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黄巾少帅 完结+番外 (隔壁的小蜥蜴)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 入库:04.13
也因为多山多丘陵,缺水粮食产量略微不足的因素,这里的人为了争水,为了应付那些可能过来袭扰的胡人,民风就变得比较彪悍。
这个情况放在大汉各地其实都一样,丹阳也好,泰山也罢,基本都是多山地少,为了争口饭吃不得不拼命。久而久之,所谓的‘民风彪悍’,‘敢打敢杀’就这样出来了。
问题既然‘民风彪悍’、‘敢打敢杀’,那么不管是什么造成这个情况,有这个情况那就是优质的兵源!反正只要入伍,军规法纪,以及优秀的将领,都能压制这群悍卒!
“哪有不计后果招兵的……”马腾有些不满,这又是草原的全民皆兵思想。
无非就是把能武装的都武装起来,然后以优势兵力去抢掠地方,以战养战。
也有借助这种模式,把部落里面的一些弱者,以及一些年纪大的牺牲在战场上的意思。
通过这种方法,让年轻人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同时减少部族的资源消耗。
尤其年轻人好斗,看着不断增加的物资,会忘记牺牲的那些族人,只会期待下一场战争的开始!
凉州缺水,粮食产量跟不上,这是他亲自占据陇西这个凉州大粮仓后,才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
只是就算如此,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马超给出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以战养战,通过劫掠来获得百姓需要的物资,同时把一些弱者通过战争消耗掉。
至于他们的妻女,孩子会因为仇恨迅速发育起来,成为新的勇士。女眷会另外嫁人,继续繁衍。
只要女人足够,男人少点无所谓,甚至优秀的勇士,本身就应该多几个女人!
马超从小在烧当羌部族里面长大,他见到的,他听到的,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
“就算武装五千人,人数也不够董卓,我们的粮食不多,明年不打仗的话,很多人还是要饿肚子。”马超反驳,在凉州这片区域,先能怼赢对方,然后才有生存下去的资格。
什么仁慈的,也吃不饱肚子!说不定,还会害更多人活活饿死!
“将军!”话说当头,有个小将来到营中,“朝廷那边派来了几个文官,说是协助我们改良耕种模式,还有那个什么集中养……什么模式的。”
“快,请他们进来!”马腾闻言大喜,先不说这什么模式,文官他可太缺了。他这出身,没什么读书人喜欢凑过来,基本就是一些本家兄弟。
别看他们这一脉出了问题,还有另外一脉可发展得很好,也算是地方的豪强。
马腾在陇西站稳跟脚后,也派人联络,那边也派了几个人过来帮他,好歹也算有了文官班底。
“参见镇西将军!”三人来到营帐之中,看到居中的马腾,上前行礼。
马腾看着三人,多少有些无奈,怎么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这个年纪,能够什么能力,不会是过来混履历的吧?
他虽然没实际见识过,但也听说过,朝廷之中尤其一些世家豪族,会安排自家子弟举孝廉,然后安插到一些部门获得履历,方便升迁。
“那个,你们会什么?”马腾少不得问了句,主要是试探一下对方的才学。
“我等是泰山学院农学科毕业的学生……”为首之人说道,“我们擅长耕种和畜牧,过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将军治下增产,以及加快食用牲畜和禽类的养殖速度!”
第347章 年末总结
随着秋季的到来,各地都开始进入丰收的繁忙时期。
按说这个时候也是时候开战的时候,奈何袁绍依然没有南下的意思。
不过他不南下,不意味着他不会北上……
董卓那边暂时被韩遂和马腾吸引注意,更别说益州那边刘焉也是虎视眈眈。
在没有解决后顾之忧,也不可能袭扰京兆地区。
袁术还在寿春舔舐伤口,顺便把扬州刺史周乾给杀了,情报是秋季的时候传过来的。
让张钰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孙策投入袁术麾下。
同时还有朱治、孙静、孙贲和孙河。其中孙贲为孙坚之兄孙羌之子,孙河为孙坚族子。
真正让张钰无奈的,是孙策麾下有个将领,是他征辟三次没有成功的黄盖。
没想到孙坚都没有当长沙太守,黄盖最终还是投效孙策。
到底是冥冥之中有注定,还是孙策这家伙真有什么‘天命’。
或许真的有那么点‘霸王’的资质,奈何众观历史,‘霸王’虽然强极一时,却很容易就会殒落。西楚霸王如此,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如此,孙策同样如此,至于董卓应该不算。
“多事之秋……”张钰叹了口气,以孙策崛起,意味着江东的迅速扩张。袁术比匡亭之战下场更惨,是以更依赖孙策。
当然孙策起步也更糟糕,毕竟孙坚也没什么旧部在袁术那边。
问题气运这玩意真就那么神奇,在孙策帮助下,袁术居然真就占据九江郡。
不出所料的话,明年庐江郡,难免还有一场大战!
