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吧……于高圆圆也不分伯仲了,这怕不得十几万一宿吧?
“蔡贵人快快请起。”
去特么的曹操吧,老子早就不是他的傀儡了,此妞不睡天理难容啊。
“谢陛下。”
司马懿提醒了一句:“陛下,蔡氏……与匈奴左贤王已有一子。”
“有就有嘛,现成的孩子不用生我里外里省了不少的事儿啊,一并接宫里来养嘛。”说罢,又对着蔡文姬道:“爱妃放心,我一定对你的儿子就像是对我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让他改为刘姓,一应用度规格全部与皇子无二。”
众人见状,却是心下了然。
妥了,未来的匈奴王这就算是定下来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天子这集权玩的漂亮啊
当然蔡文姬虽然是美女,但相比于天下,一个小女子的个人命运却也无关轻重。
随着贾诩带领着匈奴到来,人齐了,刘协也差不多可以正式开始推广他的改革了。
刘协也知道,思想观念的形成从来都是潜移默化,需要日积月累之功,不可能他这头发一个诏令,第二天就十一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了,所以,促进民族融合,要做好长期的政策准备,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才行。
“既然人都齐了,朕来说几个事儿,朕以为,既然都是我大汉的子民,不管是汉族人民,还是乌桓、匈奴等少民,政策上都必须要一视同仁才行,异族,也要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啊,贾诩。”
“臣在”
“你身为太常,兼管理着太学,又深得我的信任,此事交给你来办,在幽、并、以及关中地区的每一个郡都要设置太学,每一个县都要设置县学,务必要让异族百姓和咱们汉人一样,都有上学的机会,也和咱们汉人一样学习建安大典,学会了之后与汉人进行区别考试,考试成绩仅在异族之中做对比,择其中优者进行录用,负责去各郡去担任小吏的职位。”
“这个教育,朕愿意称之为义务教育,以部落为单位,每一个贵族的子女都必须强制的接受咱们的义务教育,学校里不许收学费,所有的开支,都由咱们朝廷来承担,我将三州赋税都交给你来优先调度分配,此外,允许你在三洲自行招募汉族郡兵,以保护郡学与县学的建设和运转,谁敢阻拦这件事,不管是内附的少民兄弟,还是本郡的士族豪强,杀无赦,把你在并州时的狠劲都给我拿出来!”
“是”
(异族的贵族是很多的,比如说势力最大的蹋顿的辽西乌桓,一共有五千多个部落,每个部落少说一到两个贵族,学校建少了还真不够。)
“此外,各部首领的大贵族之子,以及在郡学中品学兼优且弓马娴熟,汉话说得熟练的孩子,每年每郡,都要挑出来一百个人,充入朕的宿卫,不过异族的宿卫一定要和咱们汉人的宿卫享受一样的待遇,干满五年之后,优秀这便可以进入太学深造,深造之后参加高考,啊呸,是参加科举,优秀者和咱们汉人官吏一样,四百石正式官身起步。”
心想,这一手恩威并施,我玩的可真是漂亮,这样的政策如果能持之以恒的做下去,一定能培养这些少民贵族的国家认同感。
众人心想,好家伙,这是把所有的异族贵族都给抓起来人为的和异族的底层牧民在搞物理隔离啊,狠啊,天子可真是太狠了,如此一来这些贵族年轻的时候不在部族中长大,毕业后少部分学习好的当了汉朝的小官吏,大部分学习一般的,回了部落之后还能有威望么?有个屁
至于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杰,更是全都被掐了尖了,想想吧,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县学五年,郡学三年,这就是八年了,八年之后再当三年宿卫,当完之后再去念太学,年个三年五载,这出来都多大了?
再回部落,怕是除了亲爹亲妈之外其他人都不认识了吧?
而宿卫的几年时间,可以让他们和皇子建立主从关系,太学的几年,则可以和宗亲们建立同窗之谊。
如此一来,天子将来的皇子,和宗亲们将来生下来的混血孩子,回去之后想要掌权也会容易得多,这么干上两代人,怕是乌桓、匈奴这些名字,真的就只剩得下名字而已了,一千年也休想再出一个檀石槐。
看看,什么叫做润物细无声,天子这一手可真高啊!
当然这还是浅一层的意思。
在坐的哪一个不是人精,又有哪一个不知道天子说话总是另有深意,这一层意思是不是太浅了一点呢?
稍微往深里想一想的话……贾诩这是相当于幽、并、雍三洲总督了啊!
表面上,这只是管管教育。
但是天子不是说了么,三洲赋税,可着他先取用,还能允许他自组军队,一反光武以来偃武修文之法,这不就是军权财权一手抓么?
