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第108章 曹丕的最终目的
曹彰接口道:“乌桓大军全都散居在代郡和上谷郡两地,如果我军派出精锐之士主动出击,先行破掉代郡方面的乌桓人大军,然后再去收拾上谷郡那边的乌桓人岂不是更好?完全没必要等到敌军两方势力集结完毕之后再开战啊!”
看到曹丕示意自己给曹彰解释一番,张辽对着曹彰抱拳道:“彰公子,我军此次北上虽然有五千大军,不过实际上只有一千骑兵。就算是全力出击,其实也很难对付代郡之中这么多的乌桓部落。”
顿顿之后,张辽继续道:“至于其二,如果我军分散进攻的话,只怕是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也很难压这些乌桓人,眼下已经是六月初的时节了,天气本就极为炎热,并不利于我军连番大战。所以敌军集结起来之后跟我军一战的话,其实对于我军来说更为有利!”
曹彰摇头道:“敌军又不是傻子,尤其是这些乌桓人,听说骑马的时候跑的比兔子还快,如果他们不但没有集结起来,反而将整个部落全部迁徙到草原之上去了,到时候难道我军继续出塞追击么?”
张辽笑道:“彰公子可曾想过,为什么这些乌桓人在经过上次白狼山惨败之后没有逃往草原之上,反而继续留在幽州境内,或者是紧邻幽州的地界上?”
曹彰思索片刻,然后恍然道:“难道是因为那些鲜卑人?”
张辽点头道:“在刘虞主掌幽州的时候,虽然是利用这些乌桓人充当鲜卑人南下的屏障,不过刘虞本身对他们不错。
遇到灾荒之年还会调集粮食布匹进行援助,所以他们留在幽州,多少还能活命。但是一旦逃到草原之上,鲜卑人对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手段了!”
曹彰也知道张辽是军中宿将,很多时候眼光见识都要比自己高多了。
所以此时听到张辽的解释之后,又接着问道:“既然这些乌桓人根本就不敢逃去草原之上,那我们只要五千大军继续向前逼近,然后直接以势压人让他们交出马匹不就行了,何必非要跟他们打一仗才行?”
张辽分析道:“首先,这些乌桓人并不是朝廷治下的百姓,而那些马匹对于他们来说则是御兽和口粮,要他们交出马匹,其实就是从他们手中抢夺粮食!”
“所以这些乌桓人自然不肯交出来。至于为什么要打这一仗,就是因为我军要彻底把乌桓人给打服了,然后才能跟他们讨要战马!”
王奎略微担忧道:“下官只怕,乌桓人一旦损失了太多的战马,将来口粮不够的时候又要乔装成马匪或者鲜卑人,然后继续南下劫掠我大汉百姓啊!”
曹丕摇头道:“王大人多虑了,本公子只是想要这些乌桓人的马匹而已。如果他们愿意老老实实生活在幽州,给他们一条活路倒也无妨。
但是如果这些乌桓人还是死性不改,胆敢继续劫掠朝廷治下的百姓,届时本公子会奏请丞相调来大军对付他们的!”
马匹这东西,对于乌桓人来说其实重要也不重要。
说重要,是因为他们一旦到了过冬季节可能要把马匹当作口粮。
说不重要,其实就是这些乌桓人口粮不足,只要能够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粮食问题,这些马匹对于他们来说当然也不太重要了。
按照曹丕的设想,一旦彻底打服代郡和上谷郡的乌桓部落之后,他们任务其实只剩下两个了。
第一是替朝廷方面培养战马,第二是在鲜卑人想要南下劫掠的时候进行示警和缓冲。
如果乌桓人能够答应这两个条件,曹丕并不介意他们继续在幽州境内或者紧邻幽州边境的地方放牧生活。
听明白曹丕的打算之后,曹彰开口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是要继续调令大军向北进行威逼么?”
曹丕笑道:“无妨,五千大军调动声势浩大,代郡和上谷郡方面的乌桓人肯定已经探查到消息了。我们先让大军在此处休整一番,然后等着他们进行集结!”
三天之后,上谷郡以北,草原之上格桑部。
格桑今年三十余岁,体格宽大,孔武有力,在整个格桑部之中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勇士。
在丘力居时代,格桑部只是上谷郡乌桓之中不起眼的一个小部落罢了。
到了塌顿统领幽州乌桓大军的时候,格桑部比起之前稍微发展了一些,不过因为格桑不愿意投效塌顿的原因,平日里没少被其他的乌桓部落欺负。
自从白狼山大战之后,从属于塌顿的那些乌桓部落损失惨重,格桑趁此机会一连整合了好几个乌桓部落,此时已经一跃成为整个上谷郡之中最大的一个乌桓部落了。
这几年因为鲜卑人极少南下,再加上幽州军对于乌桓部落也是听之任之,所以格桑的小日子倒是过的极为滋润。
不过好日子也有到头的时候,今天狼山从代郡前来拜访自己,就带来一个让格桑头疼不已的消息。
看到坐在面前脸色沉重的狼山,格桑咳嗽一声道:“自从塌顿覆灭之后,我们乌桓人已经很少假扮马匪和鲜卑人南下劫掠汉人百姓了,代郡方面那五千大军,会不会是去攻打鲜卑人的,是你自己多虑了?”
