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徐庶笑道:“殿下,忠有小忠,有大忠。陆逊忠于孙权,此乃小忠也,可朝廷与百姓才是大忠!想要劝降陆逊,我们可以朝廷之大势,还有天下百姓之将来方面入手!”
“再则,江东上下反正已经不可能挡得住朝廷大军了。如果陆逊一心想要去给孙权死节,顶多不过是死则死矣!
如果我们用江东宗室的姓名相要挟,就算是陆逊心中不肯,他也只能乖乖投降!”
徐庶的办法是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是给陆逊戴个高帽子,告诉他投降朝廷是为了天下大局考虑。
第二步就比较实在了,一旦建业城破之后,江东宗室如何处置,其实全都在于曹丕的一念之间。
如果用孙登他们的性命去威胁陆逊,就算是陆逊心中不爽,可为了给孙权留后,他也只能老老实实答应投降!
只是徐庶这个做法,从本质上来说跟司马懿的建议没有多大区别,还是想要靠着胁迫劝降陆逊。
第1237章 文和可有良策
略一沉思之后,曹丕对着贾诩开口道:“文和可有良策?”
贾诩笑道:“陆逊此人虽然是孙权的死忠份子,可他本人同样是心高气傲之辈,此前几番大战,几乎每一次都是被我军直接击破。”
“眼下宛陵县最终之战,想要劝降此人,其实家国天下之类的大局都可以押后再论,最关键是,如何才能彻底让陆逊心服口服!”
文韬武略,陆逊本人不说冠绝江东上下,可比起鲁肃和周瑜等前任大都督,同样是不会相差太多。
可惜他实在太点背了,再加上到底还有些年轻,很多时候不能思虑太过严密,所以这才导致此前几番交手都以战败收场。
眼下困守宛陵县,陆逊更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贾诩的意思是,想要劝降他,最关键的不是陆逊在乎什么,而是先把他彻底给打服气了,然后再谈招降!
听到贾诩这个建议,曹丕沉默片刻道:“敌军在城内,我军在城外,而且双方兵力相差太大。如果我们一拥而上,就算是战而胜之,只怕陆逊心中还是不肯服气吧?”
贾诩笑道:“关中之战的时候,魏王曾与韩遂约战三场,此事殿下还曾记得否?”
曹丕心中一动道:“文和是说,我们可以主动约战陆逊在城外大战,就如同当年关中大战时候,以斗兵斗将和斗阵为形势,将双方大军兵力给拖到同一条线上。”
“这么一来,只要陆逊三局两败,自然就能打服他心中傲气了?”
本部大军合计二十万众,陆逊手中却只有三万余兵力。
双方大战起来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如果是跟陆逊约定只出动三五万大军攻略宛陵县,这么一来本部大军肯定会死伤惨重。
曹丕虽然想要劝降陆逊,却也不会置本部将士们的性命于不顾!
但是贾诩提议的斗兵斗阵这就简单多了,只要双方之间分出胜负,其实根本就不用死伤太多,而且还能彻底击垮陆逊的信心!
贾诩点头道:“城中守军兵力有限,如果我军出动十万人环而攻之,陆逊很清楚他在城中根本就撑不住三天!”
“可我军现在主动邀战,哪怕是陆逊对于三场大战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可只要能够拖延时间,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宛陵县这边撑的越久,建业城那边的压力就会越小。
陆逊现在除了迎战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拖延时间的办法了!
听到贾诩这个建议,张辽沉声道:“如果三场大战我军都能取胜,确实能够彻底击垮陆逊的信心。可关键是,这三场大战我军该如何布局?如果不能提前做好布置的话,具体如何大战只怕也不好安排。”
斗兵斗阵还好说,可斗将就是开玩笑了!
如今甘宁凌统等虎将都已经战死,而江东第一人周泰又远在建业城那边,如果马超往城外一站,这宛陵县城中谁也不是对手啊!
听到张辽这个疑惑,贾诩笑道:“斗兵无需多说,我们双方都派出三五百名最为精锐的大军厮杀一场即可。至于斗阵和斗将,文远、文则、公明和孟起都诸将可以一起出场!”
“到时候我们让陆逊先出手,他要选谁前去破阵或者比武都可以!”
贾诩让陆逊自己选择破阵之人,看起来好像是把先手让给吴军了。
可张辽、于禁、徐晃和马超,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的军中宿将?
就算是陆逊亲自出场,也未必就能轻易取胜!
