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孙权开口道:“张公此话何意?还请细说之!”
顾雍和孙邵两人,一开口就是从江东大局着手。
可张昭却说自己根本不用考虑什么大局,只要考虑一下诸葛瑾的意思如何就行了,孙权心中当然是有些不解!
张昭开口道:“主公!从眼下的局面来看,老臣说句丧气的话,我们江东上下,其实根本就无可守了。区别只是,朝廷大军横扫过来的时候,我们最终还能撑多久而已!”
“诸葛融虽然也是诸葛瑾之子,可我们只要不将此事宣扬出去,对外直说诸葛乔自己被送往邺城,这军中上下还有民间百姓又能如何?他们又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既然无从得知具体消息,当然也就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诸葛瑾又不是二傻子,他向孙权禀报此事的时候,本来就是亲自前来吴王宫这边进行禀报。
而孙权自己,目前也只是告诉了张昭、顾雍和孙邵三个人!
只要在场诸位不说,其余人等谁能知道是啥情况?
听到张昭如此一说,孙权沉声道:“那子瑜是什么意思?”
张公开口道:“诸葛瑾为人一向忠厚,他向主公表明此事,其实就是在告诉主公,只要诸葛乔和诸葛融两人可以去往江东,他自己和诸葛恪二人,肯定就会为了守卫江东拼死一战!”
“如果主公答应让诸葛乔和诸葛融去往邺城,诸葛瑾肯定就是不会继续活命了!如果不答应让他们两个去往邺城,那就算是建业城破诸葛瑾自己力战身死,他也会想办法保住诸葛恪一命!”
听罢张昭这一番分析,孙权沉默片刻道:“所以无论如何,子瑜他自己肯定是不准备继续苟活了?”
张昭拱手道:“主公明鉴,确实如此!”
在滇池县那边刚刚投降的时候,孙权确实是对于诸葛兄弟极为痛恨!
可这么长时间下来,诸葛瑾的为人如何,孙权心中其实还是很清楚的,再加上诸葛瑾此时表明心态无论如何也不会投降。
孙权沉默片刻之后终于还是开口道:“传本王密令,诸葛乔和诸葛融二人都可以去往邺城,就算是诸葛恪,也能够化妆一下偷偷去往江北。不过此事下不为例,其余人等再也不许遵循此例!”
孙邵急声道:“主公!诸葛瑾三子如果全部都能活命,这一旦传扬出去之后,属下只怕肯定会影响军心啊!”
孙权摆手道:“长绪不必多说了,子瑜是个厚道人,既然他不肯背我,那本王当然也不会负他!这件事情就这么办了,尔等各自忙活去!”
诸葛瑾被自己迁怒了这么长时间还是半点没有投降的意思,孙权就算是铁石心肠,他也忍不住有些感动起来。
而且最关键的是,孙权自己也知道江东上下已经撑不住了。
给诸葛恪和诸葛融留条活路,将来在朝廷之中,孙登的助力也会更多一分!
第1154章 蒯钧最后的机会
看到孙权已经打定主意,孙邵和顾雍对视一眼,最终还是不再多劝。
建安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襄阳城,蒯家。
从朝廷总体情况来看,大军正式出动攻略江东,应该是在七月上旬。
可曹丕作为前线总指挥,当然不可能等到大军开战的时候再赶到前线进行指挥,所以早在大军出动之前,曹丕就已经来到荆州。
军中诸将,全都是由朝廷方面进行抽调。
曹丕此番提前赶到荆州,实际上只带了曹植和曹睿,再加上陈重王勇等一班心腹之人而已。
只是曹睿之前拍胸脯保证说去往荆州的时候会带上蒯雅一起,所以在曹丕出发之前软磨硬泡,一定要带上蒯雅去往荆州。
对于曹睿这个要求,曹丕自然是不会刻意阻拦。
实际上蒯良这个老狐狸手段高超,虽然他已经病故,可曹丕当年确实对他本人观感不错。
而曹睿乃是自己属意的接班之人,等到将来扶他上位的时候,甄家和蒯家其实都是外戚,对于曹睿掌握朝政大权也算是颇有助力。
看在蒯良跟蒯雅的面子上,曹丕最后决定再给蒯钧一次机会,看看他的表现是否可以让自己满意。
此时在蒯家会客厅之中,曹丕正坐在主位之上,曹睿则是面色有些窘迫的坐在曹丕身边。
而蒯家父子蒯钧和蒯平两人,则是正襟危坐。
曹睿今年已经十六七岁了,对于有些事情,其实也知道的差不多了。
蒯雅将来会作为自己的妻子,而蒯钧和蒯平,就是自己的岳父和大舅哥,面对他们两个,曹睿当然是有些抹不开脸。
不过曹丕却不是在意这种小事,看到蒯钧和蒯平父子神色庄重。
曹丕笑道:“本殿下今日就是前来蒯家走一走看一看,顺便跟蒯家主商谈一些事情而已,这不是什么正式场合,两位随意就好!”
