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个时候使用分封制是因为生产力等各方面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周朝,他们虽然灭掉了商朝,但是仍然有非常广大地区,忠于商王朝。
所以,他们不得不将商王朝的后裔,分封成了宋国,这个国家在西周初年一直到东周,都是一个非常重要切力量强大的诸侯国。
春秋第一霸的齐桓公就是通过讨伐宋国,迫使宋国想周王室臣服,才得到周王室的支持,从此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除此之外,当时的华夏大地上,还存在诸多的部落、国家,他们对周王室并不十分感冒,最突出的就是长江流域的楚国。
周王室给他们分封的是子爵,可是人家根本不当回事,直接自立成为王,和周王室平起平坐。
虽然经过多次战争,才勉强让楚国低头,但是他们也仅仅是表面上臣服于周王室,可他们一直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
而作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齐桓公,当时因为楚国进攻郑国,联合了九个诸侯国,准备讨伐楚国,但是双方并没有真正开展,而是进行了长时间的对峙。
到最后,还是通过谈判,才让楚国勉强接受自己周王室诸侯国的身份,恢复对周王室的进贡。
也就是说,在西周初年,作为朝廷的周王室,实际控制的区域并不大。
所以,他们不得不采取分封制,将一些贵族、功臣,分封道各地,一来可以拱卫王室,而来,可以开疆拓土。
比如齐国,就是太公的封地,而当时的齐地,是东夷的地盘,如果不是太公及其后世子孙不断努力,那里现在还是一片荒蛮之地。
所以,上三代采用分封制,是迫于形势的选择,而欧洲则不一样。
因为传统的原因,他们对血统十分重视,就相当于大明的户籍制度一样,不过,他们却是将此演变了,那就是贵族就是贵族。
当然,平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贵族,贵族却很少有被降为平民的。
而欧洲最后一次无限接近大一统的就是查理曼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查理曼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但是在他死后,他创建的出具规模的帝国,就被她的三个孙子平分了。
至此,欧洲分封制也正式开启。
贵族一旦被分封,他们就对自己的封地享有全部的统治权,在教宗兴起之前,各个封地之间也市场发生战争,但是就像是倭国的战果时代一样。
因为各自的封地都不大,他们之间的与其说是战争,倒不如说是械斗更加贴切,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的神话充斥着各种公主和王子的桥段。
没办法,面积不大的欧洲,到处都是贵族,公侯伯子男,即便是爵位最高的公爵,他们的封地也并不是很大。
而他们的君主,也大多是在几个大家族之间轮流担任,根本没有人可以长久在君主的位置上长久地带下去。
面对遍地是贵族的欧洲,如果楚宁这么一个一个打下去,猴年马月才能完,估计时间长了,不用将士们受不了,楚宁第一个就受不了了。
所以,楚宁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和他们玩什么逐个击破,他要给对方足够的时间,然后再来个一网打尽。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虽然相比于混乱的西欧来说,东边的欧洲要大许多,但也仅仅是相对的,而且,别说现在,就算是到了后世,东欧相较于西欧也算是地广人稀。
楚宁知道,如果这次仅仅是自己带兵过来,肯定不会引起对方的重视,即便是对重视,也是一个个的重视。
所以,他才让金帐汗国早在去年的时候,就搞出一个誓师大会,就是要想那些从金帐汗国拖累出去的国家传递一个信号。
想想,虽然金帐汗国已经没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弄出一个几十万人的誓师大会,那些人肯定会非常紧张。
而他们的生存之道,就和以前的马穆鲁克和拜占庭一样,就是形成一个联盟关系,而这个联盟的对手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金帐汗国。
果然,在去年金帐汗国誓师大会之后,从金帐汗国脱离出去的喀山汗国、诺盖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克里木汗国以及车臣汗国,就立刻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其实对策很简单,首先是想北方的沃罗思求援,然后就是集结人马,毕竟沃罗思会不会出手相助,他们心里也没有地,当然,就算沃罗思出手,他们的‘要价’也肯定不低。
所以,在沃罗思那边做出明确答复之前,他们还是要做好战斗准备,况且,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凭借自己的力量击退金帐汗国了。
唯一让他们感到有些不安的就说那支突然出现的神秘军队。
他们很快就知道了那支神秘军队的名字,那就是让整个地中海都战栗的大明军队!
