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汉军攻心之策
投降的气息,在郭太军中蔓延,郭太见此,只能率领士卒,向营外冲击。
汉军营寨西北方,听到汉军中传来的喊杀声,于夫罗不疑有他,当即率领骑兵冲向汉军。
匈奴骑兵的冲击,遭遇的阻挡,十分微弱,让于夫罗颇为振奋。
然而就在匈奴骑兵进入汉军营寨寻找汉军将士之际,左右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弓箭手,一轮箭雨,匈奴骑兵损失惨重。
千名狼骑,奔腾而出,杀向匈奴骑兵。
突然出现的弓箭手和汉军骑兵,令匈奴将士心惊,瞬间明白,这是汉军的埋伏,汉军对于他们的袭营,已经有所准备。
于夫罗急忙率领骑兵,掉头冲杀。
郭太和于夫罗率领将士拼命厮杀,冲出汉军营寨,在撤往临汾的途中遭遇。
于夫罗怒道:“汉军为何有了准备?为何你没有命人告知本单于?”
郭太冷哼道:“本将也是身陷重围,将士折损惨重。”
清点损失,郭太和于夫罗的心情更加的糟糕了。
三千步卒,逃出来的仅有百余人,更多的是投降了汉军。
这等情况,令郭太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汉军与黄巾之间,本是有着不可调节的仇恨的,但是这次,黄巾似乎是遇到了不一样的汉军,遇到了不一样的皇帝。
也是,之前对待黄巾残暴的乃是灵帝,天子年幼,朝廷羸弱,正是需要更多支持之际,对待黄巾,有着更多的策略,也是情理之中的。
这让郭太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黄巾已经接连的承受了战争的失败。
于夫罗的千名骑兵,仅有五百余人走出汉军营寨,让于夫罗愤怒不已。
袭营失败,回城之后郭太严禁将士在军中议论、流传。
三千将士袭击汉军,仅有百余人返回,这般大的规模,想要做到隐瞒是不可能的。一时间,黄巾将士的士气严重低落。
从朝廷大军到来之后,黄巾军接连受挫,这样的事情,难免会让黄巾将士心生疑虑。
原来,刘协等人安营扎寨之后,商讨军情的时候,贾诩和荀彧便猜测到黄巾可能会在士气低落的情况下采取突袭的策略,汉军这才有了提前的准备,令郭太和于夫罗损失惨重。
“有文若、文和和皇甫将军,黄巾此番失败,已经成为定局。”刘协大笑道。
朝廷大军出战之前,诸侯对于朝廷大军肯定是不看好的,黄巾可是有着数万之众,其中更是有着匈奴骑兵从中相助,即便是北军之中有着张辽的狼骑,也是不够看的。
可战争的结果是出乎诸侯预料的顺利,黄巾接连受挫,朝廷大军高歌猛进。
贾诩捋了捋颔下的胡须,缓缓道:“之前有文若的攻心之策,何不将攻心之策,继续下去。”
荀彧闻言眼前一亮“所言甚是。”
刘协露出意动之色“两位快快说来。”
通过河东之战,让刘协认识到了谋士的重要性, 有着谋士在身边,在征战的时候相对来说会轻松很多,针对敌军有着更多的谋划,就能避免己方将士在交锋之际出现更多的损失,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朝廷大军的成功,带来的不仅仅是对诸侯的震慑,还有的是朝廷对于司隶之地的掌控,将会更加的紧密,到时候只要朝廷有着更多的精锐,何愁诸侯进犯之事,到时候恐怕就是诸侯担心朝廷大军的到来;
贾诩道:“昨晚黄巾袭营,投降我军之黄巾,足有两千人,两千人若是前往临汾城外劝降黄巾的话,会有何等的效果?”
