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少帅 完结+番外 (隔壁的小蜥蜴)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 入库:04.13
这时候它再打出‘汉兴’的口号,多少心系汉朝的百姓,士族都不知道激动成什么样!
“呵,看来我们的陛下,还真是心怀大志呢!”消息传递到冀州,袁绍对此不屑一顾。
刚刚拿下并州,又有吕布这样的强者为他所用,趁着明年开春,迅速拿下幽州,他就有和朝廷一决雌雄的能力了!
丁原的确是答应响应勤王,不过考虑到公孙瓒也会变卦,那丁原那边又要如何保证?
尤其对方说好要袭扰河东和河内两郡,实则根本没有动静。
他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自己可不会便宜了他!
“毕竟刚刚击败公路,少年意气,自然是得意。这样也好,大意便有破绽。”许攸笑道,他之前亲自去了一趟并州,说服吕布杀死丁原投奔袁绍。
如今已经是袁绍麾下的谋主,沮授,田丰,逢纪和审配,都要在他之下。
“不急,我们目前的重心依然是在幽州!”袁绍觉得既定方略不能轻易改变。
早些时候,鲜卑首领步度根找上门来,希望和袁绍建立友好关系。
这步度根和塌顿交战已经有几年,打仗需要各种物资,也需要盟友。
好巧,袁绍这边也需要盟友!
更让他看重的,还是草原上的战马,虽然鲜卑马不适合建立重骑兵。
他已经通过董卓的路子,想办法弄到西凉战马。骑兵没有重骑兵,那终究上不得台面。
也要防着一手,以前董卓就不听话,袁逢袁隗都镇压不住,如今他也算是割据凉州的军阀,目前也只能算合作关系,问题这合作关系能持续多久,也是未知数。
是以开拓鲜卑那边的市场,换来一些鲜卑战马,至少用于组建轻骑兵也凑合一下……探子以生命换来的朝廷那边的情报,他会好好作为参考。
只是会如今要往朝廷那边派探子,是越来越难,自从那个什么羽林卫组建起来,尤其是情报部组建起来后,探子根本无处遁形。
可朝廷估计都想不到,曹操还是他的人,有他配合,情报还是陆续汇聚过来一些。
“公孙瓒不足为虑,所虑者幽州都尉刘备,他是大汉宗亲,于情于理必然站在朝廷那边。尤其他麾下关羽和张飞,都是难得的强将,大概,也只有颜良文丑……或许还有吕布可以抵挡。”许攸提醒道。
“正好让吕布发挥一下,他这个将军不好好表现,难免名不副实。尤其他杀死举主投降过来,名声已经败坏,他急需要一个正名的机会。”袁绍饶有兴致的说道。
“正所谓成王败寇,吕布唯一正名的机会,就是我们这边夺得天下的时候!”许攸点头,到时候反对他们的都会被处死,而吕布作为从龙之臣,自然也能洗白。
当然,前提是他能活到那个时候,毕竟一个能背主的将领,以后谁知道会不会背叛?
“派他去中山郡,如果他还算聪明,就应该知道要怎么做。”袁绍当即下令。距离春天还有一段时间,不过这段时间,不介意先来一些摩擦。
听说那张飞,还有那公孙越,都是没什么脑子的莽夫……
比起袁绍这边的磨刀霍霍,董卓这边却是不以为然。
真以为年号叫‘汉兴’就能中兴大汉了不成?小娃娃还是太天真,这天下能不能坐稳,还要看手里的兵刃够不够锋利!还有这拿刀的士卒,够不够多,够不够精锐!
“全力操练,明年朝廷顾不到我们这边,先把韩遂和马腾给灭了!”董卓也已经做好了打算,陇西和金城那两股蟊贼,不解决的话,他也没办法专心攻打京兆。
而远在淮南的袁术,听到消息后骂骂咧咧。只可惜冬季到来,距离春季还有段时间,只能先猫着。等到明年……明年,算了,先把地盘稳固下来再说吧!
“汉兴,大汉中兴,难道陛下真的人为,那个贼人会真的让大汉中兴?”袁术麾下,刚刚投奔过来的孙策哂笑。
“大概就和伯符所言,陛下已经被贼人蒙蔽。以后我们有条件,自然会入京勤王!”祖郎上前,这是孙策在丹阳郡,击败并且招揽到的一个宗贼首领。
但就是这个首领,与他打得五五开,实力很强!
“那是当然,毕竟我可是孙伯符!”孙策自信的说道。
消息传递到荆州,王睿看着洛阳那边传回来的情报开始沉默。
他本来是保汉派,陈留王号召天下入京勤王,他是嗤之以鼻。
当初袁术盘踞在南阳郡,还是张咨的下属。按说南阳郡在荆州治下,他却管不了。
王睿只是荆州刺史,在几十年前,刺史甚至只是督查各郡太守的职务,不像现在这样有专门的衙门,俨然就是一州之首。就算现在,各郡太守,依然有很大的自治权。
是以张咨任命的南阳都尉,哪怕没有朝廷的任命,属于无效任命,他也没法管。
“汉兴……”王睿看着情报沉思,“大汉中兴,大汉能中兴吗?”
