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怀疑楚宁是不是脑子坏掉了,这种话就算自己说出来,他能信吗!
“是不是觉得我的这个条件根本算不上条件,我还可以告诉你,如果你答应,大明将会向你们提供一批武器装备!”
阿黑麻彻底懵了,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样的大好事,自己如果不答应简直就是对上天的辜负。
“先不要着急答应,我说的这个仅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不然这种好事怎么会轮到你。
首先,不管你们征服多少土地,大明都享有绝对的勘探开采权,不过作为补偿,大明会给你们提供粮食、茶叶等等一切生活用品,当然还会支付你们一些武器,作为报酬。
如果你们需要,我们也可以支付钱。
另外,大明需要你们协助我们对大明西北边界的稳定,当然对于你们是否西进,西进到什么程度,我们不会过问。”楚宁开口说道。
“就这些?”阿黑麻惊讶地问道。
“就这些,不过为了方便,也避免今后产生什么争议,我已经将一些区域划分出来,当然,这只是一部分,我们还会以条约的形势,确定下来,只要大明需要,我们有权获得以真实出价的七成获得采矿权。
当然”楚宁一脸认真地说道。
“好!就这么说定了!”阿黑麻仿佛怕楚宁返回一样,恨不得现在就签约,这让楚宁都有点意外。
楚宁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经过再三确认之后,阿黑麻确实明白自己的意思了,同时,楚宁也仔细将地图仔细翻看了一遍。
最终,双方签订了被后世金帐汗国,乃至整个天下诟病的明金密约。
当然很多国家对只是因为大明和金帐汗国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因为他们从金帐汗国手中拿不到这些资源。
密约签订之后,楚宁第一时间安排人将密约护送回京城,面对阿黑麻的时候表情也变了。
再也不是之前那副冷冰冰的样子了,他热情地招呼阿黑麻。
其实这也是楚宁先入为主了,他眼中自然是关乎大明,乃至华夏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现需要的矿产,这一点在他们和奥斯曼、两羊王国签订的条约中都有明确。
楚宁之所以花费大力气,最后‘便宜’了金帐汗国,不是因为楚宁大度,而是因为金帐汗国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抵偿给大明的。
楚宁准备的可谓是相当充分,楚宁这段时间一直在回忆后世的著名大矿,标注在地图上,同时也派出大量的探马,确定现在这些地方的名字。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最终楚宁才确定下来,这也将作为附件出现在他们和金帐汗国之间的密约上。
楚宁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日益强大,金帐汗国越来越依赖大明,甚至主动申请将密约公之于众,这就是说,他们自愿将自己彻底归入到大明的藩属之列。
这下楚宁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密约当然不是自己刚刚说的那么简单,里边还有许多其他条款。
比如双方之间贸易、军事之间的互助等等,不过这些楚宁并不是看的很重。
毕竟,这个地区除了矿产,真的没有大明需要的东西。
牛羊,现在大明已经有了草原,草原上现在出产的牛羊已经超过了大明现在的承受能力,当然,楚宁也不会让这些浪费了。
战士,现在主动充当大明的马前卒,大明都不需要,难道今后还会需要吗!
大明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帮助大明阻挡从西方过来的侵扰。
这在楚宁看来,甚至比收复那些土地一点也不轻,楚宁可不想让那里成为一个每天发生战事的不安定地区。
大明自己在这里派驻大量军队显然是不现实的,就算是后世,华夏在那里的驻军也额不是很多。
当然这里边有后世华夏战力强悍的原因,但地里因素也是不可否认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一个亲近大明的国家就非常有必要存在,而且这个国家对于领土似乎有着飞常执着的兴趣。
楚宁就是要利用这一点,让金帐汗国成为大明的藩篱,利益,永远比恩情或者诺言有效得多。
也正是楚宁的这番操作,让大明有了充足的时间,对收复的地区进行管理,自此近乎百年,那些地区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争。
百年之后,谁不为了自己能成为大明的子民感到骄傲!
