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师长冯天魁 (楼下水如天)


  连刘湘,贺国光,康泽也吓了一大跳。
  永州一天一个样,街道路面全部完成了水泥硬化,自来水都用上了,城区不知不觉,向北向南方向已经大了好多。
  街上也繁华了好多!
  整齐的公共厕所几乎每条街都有,牲口进城都要求挂粪便篓子,四处可见的自来水管,据说莲花湖水坝,还增加订购了发电设备。
  规划中,永州城一年内,水电火电一北一东一南三个电厂搭配对工厂供电。
  不仅工厂不愁用电,连永州城区也会点上点灯!
  他们这个投资团,还不是全部,除了刘湘接人的专机,还另外包了两架家飞机到四川,在重庆还瘦身了部分,按照周小山给范旭东绘制的四川矿产图形,带上了地质队,已经去川南找煤矿,铁矿去了。
  只有几个上海的投资商,来了永州,急吼吼的要大帅帮忙派兵,要去永州边缘你的广元,南江,通江找铝土,铅锌矿。


第二百一十九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
  投资团在永州城防司令部,片刻不停的发电报,跟洋行订购了设备,要生产铝制品!
  还有一家南昌的电池厂,根本没有心思继续参观,老板马不停蹄的就要去南江,看石墨矿。
  更让周小山吃惊的是,邓锡候跟刘文辉没去重庆迎接,他们的兵是直接从成都方向过来的,带着好长的马队,马队驮的是川西北的牛羊皮!
  说是恒发洋行替大帅发话,永州鞋厂,皮革厂,在高价收购皮毛,他们不要高价,只要鞋厂,皮革厂看得上,长期签订供货协议!
  看到马队卸下成山的皮毛,算下来,比天津购买的皮毛成本更低,这可把刚迁川的皮革厂,鞋厂老板乐坏了。
  震动了整个永州城。
  实业同仁的喜悦,畅谈,也让这帮上海,江浙过来的实业家,感同身受。
  范旭东他们参股了六十六师投资的部分工厂,参观了新建的部分工厂,甚至有种错觉。这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个实业家的乐土,永州的繁华才刚开始发力,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欣欣向荣的状态。
  比重庆更有生气。
  甚至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也比不上这里。
  参观完毕,投资团回到永州司令部,会议室作战室喝茶叙话。
  “听说,你小子为了这个钢厂,还跟范先生提了好多苛刻条件!”
  看着刘湘不善的眼光,性格收敛了一路的冯天魁等几个大小军阀,都在爆笑。
  连范旭东也笑吟吟的把他望着。
  他带来的一群实业家,更好奇了。
  这些实业家对周小山也不陌生,范旭东给他们讲了一路他三访永利,北平征兵的事情。
  这样少年得志的后辈,百战军传奇品牌的主人,又同为实业界的精英,引发了他们极大的好奇。
  六十六师特务营在北平的好多趣闻,随着报纸转载,也被四川人熟悉。
  弄的楚天舒,周小山在川军里都出了名。
  “大帅,木得办法,穷的批爆啊!”
  刘湘想起这混蛋训那些个痞兵,又笑喷了。
  一些军阀知道周小山是永州最大的土财主,认认真真的哭穷,也跟着疯笑。
  “小子,别跟着天魁学那些没文化的坏毛病,堂堂大学生军官,也把言子挂嘴上!”
  “大帅,冤枉死兄弟了,这小子嘴巴臭的很,我比他差远了!”
  刘湘一挥手,生怕冯天魁把话题扯远了。
  “今天我看范先生,陈先生的面上,炼钢厂两百万缺口资金,我来出入股。你们两位银行家也不要失望,四川矿藏丰富,这些年战乱,一直没有开发,开发这些矿山,打通道路,急需资金,四川省政府已经在跟国民政府申请建设债券,我是真心希望你们把这个钱,放贷给迁川的实业家,他们非常困难,也急需帮助!”
  刘湘如此气度,在场的实业家拼命的鼓起手来。
  两个银行家笑着站出来了。
  “那更好了,我们金城银行,向来放贷的对象是三白一黑,钢铁行业,对军工很重要,收益也比较稳定,未来要扶持六十六师和川军,却不是什么太赚钱的项目,四川这么多矿产,各位将军也愿意保证契约联营,路上还几位实业家跟我问着要支持,我就转向他们放款了!”
  “我们也是托不下范先生人情,加上不忍心看着预定的炼钢设备,从国内离开,不忍心国内的实业吃亏,才决定放的款,范先生开口,利率几乎没有利润,我们就放其他项目了!”
  两位银行家,顺手就挣脱了绳索。
  周小山猛的举起手来!
  “要不,两位银行家,把钱贷款给我?”
  现场再次哄笑起来,冯天魁恨不得踹这小子一脚,当初消息传来,两百万债务都让司令部几个将领愁眉苦脸的,要知道冯天魁攒了十几年,身家都没超过百万。
  罗家烈第二天还黑着眼圈到司令部,这小子根本不当一回事,真是虱子多了不痒。
  “贷给你没问题,我要你的投资计划,只要你能用你百战军玻璃和罐头厂的股份做抵押,我们银行,会考虑在永州设立分行的!”
  “你可别抢了我的买卖,我很喜欢永州!这里跟重庆的分行,我设定了,成都我也会去看看,有必要也会设立分行!”
  刘湘看着周作民和许福晒两人争执起来,露出和蔼的笑容。
  这种事情,在这个投资团面对矿藏分布,时有发生,大家商量着办,气氛也非常好。
  这次川军请动了范旭东,赚大了,他带来的投资团,刘湘在公馆收到电报,面对这么长的名单,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在重庆时候,实实在在看见永州和重庆的军政两界,不遗余力的对实业家的创业进行支持。很多实业就决定从上海两年内搬迁四川。
  现在到了永州,进一步加大了投资的意向。
  简直收获太大了,配合平津的招商,刘湘初步估算,超过二千万大洋的设备,货物,透过这个投资团,资金流入四川。
  即便是不从这些实业直接征税。
  明年四川的财税,也会大幅度从衍生的资金,流通领域提升。
  工厂落户的意义,出川前周小山已经给他解释的很详细了。
  四川土地少,人口多,大部分农民别说农闲不知道干什么,就连农忙也不是非得拼命干活,四处农村都处于人浮于事的状态,工厂,矿山招工,起码能让一些没有土地的佃户们吃饱饭。
  这是自己和川军为四川人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周小山拿着数据都在发抖,抗战爆发以后,上海,江浙,近万家的企业,大部分想迁川,而真正到达大后方的,只有国民政府圈定以军工有关的实业,仅有三百零四家,四川仅占了七成多,就这两百多企业入川,才给四川奠定的工业基础。
  也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支撑着中国人不屈的意志。
  现在进入四川投资的大小实业,光刘湘统计前期平津实业家落地,以及这个投资团承诺的数据,已经超过两百七十家了。
  要知道民国的工业产业,非常不均衡。
  百分之四十工厂实业是分布在上海,四千多家厂矿,由于租界的关系,抗战爆发的时候,实业家心存侥幸,都火烧眉毛了,还在犹豫要不要西迁。


