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说不定啊,咱们此时已经与吴班、丁奉一同围攻子口!哼!如此简单的事,给他搞得万般复杂!”
  “胡将军,话可不是这样说!”周鲂摇摇头说道:“咱们只是将军,看到的只是丰水和子口这一块小地方;诸葛将军是统帅,他看到的是关中的全局!所以……”
  “报……二位将军,我丰水防线已有十余处被攻破,一千多魏军已经登岸,部分魏兵正往我大帐杀来!”
  “好,好,好!留一营兵马断后……呃……还是不必了,全军速速撤往武功水!”
  周鲂说罢,望着不远处杀来的魏兵,与胡综相视一笑,匆匆跃上战马往武功水而去。
  ……
  三日后,五丈原,汉军大帐。
  张承匆匆入帐禀报:“诸葛将军,我已击退羊祜的六次进攻,若是司马懿再不来攻五丈原,这场戏,恐怕演不下去啊!”
  “诸葛将军,咱们以重兵守在五丈原,羊祜的大军已经粮粮,溃散在即,他绝无突破的可能;此时,司马懿屯兵武功水却不渡河,这确实有些反常啊!”
  诸葛恪的脸色有些难看,他犹豫了片刻,突然问道:“前两日,朱灵一直在猛攻长安,为何再无消息传来?”
  “将军,朱灵的大军攻城不克,已经退往城南五里扎寨,之后再无消息。”
  诸葛恪点点头,意识到有些不对劲,几乎是咆哮着叫道:“速速派出哨探!立刻打探武功水东岸,务必查清魏兵数量!”
  “诸葛将军,你的意思是……司马懿已经溜了?”朱然不可置信地问道:“这……应该不会吧?周鲂和胡综从丰水退来之时,若他们露出了破绽,魏军就不可能以两万大军兵临武功水!依我看来,司马懿是不是在等待时机?”
  “诸葛将军,父亲,咱们……可能被司马懿给骗了!”施绩谨慎地说道:“我屯重兵于五丈原,围死羊祜于褒斜道,实为逼迫司马懿领兵来救;然,部分魏军已从子午道撤回,司马懿定然知道羊祜的余粮数量,料定他不可能在褒斜道坚持十日,现在看来,他已经放弃了羊祜!”
  施绩这么一说,朱然也预料到不对劲,郁闷地说道:“诸葛将军,咱们以羊祜为饵引诱司马懿来攻。看来,司马懿早已看破我计。唉!咱们还是功亏一篑啊!”
  诸葛恪意识到司马懿并未中计,愤愤地说道:“罢了,我不能再等!传令:周鲂、胡综,引兵两万,沿着渭水以南,速速追击司马懿大军;
  给长安的吴班、罗蒙传令,引城中兵马东渡灞水追击司马懿,但需谨慎而行,小心司马懿埋伏;给渭水的吕翼、丁封传令,令二人兵进华阴,尽量阻断司马懿的退路!”
  校事离开后,诸葛恪郑重地对朱然说道:“朱将军,我给你留两万兵马,在五丈原收降溃散的羊祜大军。”
  “诸葛将军,你这是……”
  “唉!我计策未能奏效,司马懿必已逃往潼关,我得引兵速速追赶!若不将其生擒,难消我心头之恨!”
  “诸葛将军,且慢!”朱然赶紧阻住诸葛恪,谨慎地说道:“将军,司马懿老谋深算,或许……或许他在攻我丰水之时就已经西退,我再难追上;
  眼下,我应该派一军兵进榆中,速速打通河西之地,使我骑兵重返关中,这才是当务之急啊!”
  朱然的话很有道理,诸葛恪满脸佩服地拱手说道:“我确实忽略了这件要事,幸得朱老将军提醒,否则,必误大事矣!既然如此,我就引兵一万去往榆中,与牛金和王平汇合,必能吃掉榆中之魏军!”
  “诸葛将军,你身为统帅,还是坐镇五丈原更好!领兵去榆中,就由犬子……”
  “报……诸葛将军:蒋济、徐质、戴陵三将,引一万虎豹骑沿渭北而行,王平、牛金未敢硬拦,正在尾随追赶!”
  “唉!”诸葛恪猛拍着桌案,愤愤地说道:“我错失良机矣!唉!若是早引一兵去往榆中,岂容魏国骑兵轻易逃离!唉!速给吕翼、丁封传令,令二人屯兵渭北,千万不要渡河,拼死守住华阴浮桥,力阻虎豹骑渡河!”
  诸葛恪令罢,朱然无奈地摇摇头:一刻钟不到,诸葛恪给吕翼和丁封发了两道不同的军令,足见他内心的焦虑;
  朱然已经意识到,此刻要想阻止虎豹骑返回潼关,恐怕没这般容易!
