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毕竟,对于大明来说,他们是一群反叛者。
  “大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求知识于大明’,非如此不能救大顺!”
  扶着船舷,李文锦一言不发的盯着大海,不过九岁的他是晋国公李来亨的长子,他也是这些少年留学生中身份最为显赫的,是国公府的小公爷。
  可是他实在不清楚,到底怎么才能救大顺呢?
  留学,就是救大顺吗?
  九岁的他,压根就不明白,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他知道一点,要不是因为这件事太重要,爹是不会让他来的,还有丞相,也不会让他的儿子过来,还有……
  扭头着甲板上的那些年岁和他差不多的或者稍长些的少年,其中既有国公的儿子,也侯爵、伯爵的儿子,卫所指挥使的儿子,在这根本就不够看的。
  可大家到了明国,都会成为普通人,以普通人的身份寄人篱下,然后进入学堂求读,要是有幸的话,甚至可以进入国子监,而这也是他们的目标,大明的国子监……不收留学生的。况且还是他们这样的留学生。
  这艘悬挂着唐国旗帜——就是大明日月旗位于左上角四分之一其剩余部分里有个白圈,圈里一只白虎和唐字。旗帜倒也简单,平国、鲁国等诸侯国的旗帜大抵也都是如此。虽然离远了不太好识别,可只要认出那一角的日月旗就行。
  帆船驶离霍尔木兹港之后,并未前往沿途任何地区贸易,而是直接朝着位于爪哇岛的唐国驶去。
  那怕他们都是国公、丞相、侯爵、伯爵的儿子,到了船上,他们也就成了一群普通的水手。
  不是乘客,而是水手,即便是李文锦也是如此,作为初极水手的他们,每天都在用浮石和海水一起清洗甲板,同时还要学习如何操帆。
  为什么要学习操帆,驾船?
  因为大顺君臣觉得有一天,大顺可能也会走向大海,谁知道呢?让他们学着点总好些,况且,这样也能掩饰一下身份。
  还好,大顺是以武立国,这些贵公子们平时也是习文习武,身体健壮,倒也很快的适应了水手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进入马六甲海峡时,这里船只越来越多,作为留学事务负责人的李汉节,心情开始紧张起来。
  这里就是大明了,
  他李汉节曾是大明的举人,后来降了顺,再后来……万一要是被官府拿下,肯定是要杀头的!
  怀揣着这样的担心,几天后,船到了泗水,在唐国颖康伯赵念宗的帮助下,这些来自大顺的少年,摇身一变成了唐国人。其实,赵念宗并不愿意帮他们,可他还有一个名字——刘宗敏。
  谁曾想到,那个与魏允枚一起打下泗水的赵二当家,就是当年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将,勇猛无敌的权将军刘宗敏,当然这种勇猛也就是大顺才会觉得对于大名来说他是一个流寇头目而已。
  当年兵败后,刘宗敏用亲兵的尸体冒充自己。假死化妆潜逃,几经辗转逃出了大明来到了南洋,机缘巧合下夺了泗水城,后来又获封成了唐国的伯爵。
  不过从那之后,他就一直深居浅出。唯恐有人识破他的身份,哪怕是对于大明来说,刘宗敏早就死了,可是他的心里还是心虚啊。
  也正是因为这种心虚,他才会忍不住和大顺取得了联系,毕竟……那也是条退路啊。
  身为大明眼里的流寇,那怕是早就死了的那种,刘宗敏都要给自己寻条退路,要是那天这边呆不下去了,大顺,未偿不是一个选择。
  其实,他更希望自己能终老于此,人死了,一了百了,将来他的儿子继承他的爵位,财产,子孙们顶着唐国伯爵的爵位,总好过逃到大顺,大顺那可是个朝不保夕的地方。
  可再怎么着,那边不要他的命啊!
  既然如此,有些忙总是要帮的。现在帮大顺的忙,其实就是为将来逃难铺一条路。
  半个月后,在那些少年乘船北去时,始终未露面的刘宗敏看着远去的船,不禁长叹道。
  “李过啊,李过,你把自家的孩子送到大明,这不是自投罗网吗?可万万不能连累了老子啊……”
  把自家的孩子送到大明去自投罗网。这种事情刘忠敏干不出来。比如说干不出来了,他甚至还把小儿子悄悄地送到了鲁国,狡兔三窟,风险还是分散一些的好。哪怕是将来有一天,事情败露,自己性命难保,也可以留个血脉在哪。而不至于被人斩草除根。
  乾圣十二年的新年,这些“留明幼童”们是在海上度过的。又过了几天,他们一行人抵达了厦门。
  厦门是福建的第一大港,码头附近商铺林立,尽管比不了上海,可总归是一座极为繁华的港口,而对于这些远来的少年而言,城市的繁华远远超出他们的意料。
  这座城也太繁华了吧!
