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邓艾10万大军兵进大散关,只是这场戏中的一个「情节」而已。
魏、蜀、吴三国中,国力最强的魏国确实有三路兴兵的实力,但刘闪和姜维认为邓艾兵出长安,其目的只是防止蜀国趁机西进,所以姜维代刘闪写了封书信,只是让汉中的几个将领小心防范。
蜀国如此淡定,无辜躺枪的吴国却不敢大意,陆逊的20万大军被蜀国牵制在建平郡和武陵郡,襄阳和寿春方向必然空虚。
正是此一时彼一时,当蜀国与魏国在雍、凉二州兵戎相见的时候,吴国主动在秭归一线挑起事端,使蜀国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如今蜀国缓过劲来,又轮到吴国被迫两线作战。
如果吴国能在东边安份一点,如何会陷入这种不利的局面?在刘闪看来,孙权拿了一手好牌,可被他自己打得稀烂。
刘闪确实在为吴国担心,不过他担心的不是吴国被魏国打败,而是担心孙权会调回陆逊的大军,担心已经煮熟的鸭子给飞了。
让刘闪庆幸的是,孙权对荆南各郡的重视程度竟然超过了襄阳和寿春,他认为蜀国才是最大的威胁,让朱桓和诸葛谨死守襄阳的同时,亲领5万大军至寿春一线布防,并未召回陆逊的大军。
廖化、张嶷的1万蜀军在渫水西岸布有简单的围栏阻挡,强弓硬弩多不胜数,潘濬率领的5千先头部队才渡至一半就被蜀军击退。
稍后不久,朱然、丁奉陆续引兵试图渡河,结果无不以失败而告终。
渫水呈西北至东南的斜向走势,下游在石门汇于澧水,由于没有足够的渡船,吴国的十几万大军不可能从石门附近横渡澧水绕过蜀军的阻截。
陆逊来到岸边,只见蜀军在河岸设置的木栏延绵好几公里,并且紧靠河岸。
淌至河中间的吴兵受到蜀军的弓弩袭击时,完全就是待宰的羔羊,就算能淌到对岸,也难以在箭雨中拔除阻挡的木栏。
孙权并未催促,但陆逊知道自己不能久等,他必须尽快结束武陵的战事。
眼看正面和下游无法突破,陆逊就将目光放在了渫水的上游。
渫水全长160多公里,整个流域汇入了140多条小溪,仅中上游就有几十条大小不同的小溪流,陆逊相信,蜀军不可能在每条河都部署阻截的兵马。
陆逊令潘濬不停地渡河佯攻,暗中派朱然和丁奉各引5千步卒沿渫水而上,分头找寻适合的渡河地点。
几过三个时辰的找寻,朱然终于在上游的二十多里处找到安全的渡河地点。
朱然按陆逊的指示暂时未渡河,而是等待在更上游继续寻找的丁奉。
傍晚时分,等到丁奉的回音后,朱然这才引兵渡河。
“朱然小儿!本将等你多时了!哈哈哈!”
张嶷大喝道,趁吴军阵脚未稳,领着兵卒一阵猛打,强弓和连弩发射的箭矢如雨点一般砸来,吴军很快就倒下一大片。
朱然正欲引兵退走,西北方向喊杀震天,正是丁奉的5千兵卒杀到,张嶷领兵抵挡一阵后终于不敌退走。
丁、朱二将的兵马汇合后,1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沿河而下,杀向蜀军的营帐。
由于廖化、张嶷的防御重点在河的对岸,对侧面杀来的吴军防御能力较弱,二人领兵奋力抵挡了大约半个时辰,眼看河对岸的潘濬已经渡河,并且岸边的多处木栏已被吴兵破坏,这才引兵退走。
朱然和丁奉领兵一路追杀,廖化和张嶷各领一军,分别往西北和东南方向退走,朱、丁二将担心黑夜中遭到蜀军的埋伏,于是停止追击。
“看来姜维确实不在军中!如若不然,我军定不会轻易从上游绕行!”陆逊哈哈笑道:“蜀军仍然打着姜维的旗号,正说明姜维确已重伤!”
“丞相,我军已经全部渡过渫水!”
“北边战事紧急,勿再拖延!传令:胡综、周鲂领兵5千为先锋,兵进溇水;大军扎营休息,明日辰时起行!”
