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贵胄)


  一想到这里,李若冰的心头顿时有些火热,甚至顾不得往日里披着的儒家那层皮了。
  “启奏官家,臣以为兵甲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困仓虚,四邻诸国不服,霸王之名不成,此无异故,其谋臣皆不能尽能忠也。”
  说完之后,李若冰便保持着俯身下拜的姿势,目光炽热的瞧着赵桓。
  赵桓看了看一脸茫然的朱皇后,又瞧了瞧如同看见叛徒一般意欲食人的李纲,笑道:“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
  赵桓的话音落下,朱皇后依旧一脸的茫然,李纲和王时雍等人却差点儿就瘫在地上,只是顾忌着不能君前失仪才勉强保持着正坐的姿势。
  而李若冰却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李若冰说的那几句话,正是《韩非子·初见秦》里面开篇明义的几句话,而赵桓同样用了《韩非子·说林下》里面的话来回答李若冰,只是省略了“负其时也”四个字。
  原本加上“负其时也”这四个字,意思是事情有做了而失败的,因而认为不做比做要好的,是因为人们只看到了赔本的时候。
  可是在省略了这四个字之后,意思就变成了事情去做了有可能会失败,却总好过不去做。
  对于李若冰来说,官家是不是故意省略了“负其时也”这四个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家通过这句话所表达出来的态度——
  法家出头的日子就要到了!
  赵桓瞧了瞧依旧茫然的朱皇后,又瞧了瞧如坐针毡却又勉强保持镇定的李纲和王时雍以及脸上满是笑意的李若冰,忽然笑了一声道:“罢了,这些朝堂上的事情就不说了。待会儿咱们一起去那个祝家庄子瞧瞧。”
  ……
  祝家大郎心里有些郁闷。
  前脚还能去西夏那边打打秋风,偶尔走运的时候不光能顺些良马,还能顺手抓些劳工卖到奉圣州去换钱,可是自打官家亲征了西夏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西夏没有了。原本的西夏现在已经成了甘肃布政使司,草场和马场都成了大宋的,自己又不是活的腻歪了,肯定不会跑去有军队驻守的马场去盗马。
  问题是原本那些该自己抓来换钱的劳工也被禁军那些杀才们抓了个精光,连根毛都没给自己剩下!
  难不成要让自己这个大名鼎鼎的“西凉马盗”金盆洗手?
  就在祝家大郎摩挲着下巴上的络腮胡琢磨着是不是应该把胆子再放得大一些,以后改去北边抓劳工的时候,祝府的官家却来到祝家大郎身前,低声道:“老爷,时辰到了。”


