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风起大唐)


  “殿下您的意思是,五千斤完全可以?”
  “当然!”
  李恪不假思索,拍着胸脯说道。
  “五千斤而已,要是还达不到,那本王干嘛还派人种红薯啊?”
  说罢,李恪又指了指一旁的土豆。
  “此物的产量,亦不少,达到了三千斤以上,所以,咱们不只要种红薯,还要种土豆!”
  嗯,相比于红薯,李恪还是比较青睐于土豆的。
  因为,红薯这玩意,后世已经给他进行了定义了,那便是,一种辅粮,而绝非是种粮!
  红薯这玩意,虽然产量高,但是,说实在的,当作一种辅粮来吃,大抵还是可以的,可若是当成主粮来吃的话,那就纯属是扯淡了,很容易把人吃出来问题。
  就像是建国以前,大别山地区,由于过度贫困,所以,百姓们以红薯为主粮,而这则导致当地的青壮年人口,平均寿命竟然只有三十岁,不只如此,我国的老一辈领导们。
  由于长期的食用红薯,到了晚年,也都因此而滋生出来了大量的病症。
  如果把红薯当作主粮来吃,李恪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他手下的这些百姓们,会变得没有力气,体弱异常不说,而且,还会常常呕吐胃酸,只能够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将红薯而下咽掉。
  而相比于红薯而言,土豆这玩意的效果,就好多了。
  这玩意本身便可以当作主粮来食物,就像是那个元首所在的国家。
  他们就是以土豆这玩意为主粮的,而且这玩意,本身也可以当作主粮来食用,所以,李恪比较青睐土豆,听着李恪的介绍,褚遂良大抵是有了了解。
  “殿下,既然如此,那便少种些红薯,多种些土豆吧,毕竟,您也说了,土豆这玩意可以当主粮来吃,红薯却不能。”
  褚遂良说道,实际上嘛,在他眼里,红薯应该更好吃些,嗯,相比于没有任何味道的土豆,褚遂良比较喜欢带着血味的红薯,可是他却不知道,若是让一个人连续吃上几天的红薯,那是会把人吃出来毛病滴……
  “不不不。”
  李恪连忙的摇头。
  他朝正在啃着红薯的褚遂良道。
  “红薯要种的比土豆多才是!”
  “殿下,您这是……”
  褚遂良有些懵逼。
  “人不吃红薯可以,不过,可以让牲畜们吃啊!”
  李恪咧嘴,露出了个一个笑容。
  嗯,人不吃,但是,他清晰的记得,在自已后世小的时候,家里养的猪,便是拿红薯来喂大的!
  “而且,不只如此,屯一些红薯,还是有别的用处的!”
  “殿下的意思是……”
  褚遂良有些不太明白,他正皱眉疑惑呢。
  而李恪,却是朝南方眺望了一眼。
  “老禇,你可听说过观音土?”
  “听说过!”
  褚遂良不假思索,他是经历过隋末乱世的人,在乱世当中,吃观音土的人,可不再少数!
  “红薯不适合当主粮,本王说的是不假,可是,对于即将饿死的饥民而言,是观音土好吃呢,还是红薯好吃呢?”
  “肯定是红薯了!”
  褚遂良不假思索。
  观音土这玩意,可不能吃啊!
  吃了会要人命的,可是,就这样,饥饿当中的百姓,还是争先恐后的去吃观音土,甚至还有人因为争抢观音土而大打出手 闹出人命,对于他们而言,红薯肯定是好东西了!
  “这不就结了?”
  李恪咧嘴,露出个笑容。
  他指了指南方。
  “突厥入寇劫掠一番,黄河以北,都让突厥人给祸害了,眼下朝廷手上,倒有些粮食,赈济那些个灾民们,可是,今年的秋收是指望不成了啊,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肯定是赈济不过来的。”
  “当然了,李将军带回去了六百多石的粮食呢,够南面的百姓省着些吃,用稀粥吊命,活上个三五个月,可是,三五个月之后呢?”
  “臣明白了!”
  褚遂良瞬间醒悟。
  他朝李恪一拱手。
  “殿下,幽州城附近,自古以来人口便奇缺,如若是三五个月之后,百姓手中无粮,快要饿死,而朝廷又无粮赈济,那么,只要咱们拿出红薯,吸引这些灾民,他们势必会北上,来投奔咱们幽州!”
  “对,这便是本王的想法!”
  李恪笑吟吟的拍打着褚遂良的肩膀。
  幽州城的地界可不小呢!
