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清化学家 (暮看云)


  数学方面的教育还好说,重点教学的九个数学优等生组成数学研究班,开始学习数列和几何等更加高深的数学知识,只要刘磊制定出学习计划,让他们自行研究公式和例题就行。有不懂的地方再加以讲解,牵扯自己精力也不算多,但化学和物理就不一样了。
  刘磊不是一味的由浅入深,纯理论的教学,而是更加贴近实际。例如化学方面除了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各种元素的资料之外,更偏重的就是化学实验,只要大家的化学实验熟练之后,新产品就能源源不断的被试验出来。
  物理方面有些难办,毕竟刘磊不是机械专业出身,在学习了基础物理知识以后,刘磊就没法继续深入教学了,他只能教给学生们基本的物理和机械知识,将自己所知的轴承、螺栓、齿轮和连杆等基本零件画出来,让他们自己试制,能组装成什么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
  刘磊的想法是这些人学会理论知识以后,就扔到工匠村里去,让他们通过实践,慢慢研制新产品。那些资质比较平庸的孩子同样有自己的位置,或许他们的理论学习还要多持续一段时间,但未来可以作为老师,去教授更多的孩子。
  刘磊已经打定了注意,依靠这批孩子,将华夏的基础教育体系建立起来,只要能收获更多的新型人才,以华夏的人口基数绝对可以比欧洲更快进入工业革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也绝对可以拥有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强大的军队,到时候还怕鞑子铁骑吗?
  经过这些天的思考,刘磊复兴华夏的计划已经渐渐有了清晰脉络,他也更加起劲得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
  这天中午刘磊下课的时候,多日不见的陆荣找到了他:“大人,属下有些事情想说。”
  “哦?陆主簿有话尽管说。”刘磊对手下向来随和。
  陆荣道:“属下有个孙子想到大人这里学习,另外李况的儿子也想入学。”
  “哦?你的孙子?他们不是都在老家吗?”刘磊记得陆荣当初与他提过这件事情,后来却不了了之了。
  陆荣道:“前些日子属下长子陆荃曾经来过一次,还听过大人讲过的一次课。他当时就对大人拜服不已,遂回乡将家中老小尽皆迁移了过来,还打算让长孙入学。后来李管事知道了这件事情,也把自己的儿子找了来。”
  李况知道这边的情况刘磊并不意外,自从得到耿精忠的支持以后,这件事情已经成了半公开的秘密。虽然其他官员还是颇有异议,却根本无法给刘磊带来什么困扰,最多只是酸溜溜的说一句此子好为人师罢了。陆荣曾经听过自己上的课,表示要让孩子来学习他并不十分惊讶,可是李况从未来过后院,也并未听过自己上课,为何将儿子也送来,这似乎有些不对劲。
  本来按照刘磊的想法,陆荣让孙子来上课,是因为自己所讲的知识吸引人,但现在想来可能不是,甚至连陆荣也并非真心的。估计这两个家伙以为自己真的好为人师,才投其所好让子女过来,目的只是与自己拉近关系。
  尤其是刘磊在与新晋靖南王耿精忠关系密切的风声传出后,今后平步青云的可能性大增,他们应该是打算先让子弟成了自己的学生,待自己成为一方大员后,也会多加照顾的。
  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奋斗一生仅是吏员的他们对官位的向往是非常强烈的。而见惯了官场伎俩的他们,也不会天真得认为当官就靠读书好考取功名。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如果自家的子弟成了刘磊的学生,而他又高升成为大员,当官的机会比走科举之路要快得多。
  因为李况莫名其妙的表现,刘磊算是想通了其中关节,不过他并没想要阻止对方投机取巧的心里。
  刘磊注定是要造反的,手下这些吏员如果因为子弟的关系,与他成了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到时候就算逼于无奈也只能跟着自己造反。
  如果这样的情况成真,他岂不是等于多了一批忠心的能干吏员?到时候能不能沾光不好说,说不定他们还会追悔莫及的,只是一步踏进这趟浑水,也就由不得他们反悔了。
  想到其中关窍,刘磊当然会大力支持,他笑眯眯得说道:“既然诸位子弟求学若渴,我也不好阻拦。我看这样吧,你们在各府若有些什么关系好的吏员,也可以介绍他们的子弟过来求学,我是统统接受的。不过你只说我在衙门开办了私塾,不要说这里的学生都是做什么的。”