第928章 猫冬
密约签订之后,阿黑麻带着被收拾的‘惨不忍睹’的阿里马山返回萨莱城了。
虽然即将开始的西征,不需要他们出兵,但是他们也要做好准备,毕竟大明离开之后,他们将继续进兵。
密约中说的清楚,大明西征期间,金帐汗国没有大明的要求,不得出兵,但是,大明结束西征离开后,他们想怎么办,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而且,楚宁允许他们派出一支百人的队伍,作为此次大明西征的观察员,同时,也是给金帐汗国提供一个探查的机会。
虽然大明此次西征的许多地方,都是金帐汗国曾经的领土,但是他们最少的一部分也已经从金帐汗国独立出去五十年了。
并且楚宁也已经下令在怛罗斯的陈辅,春暖花开之后,抽调出五千军队,‘协助’金帐汗国征讨西伯利亚汗国。
当然,这也是为了确定大明在北方的边界,楚宁自然不会有丝毫放松。
阿黑麻之所以召集赶回去,自然不是因为他想家了,而是因为他怕离开时间长了,再回去,自己的汗国就变天了。
金帐汗国村建立以来,就一直沿用这蒙元最初的运行模式,他们认为,这是伟大的成吉思汗创立的,不能改动。
所以,作为广义上的蒙元帝国的一部分,他们在忽必烈效仿中原王朝建国之后,就愤然脱离了蒙元帝国。
他们直到灭国,采用的都是蒙元最初制度。
那就是库里台大会。
汗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国家,他们更像是一个联合体,大家平时都分散居住在各地,只有在有战事、或者其他重大事项的时候才会聚集在一起。
这样一来,就让金帐汗国的各方势力都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这也是金帐汗国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一块过得不好,最多就是独立出去,就算你把一个部落的首领给杀了,他的族人也会很快拥立一个新的族长。
所以,阿黑麻就算知道国内非常不安定,但也是无能为力,传统这个东西,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打破的。
比如现在,虽然阿黑麻‘孤身犯险’,为了和大明达成协议,自己肚子跑到明军大营,可是他的大臣,甚至是他的儿子们,都在想着他被明军扣押或者杀了之后,利益该如何分配!
阿黑麻自然不会在意着这些,因为如果是他,他也会这么选择。
不过,现在既然这边已经结束了,那他就要赶紧回去,不是为了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去,而是要乘着其他部落还不知道,自己好做好准备!
楚宁当然知道阿黑麻的心思,自然不会挽留他,他也不准备‘帮着’阿黑麻扭转过来。
毕竟,这样的国家存在,才更加符大明的利益。
一个国王在遇到好处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整个王国的利益,难道你还指望他能团结一致对外吗!
这样,他们就会更加以来大明,但是楚宁也不会完全不管,毕竟,一旦金帐汗国尝到此次西征的甜头,他们的那些贵族,就会野心膨胀。
到时候,金帐汗国就要面临再次分裂,楚宁可不想让金帐汗国分崩离析,那样,他们不仅不会成为大明的藩篱,反而会成为大明的累赘。
至于金帐汗国通过此次西征,恢复最初的国土,成为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国,会不会成为大明的威胁,楚宁一点也不担心。
按照金帐汗国目前的情形来看,除非他们能在极端的时间内,形成统一的意志,不然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这是民族性格决定的!
阿黑麻走后,楚宁就下令大军修整,两年多的作战下来,将士们无论是身心,还是意志,都需要一个修整,不然对士气来说影响非常大。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李铁山这个异类,整天嚷嚷着马上出兵。
楚宁最后让他烦的实在受不了了,就让他带着一百人出去打探消息,随着冬天的来临,出去一个月的李铁山,回来的时候,像是一个冰雕一样。
他总算知道楚宁为什么要让大军在这里修整了,并且修建了一座几乎是城池的营地,这个季节,离开温暖的营地,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厚重的积雪不说,温度也是低到吓人,一壶开水刚刚装好,就冻成一个冰坨子,大雪不是按时下,是按天下。
厚重的积雪甚至能淹没战马的脖子!就这,还是他们回来的早,不然的话,即便是有当地人作为向导,他们也很可能冻死在冰天雪地里边。
当李铁山看到楚宁在那摆弄自己的蒜苗的时候,差点没哭出来,自己在外边顶风冒雪的,他倒好,在温暖的大帐里种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