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这样的布局也不会被陆逊围困在狭小的范围内。当然,陆逊的兵马也不足以围死秭归城。
在姜维看来,陆逊是与诸葛亮、司马懿齐名的儒将,绝对不是朱然或全琮那种莽将可比,自然不敢轻视。
正如前日跟刘闪秘谈时所言,在未来的1-2年,姜维不会在意建平郡内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想在保留自己实力的情况下,牵制或抓住机会消耗吴兵。
面对2倍于自己的陆逊,姜维没有半点压力,也不着急,只是耐心地等待战机。
陆逊则不同,他领兵10万前来,一是要阻止姜维继续东进威胁到整个荆州,二是要把姜维赶回永安城,绝不能让其在建平郡插下钉子。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陆逊和姜维都深通兵法韬略,陆逊2倍于姜维的兵力,他很想立刻就赶走姜维,但他不会傻到直接攻打秭归或廖化的营寨。
不论在古时还是一千多年以后,两国交兵时一般不会斩杀对方的使者,吴主孙权知道宗预来使的目的,他没有接见也未斩杀,只是好吃好喝地将其软禁在建业。
蜀军的信使来到信陵城下,向陆逊递交了姜维的书信,希望能用被俘的吴将换回蜀臣宗预,陆逊自然同意,向孙权上表劝其将宗预带至信陵。
双方摆开阵势以来,这是双方仅有的一次接触;
双方第二次接触已是半月之后,这次是双方依约换回自己的将领和使臣。除此之外,双方都没有兵马调动。
出使魏国的向朗回到了成都。
不出刘闪所料,曹叡一口答应了两国的硫磺和硝石交易,魏国几乎是以白菜价将其卖给蜀国,每月都会派出300人的商旅将其送到大散关。
魏国没有同意蜀国提出的「夹击吴国」的建议,但他们却出兵了,这让刘闪始料不及。
魏国以征东将军满宠为主将,蒋济为随军军师,胡遵,田豫为副将,引兵8万从襄阳出发,一路南下,已经陆续占领吴国南郡的编县、荆门等地,正在向当阳进发。
刘闪不知魏国此举的用意,急令信使快马赶到秭归,将这消息告诉姜维,至于与吴国之战是战是合,是进是退由他自己定夺。
姜维收到消息的时候,探马来报,陆逊已经兵退夷陵。姜维和几名将领商议后,一致认为陆逊要么会救援当阳,要么会继续东退,抢在满宠之前赶到江陵。
姜维正在考虑是否继续东进,另有探马来报,吴国以潘濬为主将,吕壹、陈表为副将,引兵10万已至竟陵地界,并在继续向江陵进发。
荆州最北面的南阳郡已是曹魏的地盘,他们牢牢控制了襄阳,随时可以大举南下。
江陵乃是吴国南郡的重要据点,可以说丢了江陵就等于失去了荆州。
相比之下,吴国东边的建平郡诸城跟南郡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吴国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以陆逊、潘濬20万兵马的绝对优势保住江陵,并将满宠赶出南郡。
面对如此大好时机,廖化、张嶷和张绍等人主张兵进夷陵,首先占领宜昌,若吴魏二国相持于江陵,则继续沿江而下攻占宜都,然后留一队人马埋伏于荆门山和虎牙山。
如此一来,若江陵之战吴军得胜,必会回军东进,蜀军可假意放弃宜都退往宜昌,荆门山和虎牙山的伏兵可痛击吴军;
若魏军侥幸得胜也会损失惨重,蜀军可趁魏军兵疲之时攻占江陵。
另一方面,高翔、邓芝、吴班和傅佥等人则认为魏军必败,建议留1万人马固守秭归,由4万兵马往东北方向行进,借机攻取临沮,然后南下攻占当阳,可切断魏军之退路向东吴修好,两国借此暂且罢兵。
姜维的「二分天下」之策的根本是时刻威胁荆州,然后最大化地消耗吴军,待时机成熟后,以迅雷之势击败吴国。
面对横插一脚的满宠大军,姜维深思熟虑后,决定采纳廖化和张嶷等人的建议,兵进夷陵。
姜维令廖化、张嶷各自领兵3000,首先占领信陵,然后东进占领宜昌;
令高翔、邓芝各领3000兵马为后援,待控制住宜昌后,高翔、邓芝转为前锋,廖化、张嶷转为后援,沿江而下占领宜都。
四将率兵离开后,姜维仍觉得不放心,半夜时分急令张绍、傅佥各自领兵5000,往西至巴东城后立刻南下,绕过建始、恩施二城,再沿夷水而下直取偃山。
这条路线正是不久前全琮部队大迂回的路线,它绕了很多路,但仍然可以经过长阳小镇抵达夷道并占领宜都。
凌晨时分,探马报来满宠部队南下的战报,他们攻取边县、荆门和当阳城时,吴兵未曾抵抗,魏兵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行进到江陵城北。
不对!情况不对!姜维似乎想到了什么。
“不好!中计了!”姜维发狂般地大声吼道:“廖化、张嶷、高翔和邓芝四将危矣!”
