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尤其是刚刚听辩论的身后,刘协确实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出家人,其实也是自己种地的,他们也并不是不事生产啊。
想想也是,天下老百姓都穷成这个逼样了,怎么可能还有多余的粮食供养佛祖。
反正最后的结果吧,就是刘协的三观都被刷新了。
古代的佛教,和现代的佛教,原来不是一回事儿。
汉代的佛教,和后来明清时期的佛教,也不是一回事儿。
这其中的差距怕是比人和猪的差距都大。
至少就目前汉代的这个佛教来看,这些和尚们并不是靠香火钱生活的,也不供佛祖,修的是自身的智慧与超脱。
而刘协所熟悉的那个佛教,说白了那至少也是达摩以后的事儿了。
说实在的,相比于后来的那个佛教,刘协还挺喜欢汉代的这个的。
然而他也知道对这些和尚确实是得狠狠的打压才行。
即使不考虑统治阶级权力的问题,从整个历史来看,大多数时候和尚们所搞的一切天怒人怨,跟豪强其实都没什么两样,甚至很多时候,压根就是托佛祖之名,行豪强之实。
像是兼并土地啦,放高利贷啦,隐瞒人口啦,贩卖私盐啦,等等等等,但凡是能想得到的豪强大族所做的恶,和尚几乎都做过。
而像是赈济灾民啦,修桥铺路啦,等等和尚们确实做过的善事,豪强大族其实也是做的。
那么,这两年来朝廷对待豪强大族什么呀天下人都看在眼里了,可以说是相当严苛了,但对那些愿意为国分忧的豪强却也不可谓不厚。
凭什么你们和尚要跟那些豪强大族区别对待呢?这里外里不都是一样的么?
和尚不缴税的理由方法其实和豪强大族也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隐藏人口。单身还是那话,古代的税收政策至少在唐中期以前一直都是舍地,税人,人头税一直都是远超过田税的大头,而一个寺庙里到底有多少和尚,其实真的很难统计。
而刘协呢,去年开始已经不收人头税,改收财产税了啊。
所以才有此一问,他就想弄明白,为啥你们和尚不缴税赋呢?
而牛逼和尚虽然确实没有料到天子会有此一问,但是他显然反应还是不慢的,稍一琢磨,就解释道:“回陛下,各寺庙虽然确实开垦了不少荒地,但也确实都是贫瘠的土地,亩产不高,且远离水源劳作辛苦,信徒又众多,老实说,以贫瘠之地能养活那么多信徒已经是极限了,实在是没有余力再去缴纳赋税了,还请陛下明鉴。”
刘协点了点头,然后问:“可是刚刚你们明明说,你们手里有存下来的钱粮啊,还能帮助我整军打韩遂,难道是骗我的么?”
“…………”
这却是把自己给坑了。
没办法,牛逼和尚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此……此是多年来一点一点的积攒所得。如果这税赋是年年去缴,实在是有心无力啊,还望陛下,明查啊!”
然后刘协就点头道:“你说的这个,我是相信的,土壤肥沃,水利方便的土地肯定都是被那些豪强大族给占了,被朝廷的屯田给占了,你们开垦荒地,甚至可能还有兴修水利之举,活人无数我相信也是有的,然而本朝以来,尤其是今年已经由税人,改成了税地。地里有收成,那就是要缴税的么,你们用贫瘠的土地养活了多少人,那是你们的事儿,养活不了,就不要收那么多的信徒么,仲达。”
“臣在。”
“此事交给你负责,查一查,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土地,到底应该缴多少税,去年没缴的给补上,罚款么,该多少就罚多少,另外还有徭役,都给补上,让他们这些和尚统统都给朕来修宫殿。”
“喏。”
见殿上牛逼和尚的面色惨白如纸,刘协道:“牛逼和尚,朕是在跟你讲道理,不是在欺负你,你说让朕解除汉人不得信佛的限制,这没问题啊,反正这种事儿就算是要禁也禁不住,但你们得先是大汉的子民,其次才是佛门的信徒,你说我这话说得对不。”
“陛下圣明,贫僧当然是大汉的子民。”
“既然是大汉的子民,朕当然就要一视同仁,该你们尽的义务你们当然要尽,但是该你们享受的权力也不能不享受。朕也用不着你们搞什么捐献,先把该缴的给缴了,是否出兵助我讨伐逆贼韩遂,这个你们自愿,愿意的呢,享军屯一样的待遇,以后的税费也就都不用缴了,但是有战事的时候要自带粮草出来打仗,地么,我可以给你们重新分,但是一应训练一点都不能少。”
“给我们……分地?陛下,我佛门修行必须在清净之地,如果按照军屯之法,”
没等说完,就被刘协打断道:“那就改一改你们的教义。”
“…………”
“如果实在愿意去深山老林里修行,不愿意为国打仗,那也可以,按照民屯之法么正常种地,正常缴税,正常服徭役么,最关键是,你们的名字一定要出现在各乡县的统计簿上,朝廷,也可以专门设立一个部门来管理你们,嗯,白马寺就很不错么,这本来就是官寺庙,你来当白马令,秩比两千石吧,怎么样我大方吧,你跟各大战区的中郎将都是同级了,回头进议税阁,有关于宗教的事物朝廷会充分的征求你的意见,另外像是盐铁会议,议税会议,你们都可以派人么。”
“…………”
“对了,还有佛经,这个佛经翻译工作,可以统统交给白马寺来做么,翻译什么样的经,怎么翻译,如何解释,朝廷都得把把关,如果翻译得好,也可以并入建安大典么。”
牛逼和尚无言以对,一时间,居然都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军屯之田,肥是真的肥了,而且几乎全是在河边的上等田,但问题是军屯之田一般都是比较集中的,大家都凑到一块了,农忙时种地,农闲是操练,甚至还有政委给他们上政治课。
这特么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念经?
