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在一千多年前,刘闪上大学时学的并非医药专业,但它对青蒿素不会陌生!
  正是那位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华夏药物学家从黄花蒿中提炼出了青蒿素,这种对疟疾100%有效的药物,挽救了不计其数的疟疾患者之生命。
  刘闪向太医们提出,所谓的「瘴气」其实就是疟疾,或者说是疟疾的一种,他建议单独用黄花蒿试着救治患瘴者时,却遭到一群太医的激烈的反对。
  “陛下,常见的方剂无不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单一的黄花蒿特别苦涩,其性寒凉,毒性极大,切不可轻易用于患瘴者!”
  “陛下,《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中有疟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的描述,也有疟病的针炙疗法。
  但是……典籍中的记载跟此次的瘴疫多有不同,下官不敢妄自以疟病施针,更不敢用黄花蒿治疗患瘴者。”
  “为何不敢?”刘闪有些不悦地问道。
  “陛下,据臣所知,《黄帝内经》中记载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等多种疟病,其症侯与当前流行的瘴疫都不相同;
  另外,黄花蒿的药性会让患瘴者的病情加重,况且医典中并没有单独用黄花蒿治疗疟症的记载。因此,下官不敢妄自使用,请陛下恕罪!”
  刘闪强忍着怒气,尽量心平气和地说道:“温太医,今瘴疫横行,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危在旦夕,难道典籍中没有记载你就不治?你是不想治,还是不敢治?或是怕治死人丢了官?”
  “陛下,臣乃医者,不介意是否为官,而是以病人的性命为要,在无确凿把握的情况下,臣实不敢治!”
  此时的刘闪牙齿咬得咯咯响!
  在宫中的医馆并入药监局以前,这个温太医正是宫中的太医令,其医术确实精湛。
  不过,在刘闪看来他有一点死脑筋,他和众多的医官只知道抱着医典畏首畏尾,没有半点「开拓创新」的精神。
  正当刘闪想说服他们尝试时,另一名姓徐的太医说道:“温太医,若是不方便施针,也不用黄花蒿,可否试试《伤寒论》中的「柴胡桂姜汤」?此方药性温和,若轻症的病人服后能有缓急,可逐步加大剂量。”
  “不行!绝对不行!”温太医坚决地制止道:“这剂「柴胡桂姜汤」以柴胡、黄芩和解表里,以桂枝、干姜、甘草温阳达邪,以天花粉、牡蛎散结软坚,另可加以蜀漆或常山祛邪截疟;
  此方针对「寒疟」有奇效,可以药到病除,但此次的瘴疫并非寒疟,切不可胡乱用药!”
  “温太医,下官记得《黄帝内经?素问?疟论篇》中,除了风、暑、湿、痰、食、寒、温等疟症之外,还有疫、瘴、劳、虚等等疟症,陛下将此次的瘴疫归为疟病,这确实有典可查!”
  “徐太医,你说得确实没错!但《黄帝内经》中并未载有「瘴疟」的施治之法,各大药典中也无黄花蒿治疗疟症的方剂,若是胡乱施治枉送病人性命,我等就枉称「医者」二字!”
  刘闪自然不傻,现在的事情已经很明显,温太医已经知道这次的瘴疫属于「瘴疟」,也就是一千多年后所说的「疟疾」,可惜众多的医典中并未载有医治之法。
  温太医身为太医令,领导着几十名太医为宫庭皇室及众多的贵族门阀诊治,他将自己身为「医者」的名誉看得无比珍贵。
  纵然是皇帝的命令,在没有确凿把握的情况下,他不敢轻易出手诊治。
  “罢了!”刘闪站起身说道:“温太医,既然医典古籍未载有施治瘴虐之法,你就更应该放心地治!你不试试怎能补充古籍医典中的残缺或不足?”
  “陛下,我等只是普通的医者,怎敢与先贤圣人相提并论?若是胡乱用药治死患者,岂不是侮辱「医者」二字?”温太医唯唯诺诺地说道。
  在温太医的眼里,能著述医典者必是高高在上,让人仰望的的圣人,就算刘闪在不停地怂恿,他仍不敢轻易尝试。
  “温太医,若你在治死十个,甚至百个病人之后,摸索出治疗瘴疟的有效配方,从而挽救成千上万的人,这岂不是医德更加崇高的医者?后世的医者也会将你称为圣人!”
  刘闪确信黄花蒿能治疗眼下的瘴疫,只是不知道其中所含的「青蒿素」的理化性质,这个时代也没法准确地提取出青蒿素,更不知道该用多少剂量。
  眼看温太医已经有所动摇,刘闪想到宫中的吴太后跟张皇后已经危在旦夕,他咬咬牙,命人取来一些新鲜的黄花蒿。
  “温太医,各位医官,朕确信黄花蒿能治疗瘴疟,朕这就让吴太后跟张皇后试药,你们也不要有任何顾虑,放心大胆地治就行!”
