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无语的命运
- 入库:04.13
立在殿门朱国强手指着陈昌言大吼:
“将此人削职为民,立即逐出京城!”
“陛下三思!”
群臣纷纷劝阻道。
宋学朱也帮着求情说:
“陛下,百官奏事,并无不妥之处。即便陈其言触怒龙颜,贬官即可也,不应削职为民。”
连一向在内阁不发一言的李建泰,都忍不住发言:
“请陛下三思……”
不等他们说完,朱国强怒斥道。
“三思,再三思,大明的天下就三思没有了!”
“轰”的一声,奉天殿前一片哗然,众人无不是惊愕的看着陛下,陛下说什么?
什么“大明的天下就三思没有了”!
站在殿前,看着面色煞白的陈昌言,朱国强冷笑道。
“你弹劾郑芝龙,你告诉朕,你懂兵事吗?知道科伦坡城在那吗?你所奏的一切,不过都只是风闻奏事,朕问你,你以文官奏兵事,到底是何居心!”
什么?
什么居心?
陈昌言茫然的抬起头来,喃喃道。
“陛下,郑芝龙杀掠百姓劫掠钱财,桩桩件件、罄竹难书啊……”
“那又如何!”
不顾殿诸臣的脸色骤变,朱国强冷笑道。
“郑芝龙若是犯法,自有军中都监上书都督府,有都督府上奏弹劾惩戒,朕自然会处理,你是文官,以文涉武,到底是何居心!”
到底什么居心!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了陛下恼火的原因了!
文不言武!
乾圣的原则就是,文官干涉兵事,无论对错是非!
按照陛下的说法,过去大明的武将在前线打仗,文官懂军事也好,不懂也罢,反正就是一个字——喷!
给事中们喷武将无能,苛暴虐民,浪费军饷,高官们言必称督师误国。反正一句话,他们大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痛。他们不需要为自己说的任何话负责。
不说武将,就是那些督师,卢象升、孙承宗、杨嗣昌他们在前线作战的时候,最大的敌人是谁?
不是满清,不是流贼,而是朝中给事中,朝中官员,是他们自己的同僚,前线几天没有打仗,他们就说督师按兵不动,打了一场胜仗,刚要休整,他们又指责督师没有乘胜追击,要是打了败仗……你瞧,我之前说对了吧,无能误国,这样人……该杀。
碰到有主见的皇帝的还好,碰到崇祯那样没有什么主见的皇帝,就被那些混账玩意给忽悠晕了,晕着晕着大明的天下晕没了。
大明的天下是崇祯勤政勤没有的?
不是!
是文官贪没有的?
不是!
是文官卖掉的?
也不是。
但大明的每一次战场上的失利,都和那些官员以及给事中的“赤胆忠心”、“‘嘴’于国事”有着撇不开的关系。
不说其它人,就是孙传庭被逼出关,是谁逼的?
皇帝?
不是,在孙传庭倾尽全力训练的“陕西秦军”的时候,逼他出关的指责他“浪费军饷”、“坐视流贼壮大”的,就是那些给事中,就是朝廷中枢的文官。
当然,陛下的这种看法并不是什么秘密,但这事已经过去几年了,大伙早就记不清了,可现在陛下接连反问“是何居心”,让大伙明白了原因。
“陛下,三思啊,陈昌言也是拳拳之心,实在是想要为君分忧!”
又有大臣站出来大声奏道,然后接连又有上百个大臣,站出来奏请“三思”。
“三思,朕今天要是三思了,不出一百年,大明的天下迟早会亡在这上面!煤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你们一个个的都忘了吗?”
面对这些大臣们的呈请,朱国强直接炸毛了。
为什么,大明的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就是大臣们集体逼宫。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享受到逼宫的待遇。立即冷笑道。
“哼哼,当年孙传庭几次上书请求暂缓出关,就像你们一个个言称其误国,逼其出关!”
朱国强的神情越来越冰冷。
“传庭死,明亡矣。纵然上皇有心中兴,臣将怀才经世,然而上下不一、内外相逼,最终只能国破家亡……原本朕以为甲申国祸,诸臣公应该会汲取教训,但朕却错了。自此之后,除非应旨奏答,否则文官擅奏兵事者,诛!”
陛下的话声传来时,奉天殿内外皆是一片哗然,他们没想到陛下会“三思”出这么一个圣旨。
就在一片哗然时,又听陛下说道。
“正所谓‘不教而杀是为虐’,然‘矫枉必须过正’,陈昌言身为学政却妄议兵事,风闻弹劾军中大将,杀!其它妄言三思,逼宫君父者,一率削职为民。”
“臣冤啊!臣冤啊……”
面色煞白的陈昌言双膝一软,人就跪倒下去。可是这个时候,已经容不得他哭诉了,就在他哭着冤枉时,人就被大汉将军拖了出去。
而那些跪在地请陛下三思的大小官员,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用无辜的眼神望向群臣,神情得似乎随时都要哭出来。
因劝谏皇帝而遭廷杖,或者被贬官的,大明朝数不胜数,可那都可以邀名买直,那怕就是被当场打死还能留下清名,当然,被打死的可能性为零。
可削职为民是什么玩意?
