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临汾城内,更显混乱,黄巾大军在绛邑失败,六万黄巾,返回临汾的黄巾,不过只有千余人。
这对于黄巾而言是极大的打击,黄巾在出战之前,可是士气高昂,然而在与汉军的战斗中,暴露出来的是黄巾的实力仍旧不够强悍。
在绛邑的失败,更是让不少的黄巾流窜,他们对汉军有着深深的畏惧之后,不敢轻易的返回临汾,这也是黄巾之中经常会出现的状况,大军一旦失败,对黄巾而言就是致命的打击,不少黄巾会就此离开,或是落草为寇,或是占山为王。
郭太当即调动万名黄巾,奔赴临汾而来,临汾城内的紧张形势稍稍缓解。
一万五千汉军,在临汾城外摆开阵势,旌旗招展、刀枪林立,临汾城上的黄巾守军震撼。
经历绛邑的厮杀之后,此时汉军将士的士气,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隐隐之间流露出来的杀气,更是让人不敢直视。
临汾城内的气氛凝重,郭太等人商讨对策。
此时临汾的黄巾,足足有着一万五千余人,更兼有匈奴两千余名骑兵,实力不俗,然而军中将士的士气不足,想要在对战汉军的时候取得胜利,分明是有着很大的难度的。
郭太能够在河东崛起,本身就是有着能耐的,虽说当前的形势比较紧张,郭太却是没有认输的意思,朝廷与黄巾之间,可谓是有着不可分解的仇恨的,多少黄巾,即便是投降汉军,仍旧遭受到了屠杀。
汉军的凶名,促使黄巾不会轻易的做出投降的举动,不过之前与汉军对战之际,汉军将士的“降者不杀!”
口号,对黄巾是不小的刺激,让混乱的黄巾将士,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这才有了黄巾的大举投降。
郭太命人在军中传播汉军是如何残忍的对待黄巾降卒,促使黄巾将士对汉军的仇视,渐渐的提升了起来。
刘协向皇甫嵩微微点头,皇甫嵩一声令下,两千狼骑,向四面城墙飞奔而去。
黄巾守军见此情形,紧张不已。
但见狼骑靠近城墙、释放箭雨之后,直接撤退,并无继续攻击的意思。
骑兵冲击,声势浩荡,可是给黄巾将士不小的冲击。
箭矢上的门路,很快为黄巾士卒发现,箭矢的尾部,缠绕着一封信。
城东,郭太冷眼注视着城外的汉军,神色间有的是愤怒,六万黄巾,因为中了汉军的计谋,损失惨重,他不得不从白波谷调动黄巾前来。
对战汉军,不能轻易的示弱,这是郭太的信念,如果为汉军击败之后,仓皇逃窜到白波谷,即便是能够凭借地形阻挡汉军,郭太的威名在黄巾军中也会受挫,到时候如何号令黄巾。
这才有了郭太在临汾城的阻挡,汉军不过万余人,想要攻破临汾,简直比登天还难,只要黄巾能够固守城池,朝廷大军撤退,便能以临汾为根基,从中获取更多的好处。
“将军,这些箭矢上有东西。”一名士卒快步上前,将缠绕在箭矢尾部的东西取了下来。
郭太接过,打开看了片刻,脸色大变“不好,汉军这是想要扰乱军心,传令,拾取的箭矢,尽数上交,不得在军中流传,不得私自议论,如有违背,军法处置。”
第72章 :黄巾军夜袭汉军
这正是荀彧所谓的攻心之策,汉军与黄巾之间的仇恨可是不少,恐怕之前投降的黄巾也是将信将疑,若是朝廷能够给出允诺,让黄巾看到投降之后的希望,黄巾的士气必然下跌。
这封信,正是以刘协的身份执笔所书,直接言明,黄巾之中,投降之后,皆能得到宽恕,唯有贼首不能幸免,而投降之后的黄巾,可得田地,从此成为大汉子民,不会有叛逆之名。
这等事情,对于黄巾的诱惑可是很大的,须知之前朝廷大军在对战黄巾的时候之所以遇到了很大的抵触,与朝廷对待黄巾的策略是有着关系的。
投降的黄巾,被朝廷屠杀,让成为黄巾的百姓,不得不宽恕,而今皇帝亲自下令,以天子的威严,这等事情岂会作假?若是皇帝不守承诺的话,岂不是为人笑话?