第二百二十章 小山路
  为了不刺激日本人,国民政府并没有派兵,总共只拿出几百万法币补偿西迁工厂,仅让林继庸负责实业家自愿西迁工厂的事务。
  林继庸拖着伤腿,口水都说干了。
  面对江阴航道阻断,上海难民积塞交通要点,苏州河到镇江没有船的混乱局面。
  硬是撤出了几百家和军火生产有关的企业,以至于国民政府后来总结,当时就应该更强硬,不能和实业家磨嘴皮子,不愿意西迁的,一律炸掉也不要留下支助日本人。
  一介书生林继庸主导的东方敦刻尔克,一边苦口婆心劝说实业界人士,一边厚着脸皮求军政部在各战场为船只货物放行,历时一年多,冒着日军的狂轰滥炸,损失巨大,最后撤到后方能够生产的,除了十七万吨物资,实业仅仅三百零四家,在四川投产的,二百三十家。
  他也被民国实业家誉为工业之神,西迁之父,迁厂之母。
  甚至重庆李家沱还有条街道为了纪念他,叫做继庸路。
  周小山望着这个还在继续增长的数据,留着口水。
  好好陪好客人,多拍拍马屁交朋友,在抗战全面爆发前,让这些个交好的实业家,统统把厂子提前迁过来,想想后世应该怎么评价自己。
  实业大仙?
  经营之鬼?
  西迁至尊?
  是不是拍一部电视剧纪念下自己去平津的成就。
  永州城除了中山街,是不是该建设一条小山路?
  虽然跟抗战进入的是大量军工产业不同,这次投资和迁川的实业大部分是民用,轻工,但是加上永州购买的军火生产设备,这个成就,是三七,三八年整个抗战后方疏散迁徙的总和数量。
  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震动全国的成就了。
  想起抗战迁川以后的工厂,在后来几年的抗战之中,受原料,生产能力的制约,才制造了三十六万支枪支,甚至史迪威把持的援助物资分配,在他下台之前的1944年之前,仅仅给了中国战场一千支枪,周小山就觉得恶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