一切全都没啦!
欲哭无泪的众臣,心里那个郁结啊,更惨的是他们连怎么回事都说不清楚。
一时间,文武百官则若有所思,他们都明白了皇帝的逆鳞是什么——妄议兵事!
南京没有歪脖子树,大伙想送陛下过去,陛下肯定会兑现他的诺言,先送大伙过去。
一时间,众臣皆是沉默。
见状,朱国强又冷笑道。
“把他的脑袋捧上来,教诸臣好生传阅。”
圣旨一下,很快就有大汉将军捧着一个木盘过来了,上面赫然一个血淋淋的人头。众人的脸色无不是微微一变。
第705章 乾圣爷微服私访记
传阅人头!
非但在奉天殿前传阅,甚至最后大家伙看完了。陈昌言被砍下的脑袋,还被在六部衙门传阅,要求六部的文官,都必须看一眼那个脑袋。而且必和要睁大眼睛看十秒!
你不敢看?
不敢睁眼?
没事儿会有人帮你把眼睛睁开,让你在那看足了十秒钟。
怎么样,这皇帝够昏庸吧。
这件事儿传出去,在世人心中这个皇帝绝对的昏庸无道。
可是你还别说,大家伙儿还真不敢说。至少不敢当面说出这样的话来。
为什么不敢?
有时候所谓的忠臣孝子,那绝对是棍棒底下才会出来的。
在崇祯朝的时候,大明朝的文官不也是一个个忠臣孝子吗?可是他们一个个又干了什么事儿?
不错,他们之中确实有忠臣,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干的真不是人事。大明朝就是葬送在他们的手里。
搁在乾圣爷这,可还真不怕他们一个个在嘴上说着自己的忠义,你想放嘴炮?
成!
就到另一边去放吧。把脑袋留在这儿就可以了。
你觉得冤?
陈昌言死的冤吗?
冤!
可大明的天下冤吗?
满清入关后被屠杀的亿万百姓冤吗?
华夏民族从此永堕黑暗冤吗?
找谁说理去?
也就是从这天起,文官禁谈兵事,就成了乾圣朝的铁律。当然阁臣除外。
至于陈昌言个人……
冤不冤还真不好说。
但在另一世界,这位南直隶学政直接降了清,官任原职,视学江南,慧眼识才,称知人。
史书上说这么寥寥数笔。
不过他侄子倒是有名的很——就是所谓“贤相”陈廷敬,就是那位在清初时就参加考举,考中进士的那位,搁这位“贤相”的眼里,恐怕真没有大明,没有华夏。
人家“黄城相府”可是得意洋洋的说着什么“进士九出,翰林六鸣。”,人家赴考满清的科举时,可真没想过什么“世受皇恩”。
哦,对了,作为惩戒,陈氏一门被禁止参加科考了,这会还叫做陈敬的陈廷敬,肯定是做不了大清国的“贤相”了。
不诛九族,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当然,这也是警告,警告他们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过去那种只管喷,不需负责的喷子搁乾圣朝,别说存在了空间,就连容忍的空间都没有了。
当然,这也成了陛下专独、阻碍言路的佐证。
陛下是暴君!
是昏君!
不知多少人这么说,可却没有几个人敢大声说出来,为啥?那血淋淋的脑袋,可是在那边悬着呢。君想让别人欣赏你的脑袋不?
不想?
那就闭嘴!
阻塞言路,那怎么样。
咱乾圣皇爷压根就不在乎什么言路,在一百多个官员被摘了乌纱,贬为平民,灰溜溜的离开南京时,很久没有离开过南京的朱国强,也离开了南京。
微服出巡,怎么着也得给后世的娱乐圈留点素材不是。
大运河,
一艘桨帆船在河中航行着,这种桨帆船是大明的造船工程师在多桨船的基础上借鉴威尼斯桨帆船设计的多浆帆船,因为其航速快、载货多,在内陆的江河湖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明做帝师 (大猪蹄子) 国风中文网VIP2021-11-25完结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楚宁,意外穿越到土木堡之战的战场,逃亡途中救下明英宗朱祁镇,也...
-
大唐仙师 (水无形) 红薯网VIP2021-11-01完结大唐补习班开课啦!唐太宗李二:“老师,您说的蒸汽机功率可否再次提升?我想把铁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