听到曹丕表态,蒯平明显是舒了一口气。
反倒是蒯钧仍然神色紧张道:“世子殿下身份尊贵,此番前来我们蒯家,更是让寒舍蓬荜生辉,草民着实不敢失了礼数啊!”
蒯平已经年近二十岁,他是蒯钧的嫡长子。
在蒯良还活着的时候,其实没少对他耳提面命,所以蒯平本人在荆州这些个世家子弟之中,总体来看手段和名声还是不错的。
至于蒯钧这边,明显就是有些不上道了。
曹丕都说了随意一些,蒯钧此时还是执礼甚恭,而且还故意多了一句嘴草民实在不敢失了礼数。
草民,草民,这是在埋怨曹操当初罢了他南郡太守的职位?
可你丫也不想想,老曹当年为啥罢了你的官职?
曹丕不动神色道:“无妨,本殿下今日前来,其实主要是想跟蒯家主谈一谈,这眼看着朝廷大军即将出动,江东上下归顺朝廷也不过是在转瞬之间了。”
“一旦天下归一之后,蒯家主以为江东方面这些百姓,该当如何治理才能让他们尽快融入朝廷之中啊?”
身为上位者当然就要有上位者的气度和心胸,虽然蒯钧这个表现让自己有些不满,可曹丕也不会立即表现出来。
蒯钧此人到底值不值得重新启用,还是要看他对于自己的政策了解多少,然后才能做出最终决断。
刘表当年还在主掌荆州的时候,平日里其实也是经常和四大家族商讨有关政务和军务方面的许多问题。
可惜荆州上下彻底投降之后,老曹对于荆州世家明显是好感不多。
在不断分化之下,荆州四大家族也只是勉强保住族中一部分产业而已,这参与荆州方面政务讨论?早就没有这个特权了!
此时听到曹丕询问自己对于如何治理江东百姓有何看法,蒯钧立即精神一振道:“殿下!朝廷方面一旦统一天下之后,这江东之民,当然也就是朝廷之民。所以一应政策和奖赏惩罚,当然也是要彻底做到一碗水端平,唯有如此,才能让江东百姓尽快融合到朝廷之中。”
曹丕沉声道:“那蒯家主以为,这具体操作起来有什么可行之法呢?”
江东百姓和朝廷治下的百姓应该一视同仁,这其实是在江东百姓彻底认可朝廷之后才有的操作。
前期刚刚平定江东的时候,政策方面其实难免有所倾斜。
虽然蒯钧这个大方向说的不错,可夸夸而谈而不会?
曹丕更想要找一个能够办实事的地方官员,而不是找一个给自己做规划的人!
蒯钧沉思片刻道:“第一,江东本地的官员肯定不能留任,必须要全部迁徙到许都或者邺城,然后再由朝廷方面另行调派官员前去治理地方。
第二,江东上下刚刚平定,这各地流窜的败兵啸聚一方,而且指不定会携裹多少百姓一起加入叛军之中,所以这乱世自然当用重典!”
“至于其三,江东方面世家众多而且枝繁叶茂,如今朝廷之中已经正式推行考试选官制度,草民以为,在治理江东的时候,也应该直接一步到位,在江东全境彻底施行朝廷方面的选官制度!”
蒯钧毕竟也曾经做过南郡太守,他平日里在蒯家主持家务的时候,其实也仔细琢磨过。
一旦江东方面彻底平定之后,如果自己可以主政一方,到底要施行何种策略。
在他看来,这江东上下的官员全都是效忠孙权。所以江东辖地彻底平定之后,肯定是要另换一批忠于朝廷方面的官员去治理地方。
唯有如此,才能在更快的时间内消除孙氏家族对于江东的影响。
至于第二个提议,其实是从江东大局是否稳定而提出建议。
江东上下如今虽然已经处于劣势,可孙权手中各路大军加起来,还是差不多有将近二十万人!
这么多大军驻守江东,在灭吴之战的时候,他们不可能全部投降或者战死,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偷偷逃出去,然后占山为王不服王化。
朝廷方面想要江东之地彻底稳定,自然是要尽可能明正典刑,对于那些妄图搅乱一方的散兵游勇重重责罚!
第1155章 蒯家第三代
至于这第三个建议,同样是蒯钧自己多方琢磨之后才提出来的。
黄巾大乱的时候,天下豪强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就摇身一变成为一方诸侯,其实他们本身大多都有家族底蕴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