  官员开设私塾虽然也很奇怪,至少还属于科举体系内的,能避免大部分人的反感和闲话,只要不让别人知道他教授的都是小乞丐即可。何况现在有了靖南王府这杆大旗,刘磊已经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多谢大人。”陆荣听到刘磊答应,连忙拱手道谢。
  “哦对了,你的长孙和李管事的儿子叫什么名字?”刘磊忽然想到说了半天,还不知道对方名字。


第68章 玻璃热销
  陆荣答道:“属下长孙姓陆名叫奎勋,李管事的儿子名叫李卫。”
  “哦,知道了,明天让他们来上课吧。”刘磊挥退了陆荣,背着手向房间走去,走出十几步他忽然醒悟过来:“谁?陆奎勋和李卫?不会这么凑巧吧。”
  刘磊摸着下巴想了片刻喃喃自语道:“不会的,怎么会如此凑巧,两个人才的家中长者都在我麾下做事?肯定是重名,重名的。”
  第二天开始,陆荣的长孙陆奎勋和李况的儿子李卫就加入到了班级中,开始了他们的学习。两人曾经上过私塾,在文学方面造诣要比小乞丐们深得多,但在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则完全是空白。
  本来陆奎勋和李卫还打算以自己在私塾的功底,于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结果发现真正需要补课的是他们两个。这两个人也是优秀人才,尤其是陆奎勋对杂学非常喜欢,在发现了这些新奇知识以后,就犹如遇到了水的干海绵,开始不断的吸收起来,短短几天内就显露出了不凡的成果。
  刘磊对这两个人也是刻意栽培,同时留心他们的学习情况。陆奎勋的进步速度,让刘磊有些相信他就是后世那个杂学大家了,反而是李卫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在文学课上每每突发奇想都切中要害,让刘磊看到了他不同的一面。
  有了这两个人的表率,再加上陆荣的暗中联系,漳州府城吏员们却是有不少人将子弟送了过来,让普通班的人数又提升了二十多个,他只好再次将之分成了两班,甚至将陆荣的两个儿子陆荃和陆葇全都拉来暂时做了教书先生。
  刘磊埋首于后院,刻意培养人才的时候,在漳州府城内却再次被新产品引发了轰动,其源头当然又是张扬主持的那家杂货店。自从肥皂和雪花膏开始售卖之后,这家杂货店变得火爆异常,每天的顾客都人山人海的。为此张扬在请示了楚风之后,将整条街的八间门面全都买了下来,用作买卖交易之用。
  八间店面同时经营,算是勉强将顾客分流了,可是从昨天晚上店铺开始贴出售卖新品玻璃的之后,今天早上人数便多了数倍。幸好张扬早有准备,将半数店铺都改成了玻璃制品的专门售卖店,才不至于被顾客堵死大门。
  买东西的人能达到如此之多,大部分还都是外地商人的缘故。这些人在经历了肥皂和雪花膏两次热卖之后,都赚了不少钱,一些头脑灵活的商人便派人常驻漳州府了。这些常驻漳州府的商人只有一个任务,每天盯着店铺有什么新产品,一旦有新产品立刻下单。
  真的有这么多商人慧眼识珠吗?当然没有,关键是张扬店铺里的货物实在太亮眼了些。玻璃碗、玻璃盘、玻璃杯应有尽有,还有各种玻璃艺术品全是用陶范吹制出来的,晶莹剔透的感觉令没见过这种东西的人很是迷醉。
  工匠们也算是天马行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了不少奇特的东西。甚至有工匠受到刘磊那批化学设备中玻璃棒的启发,借助钢化玻璃强悍的硬度,制作出了玻璃筷子和玻璃勺。
  华夏在历史上只有琉璃,虽然那也属于一种玻璃,却并不透明。或许在后世的人看来,琉璃的色彩更具备收藏价值,但对十七世纪的华夏人来说,透明的玻璃更具有吸引力。尤其是摆在柜台上的玻璃餐具一应俱全,如果家中用整套的玻璃餐具吃饭,就足以成为当代最好的炫富手段了。
  欧洲的玻璃因为原料问题,虽然透明却总是偏绿色,而刘磊通过在熔炼过程中加入铁粉,让玻璃变得完全纯净透明没有任何颜色,更加吸引人。当然这些玻璃制品都不算便宜,至少也要家底殷实的小地主才买得起,但只要能负担得起,没有多少人能抵御这样的诱惑。各种玻璃餐具和工艺品虽然赚的很多,但比起玻璃镜和平板玻璃来又逊了一筹。
  事实上这个时代华夏已经开始有玻璃镜了,这是欧洲商人在海上通商的工程中,从欧洲带过来的。只不过在欧洲玻璃镜的价格也不低,再加上漂洋过海的运费和航行中的损耗,价格是非常高的。
  与那些欧洲玻璃镜比起来,张扬店中的玻璃镜要便宜了一半左右,更何况刘磊制作出来的玻璃镜摒弃了欧洲的锡汞粘贴方式,改为以硝酸银溶液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的镀银工艺。这样制作出来的玻璃镜不论是大小、反光度,还是镜面的平整程度,都不是欧洲小镜子能比拟的,售卖的火热程度可想而知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