他们先是帮着马穆鲁克现在的苏丹议纳勒成功上位,然后转身就把崛起的奥斯曼按在地上摩擦。
这些年他们没少被奥斯曼胖揍,原因无他,奥斯曼不敢西进,因为那里有拜占庭这个绊脚石。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北上,而北上,他们就成了第一受害者。
第931章 联合起来
虽然他们对明军的战力不了解,但是把他们按在地上摩擦的奥斯曼,都被明军收拾的服服帖帖,那对付起他们来,也肯定不会软到哪里去。
这当然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奥斯曼北上,针对的主要是克里木汗国,对其他汗国几乎没有任何威胁,所以其他汗国对克里木汗国的帮助,也是微乎其微。
毕竟不是金帐汗国打过来了,他们的这个联盟也没有出手相助的义务和必要。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不出兵的原因,那就是不想和奥斯曼为敌!
奥斯曼在大明看来不是很强大,起码威胁程度比不上瓦剌,但是在欧洲国家眼中,确实实打实的洪水猛兽!
而明军的出现,显然不是为了攻打金帐汗国的,这就他们非常紧张,不然他们也不会第一时间想沃罗思求救,毕竟他们单独对付金帐汗国没有太大问题。
加上一个强大的明军,他们心里是真没有底啊。
不过,他们的准备也是相当充分,因为金帐汗国集结了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就算没有明军的出现,这对他们来说也非常棘手。
所以这次,五大汗国都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军队,就是要做好应战的准备,他们集结了二十万大军,这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了,毕竟他们本身都不是什么庞大的国家。
如果单独面对金帐汗国,这些军队也足够击退他们了,毕竟现在的金帐汗国已经今非昔比了,他们最强大的战力,就是他们十万人的近卫军。
当然,他们中那些部族首领的亲兵战力也很强大,可是这些军队一来比较分散,而来,这是他们各自族长保命的战力,自然不会轻易拿出来。
所以,他们要面对的基本上就是一些战力不高的军队,至于金帐汗国的近卫军,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们这次最多就派出三万人充充场面罢了。
他们其实最担心的就是明军和金帐汗国同时出兵,虽然根根据传回来的消息,这次明军只有五万人,还有一座奇怪的骆驼城池,但是他们也丝毫不敢小觑。
因此,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他们的探马都从来没有停下过,他们就是怕金帐汗国或者明军来个突然袭击。
可是,整个冬天明军都在巴克桑这个小地方猫冬,而金帐汗国也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如果不是知道了金帐汗国和大明秘密达成协定,他们甚至怀疑对方是走错了路,至于金帐汗国,则是阿黑麻这家伙抽风。
毕竟墨家出现的时候正好是秋末,那个时节除非明军的统帅不知道这里冬天的威力,不然他们只能在原地待着。
金帐汗国更是不会犯这种错误。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管是明军,还是金帐汗国,整个冬天都非常‘老实’地待在原地。
甚至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金帐汗国的大军在那次誓师大会之后,就分散了,到现在都没有再次集结的意思,倒是萨莱城附近的军队,这个冬天一直在训练,似乎有什么大动作。
不过他们并不是很担心,因为金帐汗国就算是疯了,也不会把自己最后的十万近卫军派出来,那样一来,不用他们出手,肯定有安耐不住的贵族自己动手。
这一点,作为曾经的一家人,他们再熟悉不过了。
所以,这次阿黑麻能派出五万近卫军就已经是最大的极限了。
如果他想要集结大军,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做不到!
就在这时,一个非常突兀的消息传来,在金帐汗国还没有集结,甚至连近卫军都没有动身的情况下,明军竟然率先动起来了!
他们穿越金帐汗国,直奔车臣汗国的腹地进发,这让一直非常紧张的五大汗国一下懵了。
这是什么操作,怎么算是准人的金帐汗国没有动,明军这个‘雇佣兵’就率先动起来了,这也太积极了点吧。
可是没等他们想明白,明军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车臣汗国的一座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