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张默开口道:“实不相瞒,在下此次冒险前来豫章郡,其实正是受了丕公子所托,是他想要跟大人谈一笔生意,不知大人可有意乎?”
孙贲冷声道:“江东跟荆州现在是敌国!曹丕乃是曹操的嫡长子,本官若是私下里跟他有所来往,你觉得吴候知道这事儿,本官会有什么下场么?”
吴候就是孙权,虽然孙贲对他心中不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孙贲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无法对抗孙权。
张默开口道:“请大人放心,在下此次是从益州方面绕道过来的,这一路上都在乔装打扮隐瞒行迹,吴候麾下斥候应该没有发现在下的行踪!”
孙贲冷声道:“是曹丕让你带话给本官么?”
“在下其实只负责带路而已,跟大人商谈另有他人!”顿了顿之后,张默指着站在自己身后的杨智开口道:“这一位丕公子麾下的亲卫杨智,具体事宜丕公子已经交代由他跟大人商议!”
孙贲略一点头,然后吩咐府中亲卫先把张默给带下去。
片刻之后,整个会客厅之中只剩下孙贲和杨智两人,不过孙贲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安排了两名亲卫站在自己身后。
看到杨智不卑不亢的站在自己面前,孙贲沉声道:“丕公子对你有什么交代?可以直说了。”
杨智抱拳道:“听闻赤壁大战之前,孙大人其实是想要说服吴候投降于朝廷。不过可惜周瑜和鲁肃等人坚持不肯归降,这才让孙大人的谋划功亏一篑。
我家公子有感于孙大人心向朝廷,所以这才特意让在下前来江东一行,看看能否跟孙大人有所合作!”
孙贲冷声道:“跟丕公子进行合作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本官想要知道,丕公子愿意开出什么条件来,还有就是我们到底怎么个合作法?”
杨智道:“大人,丕公子的诚意是江东之主,或者吴王爵位。不过具体怎么个合作法,公子以为此事还要徐徐图之,暂时并没有给卑职交代太多!”
听到杨智说曹丕的条件是江东之主或者吴王,孙贲心中顿时一动。
不过口中却是冷哼道:“江东之主本官确实想要坐一坐,不过光凭丕公子一个人的力量,他有这个本事协助本官么?”
杨智笑道:“卑职临行之前,丕公子也特意交代过。江东之主的位置他只是尽可能协助孙大人而已,至于能否坐的上去,还要靠孙大人本身的努力才行。
不过无论如何,一旦江东事定之后,将来朝廷方面至少可以给孙大人一个吴王的爵位!只要大人有意跟公子进行合作!”
孙贲比起孙权来明显是更好对付一些,所以江东之主如果换成孙贲来坐,曹丕自然是乐见其成。
孙贲本身也知道他不如孙权,但是不如孙权不代表他就不想取而代之。
尤其是曹丕已经承诺自己不管成与不成,至少有一个吴王的爵位打底。
想到此处,孙贲沉声道:“你可以回去告诉丕公子,就说本官对于合作之事颇有意向,不过具体怎么个合作法,还要我们双方仔细商量才行!”
杨智点头道:“理当如此,如果孙大人愿意的话,可以手书一封交给卑职,然后由卑职带给丕公子过目!”
做生意本来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曹丕让杨智前来江东,也没打算一次商议妥当,只是想要先探一探孙贲的意思而已。
第107章 张辽的自信
六月初五,幽州,代郡平舒县。
历经半个月的行军之后,曹丕终于带着手下五千大军赶到了平舒县。
代郡位于整个幽州最西部,往南就是冀州地区了,辖下一共十一县,其中郡治位于高柳城。
平舒县只是代郡之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县城而已,在大汉朝廷鼎盛的时候,县城之中倒也是人来客往极为热闹。
不过后来乌桓人和鲜卑人时不时南下劫掠,让代郡之中不少百姓都逃往冀州避难去了,所以这平舒县附近也是变得荒无人烟。
直到曹操平定河北之后,又在白狼山一战阵斩乌桓大统领塌顿,乌桓人和鲜卑人一时不敢随意南下了,平舒县这才又恢复了不少元气。
按照大汉朝廷制度,全县人口达到三千户或者以上为上县,两千户到三千户之间为中县,而一千户到两千户之间为下县。
平舒县的在籍人口,其实根本就不满千户,比起中原地区的县城,在人口方面实在是差了太远。
因为本身就没有多少人的缘故,整个平舒县之中只有日常守军两百人,职责方面也是负责稽查罪犯,维护治安。
一旦乌桓人或者鲜卑人大举南下话,只能向朝廷方面进行求援。