谁不希望天下太平,这样家族发展也能更稳定一些。如果天下大乱,家族为了生存,就必须要分出一些族人,分别去投靠不同的势力。
不管胜负如何,家族投入肯定有个偏向。赌赢赌输,无非是损失少点或多点。
当然赌赢了,哪怕只剩下一个族人,家族恢复巅峰,甚至超越巅峰都不是梦。
当然,这样没有在和平年代稳步发展要舒服。
只是和平年代也有问题,那就是随着族人的增加,很容易就进入瓶颈。
王睿的家族不是什么豪族,人丁可没有那么兴旺,能稳则稳,能不站位就别站位。
“算了,不过是兵权的问题,再说都尉也没有被撤职……”王睿觉得,已经没必要和朝廷周旋下去。在被所谓‘逆贼把控’的朝廷,还拿出‘汉兴’这个年号,传言显然有不实之处。派去洛阳的是他的族人,这都信不过,那也没什么人能信。
索性给朱儁写了一封信,让他可以派人过来驻防荆州,同时抽调一批钱粮,作为今年的赋税,其实也是今年的赋税,送去洛阳。
消息传递到益州,刘焉最近一年身体不太好,背后生疮应该是水土不服还是什么的。
留在洛阳的两个儿子,倒是已经返回,这是朝廷的诚意,不需要质子。
刘焉知道后也有所表示,就是按照朝廷所言,给陇西马腾送去物资。
“范儿,朝廷下了旨意,允许你接任益州牧,这几年你且跟在为父身边,好好学着治政。”刘焉看着长子刘范说道。
刘焉有四个儿子,刘范和刘诞之前留在洛阳,有当人质的意思,如今都回来了。
三子刘瑁,纯粹是个武人,无心治政。当时他有想过,若是天下大乱,他割据益州,那么幼子刘璋,将作为他的继承人,如果他真的半道就坚持不住的话。
如今刘范和刘诞回来,那当然还是以长子为主,废长立幼的确不对。
“只是孩儿对治政并不太熟悉……”刘范有些为难,他原本在朝廷担任中郎将,要负责治政的话,也学过治政,不过没有实操过。
“没关系,你弟弟会帮你!”刘焉回道,他说的是刘诞和刘璋,前者在朝廷担任治书御史,后者刘璋跟在他身边,也学过点治政的手段。
“如此……遵命!”刘范其实只想统军,只是看到父亲的身影,和以前比起来佝偻许多,人也憔悴许多,终于还是答应下来。
“你以后担任州牧,天下大乱,要早做打算,若不乱,就归还州牧。”刘焉叮嘱道。
第350章 渗入陇西
汉兴元年,公元191年,随着春季的到来,整个陇西开始有条不紊的开始恢复生产。
和去年马腾割据下来时不同,今年有几个身影出现在狄道衙门这里。
在开春前,把各县县令,以及主持农事的官吏叫过来,教导他们如何设置公厕,如何沤肥,如何在现有农具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改良耕种手段……
时间持续大概十多天,每个人都发有一本册子,都在泰山书院那边整理出来的农学技术。
尤其随着泰山农学院建立,也有专门的士子在研究和改良耕种技巧。
“这些耕种方法,真的有用?”当然也有人提问,主要很多技巧颠覆他们的认知。比如说尿和粪便,他们也用过,只是会烧苗,甚至会让土地板结,所以后来不用了。
在这个基础上,对其他的技术产生疑问,也属于正常。
“这些技术,是教主在中平二年之后,开始总结并且推广,经过数年的实践证明真的有用,不管什么地域都适用,才记录到农学院。同时泰山农学院本身,也在努力研究和进一步改良这些技术……
可惜,按照教主的说法,目前改进技术受到生产工具技术制约,而改良生产工具的技术,又牵扯到冶金等其他技术。是以很多技术在凉州无法实现,我们也只能根据这里的实际情况,来给出合适的改进办法。”梁习回道,是的,他被派来这里主持耕种。
当然这是第一个目的,毕竟从益州到凉州陇西的路不太好走,物资运输有损耗。
所以要提升陇西的战争潜力,只能从陇西本身发展。
相似小说推荐
-
葬元 (武猎) 起点VIP2021-05-15完结崖山落幕,大宋新亡。漫漫神州,多少犬羊。“我大元气吞万里,圣天子如日当空。&rdquo...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圣诞稻草人) 起点VIP2021-11-21完结3.11万总推荐鱼禾魂归两千多年前的新朝,发现王莽和刘秀都不给他活路,怎么办?干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