第18章 两面受敌
边县有吴国的大将朱桓驻守,这是一员猛将,曾破曹仁、斩常雕、俘王双、破曹休,吴国黄龙元年(229年),朱桓被孙权封为前将军,领青州牧。
边县驻有朱桓的2万吴兵,另有勇将胡综和李膺相助,满宠如何能兵不血刃直达江陵?
很明显,吴、魏两国大张旗鼓,将近30万兵马鏖战于江陵,这一切都是假的!
我姜维究竟何德何能?敌对多年的吴、魏两国联手作戏,就为了自己手上这5万蜀兵?
此时的姜维并不知道,魏将司马懿领兵15万,正在向大散关进发,似乎有大举进犯汉中之意。
姜维在秭归留了1.6万兵马,令赵广、赵统二将死守秭归,自己携吴班、梁绪和梁虔,引1.2万兵马出城。
次日正午,日夜不停行军的姜维终于在恩施城北追上了张绍、傅佥的1万兵马。
稍事休息后,姜维令吴班、张绍、傅佥各领3000兵马,分别屯于恩施城东、西、南门,自己领3000兵马屯于北门,梁绪、梁虔领剩下的1万兵马在四门掠阵,力求一鼓作气攻下恩施。
没错,建平郡南部的恩施不再是被劫掠后的空城,陆逊已经秘密派张承领兵5000在此驻守。
在陆逊的手上,恩施城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往北可取巴东,断蜀兵东归之路;
西可断夷水之道,阻挡蜀兵救援被困的廖化、张嶷等四将。
姜维自然知道「攻城为下」,但现在他没得选择,绝不敢绕过恩施前往偃山,否则不仅救不回被围的四将,还会被吴兵分割吃掉。
廖化、张嶷、邓芝和高翔刚刚占领宜都,突然探马来报,夷陵方向的4万吴兵犹如天降,其中2万往西陵峡方向进发,另外2万已至荆门山隘口。
四将自然知道中了吴兵之计,也料到秭归方向不可能再有援兵赶到,更担心江陵方向的吴兵赶来,到时候宜都城很可能成为孤城,自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几人只得弃城往长阳方向赶去。
成都城内,刘闪和众臣仍然不知道吴、魏两国是否结成了联盟,也不知道他们有何交易,魏国满宠借道吴境,吴、魏两国数十万兵马如狼似虎,威胁姜维部队甚至永安城已是事实。
如今天水已被攻克,武都、阴平二郡正被司马懿的2万兵马围攻,眉县、户县、陈仓都有大批魏军集结,似有进取汉中之意。
朝中众臣全都议论纷纷,现在有蜀国两面受敌,没有足够的兵士御敌,皆是「精兵简政」的措施所致。
刘闪知道,只要蜀国能挺住这1年最困难的时刻,其战争潜力将会慢慢地展现出来。
因为各郡县陆续传来消息,老百姓正在努力地种粮,甚至有的郡县已有百姓在开垦更多的荒地。
另外,魏、吴两国已有百姓三五成群地迁来蜀中,刘闪早就下过命令,如果各城关核实对方是普通百姓,都会一路绿灯,甚至会有兵士将其带往各郡、县的治所,由当地太守负责分发土地、农具和粮食,并为其安排临时住所。
刘闪实在不想看到整日愁眉苦脸的众臣,安排好泯江的砖窑、纺织厂和兵工厂的琐事后,将朝中之事交给丞相蒋琬全权处理,然后做了个惊人的决定:御驾亲征!
在这个时代,御驾亲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先皇刘备,吴皇孙权,魏国曹睿都曾经御驾亲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鼓舞士气,并且可以稳定民心,朝中众臣自然不敢反对。
刘闪并不懂兵法布阵,此次的「御驾亲征」不过是出去逛一圈,游山玩水罢了。
刘闪对姜维可谓是寄以厚望,他让吴懿老将军携2万兵马,并带上足够的粮草前去永安支援姜维,为免除姜维的后顾之忧,特意给他发了道圣旨:
“告曰:魏国司马,兵犯汉中,形势危急,朕当亲征;将军吴懿,粮草辎重,皆至永安,卿勿后忧;
吴国战事,相机而行,或战或退,自行决定;朕在汉中,山路难行,勿需多表,静候佳音。”
刘闪决定前往汉中,一是想看看传说中的出蜀栈道,二是担心魏延脾气火爆,怕他沉不住气率兵杀出,这样必中司马懿之计。
刘闪没见过司马懿,但知道司马懿的智商和情商极高,绝不能跟他斗智,唯有据险固守汉中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