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曹操自己当年散尽家财起兵号召关东诸侯联合起来进行讨董,虽然这事儿乍一听之下好像没有什么毛病。
可你若是细究一下的话,如果没有家族助力,曹操自己从哪散财?
这朝廷强盛之时,天下世家就坐镇一方慢慢发展势力。
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们当然就耐不住寂寞想要跳出来争夺利益。
曹操之所以要下定决心改变朝廷现如今的选官制度,说到底还是对于这世家大族不能放心,想要将天下权力牢牢握在手中而已!
江东方面承平数年,再加上孙权有意支持,这江东世家的隐藏实力,比起荆州和益州方面各大家族其实还犹有胜之!
想要对付江东世家,要么就是抽丝剥茧慢慢下手,要么就是直接快刀斩乱麻,直接趁着这回江东之变将他们一起收拾掉!
蒯钧明显是更赞同迅速解决问题,所以这才提出这个建议。
听罢蒯钧这三个建议,曹丕心中忍不住叹息一声。
除了第三条之外,第一第二条建议,其实曹丕本身都不满意。
看到蒯钧似还在满含期待的等着自己回复,曹丕正准备开口,却忽然发现蒯平正低头似乎若有所思。
心中一动之下,曹丕笑道:“明允(蒯平表字)似乎还有不同的看法?”
蒯平赶紧拱手道:“世子殿下和家父谈论政务,小子不敢多话。”
曹丕摆手道:“无妨,今天也只是闲谈罢了,无分对错。明允如果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也是无妨的!”
曹睿同样点头道:“是啊明允,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建议直接说出来就是,这治理江东,本来就是要集思广益才好!”
跟蒯钧比起来,蒯平到底是有些少年心性。
在曹丕跟曹睿都要自己谈一谈的情况下,蒯平又看了一眼蒯钧。
这才略一拱手道:“回世子殿下,小子以为,除了第三点应该统一考试选官的制度之外,这第一条和第二条,其实都未必就适合于刚刚投降之后的江东治理。”
蒯平这话一出口,蒯钧立即冷哼一声就要进行训斥。
倒是曹丕一挥手制止他出言打断,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蒯平继续道:“为何不适用刚刚平定的江东辖地?你且仔细说说。”
这蒯家也是真有意思,蒯良和蒯越两兄弟完全是荆州第一流人物。
到了蒯钧这边,家族给他这么大助力还是干了不少蠢事儿。
可到了蒯平跟蒯雅这一代,似乎比起蒯钧又要聪明不少了,难道蒯家的聪明劲儿要隔代才能遗传不成?
蒯平拱手道:“眼下朝廷大军枕戈待旦,随时可能出动直接杀奔江东。整个江东上下,九成以上的官员,其实都不想继续跟着孙权拼死一搏,可关键是兵权还在被孙权掌握在手。”
“这些官员将领如果胆敢生出二心来,立马就要处理掉!所以他们就算是心中对于孙权有所不满,却也不能很直接的表现出来。”
“可一旦天下归一之后,江东方面的情况又会大有不同!没了孙权的压制,这些江东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只能拼命去向朝廷方面靠拢,对于朝廷的各项政令坚定执行!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以降卒的身份继续统帅一方!”
“从这一点来看,小子以为只要江东上下的官员筛查一番之后确定他们没有什么反心,那就大可放心留用!”
蒯钧和蒯平父子看待这个问题,完全是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上。
蒯钧是为了以防万一,所以这才建议江东方面的官员全都不能继续留用,最好是从朝廷方面另行调派。
可蒯平毕竟还是有一颗赤子之心,他看待江东官员的时候,并不会从潜意识里将他们全都当成隐形威胁。
所以只要这些官员本身政务能力不弱,而且审核过后也确实没有什么反心,那就当然可以继续留任。
听罢蒯平这一番分析,曹丕笑道:“那第二个问题呢?乱世当用重典,这一点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吧?”
蒯平开口道:“乱世当用重典,这句话本身当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江东新降,朝廷方面如果杀戮太重,只能会让江东上下的百姓和那些降兵降将心惊胆颤,这样其实并不利于他们融合到朝廷之中。”
“所以对付这些散兵游勇和占山为王的山贼土匪,最好是前期先以招揽为主。在他们全部投效朝廷之后,听其言而观其行,如果这些人确实不准备继续反叛当然无妨。”
“假如他们真的还要继续反叛,那就等到时局稳定之后,再想办法进行处置。”
“可无论如何,在江东方面刚刚平定的情况下,着实不宜杀戮太多!”
