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我大汉的百姓们,你们受苦了!”刘闪深吸口气后说道:“魏国打不跨我大汉,吴国打不跨我大汉,这小小的瘴疫也打不跨我大汉!”
  “今蜀中遭逢瘴疫,大家并没有逃走,各地的官员没有逃走,朝中众臣没有逃走!朕,也不会逃走!朕,将与大汉的子民在一起!”
  “大家要相信咱们的科技局、药监局,朕向大家保证,我大汉很快就能找到驱逐瘴疫的办法!瘴疫一日不绝,朕绝不离开成都一步!”
  “大汉万年!吾皇万年!”
  百姓齐声高呼,主动让开一条通道,刘闪却没回皇宫,而是往药监局而去。


第212章 何为瘴气?
  太医令并入药监局之后,已经有针对性地开发出疗效极好的抗菌消炎粉剂,也从大蓟、地榆、槐花、侧柏等中草药中浓缩出很有效的止血粉剂,这些成品药剂已在各地药铺销售,并在战场上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大汉壮士之生命。
  对于常见的风寨发热、痢疾腹泻等症状,药监局也有配好的浓缩药粉,混着清水服下即可,免去了繁琐的煎煮过程。
  面对来势汹汹的瘴疫,不论是医术精湛的宫中太医,还是声名远播的民间大夫全都束手无策。
  患瘴疫者都会出现寨战、高热和大汗,之后很快又缓解。但是,这只是每一次发病的三个过程,许多人患病者每隔1天就会发病一次,也有很多人隔2日发病一次,病情严重者的高热时间要持续五六个时辰之后才能缓解。
  正是由于患者的高热症状无法得到控制,体弱者发病2-3次就再也没能醒来,体质较强的青壮年发几次病之后,无不变得面色腊黄,全身酸痛无力,身体状况急剧下降。
  患瘴疫者的症状与普通的风寒基本相同,其间隔性复发的特点又与普通风寒截然不同。
  医官们按常规治疗风寨之法用药却丝毫不起作用,患病者最终都会在交替出现的高热后失去生命,只有极少数人能挺过连续的发病而自愈。
  由于此症多发于南中地区,在没找到确凿病因的情况下,医官们就以「瘴疫」加以称谓。
  瘴疫刚刚发生时,医官们要求患瘴者的家属与病人适当远离,不使用相同的餐具和碗筷,却没能阻止瘴疫的迅速传播。
  让人奇怪的是,就算没有与患瘴者接触的健康人,也会莫名其妙地染上瘴疫。
  没有接斛也能传播,并且这次的瘴疫没有发生在南中地区,这让一千多年后的穿越者刘闪也百思不解。
  在刘闪的认识中,就算是一千多年后的西医,如果在没弄清楚病因的情况也不敢糊乱用药。
  在刘闪了解到的知识中,「瘴气」只发生在古时,后世很少再有发生,或是此症被换成了其它的名称。
  刘闪让医官们遍寻古籍,看看能否找出针对此症的确切名称,唯有这样,才能患瘴者施以针对性地用药治疗。
  几十骑离开药监局往皇宫而去,刘闪搂着貂蝉,突然有些后悔,觉得不应该此时将她带回成都,于是咬着她的耳朵问道:“爱妃,您怕么?”
  “有陛下在,臣妾不怕!”
  貂蝉满不在乎地说着,刘闪却觉得有些可笑:不论是皇帝嫔妃还是普通百姓,在瘴疫面前都人人平等,这并非怕与不怕的问题。
  其实刘闪也怕,从他踏入成都城的那一刻就在怕,不过太医已经说了,没有接触也能传播,或许自己刚刚踏入成都就已经染上了瘴疫!若是这样,怕与不怕就没什么分别了。
  杜致将貂蝉安排在德福殿,并按贵人的标准给她配置了相应婢女和侍从,刘闪叮嘱她尽量不要外出,然后回承德殿更衣,首先前往景福殿拜见吴太后。
  刘永、刘理得到母后染瘴疫的消息后,他们跟刘闪一样,马不停蹄地从合浦郡赶回,这是二人叛乱之后第二次在成都与刘闪相见。
  此时的刘永和刘理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非常敬畏,再也没了反心,同时对哥哥给予的发财机会感激不已。
  据同行的太医令所说,除杜婉仪和新进的贵人貂蝉之外,居于宫中的吴太后和其他嫔妃全都染上了瘴疫,其中吴太后跟张皇后的病情最为严重,他们每隔一日就会发病一次。
  除这些嫔妃之外,宫里的皇子、宫主以及婢女、内侍等染病者多达三百余人,甚至比城中百姓染病的比例还高出许多。
  如今的吴太后似乎苍老了许多,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凌厉的目光,不再是雍容华贵的太后,此时的她经过长时间的高热后刚刚睡着,刘闪不想多作打扰,匆匆赶往张皇后所在的永宁殿。
  此时的张皇后正冻得直哆嗦,婢女给她盖了好几床棉被仍在大呼寒冷。
  她还没有失去神智,看到刘闪进来就要支撑着身子坐起来。
  “陛……下……臣……臣……妾……”
  刘闪急忙上将扶着她躺下,她的眼睛却盯着一旁的的摇篮,努力地抬起手指着摇篮中熟睡的孩子。
  摇篮中的孩童正在熟睡,这是个一岁左右的女童,这是张皇后亲生的孩子,名叫刘喜。
  刘闪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或许她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担心自己走后这个孩子会无人照料。
  刘闪心头一阵刺痛,若不是牵挂着这个孩子,或许张皇后撑不到现在。
  “雁子,你别担心!太医令正在配药,你很快就能好起来!”
