睛的是,俄国设计师的枪,产地是大米粒坚。
抗战爆发前几年,能支援中国抗战的,就只有唇亡齿寒的苏联。
国内两党,也多了很多各种型号的水连珠步枪。
连著名的74军,都换装苏械,用的是这个退弹壳很费力气的破枪。
饶国华看着98K爱不释手,连邓锡候也看上了那个大米粒坚产的水连珠,这两批货,六十六师跟德尔洋行,可真是一分钱没赚的。
这混蛋唯一赚到的是那批98K带着五百瞄准镜,还有青岛那批水连珠,也送了一百具瞄准镜跟配套的枪支。
到时候给饶国华,邓锡候意思一下,送个十来把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怎么提货?”
“那简单,我们几个每人派两个排,出了四川再汇合,火车押运潼关,然后派汽车去接!”
“水运的更简单,我们跟着张继先的船下去就好了?把超编的士兵都变成船员!”
好主意,几个人喜形于色,纷纷发誓今晚的价格绝密,哪怕对刘湘,他们不会说出去,又商议着调换军官证件,这样就不用报备重庆行营了。
两个排还可以弄加强排。
笑过以后,饶国华突然想起个事情。
“对了,哈哥,也就是范绍增,托我给你天魁兄带个话!”
刚落下的笑声,又爆了。
两首小曲,几首歌的那个官司,还没打完,大公报上又登载了范绍增新做的一首小曲。
四川的报纸迫不及待的就转载了。
人家还给范绍增邮寄了好几个几块钱的稿费。
一边说话的饶国华,自己也忍不住笑的前俯后仰。
“哈哥说,他想认输,这种事情,又没得办法通电下野,他愿意在重庆摆两桌,当面道歉,看看你老哥可以不以放他一马!他还说,这十几天,几十个婆娘都在扭到他,喊他唱歌!”
邓锡候,李家钰,笑的眼泪的出来了。
冯天魁也觉得好玩,跟周小山一起没心没肺的爆笑。
李家钰一边笑,一边说。
“不能放了这个狗日的,他在重庆,可是当众放言,要日你冯天魁先人,再说,这又不是打仗,不兴袍哥那套!重庆离永州又不远,他自己不晓得来,喊你带话。”
这就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混账。
“我跟你们说,这些个歌,曲,本来就是范绍增作曲作词的,他狗日的好面子,不好意思当人唱,那天我听他哼一遍就记住了!”
这三个家伙带兵带老了的,对范绍增知根知底,信都不信冯天魁说的。
用手指着冯天魁,邓锡候,饶国华笑的坐都坐不稳,周小山笑的瞌睡都没有了。
冯天魁才不愿意放他一马,周小山教特务营祭奠阵亡将士那首歌,会唱的越来越多,都还没甩给他,万一周小山又出幺蛾子,再弄点什么新歌,不甩锅,自己可扛不住。
好不容易,笑声才熄灭下来。
“听说你在弄子弹厂和火药厂,这个水连珠子弹找不到补给,万一我那天子弹打完了,你要帮忙!”
邓锡候在四川的地位,手下的兵力,远高于他们几个,屈尊相求,几个将领都安静下来。
冯天魁想了一下。
“只要永州造出来子弹了,肯定给哥哥供应,不过您还是要给大帅把关系处好,他下令不供应,兄弟我也没辙!”
邓锡候点了点头,其实平津还有些英国,法国的枪械,周小山这混蛋考虑到抗战爆发,根本补充不到子弹,像英七七根本没有给他们推荐,除了7.9口径的,就只有水连珠可以得到补充,正面战场的话,三八大盖都很难。
“天魁,国华,枪械的事情,谢了,以前真的太少接触两位老弟,相见恨晚啊!”
冯天魁,饶国华都笑起来,邓锡候跟郭勋祺,潘文华一样,属于有文化的儒将,跟冯天魁,饶国华就不是一个品种,再说跟你接触频繁,大帅该睡不着了,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大家都在避讳。
“我的兵,在川军里面,不说最穷,也是倒数几位,那天听天魁说,穷的批爆,那是因为,你们没有见到我的兵!你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