在得知丞相长公子曹丕亲自率军赶到的消息之后,平舒县县令王奎和县尉马战不敢怠慢,两人在大军扎营之后立即前来拜见。
此时在行军大账之中,县令王奎正向曹丕曹彰和张辽等人介绍代郡方面的乌桓人具体情况。
“自从白狼山一战之后,乌桓人虽然已经没落了许多。不过还是有不少大小部落散居在幽州和漠南草原之上,这些部落有的是不愿意听从丘力居和塌顿调遣,有的是因为距离太远,所以并没有参加上一次的白狼山大战,从这一点来说,其实现如今的乌桓人就算是面对朝廷大军仍有一战之力,还请丕公子明鉴啊。”
对于曹丕想要从乌桓人手中搞来战马这件事,王奎是颇为赞同的,不过他担心曹丕自视太高根本不把那些乌桓骑兵放在眼中,所以这才特意开口提醒。
王奎此人年约三十余岁,不过久在北疆从政,风沙侵袭之下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至少十岁。
此时看到王奎对自己热心劝说,曹丕略一点道:“王大人放心,本公子没有谋定之前不会擅自出兵的。不过和代郡上谷郡方面还有那些乌桓势力,还请王大人继续说下去。”
“回公子,代郡和代郡以北的乌桓人,大小还有三十多个部落。其中势力最大的是狼山部,人口约有七八千人,如果狼山全力调动的话,大约还有两千余可战之兵!
若是狼山再胁迫其他那些小部落一起出兵,下官估计整个代郡乌桓大约能够凑出一支五到六千人的大军!”
在中原地区,一户六口之家,除去老者和小孩还有女眷,最多只能出兵一员而已,如果是八千人口,最多能凑出一千大军就很好了。
但是对于几乎全民皆兵的乌桓人来说,八千人口完全可以凑出来一支两千人的大军。
而且这两千人一个个都是弓马娴熟之辈,不过他们的弱点是没有什么强力装备,战斗力比不上朝廷正规军。
张辽沉声道:“代郡和上谷郡相去不远,一旦我军对代郡乌桓发起进攻,上谷郡那边的乌桓势力多半也会前来支援。还请王县令继续说说,上谷郡乌桓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王奎点头道:“上谷郡乌桓其实代郡这边大同小异,总的乌桓部落约有二十多个,其中势力最大的一股是格桑部,人口近万,全力出兵能有两千余人。如果全部联合在一起的话,总兵力估计至少也有五千余人!”
曹丕皱眉道:“本公子以为,白狼山一战之后,幽州的乌桓部落已经是死的死,降的降,几乎不成什么大气了。
不过按照王县令这个说法,光是代郡和上谷郡两地就能凑出来一万大军。
整个幽州辖下十一郡,那乌桓人若是全部联合起来,岂不是还能凑出来一支超过十万人的大军?”
此次出征幽州,曹丕只带了五千大军而已。如果是单独面对代郡乌桓自然不惧,但是一旦加上上谷郡方面的乌桓大军,那么敌军总兵力就是自己的两倍了。
王奎解释道:“不然,其实辽西郡附近的乌桓大军,基本上都在上一次的白狼山之战中损失惨重,而涿郡和广阳郡这等南部郡县之中,也没有这么多的乌桓部落。代郡和上谷郡这边之所以还有这么多乌桓大军,主要是两个原因所致。”
顿了顿之后,王奎接着道:“第一是代郡和上谷郡紧邻塞北草原,乌桓人想要放牧颇为方便,所以这两地聚集起来的乌桓部落较多。
第二则是,上谷郡和代郡距离辽西郡还有不少距离,当初丘力居和塌顿其实很多能够影响到这边,所以他们大多没有参与上次大战,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损失。若是以整个幽州而论,估计乌桓人还有可战之兵三到五万人左右。”
曹丕沉思片刻道:“幽州中西部的那些郡县我们暂且不说,如果本公子准备对代郡乌桓动手,你觉得除了上谷郡那边之外,还有别的势力能够支援到他们么?”
“这个?应该没有了。从上谷郡往东,渔阳郡和右北平郡等地的乌桓人上一次伤亡惨重,已经没有什么出兵之力了。而涿郡和广阳郡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乌桓部落,所以同样没有助力!”
曹丕转身对着张辽开口道:“以文远将军之见,如果只是对付代郡和上谷郡两地加起来近万人的乌桓大军,我军五千人是否足够?”
张辽沉声道:“公子放心,乌桓人虽然骑术精湛,不过他们使用的军械和装备极为落后。而且全民皆兵只是这么一说而已,其实大部分乌桓军士都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训练。此次跟随公子北上的五千大军皆是我军精锐,想要对付他们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