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绝,太绝了!
你说这是对天下佛门的限制吧,那肯定是,人员、庙产全都登记在册由朝廷进行统一管理了,寺庙的领导人物还都是由朝廷进行任命的。
更觉的是这些被任命的宗教官员,考试考的居然是建安大典?这跟现代宗教事物领导考马列思想有什么区别?!
好么,这条政策一实施,估摸着除了四十二章经之外,大小和尚们有事儿没事儿肯定是要捧着建安大典来读了。
再加上前面说的,当和尚一样要缴税,服徭役。
这还真的是和尚么?
按说这样严格的限制佛门发展,这样的政策应该是很难执行的,但问题是,白马寺的权力大大加大了啊!!
寺庙的各大主持,直接就是官身了啊!其中有不少人直接就是一千石了啊!一千石是个什么概念?管理一万户以上大县的县令,才是一千石,一万户以下的县长才是六百石!
和尚也是人,和尚也想当官啊,真要是那连官都懒得当的得道高僧,貌似也不会在乎自己手里的权势会不会被稀释了。
甭管这所谓的一千石、六百石,甚至他自己这个比两千石有没有实权,这都不重要,这玩意准确点理解的话,相当于是给了他部级待遇,下面的主持最高给到正厅级待遇,太平盛世的,这玩意说出去难道不好听么?
而如果,这个岗位还可以调动,比如,某某私怨主持如果能平调到某个县去当县令的话……你信不信好多没能耐考中进士的人甚至会臭不要脸的想办法先考和尚?
毕竟四十二章经字数很少的,背下来真不难!
与其说这是限制了佛门,倒不如说这是趁着佛门还没壮大,通过高官厚禄彻底诏安了佛门。从此,大和尚就不再是什么方外之人,而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吏了。
顺便,朝廷以后想要通过和尚来拉拢凉州异族,甚至将来重新经营西域的话,其效果也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而除非是有一天礼乐崩坏,天下大乱,百姓疾苦民不聊生,否则这佛门以后,还真就只能当朝廷养的吉祥物了。
真要是有那一天,估摸着也轮不着佛门作恶了,或者说佛门做不做恶也无所谓了,而如果大汉的国祚能够绵长一点,让大家打心眼里接收佛门领导等同于公务人员的这个既定事实,即便是大汉之后,佛门也没法再祸乱天下了。
这牛逼和尚哪里还有拒绝的权力呢?他要是拒绝,怕是也用不着朝廷亲自动手办他,出了这个门,怕是就要被自己的师兄弟门给伏魔了。
“天子圣明,真乃我佛门之菩萨啊!臣,一定尽心竭力,为我大汉国祚绵长,尽一份微薄之力!”
“妥了,准备补税去吧,愿意帮朕打仗的可以出僧兵。仲达,这事儿你帮着一块弄,正好这不是还在施工么,新的白马寺就不要健在城外了,就建在南宫之内吧,旁边再给他建个全真观,俩衙门一个管和尚一个管道士,对道士的管理,一切按白马寺的来,咱们朝廷也不要厚此薄彼。”
“是……啊?还要建个道观?陛下,乱天下者,就是这些道士啊!”司马懿一脸懵逼,三国这些人,一时半刻的还想不到佛道制衡的这个点上来,毕竟在他们眼里道士,那是真的把天都给捅出来一个窟窿的,而和尚么,目前来看还真看不出什么来。
“这么着吧,宗教这玩意是杀不完的,老百姓爱信啥信啥吧,注意点不要有隐藏人口,不要有偷税漏税,就行了么。”
宗教这玩意还是扶持两个好,让他们互相掐去呗,佛门兴盛就扶持一下道门,道门兴盛就扶持一下佛门呗,作为一个历史白痴,却也是至少知道朱棣的,人家朱棣起兵的时候,佛门对他的支持真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了,不但少林寺派了僧兵助战,就连他的首席谋主也是个和尚,可结果人家得了天下之后就用了比紫禁城还多的钱修了一个武当山,就问你气不气。
反正佛也好道也好,只要好好纳税,就都是好同志么。


第三百零一章 张鲁投降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刘协批准了重建白马寺的决议,而各大寺庙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的补缴了税款,整编了僧兵之后,他无意搞出来的这个第二禁军计划终于顺利了许多。
事实上压根没等他们大军开拔,韩遂在得知天子打算御驾亲征亲自过来打他的消息之后,二话不说,刺溜就跑了,而且一口气跑回了金城,连汉阳都不敢待。
而就在刘协以为他的这点劲全都白费了的时候,张鲁派人送来的一封投降信,却是把他直接给干懵逼了。
这事儿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张鲁么,压根也不是那有野心称王称霸的主,他手里只有汉中一个郡的地盘而已,现在东边是朝廷控制的关中,西边是有着天下第一狠人之称的吕布,北边是实际上由韩遂所带领的凉州同盟军。
三头饿狼中间夹这么个小绵羊,他难道还能有什么别的心思不成?无非是向谁投降的选择罢了。
