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将问:“大将军,难道陛下的意思是让锡兰人该宗大成佛法?”
罗昱点头,“就是这个意思。陛下在佛界,那可是文殊大菩萨在世,大威德明王。所以吐蕃人称陛下为文殊师利大皇帝。”
“哼,小乘没有菩萨,不管渡人,只管渡己,简直岂有此理。他们不要别人来渡,那大唐算什么?”
“我们的仗好打,但要这些僧人放弃小乘改汉传大乘,就要费些功夫了。”
一个部将皱眉道:“大将军,为何不直接强令他们该宗天道?我大唐天道教法,才是正宗之法啊。他们要敢不修道庙,就干脆灭了。”
罗昱摇头,“道教虽是大唐国教,可却不能随意推广出去,只能在本土推行。海外领的土著们奉了国教,对我华夏本土未必是好事。他们信佛那是最好不过,起码百年之内,他们要信佛,你们可明白了?”
众将都是一起点头。陛下的意思是,什么时候这海外领成了本土,那才有资格信道。
至于何时成为本土,那当然是华夏人多土著人少的时候。
“大将军,此岛如此重要,为何陛下不干脆大量移民此地,直接变成本土一州?”又有人问。
罗昱道:“那是因为,大唐如今需要的是更多的海外领,而不是更多的本土。大唐本土已经够大,可海外领却不多。这海外领还有个名字,也是陛下说的,叫殖民地。你们想啊,殖民地都成了本土,那大唐还能捞到那么多好处么?”
部将们想想也是,还是这殖民地更好。
他们不知道的是,皇帝陛下其实是规避后世沙俄的道路,走的是英国的路子。
沙俄的扩张,是把殖民地全部变成本土。弊端就是,沙皇政府没了殖民地,很难得到殖民地的供养,无法优化国内的政治经济结构。
相对而言,英国就聪明的多。本土就是本土,殖民地就是殖民地。殖民地必须为本土服务,向本土输血。然后本土在政治经济结构上处于主导地位,始终保持优势。
罗昱指指夕阳下的风光,“大好山河,不久之后,便是大唐梨州了。梨州,呵呵,好名字!”
之所以叫梨州,是陛下说这锡兰岛的地图如同一只梨的意思。
听起来是个地道的华夏地名,可注定很多年之内,没有成为本土的资格。
在李洛的规划中,锡兰和中南半岛的真腊暹罗等国,还是不同的。
真腊和暹罗在人种和文化上,更接近中原,地理上也和本土相连。
可是锡兰,本质上是欧罗巴人种和澳洲棕色人种的混血,文化上和中原差若云泥。这样的种族,同化起来绝非几十年就能做到,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PS:哎,身体不舒服,今天就到了。晚安。蟹蟹大家支持。
第963、964节 你们看,多精神!
东方的唐军在攻伐锡兰国和曼索拉国,西方的元军也没有闲着。这几年,元军一直在打仗。
至元二十八年二月,儒略历1290年3月(西元1291年),极西之地的英格兰国已经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眼下是复活节前夕,本来无论是贵族,教会,还是普通人,都会准备节日的庆典。儒略历三月,也是“战神月”,应该还要纪念战神玛尔斯。
可是,此时的英格兰,却绝无丝毫节日的气氛。就连灿烂的春光,也无法让人们的心变得温暖。
恐惧的消息,被一群群的乌鸦,一群群的流浪者传遍整个英格兰岛,再传到爱尔兰岛,传到威尔士,传到苏格兰。
哪怕仇视英格兰的威尔士和苏格兰人,此时也因为“上帝之鞭”的到来充满了与英格兰人同样的恐惧。
曾经令英格兰人骄傲,令威尔士人和苏格兰人畏惧的长腿国王爱德华一世,已经在去年底,被东方来的蒙古人在诺曼底杀害了。
哪怕是城中的一个底层鞋匠,或者乡下的一个农夫,都知道现在是什么局势了。
身为王储的威尔逊亲王爱德华二世,在听到父亲爱德华的死讯后,立刻在威斯敏斯特宫加冕,然后在伦敦塔正式继承王位。
爱德华二世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大宪章》,在圣保罗大教堂召开“模范会议”,紧急商议对付要渡海而来的东方异族军队。
参加“模范会议”的有贵族、主教、修道院长、郡代表、自治镇代表。这群拥有统治权和荣誉头衔的人们,在惊慌中经过激烈的争执之后,才让远比不上他父亲的爱德华二世知道该怎么做。
第一,派出大量信使,去四处号召骑士,教士,市民,农奴,流氓,侠盗,罪犯,猎人。让他们拿起武器,守卫海峡,保卫英格兰。
第二,无条件的延长骑士的服役期限。签署《特别法案》,要求骑士的服役期必须服从王国的安全。
第三,和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进行火速谈判。告诉他们,只要参加保卫英格兰,就允许他们获取独立。