刘协眼前一亮,大笑道:“好,就以文和之策,让两千降卒,前往城外劝降黄巾,这次足够那郭太手忙脚乱的了。”
“圣上英明。”贾诩等人拱手道。
面对众人的恭维,刘协也是有些飘飘然,率领军中将士建立功名,稳固大汉,绝对是让多少热血男儿向往的事情。
大汉是需要振兴的,虽说朝廷的局势紧张,但刘协相信,只要是有着更多的人前来,只要是能够让朝廷的实力得到提升,震慑诸侯,中兴大汉是不在话下的。
其实刘协是想要到大汉享受生活的,有着帝王系统在身,若是大汉稳定的话,绝对是能够获得很潇洒的,可是大汉的紧急状况,让刘协不得不上前,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只能拼搏奋斗。
刘协何尝不想来到大汉之后做一个逍遥自在的皇帝呢。
临汾城外,两千黄巾降卒,在城外齐声大喊,劝降城内的守军,这等情形出现,让黄巾军中人心惶惶。
接连的战争失败,对于黄巾将士的刺激是很大的,从朝廷军队的身上,他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无往而不利的白波谷黄巾,在对战朝廷大军的时候,遭受到了莫大的打击。
郭太等人虽说对麾下的将士多有宽慰,然而起到的效果不是很好,投降汉军的黄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已经脱离了危险。
城内的状况,为王越探查到之后,加快了行动的脚步。
三日之后的夜晚,临汾城,仍旧是如同以往那般的安静,城头上,不少黄巾士卒在眯着眼。
城外的大韩俊,除了劝降之外,并没有采取进攻的举措,这让城内的黄巾在心情慌乱之余,稍稍宽心了一些。
不过汉军的劝降,让不少黄巾士卒意动不已,如果有着可能投降汉军的话,最起码不会有性命之忧,按照汉军所说,他们投降之后是能够重新成为大汉的子民的。
黄巾,终究是叛逆,是人人喊打的逆贼,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孙后代,而重新成为大汉的子民之后,就不会存在这方面的隐患了。
其实不少人之所以成为黄巾之流,也是受到了胁迫的,并非是心甘情愿加入黄巾,当黄巾势大的时候倒还好说,若是黄巾处于劣势的话,那可就耐人寻味了。
城西,千名狼骑准备妥当,在千名狼骑之后,则是精锐的汉军步卒。
“如今就看王越等人在城内,能不能成事了。”刘协道。
第74章 :杨奉背叛,汉军攻城
听闻王越的名头,皇甫嵩当初可是有些愣神,不过刘协没有明说,皇甫嵩亦是没有追问,皇帝虽说年幼,可是从皇帝的举动上能够看出,皇帝是有着主见的。
贾诩笑道:“必然能成,此时黄巾人心惶惶,只要我军进城,则黄巾必然溃败。”
“传令庞德,见到匈奴骑兵败退的话,伏击之后,不可轻易放过。”刘协道。
皇甫嵩点头称是,城内有着不到两千匈奴骑兵,若是黄巾陷入弱势的话,匈奴骑兵最有可能做出的选择就是逃离临汾。
匈奴人进入河东之地后,可是有着不少劫掠的举动。
寂静的城外,隐藏着莫大的凶险,汉军如同洪水猛兽,随时有可能进入临汾城内。
黄巾军,杨奉所在的营帐,王越道:“杨将军能够弃暗投明,帮助朝廷大军请教叛逆,事成之后,圣上必定重重有赏。”
杨奉抱拳道:“承蒙帝师如此信任,在下敢不效命。”
王越暗中冷笑,杨奉之所以有着投靠的举动,无外乎朝廷大军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若是朝廷大军突破临汾的话,对于黄巾将领来说是噩梦的开始。
而杨奉主动投靠的话,就会成为汉军的功臣,非但不会受到责难,反倒会得到奖赏。
白波谷黄巾在这次的河东战争中,可谓是损失惨重,从黄巾的状况上能够看出,白波谷黄巾,想要在河东继续猖獗下去,会成为遥遥无期的事情。
朝廷大军在击败黄巾之后,岂会放弃攻占白波谷的机会?
一行人,向着城西而去,与此同时,城内为王越聚拢前来的大小家族的残余力量,纷纷派人,参与到了这次的行动中。
世家豪族的行动目标倒是简单,他们需要的是在城内四处作乱,引起黄巾的注意,为杨奉突袭城西做准备。
郭太自从绛邑兵败退回临汾之后,对城门的防守是极为重视的,派遣的皆是其心腹。
杨奉一行明面上有着百余人,有着杨奉的身份,前行途中虽说遇到了黄巾盘问,为杨奉直接打发了。
城内的突然想起喊杀声,影影绰绰之间能够看到城内有着不少的地方起火。
杨奉露出了然之色,同时对朝廷的手段有着更多的忌惮。
城内的突然动乱,让黄巾将士顿时紧张起来,郭太等人纷纷派遣将士,前往查探原因。
安静的临汾城,为突然起火所打扰。
“来人止步!”一声大喝传来,城门处的黄巾做出戒备的状态,城上的士卒惊醒之后,亦是将目光投向来人。
杨奉冷哼道:“放肆。”
“原来是杨将军,不知杨将军前来,所为何事?”一名黄巾头目笑问道。
众人见是杨奉,却是放松了警惕,杨奉在黄巾之中可是有名的将领,其麾下的将士亦是骁勇善战之辈,非是寻常的黄巾能够得罪的。
杨奉轻咳一声道:“城内喧哗,本将巡视一番。”
杨奉的理由倒是没有引起怀疑。
“来人,将此人抓起来,本将怀疑,此人就是暗中命人纵火之人。”杨奉一指方才出言喝问的黄巾将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