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徐泽继续问:“现在呢,有什么抱负?”
“现在,子义现在就想跟着社首社首打天下。”
这段时间,李子义之名传遍大宋,风头早就压过徐泽,成了大宋头号反贼。
但其人在同舟社内部资历很浅,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名声,
名声越大,他反而越发谨慎,说话多了一些顾虑。
李子义见社首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心中一慌,接着道:
“还有,还有就是娶几房妻妾,置一份大大的家业,传下去。”
徐泽点点头,李子义有心事,他很清楚。
换任何一个人背负了超越自己能力和贡献太多的名声,都难以安宁。
徐泽最初的没想中,就没有想过让李子义背这么重的包袱,
因为这对他本人不好,对同舟社也同样不利。
只是大宋脱节又不断加注的应对措施,推动战争形势不断升级,
让徐泽不得不借“李子义”之名,将事情越闹越大。
但这事靠时间就能慢慢化解,没必要过度在意,越在意,李子义的压力越大。
“康狸,你说下!”
“俺兄妹八个,饿死、病死了五个,梁山办运动会,俺爬杆得头赏奖了三石粮,一家人吃了第一顿饱饭,从那以后,俺就下定决心,要上梁山,这辈子再不饿饭!”
康狸的话更朴实,唤醒了众人沉睡的记忆。
张雄便想起了当年“一顿八碗饭一碗肉”的怨念,褚青则记起了徐泽上山前惶惶不可终日日的生活,而宗泽,也在怀念了幼时与随长兄下地劳作的日子……
时间过得太快,同舟社的步伐更快,
在匆匆追赶同舟社的步伐中,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初衷和走过的道路。
康狸接着讲自己的抱负。
“俺现在就想着有一天,能带一支舰队,为社首征战四海。”
“好!”


第五十一章 从龙之功
徐泽没有再问其他的人,因为没有再问下去的必要。
康狸的回答稍微靠谱点,李子义则明显带着自污藏拙的味道。
人心是会不断变化的,人性更是极其复杂的。
绝大部分的聪明人都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很多想法本来就是不能公之于众的,其中也包括他徐泽。
“你们愿意跟着我,是相信徐泽能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里,带你们保全性命,并且再进一步,既富且贵,博一个好出身。”
大宋百余年的内忧外患和变法图强的现实,让义利统一,谋求功利的实用思想有了很大的市场。
时人并不讳言自己的功利之心,宋押司经常挂在嘴边的“博得个封妻荫子”,便是最真实的写照。
让某个人当众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有些难,
但如果所有人都有小心思,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表露了。
所以,徐泽的话说完后,相对含蓄的文官只是微微颔首,
武将们则已经喜形于色,期待着社首接下来的讲话了。
在众人期待的眼光中,徐泽起身,走向台前。
“诸位尽管放心,同舟社走到了现在这一步,已经没有退路,以后必然是要建国的。待同舟社事业成功,在座的,都少不了一份从龙之功!”
从龙之功!
所有人全部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徐泽。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终于毫不掩饰自己的勃勃野心了!
对一心想要博取“从龙之功”的人来说,确认了社首的抱负,自然是兴奋不已;
以同舟社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担心社首大胜后忘乎所以的人,则是心如火燎;
而罗仲彦、陈规、关胜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社外人士,却是面如死灰。
造反的人不可怕,大宋立国这么多年,造反就没停过,但是,谁成事了?
可怕的是徐泽这种明明有造反的能量,还要藏头露尾,真能造反成功的枭雄。
以同舟社展现的可怕力量,若是徐泽公开举起反旗,大宋还有谁能阻拦他的步伐?
徐泽站在台前,将众人的神情变化尽收其眼底。
统一思想太难了,靠一个人的能力,统一整个组织的思想更难。
“老五当初只想活下去,现在闯出名声了,就想娶几房妻妾,置一份大大的家业;康狸最初也只想再不饿饭,现在就知道‘要官’了,还想着带一支舰队征战四海。”
“哈哈——”
众武将当然知道社首是故意调侃二人,至少现在的同舟社内,还没人敢公开要官。
“每个人的抱负,都会随着身份和地位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做人下人时,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变成人上人;等做了人上人,又想当更大的官;官当大了,还想封妻荫子;封妻荫子了,再想公侯百代,与国休戚。”
静!
