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残忍吗?
  殖民从来都没有温文尔雅的。历史上,西洋人来到各地的时候,都是直接上刀子,这个时代,你要是温文尔雅和这些人谈什么“仁义道德”,将来挨刀子是的肯定是自己。
  现在不用血腥铁腕,将来必定会出大乱子!
  君不见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在南洋造下无数杀孽,土人非但逆来顺受,而且温驯如绵羊。反而讲究仁义道德的汉人,反倒成了西洋人和土人们眼中的肥羊,屡屡遭到西洋人以及土著的屠杀。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你不狠,别人就狠,吃亏的就是你。你若狠了,那吃亏的就是别人。
  “哎,就连国王的后裔也砍了脑袋!”
  站在城外,看吊在木篮里的脑袋,王介之不禁感叹道。
  科伦坡城,曾属于岛上的科特国,将近百年前,内陆的斯塔瓦卡国崛起,在征服科特王国沿海的土地后,国王无力抵抗敌人,选择和他的家族一起皈依了基督教,使国家置于葡萄牙人的庇护之下,而国王的后裔,就是这里最大在地主,按道理来说,像这样的“邑老”,应该是招抚的。可郑芝龙直接以“助葡萄牙人抵抗”为由砍了他的脑袋。
  “不把他们杀光,咱们汉人过来了,那有地耕种?杀!”
  随着郑芝龙的一声令下,成百上千的土人地主被杀了头,他们的妻女成了移民们妻妾,奴隶成了官府的奴隶,至于家中的财产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官兵们的私产,还有一部分作为贡品上贡给了陛下。
  面对这种“强盗行为”,王介之的心里难免极为不满,说白了,从小就受到圣贤文章的熏陶的他,难免怀有仁慈之心,那怕就是知道对蛮夷不能只讲究仁义道德,可性格却是如此。
  而海贼出身的郑芝龙却和朝中的官员不同,杀人不眨眼不说,而且压根就没有丝毫顾忌。也正因如此,郑芝龙科伦坡的暴行,才会传到大明,甚至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这场轩然大波的引发,就是因为郑芝龙上贡的贡品。
  当一艘海船运来成箱的宝石、金银,作为贡品贡入内库后,一时间报纸上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而由头都是“身为将领杀人劫财,实在是不知廉耻”,当然还称他犯“欺君之罪”,为啥?因为他把抢来的东西作为贡品上贡了。这岂不是和皇帝坐地分脏。
  当然,这话没人敢说,但却可以编排出皇帝不知情,所以郑芝龙犯下了欺君之罪!
  当报纸上议论纷纷的时候,在皇城御花园中,朱国强却正颇有兴致的欣赏着那些“脏物”。虽然是见惯了珍宝,可是那些嵌满了宝石的艺术品,仍然让人觉得颇为新鲜。
  “陛下,臣妾听报纸说那科伦坡是佛国,不过葡萄牙人在那打击佛教,很多寺庙被毁,僧徒被迫改宗。佛法失传,咱们大明要是想长治科伦坡,不妨派出长老,往科伦坡传播佛法。”
  站在一尊佛像前,李静芸看着镶嵌着宝石的佛像,若有所思地说道。她本身就信佛,甚至还在南京修了一座佛寺,所以才会有了这个念头。
  “嗯,确实如此,佛法失传的不单单是科伦坡,整个锡兰都差不多。”
  与印度不同的是,从佛教传入锡兰后,佛教就是当地的主流,在印度佛教灭亡时,从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当地王位为外族占据,首都被毁,佛教也连同受到破坏。很多寺庙被毁,僧徒被迫改宗,直到15世纪末,才开始复兴,但是它们佛法已经失传,1592年即位的维摩罗达磨苏里耶王,不得不先后两次迎请缅甸佛教长老,来当地复兴上座部佛教。随后的两百年间,当地王室不断迎请佛法。暹罗送来了锡兰所没有的佛典、佛像,派遣了很多长老前来授戒,使上座部佛教逐渐得到复兴。
  暹罗可以送,大明为什么不可以送?不但可以往锡兰送,还可以向印度送,毕竟相比于绿教,佛教更符合统治的需要。
  “咱们要把佛法传遍个锡兰,要是有人阻拦的话,就拆了当地的教堂。”
  “陛下,要是爹再拆了当地的天主教堂,不定报纸上又会说什么——毁人寺院了。”
  郑九妹语气幽怨地说道:
  “陛下,他们说爹他在科伦坡杀人掠财,完全是强盗行径,还说,说爹是海贼出身,不改匪性……”
  “海贼出身怎么了!”