说真的他要不是脑袋上顶着个反贼的头衔,他们五斗米教和太平道确实又比较像,害怕朝廷对他秋后算账,他特么早就投降朝廷了,甚至于他都打算实在不行就干脆投降吕布拉倒得了。
说来他这个反贼的身份,真的也挺冤的,其实他身上的这两重身份中,道人的身份是远大于汉中太守的,他也真不是什么政治家,就是个单纯的教主,走上反贼这条路真的就是阴差阳错。
简单来说,他爷爷张道陵是个高人,以老子的道德经做底子搞了个道教出来,后来据记载羽化飞升了,应该就是死了,临死之前将位置传给了张鲁的爸爸张衡。
问题是这个张衡虽然名望很高(毕竟是一代目亲儿子),但实际上能力平平,或者说是个真正的道人,压根就不管教内的俗世,一心闭关修炼道术不理凡间的事儿,教中事物就全都交给了一个叫张修的人,当时正好是太平道最猛的时候,张修见张角卖符水卖得这么好,他自己也跟着卖,并规定只要缴五斗米就可以入教,五斗米教就是这么来的,而这个过程中,张衡基本就被架空了,慢慢的人们大多只知道张修而不知道张衡了,等张修死了以后张鲁成为天师,这教中的地位和刘协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着实也差不了多少。
五斗米教造反了么?造反了,跟着太平道一块反的,但说实在的这些事儿都是张修干的,张鲁是真的冤枉。
后来吧,张鲁的娘据说是精通狐媚之术,刘协估摸着就是床上功夫好,把刘焉给伺候舒服了,张鲁借着刘焉的帮助重掌教权杀死张修,就这么的,张鲁稀里糊涂的就占领了汉中。
不过张鲁也是没什么野心的,他占着汉中名义上造反实际上就是为了帮刘焉挡住朝廷的诏令而已,说白了就是刘焉版的养寇自重,可结果等刘璋上台之后直接就把张鲁他妈给杀了,估摸着,还是因为她和刘焉之间男女的那点破事儿。
要不怎么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呢,三国时好多仗都是因为男女之间那点屁事儿打起来的,比如李傕和郭汜之所以闹掰,也是因为李傕好心好意想送郭汜一个漂亮小妾,结果惹郭汜老婆不开心,非说李傕给郭汜下毒让他喝屎汤催吐,然后,这俩人到手的天下就这么没了。
扯远了。
总之本来就对争霸天下没什么太大野心,又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韩遂吕布朝廷他哪个也干不过的张鲁,在听说了天子大发慈悲的不但把佛教给合法化了,顺便还要建个比两千石的衙门来统领道教,顿时就急了。
他堂堂天师府正牌第三代天师,五斗米教现任教主,道祖张道陵之孙,这职位舍他其谁啊!
比两千石的官职对于他来说虽然低了点,但这个时候显然是已经顾不得了,这职位如果他不赶紧拿到手里,万一被哪个莫名其妙的小道士给得到了,那他这个五斗米教教主就成笑话了。
万一落在张修的某个死忠的旧部手里,那……搞不好他就要死全家了。
所以张鲁有选择么?他没有。
甚至其投降的姿态都不可谓不低,亲自带着几十个嫡系的亲信,当然也都是道士,昼夜兼程风雨无阻快马加鞭几乎拿出了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一溜烟就从汉中赶到了洛阳,急不可耐的就把汉中太守的印信和汉中地区所有的府库账册等物一股脑的全都给献了出来。
一系列的变故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惊讶了,这让人如何不感叹天子的鬼神之谋竟然恐怖如斯呢?如果不是司马懿恰好在此之前就已经收到了他的亲信在许都打探回来的消息,如果不是曹操在天子一系列怪异的行为之后,莫名其妙的给洛阳这边上表,希望再嫁三个女儿进宫并请求废掉皇后,司马懿这边甚至都以为天子之所以在洛阳搞这么多事就是冲着张鲁去的呢。
许都那边的事情暂且按下不表,但随着张鲁的投降,西部地区就已经彻底的乱成一锅粥了。
因为汉中这地方地盘虽然不大,但是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啊!对吕布来说,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可以说没有汉中,益州的安全就无从谈及,而且他也将永远失去争霸天下的机会。
对于韩遂来说,汉中同样也是膏腴之地,毕竟凉州地盘大人口少,粮食产量也不多,而汉中虽然地盘小,但人口却是益州之首,尤其是自天下大乱以来,从关中内迁到汉中的人口,少说也有二十多万,可以说半个关中的人口现在都在汉中窝着,且不说他本就对汉中的这些人口垂涎三尺,想要抓他们跟自己回去开发大西北,现在张鲁一降,又恰好赶上春耕,这二十多万的人口岂不是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返回关中了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