  刘闪给她盖好被子,稍作安抚后,目光突然转向摇中的孩童。
  “小公主没有染上瘴疫?她是否一直跟皇后在一起?”刘闪诧异地问道。
  “陛下,公主一直由皇后和奴婢照料,蒙陛下圣恩,公主她并未染上瘴疫!”
  得到确切答案后,刘闪又到其他殿内查看询问,发现去年新生的几个皇子、公主都未染疾,而年长的几个却奇怪地染上了瘴疫,身体十分强壮的刘璿也没能幸免。
  怎会如此奇怪?自己是穿越而来,身体却还是刘禅原来的身体,按理说基因血脉都一样,为何他们几个抵抗力最弱的小孩未能染病?
  刘闪心头很是纳闷,慢慢地靠近摇篮。
  这是去年才出生的刘谌,现在还不到1岁,他是自己跟李昭仪生的皇子,也是宫中的第5位皇子。
  他此刻睡得正熟,婢女仍在轻轻地摇着摇篮,并不时用扇子给他降温驱暑,不时小心地驱赶着想要靠近他的蚊子。
  这几位皇子此时都很年幼,据婢女们所说,他们的母亲染病前都与他们有过密切的接触,为何殿内的婢女多有染疾,而他们就能幸免?
  讨厌的蚊子在刘闪耳边嗡嗡直叫,刘闪看准目标后将其一掌拍在墙上,他的目光又停留在笼罩着摇篮的薄纱上。
  刘闪仔细盯着熟睡的刘谌,他的全身被裹得严严实实,红扑扑、粉嫩嫩的脸蛋甚是可爱,想必他在母后和婢女的呵护下,应该没被蚊子叮过吧?
  蚊子?蚊子?刘闪突然想起了什么。
  难道此次的瘴疫是通过蚊子传播?
  染上瘴疫者,都有畏寒、高热和大汗的症状,这些症状有规律地间歇性发作。
  瘴气?瘴气?听起来挺吓人!
  哼!你换个名字不行吗?
  这不就是「已经消失」的疟疾吗?
  刘闪已经大致猜到了此症的来源:它应该是来往于南中地区的信使被蚊子叮过,在发病前回到了成都,继续通过蚊子将疟疾传染给其他人!
  由于南中地区的百姓常年居住在那里,他们的体内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的抗体,轻度的疟疾很难在南中大范围地流行,而几百里外的成都却不一样。
  刘闪已经有了迅速控制并消除它的办法,不过还需要药监局做一定的研究,还需找人试药才行。


第213章 畏首畏尾
  在刘闪了解到的历史中,由于古时候医疗技术的落后,世界各国都到了「谈瘴色变」的地步。
  汉武帝征伐闽越时,“瘴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二三”;
  东汉马援率八千汉军南征交趾,然而「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
  十几年前,诸葛丞相就是因为畏惧瘴气,特意推迟了南征的军事计划,并且精确地计算过渡过芦水的时间;
  据《魏书?高宗纪》记载,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八月,魏文成帝拓拔濬行幸河西遇到瘴气,不得不撤军;
  唐玄宗时期,朝廷派侍御史、俞南留后李宓,率7万大军征伐南诏国(今云南境内),结果士兵被传上瘴疫,又病又饿,死去「什七八」,导致李宓被活捉,全军皆没;
  清朝乾隆年间,清庭数度进击缅甸都因为瘴气而受挫,有时竟会「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已七八」。
  纵观华夏史书,瘴气就是一名常客,更是影响军事活动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甚至直接左右战着争进程。
  不仅仅是华夏大地,国外亦是如此。
  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第一次攻占罗马这座「永恒之城」的蛮族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以及欧州文艺复兴初期的意大利大诗人但丁就是死于疟疾。
  刘闪还不能完全确定这就是疟疾,但至少有了一个可以选择的诊治方案,刘闪立刻召来杜致,让他在宫内和城中广泛宣传防止蚊虫叮咬的必要性,然后赶到药监局,向太医们推荐了一款特效草药:黄花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