军武之中,整天嘿嘿哈哈的打打杀杀,到时候上了战场难道也要一边砍人一边阿弥陀佛么?
至于民屯……
民屯本来就是分地的,大家都是人均二十亩,得是什么样的人,愿意放弃平原上的上等田、中等田,跑到深山老林里去一边吃斋念佛,一边安心种地呢?又逃不了税!
反正要是真有这样的人,刘协觉得那你应该是真心向佛,那你就向吧。
这也就怪不得牛逼和尚感到纠结了,原本他拼死前来,就是为了给他们百十万的佛门信众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结果这天子可倒好,不但给身份,还给官当,其中他本人更是一跃而成为比两千石,入议税阁。
虽然这辈子他大概也没机会成为真两千石就是了。
然而汉朝时的佛门弟子中,真的剃度了的本来就少,娶妻生子吃肉喝酒,统统都是不戒的,那么所谓的信众,除了偶尔读一读佛经,跟普通人还有个毛的区别呢?
至于官方译经,这就更狠了。
因为是外来宗教,汉朝也没人看得懂天竺文字,那还不是想怎么翻译,就怎么翻译?是不是以后大开佛经第一句话都是大汉万年,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大汉皇帝即佛陀转世?
说白了,按天子这么个搞法,如果是太平盛世,可能也真没多少人会愿意当和尚,就算当了和尚,恐怕对朝廷也没啥实际影响。
而若是天下大乱,说实在的和不和尚的也不重要了。
当然,如果他今天真的敢拒绝天子的“好意”,怕是他们这些和尚,真的就要被当做道士打了。
“臣,谢陛下隆恩。”
你看,比两千石就是香吧。
“至于白马寺的职责,我看也必须要更改一下了,作为朝廷的官方比两千石职务,肯定要有个架构么,首先一个就是登记,朕会派校事府的宦官跟你走访一下,同时张贴皇榜,向天下发布诏令,三月为限,哪怕是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寺庙都必须向白马寺进行登记,需要登记的内容包括信众人数、庙产情况,包括土地、建筑、工具、牲畜、武器等。
白马寺对天下僧侣拥有管理之责,白马令下另设两名白马丞,秩一千六百石,除了你们第一届允许用原白马寺僧侣之外,后面的就必须要由下面的寺庙中选拔而来了,下面的寺庙中,百人以上的寺庙主持给一百石官身,千人以上给六百石,万人以上的给一千石,至于一百人以下,你都一百人以下了这算哪门子的寺庙!
寺庙的主持必须由朝廷负责任命,嗯……具体的标准么,就从佛门信徒中,考建安大典好了。另外在登记的时候进行佛法考核,凡自称为僧者,必须熟背四十二章经的全部内容,反正这书四十二册加一块也还没论语长呢,如果是真的信徒,肯定是背得下来的吧?三月为限,三月后所有没在白马寺进行登记的,毁庙,杀人,有没有问题?”
“…………”
牛逼和尚张了张嘴,又一次的有些失语了。
他也实在是对这套,几乎照搬自二十一世纪的宗教管理制度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说实在的也就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否则刘协非得整个哈尔滨佛学院出来。
这样绝的政策,居然是天子临时想出来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