  一旁的李惠美大声说道。
  “我爹也是海贼出身……”
  那怕就是李英与郑芝龙曾是结拜兄弟,而且有私怨,可在后宫中,李惠美与郑九妹却是好姐妹,为啥?因为出身最相似——当爹的都是海贼出身。
  一旁的明正则轻笑道:
  “姐姐们何必在意报纸上胡说八道,那些报纸为了引人眼球,什么话不敢说。”
  听着她们的报怨,想了想朱国强看着那些从锡兰送来的珍宝说道。
  “嗯,既然,既然是脏物……那咱们就藏起来,藏在……博物馆里!”
  朱国强笑道。
  脏物,不但不藏起来,而且还放在玻璃柜里展示出来,来者能够从各方向欣赏他。
  怎么样?
  那怕就是几百年后,他们的子孙后代过来了,也可以隔着玻璃窗柜欣赏它。
  他们清楚的知道那是他们的的东西,因为旁边的牌匾上清楚的写着那是他们的东西,还写着一段文字——说明这东西对他和他们的文化而言有多么重要。
  想要回去?
  我们当然是彻底的不可能答应的。
  你想看看它,可以,过来看看,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熟悉吧!
  嗯,英国人、法国人就是这么干的。
  你想要回去,门都没有!
  当然,最后朱国强还把大量的珠宝赏赐给了后宫的嫔妃,一时间,御花园中尽是一片谢恩声……


第704章 来,传阅脑袋
  这天朝会,众臣按着班次,来到奉天殿内外站好。
  大朝会。
  即便是朱国强,也就是减少到每月一次而已。毕竟,总要给官员们“面君”的机会,不过,京官那么多,奉天殿里肯定装得下,太过拥挤了又成何体统,所以末流京官,只能殿前的广场里上朝。
  大朝会。压根就没有什么意思。
  作为皇帝的朱国强只是坐在那听着已经在昨天就被内阁处理的事务——皇帝面前甚至放着剧本,各种台词都准备好了。
  面对官员的启奏只需要对台词就行了。
  而且台词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有功的,与他赏赐。有灾的与他减征,诸如此类的的对答,实在是乏味的很。
  一桩桩国家事务,就这样被六部大佬们说出来,皇帝只需像对剧本一样对答就行了。至于末等小官小吏,就如同一根根木桩似的杵在那里。但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与乡人夸耀的资本——咱也是面过君的人。
  那怕就是站在殿外的广场之中,那怕就连皇帝的相貌都没见着,可也是面过君的,君恩似海,怎么个似海?
  就是站在广场上感受到一下而已。就像很多人看大海一样。不过也就是在海边儿上看看海水,吹吹海风。感受一下大海的氛围,这也就算是见过大海了。
  君恩,也是这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就是远远的感受一下而已。
  搁往年,搁在崇祯朝,大朝会的时候,正是言官们的盛宴,可是现在放在乾圣朝,六部给事中们没有了弹劾权,而都察院也只管贪腐,而且不能风闻奏事,没有直凭实据是要受罚的。
  对于此,在过去的七年间,大明朝的言官们日子不好过啊。那些曾经让大佬们不敢得罪的给事中们,现在一个个的只能长吁短叹,感叹着“陛下专独”。往常这个时候,可是他们疯狂喷皇帝、喷百官的时候,而现在,只能在这里傻杵着。
  实在是无聊啊!
  就在百官们觉得无聊至极时,在那里掐着点等着散朝时,却有人出列奏事。
  “陛下,臣有本奏。”
  出列的人不是殿中的大佬,而是南直隶学政陈昌言。他这边持笏出列瞬间,就引起所有人的注意,那些给事中、言官们,无不是变得有精神起来。
  终于有人站出来了!
  按乾圣朝的规矩,大朝会的时候,皇帝与大佬们对答就行,至于过去言官狂喷,乾圣皇爷容不下这个。
  慢慢的人们似乎都忘记了朝会时,大伙还是可以上奏的。而陈昌言却打破了这个“潜规矩”,持笏站在殿前的他大声奏道。
  “臣弹劾平海侯郑芝龙,征伐科伦坡时,为一已私欲尽杀当地富人,掠其钱财土地,私授官兵,犯下‘贿军大罪’,后又将劫掠脏物以贡物之名进贡内库,置陛下于何地?此为‘陷君之罪’,两罪并处,理应处斩……”
  陈昌言的弹劾让在场的六部给事中、言官们无不是激动的面色通红。
  老天保佑!
  终于有人带头了!
  弹劾百官,这可咱们的权力啊。
  陛下过去这么多年,受人蒙蔽不分忠奸,实在是……就在倍受鼓舞的给事中、言官们,想要重拾“优良传统”时,只见陛下走出了宫殿。
  怒气冲冲的走出了奉天殿!
  “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