  “陛下之言,令下官茅塞顿开!臣这就放开手脚,与医馆中的众多太医们大胆施治!”
  刘闪见说动了温太医,这才拎着一包黄花蒿回到宫中。


第214章 死马当活马医
  吴太后跟张皇后的病情最严重,她俩每隔一日就发病一次,若不及时治疗恐怕挨不过明天,刘闪已经没有时间等待太医们的试验结果。
  黄花蒿,在刘闪的老家又称「青蒿」或「苦蒿」,夏天时,百姓经常采来泡水喝预防中暑,刘闪并不觉得它会有多大的「毒性」。
  刘闪确信自己没有记错,后世那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屠教授就是在黄花蒿中提炼出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刘闪哪里还会质疑黄花蒿的功效?
  刘闪给吴太后送去一些,让婢女们将其泡水后给吴太后服下,然后回到永宁殿。
  此时的张皇后刚刚发了一场大汗,她的身体极度虚弱,无神的双眼几乎就要泛白,她仍坚持着抬起手,想要摸摸自己的孩子。
  在刘闪看来,这几乎就是回光返照。他不想再多等一刻,甚至等不到青蒿熬成药汤,他令向宠将其剁得稀烂,然后让婢女取来些温水,就这样和着灌入她的嘴中。
  出了永宁殿,刘闪分别前往李昭仪、两个张贵人、王贵人、魏贵人、苏采女和徐才人等嫔妃的殿内,查看她们的病情后,让婢女将黄花蒿熬汤后给她们服用。
  长江一线。
  据探马回报,诸葛谨的6万大军仍然驻守在沙羡,从他的城防和下寨分布来看,他誓将沙羡打造成坚固的堡垒,使之成为夏口的屏障。
  驻于夏口的陆逊则更加猖狂,他多次派出斥侯趁夜沿汉水而上,驻于竟陵的张翼已经击退了好几批吴军战船的试探性进攻。
  吴懿令关索领1万兵马屯于沙羡西南的蒲圻,并让蒋舒、高翔二将不停地派出兵马前去诸葛谨的寨前挑衅;
  吴懿则亲率2万精兵昼伏夜行,绕到梁子湖和河泾湖以东,悄悄地奔黄石而去。
  探马已经探明,黄石城中驻有3千吴兵,这里是陆逊和诸葛谨12万大军的粮草和军资中转站,庐江、豫章、丹阳和九江几郡征收的粮草都要先经水路运至黄石,再经水路送至夏口和沙羡。
  这份新增的情报让吴懿欣喜若狂。
  正所谓「攻敌之必救」,吴懿相信,吴军的粮草遭到突然袭击,诸葛谨和陆逊必会回兵救援,虽然他们不会全部回师,但更加坚定了吴懿调虎离山并重创吴军的信心。
  吴懿稍稍调整了部署,他令吴班率1万兵马猛攻黄石,自己则率一万五千兵马直扑东南方向的下雉而去。
  吴懿相信,吴军的粮草和大后方空虚的豫章郡遭到袭击,孙权决不会坐视不管。
  次日午间,经过前日的两次猛攻,黄石城旦夕即破,长江上游突有大批的战船驶来,西南方向也有一队魏兵杀来,几里外黄沙漫天,估计其数量不下2万人!
  在吴懿的计划中,如果只有吴军的战船杀来,那就继续攻打黄石,如果有吴军的步卒同时杀来,那就迅速通过富池口,兵进柴桑。
  吴班按照吴懿的命令,领着大军往下雉方向退走,朱然奉诸葛谨之命,领着2万步卒穷追不舍,直到半夜时分,相距不到10里的两军才各自下寨休整。
  黄石距离下雉大约百余里,得到吴班送来的快马急信后,吴懿冷冷地笑着,令兵将沿着江边的小道直奔柴桑而去。
  自古以来,富池口因「踞长江锁钥,扼鄂赣咽喉」,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如果?着富池口,长江以西纵有百万大军也难以威胁到柴桑。
  五更时分,吴班突然拔寨起行,在天亮时赶到富池口,令3千兵马断后,自引7千兵马沿着江边的小道直奔柴桑。
  朱然得知吴班的7千兵马和吴懿的大军已经扑向柴桑,于是亲领5千兵马将吴班断后的部队击退,他正要沿着小道救援柴桑时,突然收到陆逊派人送来的秘信:停止追击,原地扎寨。
  如今的柴桑被2万蜀兵威胁,如果此城被蜀兵攻下,与之相邻的蓟春、庐江、豫章三郡必然不保,甚至整个空虚的扬州都暴露在蜀军的眼前。
  朱然并没有看到战船继续东进支援柴桑,他不知道陆逊为何下令停止追击,纵然百思不解,还是严格遵照军令原地下寨。
  太阳已经升起,吴班的1万兵马已经逼至柴桑城下,屯兵在大岭山上的吴懿小心地抬起头,愕然地盯着扎寨于富池口的吴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