第136章 引蛇出洞
溇水,又称溇江,是澧水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鹤峰县,途经桑植县,然后在慈利县汇入澧水,全长250余里。
溇水跟渫水一样,也是呈西北至东南的斜向走势,与渫水不一样的是,溇水的河床狭窄,水流湍急,多险滩深潭,岩石陡峭,即不利于行船,也没法淌过去。
如果要渡过溇水,唯一的办法就是经过桑植县的一处吊桥,据探马来报,此处已有蜀将关索和夏侯霸的1万兵马驻守,先头部队的胡综和周鲂已经在西岸10里处扎下营寨。
陆逊对胡、周二将的下寨地点多有不解,直到率领大军赶到时才发现,蜀军在吊桥以东3里处扎下多座营寨,这些营寨一直延伸到溇水岸边,就连那座吊桥的入口也在蜀军的营寨内,陆逊对负责扎寨的蜀军将领赞赏不已。
朱据、孙桓按陆逊的指示,引兵3千前去试探,哪知蜀军寨内的「火力」凶猛无比,吴军还未靠近就被寨内的蹶张弩和强弓击退。
陆逊只得命人将20架投石车搬来,希望通过巨石摧毁蜀军的寨栏,再由盾牌手和弓弩手不断地地强攻,以自己的人数优势将其击退。
然而,吴军的投石车还在组装时,蜀军的寨内已经先架起了投石车,陆逊一脸的懵逼却又无可奈何,因为蜀军的投石车投掷距离比吴军的要远上200多步。
正当陆逊无计可施时,全琮说道:“丞相,蜀军装备强于我军,如果据寨而守,我军难以破敌,唯有智取才行!”
“哦,不知附马爷有何计策?”陆逊饶有兴趣地问道。
“丞相,蜀将关索虽然勇猛无比,但不过是一介武夫,他刚愎自用,好勇斗狠,如果能将其激怒……”
陆逊秒懂了全琮的意思,略微思索后说道:“甚好!本相正有此意!传令:大军后撤10里待命!”
就在吴军后撤的同时,在魏国的雍州,邓艾已在大散关前扎下好几座营寨,魏延正怒视着寨内的魏卒。
“魏将军,若是邓艾在这里扎了根,咱们的骑兵就没法训练了啊!”赵统说道。
自从邓艾出长安后,魏延考虑到邓艾工于心计,于是将骑兵全部调回关内,哪知邓艾在外围扎下几座大寨,将大散关外围的出口给堵得死死的。
“魏将军,汉中那边又在催了……”
“催就催呗,他们再敢催就抬高价格!看谁敢催!”
“魏将军,那几个贩子咱可以不用理会,但丞相、大将军和朝中众臣的货不好延误吧?”赵统笑呵呵地说道,满脸皆是期待的神情。
“魏将军,羌王那边承诺的5千个男奴已经过了十天,还有费祎那边的,他指定要3千个鲜卑男奴!”牛金附和道。
“他还敢挑三拣四?有匈奴的就不错了!他再挑来挑去,把我惹急了,给他送3千氐人过去!反正把眉毛胡子一剃,他也不认识!哼!”
“氐人也行,但邓艾一来,他把咱的训练场给封了,长此下去不太妙啊!”
“魏将军,这段时间匈奴和鲜卑人都躲得远远的,如果咱们再延误,恐怕他们得躲到漠北去了!”
“魏将军,这邓艾敢断我们的财路,如同杀咱父母,于公于私,咱都不该由着他乱来吧?”
魏延已经点了头,并且愿意拿出20个宝贝,赵广和牛金满是欢喜地去准备。
武陵郡,桑植县,蜀军大寨。
朱据、孙桓引3千兵马远远地列阵,然后缓缓来到蜀军寨前,孙桓指名要跟关索单挑,朱据则要求关索出寨阵战,二人一唱一和,很快就将关索激怒。
3千蜀军在寨前摆开阵势,关索单骑来到两军中央,孙桓亦如约前来。
两人一刀一枪,只战了几个回合,孙桓差点被其震至马下,眼看不敌赶紧退走,并且不停地回头大骂。
“你要战便陪你战!打不过还敢骂,简直找死!”
关索气急,拍马直追,后方的蜀军见主将已经出击,赶紧击鼓冲锋。
关索拨落几支射来的箭矢后稍稍放慢马步,见身后的步卒已经赶上,这才率军杀入敌阵。
3千吴军还未接触就匆匆退走,关索哪肯轻易放过,领着兵卒一路追杀,追至5里外时,吕岱和孙韶各领一军,从南、北方向分头杀来,前方的孙桓和朱据也停下了脚步。
吕岱和孙韶稍稍往西迂回,关索很快就被三路吴军团团围住,但他一点也不胆怯,手中偃月每一次挥出,总会有一名吴兵阵亡。
被围的蜀军士卒也不慌张,他们很快就组成一个方圆阵,将吴兵远远地阻在阵外,关索见状拍马便回,他的战马发出一声长啸,然后纵身跃入阵中。
吴军将方圆阵团团围住,阵中的蜀军透过木盾的缝隙以强弓和连弩坚决阻挡吴兵靠近,大约一刻钟后,其随身携带的箭矢很快就已用完。
吴兵士卒慢慢地靠上来,阵中的蜀兵只能以长枪暂时阻挡,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关索正要拍马出阵,试图杀出一条退路,西边又有一队兵马杀到,正是夏侯霸引领的5千兵卒。
夏侯霸得知关索被围,他抱着「同袍必救」的信念,毫不犹豫地领着5千兵马前来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