更静了!
因为,徐泽赤裸裸地讲出了大部分人心中的真实想法,
提着脑袋造反,不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做人上人么?
但社首这话明显只说了半截,很不对味。
是哪里错了?
“宗曹首,自秦汉以来,哪朝比本朝更安定?”
宗泽饱读诗书,这个问题自不用多想。
“回社首,并无!”
徐泽目视其余人,众人皆认可宗泽这个答案。
不同于后世的偏见,宋人的确羞愧于大宋富庶远迈前朝,
却始终打不赢夏、辽两国的窝囊,也怀念前朝的强大。
但为了怀念前朝的好而否定本朝成就的思想,在大宋是非主流。
对时人来说,大宋就算再弱,也远胜于之前任何一朝。
没错,宋人以宋的弱为耻,却以身为宋人为荣,基本没人想回到过去。
大宋立国之后的确是内乱外扰不断,但又比起之前的任何一朝都要更“安定”。
宋之前,国势最盛者,莫过于汉、唐。
汉高祖刘邦仅用了七年就统一天下,却是一直到死都没能解决内外之乱。
其后,大汉仅仅与民休养了几十年,
就因汉武帝穷兵黩武,耗尽天下民力,致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其后虽有昭宣中兴,但也改变不了汉武帝死后仅仅几十年,大汉就被莽新取代而灭亡的国运。
至于再之后光武刘秀用十四年建立的东汉,那已经是另一个朝代了。
之所以还叫汉,不过是因为其皇帝还姓刘,
与之前的大汉皇帝能攀得上亲戚,且能以这个名号迅速安定海内而已
东汉相对于西汉,不仅构成政权的统治根基发生了变化,国策也跟着改变,还为其后千年的门阀世族政治埋下了祸根。
唐高祖李渊同样是用七年时间久统一了天下,建立了盛唐。
这个王朝国势更强,动乱也更大。
其存续的近三百年间,有一大半时间,都处在政变和军阀混战中。
以至于后世很多人误以为安史之乱之后,强盛的大唐就直接进入了晚唐。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强盛却又极度动荡的大唐,便是富庶而又孱弱的大宋的因。
宋朝就是吸取了大唐的历史教训,矫枉过正,自废武功,才搞成了现在这个鬼样子。
大宋虽然只是孱弱的割据政权,内部还动乱不断,
但基本都是小乱,从来都没有波及半个国家的大乱。
还养活了远胜汉唐的人口的,孕育了繁荣的经济和文化,时人有足够的骄傲认为本朝就好。
“安定远胜任何一朝的大宋,都逃不脱百余年便要面临灭亡的国运。诸位是否想过,我们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才能让你们和你们的后代,即便不能公侯百代,至少也不用担心百余年就要承受一次的离乱之苦?”
二十年后的事,很多人都难以预料,甚至是无法想象,更何况是百余年后的隐忧或福报。
但徐泽说这句话,并不是为了给众人灌鸡汤。
他始终相信,人性是逐利的。
没甚营养的鸡汤话可以鼓舞一时的士气,却诓骗不了真正的聪明人,
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长久可期的希望,谁会真正把命卖给你?
至少,以他自己的的嘴皮子,给人灌鸡汤,远不如分析利益得失来得利索。


第五十二章 汤武还是黄巢
徐泽的利益分析还没开始,列席会议的原密州知州罗仲彦却抢先发了言。
“徐社首,同舟社莫非就有办法避免‘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的情况?”
“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这句话,出自。
本朝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人合撰的中,也引用了这句。
宋人在史学上的成就极高,能成为华夏封建时代治史的鼎盛期,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大宋的精英分子们试图以史为鉴,
在过去与现在的对话中,探寻治国理政的真理,解析曾经出现的深坑和“雷区”,以期既能再度开创盛世,又可避免五代历史的重演。
历史其实是在不断重新构建的过程,不容割断,空中建不起楼阁,没有传承就不会有现在和未来,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虽然在原本的历史线上,大宋最终没能成功,但无论其勇于改革,还是精于探索,却是值得赞扬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