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其实他算漏了,侯君集这是一举两得,主要还是逼迫李承乾造反,没有一面旗帜,只凭他一人一军是不可能成功的。削弱城防,只是顺势而为。
  李元瑷知道时间不多,今日东宫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夜里必然是行动的时候。
  看了看天,大概还有两个多时辰。
  两个时辰,足够自己通知李世民撤离灞水山庄了。
  只要自己能保自己那个便宜二哥无恙,此次谋反就算闹得再大,亦无济于事。
  李元瑷正准备行动,心思突的活络起来,他想到一点,能护住李世民,只是蝇头小利,真正的大利是制止此谋反的发生。


第75章 说太子谋反你信嘛
  长孙无忌拖着疲乏的身子回到府上,李承乾拥有不俗的治国能力,但与他的父亲李世民相比,还是有着差距的。
  尤其是在外交方面,更加显得生嫩,做不到恩威并施。
  至关重要的是李承乾似乎对于北地草原特别优待,几个出人意料的决策搞得朝中武很是头痛。
  外交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
  世界那么大,就算在强大的帝国,也不可能占领每一寸土地。
  外交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李世民恩威并施,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他不但通过外交给唐王朝储备了华夏所有王朝都不曾拥有的军马资源,还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货真价实的天可汗,并非是一句可有可无的尊称。
  唐军出战,所有兵士包括步卒,一律提供战马代步。
  而各方部落,皆听李世民令而战,攻伐吐谷浑、高昌,李世民就直接下令突厥、契苾一并出兵,听从李靖、侯君集的调遣。这些蕃兵蕃将受到李世民的恩典,表现丝毫不逊色唐将,甚至身先士卒,愿意为唐军效死。
  李世民能得上下所望,这恩威就把握的极其到位。
  李承乾却一味的施恩,在这方面没有领悟到李世民半分精髓。
  长孙无忌是坚决支持李承乾为皇储的,费尽心思的为他擦拭了屁股,有些心力憔悴。
  长孙无忌并没有歇息,除了唐王朝的司空,他还是关陇军事集团的领袖。
  作为集团首领,如何安排各集团与朝中职位,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现今关陇军事集团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这天下大定,需要的是能够治理国家的人才,而且随着盛世的滋养,一个个官武勋之后,脑满肥肠的比比皆是。
  关陇集团的核心,八柱国的后人,已经没有像样的继承人了。
  包括他自己的长孙家,都找不出一个能够统兵的,更别说上阵杀敌。
  “是应该做出改变了!”
  长孙无忌默念着,手里拿出了一人的档案:褚遂良。
  褚遂良出身名门,父亲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骑常侍一职,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为好友。褚亮因与杨玄感有交情,故在杨玄感起事被镇压后左迁为西海郡司户。大业十三年七月,薛举称帝,褚亮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褚遂良则做了薛举的通事舍人,掌管诏命及呈奏案章。
  至于后来的事,长孙无忌都清楚,李世民荡平薛举势力,收编了薛举的收下,褚遂良也成了李世民麾下的铠曹参军。
  褚遂良出身高贵,且发迹于西北,与五姓并无往来,正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另外褚遂良书法当世一绝,深讨爱好书法的李世民的欢心。
  若能将之拉拢进关陇集团,达成联盟,将会如虎添翼。
  便在长孙无忌为将来谋划的时候,突然得到了李元瑷求见的消息。
  长孙无忌直接起身道:“让他与会客室等候。”
  现在的李元瑷可以用今非昔比四个字来形容,即便是长孙无忌也不能无视他的存在,直接走向了会客室。
  长孙无忌笑的跟弥勒佛一样,热情的迈入客厅,道:“不知商王驾到,某有失远迎。”
  李元瑷没有时间跟他客套,开门见山的说道:“长孙司徒,我说太子与侯君集今夜起兵谋反,你信嘛?”
  皇城南衙。
  月黑风高,这聚集了三省六部的南衙显得格外寂静。
  兵部位于安上门街第二条街第一巷,位于光禄寺右侧,军器监左侧。
  前面是少府监,背靠着右卫、左卫率府,由两卫兵马在侧,足见其重要。
  可就在这寂静的夜里,右卫率府悄悄涌出大批兵士,他们训练有素,奔行无声,用早已准备好的梯子架在了兵部的后院,然后攀爬而上。
  贺兰楚石嘴里含着包裹黑布的唐刀,不住的挥手,让兵士加快攀爬速度。
  侯君集贞观元年就给李世民封为右卫大将军,一直以来职位都没有变动过。他们对于右卫周边,兵卒的巡营方式时间,了如指掌。
  今日南衙十二卫上上下下除了右卫都忙的如热锅上的蚂蚁,这一入夜,明显就能感受到巡夜的兵士的积极性与专注力远不如以往。
  本来这南衙皇城重心在于各处城门入口,内部就从没有发生过异样情况,略有松懈,现在更是如此,非常便于右卫兵士行动。
  “快快快!”