不错,真不错!蒯平这几段分析,比他老子蒯钧的眼光通透多了!
听罢蒯平这一番分析,曹丕转身对着曹睿笑道:“明允这几段分析倒也颇有几分道理么?如果让他去往邺城给你当个伴读,睿儿觉得如何啊?”
曹睿面色一喜道:“孩儿多谢父亲大人。”
蒯钧这家伙实在太过一本正经了,而且他眼高手低,做事情还是停留在表面,很难真的贴合实际。
曹睿虽然只听他分析了前面一段,其实心中也是不太赞成。
可蒯平这几段分析可谓丝丝入扣,总体来看当得起一句细致入微!
尤其是蒯平本人还是蒯雅之兄,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在,曹睿心中对于自己这个未来的大舅哥,心中就莫名多了几分好感!
听到曹丕想要蒯平前去邺城给曹睿当个伴读,蒯钧终于福至心灵拱手道:“多谢世子殿下看重!”
曹睿是谁?正常情况下来说,肯定是将来大魏帝国的第二位皇帝!
蒯平能够去跟他当个伴读,这一旦将来曹睿登基之后,蒯平立马就要成为朝廷之中位高权重的大臣!
第1156章 最后一道准备
蒯钧虽然比不上蒯良这个老狐狸,可他也不是二傻子!
这么好的机会如果白白错过,估计蒯良能气的直接从坟里跳出来!
在自己前来蒯家之前,曹丕就已经在琢磨着到底要不要最后再给蒯钧一次重新启用的机会。
如果蒯钧表现还算可以,等江东方面彻底平定之后,给他一个太守之位前去治理一方也不是不行。
可蒯钧这个实际表现着实有些太水了!
既然蒯平已经拿了东宫伴读的机会,蒯钧就老老实实在蒯家处置家务吧!
从蒯家这边离开之后,曹丕带着曹睿一起来到曹仁的荆南大都督府。
眼看着出兵攻略江东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曹仁这段时间也是忍不住的兴奋不已!
自从上一回击破关羽猛攻襄阳城到现在,曹仁这几年下来在荆州除了练兵还是练兵,根本就没有亲自出手的机会!
而他好不容易练出来的兵马,其中大部分却都被朝廷方面征调入蜀参与蜀中大战和南中之战了!
好在这一次根据曹操和曹丕定下的计划,荆州军也会参与到灭吴之战当中,并且还是配合主力那边直取长沙郡。
上一次老曹大封功臣,曹仁的爵位已经变成了乡侯。
再加上他的宗室身份,等到天下归一新皇登基之后晋爵为县侯,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曹仁对于自己的爵位其实不太上心,他只是想要率军出战,真真正正跟吴军那边好好酣战几场!
此时在议事大厅之中,曹丕正高坐于最上首。
右手下方是曹仁、文聘和曹睿等人,左手下方则是法正、陈矫以及襄阳城内其他文武济济一堂!
看到面前众人已经全部到场,曹丕率先开口道:“今日所议之事只有一个,朝廷大军准备在七月初正式发动灭吴之战。本殿下想知道的是,主力大军和交州军那边,粮草军械如今准备如何了?”
荆州军一共分为两部分,其中三万步卒全都集中在襄阳城和江陵城一带,主将当然是荆南大都督曹仁。
另外一路水军两万人驻扎在江夏郡,主将乃是文聘。
还有三万人乃是征调而来的预备役,目前全都驻扎在襄阳城附近,主将乃是朱灵。
按照曹丕之前的计划,七月底之前五万预备役要全部集中在荆州这边听调,可眼下毕竟才五月底。
再加上朝廷征调三十万正兵也是耗费巨大,所以剩下两万预备役,只能慢慢赶来了。
之所以要找曹仁和法正询问这个问题,主要是武陵郡和交州两地的大军抽调,现在已经不用走蜀中道路,直接从江陵城渡江即可。
听到曹丕开口,曹仁略一抱拳道:“交州方面五万大军已经全部到位,粮草辎重方面也提前运输过去了,目前龙编县之中的存粮,足够支撑五万大军征战半年所用!”
曹丕点头道:“大都督辛苦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荆州军在粮草军械等物资调运方面做的很好,朝廷方面自有记录!”
虽然曹仁说出来这句话只是轻飘飘的一句,实际上想要从江陵城渡江,再把这么多大军和粮草送到交州,这岂是简简单单就能办到的?
曹仁继续道:“武陵郡和南中地区,眼下已经集结大军十万人左右,剩下五万大军,也会在六月份通过江陵城外的渡船先行赶到武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