第四,拿出爱德华一世在柴郡切斯特的封地,准备一批新的贵族头衔,赏赐英勇抗敌的人们。
第五,无偿征集所有的武器,马匹,粮草,船只。
第六,无偿征调所有的木匠,刀匠,铁匠,医生,炼金师。
第七,告诉占总人口35%的农奴、30%的隶农、10%的奴隶,谁能英勇战斗,王国和教会将会赐予谁人身自由和婚配自由。(占总人口75%的人没有自由,只属于领主和教会的“财产”)。
第八,告诉骑士和战士们,不允许再穿着两英尺(60厘米)的尖头鞋。要是有人脚上还像往常那样带着长长的鞋尖,那么他的屁股将会被尖头鞋踢烂。
第九,颁布《箭术法案》,每人每周日必须练习两个小时的箭术,由当地教士和神父监督。以此储备后备力量,做长期抗战准备。(提前七十年颁布《箭术法案》了。)
第十,假若谁的驴子偷吃军粮,那么该驴子就该接受审判。当然,偷吃军粮的老鼠和蝗虫,也将进行严厉的审判,法官可以缺席判决它们有罪。
第十一,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倘若不敢和蒙古人战斗,那么他们就必须吃可能导致幻觉的、陈年黑麦做的面包来充饥。并且,不允许他们再穿漂亮的细腰紧身衣。
……
英格兰最高教会的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发布了教令,号召凡是希望赎罪的人们,以及任何迷途的羔羊,都要拿起武器战斗。
上帝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幸福美好的天堂。
当然,要是谁胆敢懦弱,那么地狱将是他们最好的归属。要么勇敢的抵抗蒙古人,要么将卑劣的灵魂交给撒旦。
选择吧!
金雀花王朝和考特伯雷大主教的努力,总算在整个欧罗巴大陆沦陷之际,再次组织起反元十字军。
也是最后一支大规模的由政府和教会组织的正规军。
东方历一月,坐镇法兰西巴黎卢浮宫的真金太子,一边分遣诸将镇压各地的反元起义,招降纳叛,一边派安西王阿难答率军五万,从多佛尔海峡渡海进攻拒不投降的英格兰。
元军在西欧获取了很多船,还占领了诺曼底的军港。反观英格兰,反而缺乏船只。
因为海岸防御设施不足,匆匆组建起来的英军仅仅在多佛尔海岸抵挡了五天,终于还是被元军虚晃一枪的在英吉利海峡渡海,最后在斯塔特角登陆。
等到多佛尔海岸的英军主力赶来阻击,元军一部已经到了安普顿。
于是,安普顿之战爆发了。
这一部元军只有两万多人,一万多骑兵,加七千汉军火器兵。由蒙古名将突土哈率领。
元军虽然人少,但都是百战精锐。
英军虽然有七八万人,可装备锁子甲的骑士,不过一万多人。长弓手也只有一万多人,其余的四万多人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这已经是英格兰王国暂时能聚集的最大军力了,而且因为对蒙古军队的恐惧,他们的战斗意志很是可疑。毕竟,英明的爱德华一世,不但在大陆葬送了王国的主力大军,他自己也兵败身死。
而英军指挥官格洛斯特伯爵,也不算什么名将。相反,他曾经在征讨威尔士的战斗中失败。但是如今的英格兰王国,已经找不到比格洛斯特更适合的统帅了。
无论是年仅十八的国王爱德华二世,还是年迈的坎特伯雷大主教,都不放心把最后一支大军的指挥权,交给嘴上无毛的年轻贵族。
决战就这么开始了。
一个名叫罗吉尔的随军修道士,在他后世有名的《书信集》中,记载了元英之间的“安普顿战役”。
“…令人恐惧的巨响出现,如同神罚降临…还有那如同波塞冬三叉戟般的弩箭,无情的收割孩子们的生命…”
“…撒旦一样的蒙古骑兵,就像狼群一样呼啸来去,他们射出刁钻的羽箭,神出鬼没…第四天,蒙古人对士气低落,精疲力尽的大军发动了总攻…国王的军队,无论是骑士还是长弓手,还是雇佣兵,在蒙古人的重骑兵下,无可避免的崩溃了…”
“…我们失败了。一切都难以挽回了。我必须离开这里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贵胄) 起点VIP2021-11-16完结 5WSC12.73万总推荐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
-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21-11-13完结3.3万总推荐李节穿越成为大明宰相的孙子,还没等他高兴,却发现他这位祖父名叫李善长,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