  贺兰楚石看着一个个身手矫捷的兵士,心底一直默念着。
  他们的目标是兵部左近的武库。
  兵部武库是朝廷为紧急备战而设立打的军器库,里面储存着大量的衣甲、刀剑、强弓、硬弩,都是将作监或者工部的专业人员设计锻造属于当前朝代最为先进的器械。
  里面储存的战备物资要领先各军兵卒的标准配置至少一个档次。
  侯君集将造反的首攻目标设为兵部武库,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即是如此重要的武库,守卫自然深严。
  武库的守卫不归属于十二卫将军统治,是全新的护卫系统,其中大部分兵卒是最初跟李唐打天下的元从禁军调拨的。
  即便是兵部尚书本人,也需得到尚书省的调命,才有资格动用武库里的器械。
  元从禁军又称“父子军”,父老子替,不论战斗力还是忠心都屈指可数。
  侯君集迫切的想从工部要拿三百强弩,为了就是对付武库守卫。
  再强悍的兵卒,于强弩面前都不堪一击。
  现今取强弩失败,他们也只能硬碰硬的跟武库守卫决死了。
  面对这种情况,奇袭武库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夜行动的成功或失败。
  贺兰楚石有些紧张,本来夏夜闷热难耐,现在又行谋反之事,压力之大,鬓角的汗珠如雨落而下。
  见三百兵卒终于在下一波巡防护卫经过时翻进了兵部后院,他一抹额上汗珠,亲自爬了上去,然后让余下的兵士将梯子收好。
  侯君集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对于兵部的布局也是了如指掌。
  贺兰楚石脑海里早有了最佳的进攻路线,他当先带路,三百人悄无声息的往武库方向摸去。
  还未抵达武库,突然间兵部灯火通明。


第76章 兽径
  刺眼的火光让贺兰楚石瞬间失神,待他脑子恢复正常,又是一阵目眩:周边皆是明晃晃的弩箭,四方能够藏人的阴暗处布满了兵士。
  强弩是唐军野战所向无敌的利器,唐军弩箭的普及率远胜前朝。
  每一个唐兵皆配备弩箭,对于弩箭的威力使用,所有唐军都有一定的认识。
  就周边的这些弩箭,只要对方一声令下,于此躲无可躲,避无可避的狭小空间,只要一轮,他们就能折损大半,失去战斗力。
  “贺兰楚石,投降吧!不要做无畏的挣扎与牺牲”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贺兰楚石定睛望去,心若死灰。
  火把的映照下,对方一身戎装,英气逼人正是兵部尚书李绩。
  李绩虽一直为侯君集死死压着,并不意味着前者不如后者。
  实是因侯君集是李世民的亲信,玄武门之变,他率兵唐高祖和朝臣,立下汗马功劳之故。
  而李绩虽然偏向李世民,选择了中立,但跟侯君集是没得比。
  故而侯君集力压李绩,更多的是亲疏原因。
  李绩的军事表现,可毫不逊色侯君集。
  在唐军内部有一个默认的榜单,论军事李世民、李靖是第一档的,侯君集、李绩就是次之前二者的第二档。
  这位与侯君集齐名的兵部尚书再此,贺兰楚石知道大势已去。
  哐当!
  手中的兵器丢在了地上。
  右卫兵士见贺兰楚石都选择了弃械投降,一个个也都先后丢下了兵刃。
  李绩也松了口气,唐王朝的十二卫皆属于备战兵种,战事一起,先立统帅,然后从十二卫中抽取兵卒,归于统帅指挥。
  右卫是侯君集一手训练的不假,但里面的兵士也多次归于李绩帐下,接受李绩的统御。
  若无必要,李绩真不愿对自己曾经统帅过的兵士动手。
  东宫。
  虽是炎热夏季,可东宫大殿里却透着一股凉爽。
  身为皇太子,李承乾的待遇自然不同。
  大殿里的各个角落皆有冰块降温,令殿中人如在空调房一般清爽。
  李承乾在大殿来回渡步,殿中的凉爽并未让他平静,反而显得格外暴躁。
  他很讨厌这种感觉,尤其是知道徐齐聃压根就不必知情,一切都是侯君集自导自演的局的时候,李承乾对侯君集的不满已到了极致,但他更加清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已经到了这一步,就没有退路了,不成功便成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