没有庐江郡作为导火线,孙策不会离开袁术寻求自立,两人狼狈为奸,像极北边袁绍和吕布。
那么说的话……董卓和韩遂?按照这个顺序的话,多少有这个预感。
韩遂朝廷已经任命他为金城太守,忠义将军,与马腾共同讨伐董卓。
只是相对马腾,他那边并没有获得额外的物资。毕竟哪怕是张钰,也不相信韩遂的节操,这家伙得到物资,变得更加强大之后,到时候割据凉州才是真正尾大不掉。
随着冬季到来,整个大汉终于是慢慢安定下来。
最前线的百姓,心里也是稍微松了口气,入冬了,基本上战争也会推迟到明年春季之后。
不管如何,好歹有三个月的时间,去面对去选择。
比如说趁着军事设施建设,赚笔外快过年。比如说全家迁徙到后方,远离是非之地。
当然也可以,选择继续留下来,赌一赌战争是否会到来,若赌输了,就当这是命吧!
“综上所述,今年的收成完全可以支持明年一场大战,以及局部一场反击战。只要拖到秋季,还能更进一步。”杨俊把收成的情况汇报上来。
不少官员神色有些古怪,毕竟常平仓的几个‘试点’,虽然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过这些都是管理和监管制度的漏洞,填补上去就好。
可常平仓的好处却是实打实的,不仅为国库储备大量粮草,大部分百姓今年也能比往年富裕。一些各地过来的流民,也能得到很好的安置。
那么谁吃亏,根据守恒定律,有人富裕那肯定有人吃亏,吃亏的当然是那些粮商。
以前的利润是300%甚至是500%,现在的利润被压制到50%甚至是20%,基本就赚个辛苦钱。
按照正常来说,利润有那么多,已经算是不错的买卖。
奈何很多粮商背后的世家豪族,他们全家的产业就这个,而他们本身的族人并不少。
这意味着分摊下去的话,今年每个人的受益都要下降许多许多……
要抱怨也可以抱怨,朝廷也给出解决的办法。前线尤其是经过战乱的地方,有多出来的田地和户籍,这些田地暂时是官府所有。谁愿意过去垦殖,可以三年免赋税。
前线就意味着可能会发生战乱,怕死又抱怨,这种人还不如在家慢慢等死算了!
张钰就是要他们习惯移民,以后还要针对江南进行移民,挤压越人和蛮人的生存空间。
最后看情况是自治区制度,还是彻底汉化,就要看实际情况决定。
“明年是不是可以全面推广常平仓?”刘辩询问,在他看来既然证明有效,那么就应该做下去。
同时感慨,常平仓的确是镇国利器,不能因为管理和监管制度的缺失,就否认这个政策的好处。
以前之所以被废除,更多是实在没办法落实监管制度,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会损害到世家豪强的利益。偏偏各地的官吏,大多,或者说基本都是来自世家大族。
突然就明白,概念太学,改良造纸和印刷技术,建立图书馆,普及教育甚至是免费教育制度,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一个国家,不能被世家大族左右,也不能让下面的寒门和百姓看不到进步的可能性。
否则,总有一天朝政会被世家大族把控。就说以前,看着是宦官和外戚的争斗,说到底还是利益的争斗。外戚本身也有家族,宦官背后也有家族。
只是宦官的特殊性,注定不能选择孤家寡人,这样岂非断子绝孙?
可一旦有家族,那么就存在利益,尤其宦官从普通家庭骤然有了很大的权力,若是不小心迷失在权力之中,那么情况比世家豪族掌权还要糟糕。
“完全可以推广!”杨俊回道,“我们已经有足够的人手,可以分配出去,在各郡县设置常平仓,不过要产生效果,需要两到三年。”
毕竟前线本身就有战争的危险,同时恢复经济也需要时间。最短两年,最迟……只能说最理想的情况下,三年内可以开始产生效果。
“也不能因为困难,就不做……”刘辩点头,“再困难,也要先把常平仓搞出来!”
相似小说推荐
-
葬元 (武猎) 起点VIP2021-05-15完结崖山落幕,大宋新亡。漫漫神州,多少犬羊。“我大元气吞万里,圣天子如日当空。&rdquo...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圣诞稻草人) 起点VIP2021-11-21完结3.11万总推荐鱼禾魂归两千多年前的新朝,发现王莽和刘秀都不给他活路,怎么办?干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