雍州,在先后经过灵帝末年羌族之乱、董卓之乱、李傕郭汜之乱、群贼之乱、和韩遂最后的釜底抽薪之后,现在已经连人都剩不下多少了,这个倒是无所谓。
并州,大半的匈奴人本来也是被贾诩这个杀神给杀得丧胆了,让他来管管也算是人尽其用。
问题是幽州,是刘备平定的啊,刘备可是堂堂大汉皇叔,司隶校尉,左将军,是以如此高的身份在兼领幽州刺史的啊!
见状,刘备无奈地在自己的内心里叹了一口气。
这暗示已经相当明显了,天子明显是不想让自己管幽州啊。
想到此,刘备干脆站出来一步道:“陛下,臣有是要奏表。”
“哦?皇叔想要表什么?尽管说来。”
“陛下,臣是幽州本地人,根据三护法,臣是不能在幽州本地担任要害职位的,此前兵凶战危,臣实是不得已才违制担任了幽州刺史一职,现在战事既然已经平定,臣,自请辞去幽州刺史之职。”
“啊?你要辞职?我朝的三互法主要针对的乃是太守,似乎并不包括刺史一职吧?”
“是,然而臣以为,此正是三互法之疏漏,事实上今日之天下,刺史才是一州之地真正的长官,臣的昔日旧友、臣僚、师长、亲戚,全都是幽州本地人,臣自问很难做到秉公办事,人同此心,相信他人也是如此,所以臣以为,此法之陋习,必须加以整改。”
刘协闻言,却是被刘备这大公无私的劲儿给整得折服了,亲切地握住了他的手,猛的就摇了起来,“忠臣啊!看到没有?这就是忠臣啊!皇叔您高尚的品行,一定要写进史书,让后人效仿啊!”
众人:“…………”
人家这么做还不是你这个天子逼迫得么?你都把人家当成杀鸡儆猴了啊!
好家伙,单骑平幽州的刘备,就因为他本人是幽州人,结果就把幽州刺史的这个职位给撸掉了,这下可好,谁还敢在自己的家乡当刺史呢?难道谁的功绩会比刘备更高,威望比刘备更重,关系比刘备更亲近么?
此例一开,怕是孙策这个扬州人也要恶心的够呛。
而刘协想了想,对于刘备的辞职倒是求之不得。
毕竟他的目标是将议税阁给发展成内阁,希望里面的头头脑脑都能分他的权,刘备作为朝廷柱石怎么说也是议税阁里的一大巨头。
“也好,皇叔回京辅佐于我也是极好的,那,幽州朕应该交给谁呢?皇叔可有属意的人选?”
“臣没有属意人选,全凭陛下圣裁。”
“这样啊……那行吧,那回头让尚书台商议一下,让荀彧他们来举荐一下吧,这事儿先放在一边,我接着说事儿。”
“首先,是我那天唱得那首歌,这首歌必须确保翻译成乌桓、匈奴的语言,让每一个大汉子民都学会才行,以后你们再过三龙祀这种重大民族节日的时候,也要唱这种歌曲么,当然,以后你们再过这种节日的时候,我建议本地汉人太守也必须到场,再增加几个汉人的节目么,这首歌咱们汉人也要一起唱么,咱们汉人每年欢度春节、端午的时候,各郡太守也要请少民同胞们一块来与民同乐么,懂没?”
嗯,如此一来就能增加汉与少民同胞的文化交流了,我可真棒。
众人心想,好家伙,这是要直接从民俗上也把他们给抹杀掉啊,天子可真狠。
“另外我提议,仅仅是提议啊,咱们在涿县这个地方建一个雕像如何?雕一个……折了的弓箭吧,寓意咱们十一个民族从此亲如一家永无战事,铸剑为犁。”
心想,我这可是从联合国得到的灵感,牛吧。
众人心想,天子这是要限制、管制异族弓箭的持有吧?太狠了太狠了,天子可真是太狠了。
“另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协深吸了一口气,图穷匕见地道:“我提议,以后每年啊,咱们都在都城开两次多民族的,政治方面的,协商会议,就专门讨论这个边郡治理问题,以及切实解决少民同胞们的生活问题,以后所有的边郡政策,都必须经过这个会议的讨论,才能真的颁布出去。”
哼哼,如此一来,我这君权,不就进一步的分出去了么?这是为君主立宪开一个好头啊。
众臣闻言却是倒吸一口凉气。
高啊,此举可太高了啊!
要知道政策这个东西那可都是互通的,边郡政策,历来和内地的经济政策和军事政策都是相互影响的,如此一来,这些异族首领岂不是变相的拥有了宰相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