看到格桑到了这个时候还在跟自己瞎扯,狼山冷笑道:“鲜卑人虽然也不复当年檀石槐时代的荣光了,不少草原之上至少还有数万名控弦之士,你觉得代郡方面那支汉军统领是脑子傻掉了?居然会想要凭借五千大军出塞去征伐鲜卑人?”
代郡乌桓和上谷郡乌桓,是唇亡则齿寒的关系。所以刚一收到五千大军进驻平舒县的消息之后,狼山立即动身前来找格桑商议一起出兵。
但是格桑这个时候却说那五千汉军是准备去打鲜卑人这种鬼话,狼山听了之后如何不怒?
看到格桑还是犹犹豫豫,狼山怒声道:“你若是调集上谷郡的所有乌桓大军跟我前去一战,或许我们还能打赢这一仗。你若是准备见死不救,那就等着给我们收尸,然后自己洗干净脖子,等着汉军来杀吧!”
第109章 两军对阵
看到狼山发怒了,格桑皱眉道:“行了行了,我跟你一起出兵还不行么?我只是有些想不明白,这两年我们跟幽州方面相处也算不错,而且咱们又不是塌顿手下,怎么汉军说打就来打了?”
狼山摇头道:“我也想不明白汉军为什么要来攻打我们,不过现在我只看到平舒县那边有五千大军对我们虎视眈眈,如果我们不能尽快联合起来的话,一旦让这支敌军休整完毕,到时候只怕就要被他们逐个击破了!”
格桑沉声道:“可知敌军之中这次领兵之人是谁?还有敌军这五千大军都是什么兵种?”
狼山点头道:“敌军大旗挂的是曹字,领兵之人极有可能是曹操的长子曹丕,或者是次子曹彰。五千大军之中只有一千骑兵,剩下四千人全都是步卒!”
格桑倒吸一口凉气道:“曹操居然派了他自己的儿子前来攻打我们?只怕这五千大军不好对付啊!”
狼山冷声道:“曹操虽然用兵如神,不过他儿子又没有什么带兵出征的经验。如果是张辽李典这等宿将带兵前来,或许我们还能多一点忌惮!
再说了,敌军之中只有一千骑兵,剩下四千人都是步卒,我们又不是率军前去攻城,旷野之上大战,难道敌军想要凭借四千人挡住我们加起来一万骑兵的冲击不成?”
说到这里,狼山继续道:“敌军到达平舒县已经已经三天了,最多还有三五天的时间就该休整完毕了,你尽快调集大军前去代郡吧!”
建安十四年,六月初九,高柳城北五十余里之外的草原之上。
从高柳城往北三百余里,就是弹汉山。
当初檀石槐一统鲜卑各部的时候,势力强大之下直接把自己的王庭就设立在高柳城北的弹汉山附近!
然后指挥鲜卑大军南下,时不时的劫掠幽州和并州地区汉人百姓。
在檀石槐崛起的时候,中原地区乃是汉桓帝当政。
面对日益嚣张的鲜卑大统领檀石槐,汉桓帝甚至准备封他为王进行拉拢,但是檀石槐对于汉桓帝的王爵嗤之以鼻,不但不接受,反而还加紧对于中原地区的劫掠。
汉桓帝到死都没能解决檀石槐这个鲜卑人大统领,等到汉灵帝即位之后,初期也曾经想过打击一下檀石槐的嚣张气焰。
熹平六年的时候,汉灵帝让护乌桓校尉夏育率军出高柳城,破鲜卑中郎将田宴出云中郡,还有护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军出雁门郡。
三路大军近五万人联手北上,想要教训一下檀石槐。
不过檀石槐亲自指挥三部鲜卑大军进行迎击,先是依靠广阔无边的草原拖垮了汉军的补给线,然后率军反击之。
结果一战下来,三路汉军全都大败收场!
这一战曾经被大汉朝廷视为奇耻大辱!
至于三军主将夏育、田宴和藏旻等人虽然侥幸逃脱,不过刚回去就被汉灵帝恼火之下全部革职下狱了。
经此一战,汉灵帝再也没有心思去对付鲜卑大军了。
不过檀石槐死了之后,他儿子和连就没有这么大的本事了,先是率军攻打北地郡的时候被汉军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