  包括了后世的北京城。
  而且,不只如此,幽州城北面,燕山脚下,还有数百万亩可以开垦的土地,而且,燕山当中那些个纵横交错的山谷,开垦出来,几百万亩的土地也是有的。
  这么大块地盘,只有四五十万人,赶忙不够!


第163章 招工
  李恪需要招揽到更多的百姓。
  可问题在于华夏的百姓,本就是重土安迁,轻易不愿意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生活的家园。
  来到别的地方安居。
  所以李恪也只好用这种办法。
  在将来百姓们没有粮食的情况下,用食物来诱惑他们来到幽州城附近安家。
  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也足够让他这儿,养活足够多的人口。
  “幽州城附近的田地已经大致估算出来了,总共有三百六十多万亩,如果把燕山附近的山沟还有各种荒地都给开垦出来,那么再增加个三百万亩都不成问题,今年种上两百万亩的红薯,剩下的,则尽数都种上土豆,等到明年,把山地给开垦出来,在山里种红薯,土豆,外面的田地则尽数种上杂交水稻?”
  李恪朝一旁的诸遂良嘱咐着。
  后者微微点头。
  询问说道。
  “不过殿下,咱们的人手是不是有些不太够啊?种上两百万亩红薯,一百多万亩土豆,一个人一天也就是种半亩地,咱们总共才四五十万人,也就是说,至少得二十天才能将这些地全部种好!”
  “这个好办。”
  李恪呵呵一笑咧嘴露出个笑脸。
  “本王自有妙计!”
  “殿下的办法是?”
  诸遂良脸色微微一变。
  “很简单,找工人来帮忙种不就是了!”
  “找工人?”
  诸遂良有些疑惑。
  “那是当然,眼下可不是农忙季节呀,给本王种地可以赚钱,虽然是打短工,幽州以南的百姓多了去,本王派人去接,一天给十斤米,我就不信那些百姓不来!”
  “殿下英明!”
  诸遂良恍然间明白。
  他们是不缺粮食的。
  这场与突厥人的战争并没有预想的那般持久。
  所以存在长安城里的三百多万石粮食。
  眼下放在那闲着也是闲着。
  完全可以运过来,充当工钱给百姓们。
  “哈哈,算什么圣明?”
  李恪清笑一声。
  他这不过是学后世,招农民工的办法罢了。
  从沧州等南方的州县到这里。
  也就是百来里地。
  完全可以招来一批。
  也不用招的太多,招个三四十万人就够了。
  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层层外包。
  就像是后世的工厂用中介一样,跟中介合作,让这些中介给自己找到足够多的工人。
  处理完种地的事,李恪他离开了田地。
  毕竟,他可不喜欢种地。
  这玩意儿累倒是不怎么累。
  可关键是脏。
  尤其是看着远处那正在施的一桶桶农家肥。
  李恪他就不想在这里继续呆下来。
  至于农家肥哪来的?
  嗯,李恪这里有四五十万人的呀。
  每天产生的农家肥数量。
  那可是惊人的。
  尤其是李恪这里还有好几万头牛马,以及他刚刚建立起的养猪场。
  这些人还有畜生每天所产生出来的粪便数量,那可是惊人的。
  而这年代也不会浪费粪便。
  毕竟这玩意儿可都是上好的肥料。
  这不是李恪手下,已经有人把这玩意拉到地里当肥料使唤了。
  离开田地的一辆四轮马车上。
  李恪坐在其中一旁的诸遂良则是听着旁边人的回话。
  只听见李恪问。
  “电报线路铺设的如何?”
  “回禀殿下,铺设的不错,咱们手下人手够多,而且这电报线铺起来也没什么复杂的,用不了几天,就能跟海村那边,连接起来了!”
  一旁,手下赶忙说道。
  海村,就是那个渤海边的小渔村。
  本身吧,一个港口叫村本,就有些说不过去。
  可是问题在于李恪本就是一个藩王。
  而且还是受李世民比较忌惮的一个藩王,如果他擅自在地方设置州县。
  那么很难,保证李世民不会瞎想。
  所以李恪并没有给海村更换行政级别。
  仍然称之为海村。
  未来的港口。
  也叫海村。
  “嗯,咱们的造船厂干的如何?”
  李恪朝一旁的手下问道。
  他暂时的地盘。
  已经确定下来了,也就是幽州这一块。
  这块地盘还算不错,或许在华夏人眼里,这相对于,华夏那庞大的国土面积而言,不过是芝麻绿豆大的地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