第160章 不按套路出牌
  “时辰到了”这四个字,就好像有无穷的魔力一般,原本怀抱着暖手炉子瘫在榻子上的祝家大郎噌的一声站了起来,不仅皱着的眉头变得舒展开来,就连左边脸上从眼角到嘴角的那道伤疤似乎都不再狰狞。
  尽管自己经常带着庄户们跑到兴庆府那边抓劳工,到西凉府去盗马,可是身为祝家庄子上唯一一个读过几天书的庄主,祝家大郎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因为自己读过书,是个读书人。
  既然是读书人,就该那什么来着?对,就该达则兼济整个庄子,让整个庄子上的娃娃们都能读上书,哪怕不能做官,起码也好过娃子们长大了接着跟自己当马盗不是?
  可是读书这种事情,那是真正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祝家庄子是整个汴京城周边都出了名的马盗窝,就算能买来书本,自己又该上哪儿弄先生过来教书?难不成跑大街上随便敲晕一个扛回来?
  那可不成。读书人都金贵,自己前脚刚把人敲晕,说不准后脚就得被开封府的衙役们弄死,然后拿着自己的人头去邀功请赏。
  现在好了,托当今官家的洪福,往年尽出些土匪马盗的祝家庄子也有了学堂,官府还派了先生来学堂里教娃子们读书识字,这可真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大好事儿!
  “快走,旁的事儿可以放在一边,那些先生们可不敢怠慢。”
  祝家大郎一边向外走一边连声催促道:“告诉厨房,让他们准备酒菜的时候都用点儿心,今天这顿酒宴是给学堂的先生们准备的。待会儿老爷我亲自在门口端菜,谁要是敢不用心,就仔细他们的皮!”
  “老爷放心!”
  祝府管家极为狗腿的哈着腰,答道:“小的已经跟他们说过了,这次宴请的是学堂的先生,由不得他们不用心。”
  祝家大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想到自己宴请这些先生们是在替庄上娃子们的未来铺路,祝家大郎就开始了深深的自我感动。这一感动,祝家大郎就开始琢磨着是不是应该去一趟金国,抓几个金国娘们儿回来给那些先生们暖床?
  可是很快,祝家大郎就忍不住想要呸自己一脸——
  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叫暖床呢?那叫红袖添香夜读书!
  只是那金国娘们儿生性狂野,那些先生们怕是降不住吧?
  只是眼看着都要走到学堂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忍不住有些头疼的祝家大郎干脆把问题抛给了管家:“你说,老爷我是该去给那些先生们弄几个金国娘们儿呢,还是该去弄几个西夏娘们儿?”
  “西夏已经成了甘肃布政使司,你敢去抓一个试试?至于金国的,肯定也不成。”
  祝府的管家还没来得及回话,祝家大郎却听到了一个一辈子都不敢或忘的声音。
  无视了天上扬扬洒洒的雪花,赵桓手中轻摇着折扇,笑道:“你当老祖宗攻略西域,就是为了西域那几斤葡萄干?”
  唰的一声收起折扇,赵桓止住了想要行礼的祝家大郎,笑道:“行了,多的话朕就不说了,你自己慢慢琢磨。朕今天就是来看看这庄子上的学堂,顺便给娃子们送些东西。”
  ……
  “钦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墨子》、《韩非子》、《算经》各一百五十三册,钦赐当今官家御笔亲著《奇趣图说》、《物理》、《化学》各一百五十三册,钦赐文房四宝一百五十三套,弁甲一百五十三套,制式刀剑各一百五十三柄。”
  礼部以及开封府派过来的官员们一脸懵逼,被分配到祝家庄子学堂的先生们也一脸懵逼。包括祝家庄庄主祝家大郎同样一脸懵逼。
  只不过,礼部和开封府的那些官员以及学堂的先生们懵逼,是因为赵桓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赏赐的东西有些不对劲——
  你说官家要赏赐四书五经就赏赐四书五经,现在赏赐了四书加诗经是什么意思?剩下那四经呢?就算官家任性胡来,非要加上一门《算经》也行,可是那《墨子》和《韩非子》这种学说又算怎么回事儿?
  还有那个什么《奇趣图说》和《物理》、《化学》又是怎么回事儿?刀剑?弁甲?官家你敢不敢更任性一些,干脆把制式的弓弩也给他们呗?
  至于祝家大郎也懵逼,是因为赵桓赏赐的这些东西,数目上有些不对劲:“官家,是不是太多了些?庄子上该进学读书的娃子一共才七十五个,多出来的那些……”
  “你说只有七十五个要进学的娃子,是只算了男娃儿,没有算女娃儿吧?”
  赵桓笑了一声道:“男娃儿能读书,女娃儿自然也能读书。算上庄子上的女娃,就正好是一百五十三个娃子,朕赏赐下来的这些东西,正好。”
  “女娃儿也要读书?”
  祝家大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忍不住瞪着一双牛眼,傻乎乎的问道:“不是向来只有那些达官贵人家里的千金小姐才读书的?这庄子上的野丫头……”
  “朕现在给她们读书的机会。”
  赵桓笑道:“正所谓门当户对,庄子里的男娃们读了书,以后娶媳妇的时候要娶什么样儿的媳妇?你让他们娶一个大字不识仨的农家姑娘,他们还愿意么?哪怕退一步说,就算他们愿意,可是女子出嫁之后要相夫教子,不识字,如何教子?”
  祝家大郎被赵桓的问题问得有些傻眼。
  凭心而论,祝家大郎觉得官家这话说的没毛病,可是仔细想想,却又感觉有些说不出的怪异——
  如果那些女娃儿都读了书,她们还愿意嫁给村里的那些野小子?万一都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起了想要入宫去当娘娘的心思可怎么办?
  都说这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可要是全都纳进宫了,这皇帝家的葱还够剥的吗?庄子上的那些男娃儿又该上哪儿娶媳妇去?
  一想到这里,祝家大郎就忍不住有些头疼。
  就在祝家大郎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赵桓却是缓步登上了学堂前的台阶,扫视了台阶上的一众先生,然后深深的揖了一礼。


第161章 运气都用在投胎上了
  双倍懵逼。
  那些被礼部安排到祝家庄子担任先生的读书人或许没什么感觉,但是礼部和开封府的那些官员们却很清楚,当今官家还是第一次向别人施这么大的礼。
  尤其是这个被施礼的对象之中,还包含自己——当初在朝堂上,官家是怎么对待上皇的?就连拱拱手的礼节都懒得做,更别说像现在这样深深地环揖一礼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