  也就是在这里,他们终于感受到了天朝的繁华。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们的父亲会对天朝念念不忘。甚至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离开这么好的地方。
  哪怕仅仅只是刚刚接触到天朝,在他们的眼里,这里显然就是一个类似于天堂的地方。可为什么还是有人愿意离开这个天堂呢?
  “真想不明白,大明如此之好,为什么每年还有那么多人往海外去?”
  看着一艘挤满了人的移民船驶出港口时,李文锦疑惑道。
  一旁的老水手大笑道。
  “为啥?发媳妇啊!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媳妇的好了……”
  老水手笑呵呵的指着那艘移民船。
  “你看,船上的那些人,都是冲着媳妇去的!那边才是天堂啊!男人的……”


第787章 暹罗,男人的天堂
  满载着大明移民的商船,已经抵达了湄南河,也就是暹罗的昭披耶河,进入了河口的北榄港。
  船刚一靠港,船上的大明移民们,就用满怀期待的眼神打量着这片陌生的土地,当然他们看到码头上用大象卷运木头的时候,自然是惊奇的喊叫着。
  船上的移民说着潮州话、广府话、客家话……而在码头上,也有人用各种各样的方言在吆喝着,呼喊着,喊着亲人的名字。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越来越多的明来人来了暹罗,每天都有明船进出暹罗的各个港口,而暹罗也在与大明的贸易中获利良多,尤其在稻米贸易上,别看河口的水稻产量在增加,可还是没办法和暹罗相比,实际上“南洋米”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暹罗。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上天对暹罗的“恩宠有加”,不仅让他们拥有了一个平坦、辽阔的平原,而且平源上河道密集、水资源丰富,这样的环境自然有利的农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此时统治暹罗的阿瑜陀耶王朝还是亚洲第一个对西方人敞开国门的国家,甚至已经和西方国家签订了一堆条约了,甚至在王廷中还有西方人充当大臣。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和西方人的贸易,获得了不少洋枪洋炮。不过,即便是如此,这个国家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其实这倒也不怪暹罗人没有眼光,因为人家不需要啊。此时的暹罗尽管仍然在北部与缅人撕杀,但整体上正处于历史上相对和平的时期,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一支海军。
  不过,因为与邻国缅甸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上百年,而且经常揍得奄奄一息,在上个世纪末,在缅甸的五次大举入侵中,更是被掠走了十几万男丁作为奴隶,即便是现在,两国在北方也是攻伐不断。所以暹罗的人口一直不多,这也使得他们有足够的土地可以授给贵族和平民。
  暹罗实施的萨克迪纳制,按这一制度,地位最低下的奴隶也能得到5莱的授田,差不多就是12亩的授田!而平民的授田多达25莱,也就60亩的授田!
  而且这还不是一户的授田,而是一个平民的授田!
  且不分男女!
  在人少地多的暹罗,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所以,领主们就必须牢牢的掌握人,而在授田制度下的暹罗并没有自由民的,所有平民都需要向所在土地的领主登记,然后领取份地耕种,还要承担相应的税赋和兵役。男丁年满18岁征为新兵,服役两年成为现役兵,直到60岁退役为止。无战事时,现役兵必须每年服役6个月,为领主耕种土地,还要自备粮食。而他们所领的份地不能买卖,年迈无力耕种就要返还给领主。
  因此暹罗国的平民,其实也就是等同于农奴,至于手工业者直接就是奴隶。至于商人,大都是外国移民,主要是明人,至少印度人、日本人、安南人和西方人倒也有,不过数量不多。
  因为战争等各方面的原因,暹罗的非但人少,而且男女比例是长期严重失调,其国内女多男少,所以他们向来很欢迎外国人,尤其是的成年男性移民。移民也被当成“平民”。甚至还能享受“超国民待遇”——只需要纳税,不需要承担兵役或每年需要服六个月的劳役,这也是移民可以经商的原因。
  有自由啊!
  所以现在暹罗国,有钱的除了王公贵族之外,基本都是外国移民和他们的后代了,而其中又以明人为最,因为暹罗国的女人比男人多很多,所以在过去的百年间,有许多明国人来到这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大明娶不上老婆的穷光蛋,出卖苦力搭乘商船来到暹罗,然后在这里定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