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圣诞稻草人)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圣诞稻草人
- 入库:04.13
他又有什么资格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一城又一城?
冯英苦笑着道:“主公之才,我不如也。”
鱼禾看了冯英一眼,没好气的道:“行了,别吹捧我了。分田的事情就暂时这么定下了,具体的细节就交给你去处理。
尽快让百姓们安定下来,恢复农耕。”
冯英拱手应允了一声。
鱼禾起身,“我也该回滇池去了。交州的战事已经有结果了。邓让那厮在我们频频捣乱的情况下,扛不住荆州兵的攻伐。
如今不得不向我们投诚,换取一丝喘息之机。
亡承应该很快会返回来,邓让交割律高三县的使臣很快也会抵达滇池。
我得回去主持大局。
此地的民政,皆由你决断。
各县官员,除了县宰以外,你可以和各郡的郡丞商量。
兵事上以阴识的命令为准。
有大事发生,可以传信给我。”
冯英有些意外的起身,“您要回滇池?不将行营迁移到此处?”
在冯英看来,汉阳绝对是一个比滇池更适合当首府的地方。
鱼禾就应该从滇池迁移到汉阳,统管各郡。
但鱼禾有自己的考虑,他并不打算扎根在汉阳。
甚至滇池也只是鱼禾一个临时的住处。
鱼禾心目中的首府,是金陵、是长安、是幽州。
金陵尚未被孙权营造成都城,所以金陵在新朝大部分人眼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地方。
鱼禾可以抢在孙权之前,把这个古都给建设起来。
长安是汉新两朝的都城,也是天下人心目中的首府。
占据长安,定都长安,也就意味着夺取大位,正式的成为天下之主。
幽州就是后世的首都,现在居住在幽州的,大部分是游牧民族的人,以及一些归降的游牧民族。
定为都城的话,有点不太合适。
喊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类的话更不合适。
因为如今的威胁,大多都在西域或者长安以北。
所以定都长安,更有一种‘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味道。
但有那么一点情怀在,鱼禾将其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也不为过。
鱼禾辞别了冯英,又派人给阴识、马援、张休传信交代了一番。
然后带上了相魁、吕嵩、漕中叔,以及左虎贲卫的一营兵,返回了滇池。
一路无碍,顺利的抵达了益州郡。
到了味县,鱼禾特地停留了一番。
查探了一下益州郡的民情。
味县治理的还不错,味县县令也算是个干吏。
短短一年半,不仅完成了鱼禾交代的修路任务,也完成了鱼禾交代的农桑人物。
鱼禾初入益州郡的时候,最先到的就是味县。
当时的味县,是一个小小的坞堡形的城池,以及一片荒地,百姓们没几个。
如今的味县,城池还是那个小小的城池,但是内外的行人却数不胜数,有不少小商小贩在沿街叫卖,街上也开设了不少铺子。
一些北方才有的东西,也出现在了城池内。
大街上有汉人也有滇人。
汉人大多是商人和住在城里的百姓,滇人大多是暂居在城内帮山寨采买货物的。
城外的所有田产,已经被开垦了出来,一些田产甚至开垦到了半山腰。
一眼望过去,全是油黑油黑的沃土。
秋粮已经种下,已经发出了一朵朵小小的绿芽儿。
透着勃勃生机。
除此之外,在味县田庄外,还能看到一个小小的码头,以及几个水车。
以前在益州郡可看不到这东西。
味县县令还特地带着鱼禾去了一趟味县的粮仓和学室。
粮仓里的粮食并不多,仅有两个粮仓。
但味县县令在给鱼禾介绍粮仓的时候,却无比的骄傲。
原因无他,鱼禾已经从味县拉走不少粮食,去养兵养民了,味县还能剩下两大仓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难得。
味县县令带着鱼禾观看学室的时候,更骄傲。
味县足足立了十七个学室,每个学室收拢了近百蒙童。
但味县似乎并没有这么多蒙童。
当鱼禾看到一些光着脚丫,吊着鼻涕,手握着竹棍,在沙土上跟着先生学写字的蒙童的时候,很吃惊。
那个蒙童明显是一个滇人百姓。
因为滇人百姓习惯了光着脚,他们的孩子也是如此。
味县县令这厮已经向时代跨越了相当大的一步,已经开始搞民族融合了。
看那些滇人蒙童在学室内自如的样子。
显然融合的不错。
若不是这厮管不住自己的坏习惯,坑了庄氏一群猎人一大笔猎物,被庄顷写信告到鱼禾头上。
鱼禾就该给他一个郡官做。
这厮以前就是因为贪污被拿下的,在鱼禾手下还算收敛,可是一旦对上了外人,就管不住自己的手。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也没办法,我就是管不住我自己,看到那些傻子主动送上门,不坑他们,我实在是夜不能寝食不能昧’。
鱼禾现在跟庄顷是合作关系,不好提拔这厮。
只能给这厮许诺了一个犍为郡的官职。
四年期满以后,这厮要是做的不错,或者在此期间又大功,鱼禾就会给他升官。
这厮得到了鱼禾的许诺,拍着胸脯保证,他回头就去找那些滇人、苦力、蛮人说项,赶在明年之前,一定让味县在册的人口突破五千户。
达到鱼禾定下的最高标准。
……
……
第364章 全家人被攻略了?