  ……
  在关中平原,渭水始终是自西向东而行。不过,在关中平原的东部,渭水紧贴着南部的秦岭山脉,特别是到了华阴一线,渭水以南的平坦道路越来越窄。
  司马懿领着大军屯于渭水南岸,州泰、朱灵引兵屯于渭水北岸,石苞、司马望则引着三百多条木筏严阵以待。
  “太傅,蜀将吕翼、丁封已被我军杀退,纵然他以火船来攻,我亦能轻易守住这座浮桥,太傅无需忧虑!”
  “唉!我确实大意了!”司马懿望着奔流而过的渭水,哀声叹道:“若有蒋军师在身边,我何以如此惨败?若等不到蒋军师,我绝不回潼关!”
  “叔父,据探马来报,蒋军师和徐质、戴陵二将正在返回,后方只有五千蜀国骑兵远远尾随,他们很快就能到华阴。”
  司马望提醒道:“叔父,蜀军的追兵很快就将赶到,还请叔父速速退回潼关。”
  司马懿未置可否,无力地叹道:“渭水,渭水!今日一去,不知何日能再返?关中,关中!还能再临关中否?”
  “叔父,我有八万精锐尚存,足以守住潼关;我大魏兵强马壮,再征二十万精兵也轻而易举;等到明年,我骑兵重建之日,就是我重返关中之时!”
  司马望说的全是实情,却无法消除司马懿胸中的伤感,仰天叹道:“我老了,经不起长途跋涉;此次东去,确难复返;今日一去,再难复返啊!”
  “报……太傅,蒋军师携虎豹骑平安返回!”
  司马懿欣喜地抬眼望去,只见对岸尘土飞扬,战马嘶鸣,骑手整齐地渡过浮桥,他心头猛地一热,却感觉有沙子进了眼眶。
  “太傅!末将引兵来迟,以致大军惨败……”
  “蒋军师,此战之败,乃我冒进之过,与你无关!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太傅,听闻羊将军被堵在褒斜道,韩琮、王凌、令狐愚也生死未卜……”
  “蒋军师,不必担心!蜀军不杀俘虏,也不会轻易杀害几位将军,我已有营救之法!”
  “太傅,这……”
  “不必说了,大军起行,速回潼关!”司马懿令罢,唤来信使说道:“速将此信送往五丈原,亲手交给诸葛恪!”
  “太傅,这是……”
  “此计若成,必能除掉诸葛瑾!”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说道,突然又涌起落寞之色:“全军起行,速回潼关!”


第596章 传国玉玺
  在河西,氐人骑兵被迫应战,惨遭全歼之后,匈奴、鲜卑以及隐藏在其中的数千贵霜骑兵,他们将「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法玩得炉火纯青,马岱、赵统二将进退两难;
  考虑到羌郡的百姓已遭屠杀殆尽,这二将在蒋济撤兵的当日,陆续引兵返回关中,胡人骑兵考虑到黄河之险,担心追来后再难返回,并未追过黄河。
  羊祜率领八万多魏军进入褒斜道,平安从五丈原而出者竟有七万余人,不出意料,这批士卒早就饿得皮包骨,全被关入骑兵组成的「集中营」之中。
  “太子,这是司马懿送来的信。”诸葛恪将信交给刘璿,赶紧解释道:“末将收到信之后,立刻飞鸽传书至汉中,这才得知太子正在赶往五丈原,所以……”
  “诸葛将军辛苦!令尊仍在汉中休养,身体日渐好转,将军不必担心。”刘璿说罢,接过信后仔细阅读,疑惑地问道:“可会有诈?司马懿……真打算用玉玺换回四将?”
  刘璿口中的「玉玺」,正是现藏于洛阳的传国玉玺,若说司马懿想用此玺换回羊祜,别说诸葛恪不信,刘璿也不会相信,恐怕刘闪更不会相信。
  传国玉玺,是秦丞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自先汉时起,它就是正统皇帝的证凭。
  此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自秦之后,先汉的历代帝王皆以此玺为符应,将其奉为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的刘婴年幼,此玉玺被藏于长乐宫太后寝殿。
  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取,太后怒而摔之,玉玺被摔去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王莽兵败被杀之后,此玉玺重归汉室朝廷;
  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偶获此玺,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之处,后来却被袁术所夺。
  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此玺至许昌,此时虽有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此玺也算得上重归汉室。
  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献帝被迫禅位,皇后曹节无法保住此玺,只能「扔玺责兄」;
  曹丕得玺建魏之后,改年号为「黄初」,命人在玉玺肩部刻上「大魏受汉传国玺」几个字,试图掩盖自己的篡汉之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