这也是郭太惊慌的缘故,白波谷的生活,虽说不错,然而投靠黄巾之后,终究是逆贼,若是重新成为大汉的子民,且能够过上稳定的生活,黄巾是不会有着更多的拒绝的。
这封信的内容,若是在黄巾中流传的话,会带来的影响肯定是极大的。
郭太的命令虽说下达的及时,可是发现箭矢上的端倪的士卒是不在少数的,有着识字的士卒,将信上的内容读了出来,命令尚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内容便在将士之间以极快的速度流传开来。
一时间,不少黄巾将士面色各异。
“攻心之策若成,文若当居首功。”刘协笑道。
荀彧拱手道:“承蒙圣上信任,臣敢不用命。”
汉军在城外耀武扬威一阵之后,后退五里,安营扎寨,张辽、徐晃、典韦、庞德等人,则是轮番前往城外搦战。
绛邑的失败,军容严整的汉军,信上的内容,以及黄巾的避不出战,接连的事情,让黄巾的士气再度受挫,汉军与黄巾之间有着深仇大恨是不错,可是汉军终究是大汉的,终究是代表正义的,而他们黄巾则是叛逆。
郭太在绛邑的失败,让不少黄巾认识到,朝廷的军队,在实力上依旧不是黄巾能够比较的,或许成为大汉的子民,才是正道。
军中虽说严令不准议论信上的内容,可越是如此,黄巾之间暗中的流传就越发的迅速。
临汾城内,百姓人心惶惶,在黄巾作乱之际,侥幸生存下来的小家族,噤若寒蝉,战争即将在临汾展开,这对于临汾来说,是一场灾难。
对待黄巾的时候世家豪族自然是没有丝毫的好感的。
在郭太率领残兵败将返回临汾之前,王越便率领十余人进入临汾,暗中联络临汾原本家族的残余力量。
在汉军突袭,大败黄巾的行动上,王越及其麾下的剑客,可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是这样功劳,在王越看来仍旧是不够的,若是在汉军进攻临汾的时候,能够从中策应,并且帮助汉军取得成功的话,必定能够得到更大的功劳。
投靠朝廷之后,王越清楚,想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关键是要具备更多的功劳才行。
黄巾军中,气氛越发的紧张,中军大帐, 郭太的脸色低沉,军中将领的神色也不是很好看。
“各位,汉军的劝降,你们想必已经听说了,黄巾将领,即便是投降,也没有幸免的可能,既然如此,我等只有抵抗汉军。”郭太沉声道。
军中将领纷纷称是。
郭太环视众人一眼,缓缓道:“汉军初来,立足未稳,本将今晚会率领大军出城,突袭汉军,若是能成,则汉军锐气必然会被削弱,不敢轻易进犯临汾。”
杨奉等人欲言又止,从绛邑撤退的途中,黄巾军中的精锐可是损失惨重,突袭汉军,听上去比较不错,可是汉军主帅皇甫嵩,那可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对突袭之事,岂会没有防范。
于夫罗起身道:“郭将军之言有理,必须要挫伤汉军锐气。”
“单于,如今本将麾下,骑兵力量不足,不知单于可否愿意相助?”郭太问道。
于夫罗沉思片刻道:“好,本单于会亲自率领千名骑兵出战。”
“好,有单于出手,汉军必败!”郭太大笑道。
黄巾将领见郭太已经下定了决心,即便是有着担心,也不好过多的表现,击败汉军,黄巾才能得到更多的生存空间。
三更时分,临汾的南门被悄悄打开,一队队将士从城门鱼贯而出,正是突袭汉军之黄巾、匈奴。
汉军之中,一片寂静,郭太一声令下,步卒挪开汉军营寨外的障碍,杀入营寨。
一时间,汉军之中,喊杀声震天,不断看到汉军士卒逃窜,这等事情,可是在极大程度上刺激到了黄巾将士,之前正是因为有着汉军的突袭,导致黄巾军大败亏输,而今采取同样的方式进攻汉军,那才叫解气。
杀入汉军营寨的郭太,突然意识到了不对,营寨中的喊杀声虽说响亮,但是上前阻挡的汉军,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看到汉军在逃窜,以汉军在绛邑之战展现出来的凶猛,即便是遇到突袭,也不至于说如此的。
且汉军突然遭受袭击,经过的营帐,却是没有见到汉军将士的踪迹。
“不好。”郭太神色大变“撤退,汉军耍诈。”
话音刚落,四周传来箭矢破空之声,措不及防的黄巾士卒,如同割麦子一般倒下。
再看四周,火光明亮,汉军将士阵型紧密。
原本进攻凶猛的黄巾将士,如同被掐住了咽喉一般,士气瞬间被粉碎。
“区区郭太,竟敢在朝廷大军面前班门弄斧,汝等还不快快放下兵刃!”皇甫嵩大喝道。
人的名树的影,皇甫嵩虽说为黄巾将士所仇视,但是皇甫嵩在黄巾中间的威名可是不弱,如今见到皇甫嵩的大旗,不少黄巾将士心中胆寒。
“杀出去!”郭太咬牙命令道。
汉军的进攻,令黄巾不断的倒下,一些黄巾见势不妙,直接投降,反正按照之前书信上的内容,朝廷是不会斩杀投降的黄巾,还会让其重新成为大汉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