在味县、牧靡、同劳、谷昌、同劳几县巡视了一圈,鱼禾才回到滇池。
鱼父、鱼母、庄乔等人,也不知道是住不惯偌大的太守府,还是刻意的在给鱼禾这个益州郡的王腾位置,他们并没有住在太守府。
反而在滇池城内的北边,选了一处临近滇池的地方,修筑了一座纯汉式的院落,住了进去。
鱼禾回到太守府,发现除了太守府的守卫,以及他的文书兼跑腿的鱼越,府内再无旁人。
鱼越一见到鱼禾,兴冲冲的扑到鱼禾面前,“大兄!”
鱼禾打量了一番鱼越,笑着道:“长高了?”
鱼越重重的点头,认真的道:“长高了足足三寸呢。”
鱼禾摸了摸鱼越的脑袋,带着鱼越进了太守府。
坐定以后,陪着鱼越聊了一些家常,得知鱼父、鱼母一行人搬到滇池城北以后,略微愣了一会儿,但却没多说什么。
鱼禾随后又问了鱼越一些益州郡的政务。
益州郡各处,跟鱼禾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多大差别。
除了田产多了一些,产的粮食多了一些,汉人的话语权大了一些,再没有其他太大的改变。
没什么值得鱼禾特地去关注的。
唯一令鱼禾意外的就是,阴氏的大妹子阴丽华,不知道怎么就成了他太守府的长史。
不仅管着太守府内的钱粮,也管着益州郡的钱粮、田产、商业。
权力大的有点过分。
“我怎么不记得我任命过阴丽华为太守府的长史了?”
鱼禾狐疑的问鱼越。
太守府确实有长史这个职位。
但是比起刺史府的长史和州牧府的长史,那是天差地别。
刺史府的长史、州牧府的长史、王爵府上的长史、乃至于太子宫里的长史,那都是正儿八经的官,权力很大,有丰厚的俸禄。
唯独太守府的长史,有俸禄,勉强也算个官,但是没有太大的权力。
充其量就是太守府的一个大管家。
官不了府外太多事情,除非太守另行授权。
毕竟,刺史府、州牧府、王爵府、太子宫的长史,皆是由朝廷任命,
太守府的长史,那是自己自行任命,却可以在离任的时候带走的。
鱼越眨巴着眼,一脸呆萌的道:“我也不知道,娘到滇池以后不久,阴姐姐就成了太守府的长史了。”
鱼禾瞥着鱼越,疑问道:“是娘任命的?你就没问问?”
鱼越瞪着眼,理直气壮的道:“我也不敢问啊。”
鱼禾愕然道:“有什么不敢问的?”
鱼越梗着脖子,更加理直气壮的道:“我扛不住娘手里的藤条啊。”
鱼禾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理由有点强大的过分,他竟然无言以对。
鱼禾思量了一下,“罢了,你去找阴丽华,让她来见我,我问一问她,就明白了。”
鱼越挠了挠头,道:“阴姐姐被阿耶叫去了,阿耶特别喜欢阴姐姐泡的香茶。”
鱼禾愣了一下,随口道:“那就等阴丽华泡完茶,让她过来一趟。”
鱼越摇着头道:“那不行,娘说阴姐姐是大户人家出身,知书达理,又精算学和礼仪,让她教导小妹呢。
庄娘娘要向阴姐姐请教刺绣,要给小弟弟绣一个红肚兜。
亡娘娘要向阴姐姐请教织锦缎。”
说到最后,鱼越苦着脸道:“就连我,傍晚的时候也要跟着阴姐姐做学问。阿耶说大兄能有今日的成就,全是因为有一肚子学问。
阿耶说我以后得帮大兄,得多做学问。
相似小说推荐
-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21-11-13完结3.3万总推荐李节穿越成为大明宰相的孙子,还没等他高兴,却发现他这位祖父名叫李善长,而现...
-
乱清化学家 (暮看云) 塔读VIP2021-11-10完结3689总银票白手起家,咱就大炼钢铁!敌人太强,咱就枪炮升级!地主太多,咱就减租减息!三藩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