所以贾诩这个做法看似托大,实际上是对于张辽他们有着足够的信心!
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诸将之间互相争斗较劲儿。
这眼看着拿下宛陵县就能直接横推到建业城下了,张辽、马超都在攒着劲儿准备大战一场争取军功。
曹彰、于禁和徐晃等人虽然之前就已经立下功劳,可战功这东西谁会嫌多?
只要有机会出场,他们当然也不会放过!
听到贾诩这个建议,曹丕立即动心道:“此计不错!元直,这邀战陆逊的信件,就由你负责动笔吧!”
看到徐庶拱手领命,贾诩继续道:“属下要着重澄清的一点是,陆逊肯定不会以宛陵县的归属来作为三场大战的彩头,所以就算是我军可以击破敌军三场,最后也只能击垮陆逊本人的信心而已。”
“想要他战败之后直接献出宛陵县,这一点却是很难做到的!”
曹丕笑道:“军师放心!只要我军可以大胜三场,不但能够彻底击破陆逊的信心,还能给本部大军提升一下士气。”
“至于宛陵县这边,其实晚几天破城也无碍大局了!”
法正拱手道:“殿下!宛陵县城的归属不能当成三场大战的彩头,可陆逊自己却无妨!我们可以在信中明说,如果三场大战吴军输掉其中两场,陆逊就必须要投降朝廷!”
于禁皱眉道:“可若是陆逊表面上答应下来,一旦战败之后却不认账呢?这岂不是有些不好收场了?”
曹丕摇头道:“不会的!除非陆逊不答应,如果他一旦答应下来,战败之后就不可能背信弃义!否则我们就将这次赌斗的事情传扬天下!”
“如此一来,等到天下归一之后就算是朝廷方面不会对江东陆家下手,这名声臭大街了,至少也要陆家三代之内都休想翻身!陆逊到底也是陆家之主,他不会这么葬送整个家族的名声的!”
宛陵县这边死守是肯定守不住了,迎战的话虽然未必能赢,可至少能够拖延几天时间!
对于陆逊来说,能够多撑几天,就是对于建业那边最好的支援了!
事情商议既定,场中主将各自散去,而徐庶也开始准备以曹丕的名义去给陆逊写信了。
不过司马懿回到自己帐中之后,他手下亲卫统领司马恭却有些神色犹豫,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却又不敢说出口一般。
司马恭这个举止,当然瞒不过司马懿的眼睛。
所以刚一坐定之后,司马懿立即皱眉道:“怎么了?是有什么棘手的事情么?”
第1238章 司马懿的结局
司马恭踌躇片刻道:“大人,今日军中议事的时候,属下在大帐后面多多少少也听到几句。世子殿下明显是爱才心切想要收降陆逊,可您的建议,是不是有些太过简单了?”
司马家本来就是河内世家之一,家大业大实力雄厚,司马防更是曾经做过京兆尹这等朝廷高官。
而司马恭就是本人就是司马家的家将,只是因为司马懿身在军中,所以这才被派来他身边充当护卫统领而已。
本来主人行事如何,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司马恭一个护卫来评头论足。
只是他跟随司马懿多年,乃是司马家心腹之人,所以才会有些疑惑。
司马懿笑道:“那你觉得,我为何不肯在殿下面前多说几句?”
听到司马懿这个反问,司马恭稍微一愣之后开口道:“难道大人是故意在殿下面前藏拙,不想去跟徐庶法正和贾诩他们争功?”
司马懿笑道:“贾诩此人乃是殿下最为信任的心腹谋士之一,此人老谋深算几乎是万无一失,想要跟他抢功,除非早生三十年!”
“徐庶此人的长处其实不仅仅只在于军务方面,对于政务方面的事情同样是极为擅长。
只是他此番前来江东,其实更多的是要协助殿下一起参谋江东平定之后该如何治理。”
“至于法正,此人的脾气确实极为刚硬。可他越是这个脾气,身在朝廷之中就反而越安全,跟他抢功其实根本没有必要。”
“我之所以不肯在劝降陆逊这件事情上出全力,还是出于其他考量!”
江东平定之后,扬州这边肯定是要分成好几个郡进行治理。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徐庶肯定会成为这几个太守之一。
虽然以他的本事做个太守多少有些屈才了,可平定江东之后万事都要以企稳第一!
也只有徐庶这等官场老手,才能真正主政一方。
只要三五年之后,徐庶能够将自己手中郡县给治理好,一旦返回朝廷那边,铁定是要往上升迁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