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便在他往石堡撤退的路上,石堡为唐军摧毁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
  论钦陵身躯摇了摇,险些栽下马背。
  “玛本!”
  周边的亲卫惊骇大叫。
  论钦陵用力拍了怕脸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看着周边的千余兵士,咬牙道:“走,我们从大非川绕过青海湖退回逻些……”
  到了这一步,论钦陵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也知道再不认输,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知进晓退,不为了求胜意气去打必败之战,也是名将应有的气度。
  可就在他转到大非川的时候,苏定方已经率领轻骑先一步穿过了大非川攻陷了乌海,堵住了吐蕃军的去路。
  料事如神的苏定方见论钦陵逃跑的方向不对,已然看出了论钦陵困兽犹斗的心思,惊叹之余,心中大喜。
  论钦陵真要一味的逃跑,他反而不易操作。
  生擒主帅,绝非轻易之事。
  论钦陵另有他图,给了他堵截的时间。
  苏定方选择相信薛仁贵,果断的放弃对论钦陵的追击,直接率军攻陷了乌海,一方面抵挡住了吐蕃军的归途,另一方面防止高原上的吐蕃兵派兵下乌海支援,力求将论钦陵部全数歼灭。
  论钦陵看着面前已经给苏定方击溃的吐蕃败卒,一股叫乏力的感觉油然而生。
  他自觉此番出战,没有多余纰漏,可对方每一步都走在自己前面,那种无力回天的挫败令他几欲晕阙,强忍着心头不适,叫道:“撤,往青海湖撤。”
  除了大非川,他们还有一条上山的路。
  尽管那边也有唐军,可他相信那只摧毁石堡的唐军,数量一定有限。
  就算无法取胜,突破重围应无问题。
  至少比强行攻打乌海几率更大。
  薛仁贵理所当然的探知了论钦陵的动向,先一步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此刻的薛仁贵还没有资格穿明光铠,只是一袭亮银甲,披着纯白的斗篷,手中硕大无朋的方天画戟指向了远处出现的敌军,下达了突击的命令。
  这种野外对决,勇力气势高于一切。
  薛仁贵毫不犹豫的一骑在前,目光锁定为亲卫包围的论钦陵。
  薛仁贵、论钦陵谁强谁弱,后世人多有争辩。
  尽管论钦陵生擒了薛仁贵,将他打的全军覆没,但不乏喜欢他的人给他做各种辩解。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以武力而论,薛仁贵能甩论钦陵十条街。
  薛仁贵的武勇,在这个时代那是最顶尖的存在。
  白袍画戟直接单骑突入吐蕃军阵,仅凭一人之力撕裂出一道裂口,丈余长的方天画戟左右盘旋,径直在他的攻击范围之内杀出了一片真空地带,人马所到之处,凡入他攻击范围之内的吐蕃兵便如土鸡瓦狗,一击毙命。
  训练有素的唐军从薛仁贵杀出的缺口中鱼贯而入,将主将造成的裂口强行撑开。
  只是一记冲杀,论钦陵便发现自己的先头亲卫军已经给杀的不成建制。
  面对薛仁贵这样的盖世武将,面对唐兵这样的劲卒,论钦陵忽然发现自己所学的兵法在这一刻全无用武之地。
  他想不出有什么人能够抵挡的住薛仁贵,想不出面对这样的唐军有什么战术能够帮助自己反败为胜……
  眼看薛仁贵如虎入羊群般杀到自己的面前,论钦陵亦豁出去了,想不出就不去想了,舞着长矛毫无畏惧的迎向了薛仁贵!
  当!
  戟矛相交!
  论钦陵顿觉排山倒海的力量涌来,整个人如遭电击,全身都给巨力震麻,长矛脱手而出。
  薛仁贵的长戟直接透胸而过,将他整个人都挑了起来!!!
  (


第330章 要其命
  论钦陵阵亡的消息传到了吐蕃都城逻些,禄东赞如招雷击,任凭他智计无双,面对这一刻大脑也是一片空白。爱子惨死,二十几年的谋划,毁于一旦。
  “噗!”
  惊急之下,竟然气血逆行,一口鲜血涌出喉间,瘫倒在地,神色有些失常,嘴里囔囔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无知者无畏,另外一个意思是只有智者才能辨识何为敬畏。
  高原之上物资匮乏,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吐蕃发展已经到了极致,汉人有一句话,叫做盛极而衰。
  如果不想办法扩充出去,让新生的吐蕃保持发展的朝气,要不了多久,他们便会从内部腐化,失去竞争力。
  想要从大唐口中夺食,机会难得。此次失败,唐军有了准备,他们再无此良机了。
  最伤的还是论钦陵阵亡。
  吐蕃不比大唐,人才辈出。
  薛仁贵这一级别的将帅,层出不穷,甚至不乏比之更强的李靖、苏定方等。
  他们几百年才出的一个名将,在唐朝却几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年就能蹦出几个来。
  没有能够与唐军一战的将帅,民少国穷的他们,拿什么与大唐争锋?
  靠自己嘛?
  禄东赞比谁都了解自己的身体,这些年呕心沥血,已经没有多少年可活了。吐蕃新君年少,还无力慑服国中豪强,本想在临终之前,将自己的儿子论钦陵托起来,取代自己的位子。
  现在一切都化为虚无。
  禄东赞这位吐蕃第一名相,吐蕃帝国的战略奠基者眼前一片黑暗,他并非看不到吐蕃的而来,而是太清楚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胜利可以掩饰一切不稳定的因素,失败则反之……
  他们噶尔家族把持吐蕃朝政多年,权势之盛,盖过吐蕃赞普,早已引得他人觊觎,自己在还能维持,一但病故便是噶尔家的末日,而吐蕃也会陷入无休止的内斗,直到下一个松赞干布的出现……
  青海湖的战报传到了长安。
  论对战术稍纵即逝的把握,当今天下无人出苏定方右。
  此役在苏定方的指挥下,唐军趁着吐蕃席卷吐谷浑大胜之后的疲乏懈怠,一举进兵,并且调集吐谷浑残部对吐蕃溃败之师展开围攻,以三千余兵卒的代价歼灭五万吐蕃精锐兵士,赢的可谓干净漂亮。
  李元瑷得此战报,心情愉悦,见谁都是三分笑,喜形于色。
  大多人都觉得李元瑷有些小题大做,唯独他自己清楚,此次胜利对未来的影响何其之大。
  仅此一战,大唐王朝最头疼的对手,那个与唐王朝纠缠了两百余年的吐蕃帝国将不复存在。
  本来番邦异族崛起就很困难,他们不似中原,藏龙卧虎,数以千万计的百姓中藏着数之不尽的英雄豪杰。但凡国家到了危难之际,会有人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
  他们可能花费几百年才能涌现出一个统领他们走向辉煌的英杰。
  便如冒顿、颉利、松赞干布、铁木真、耶律阿保机之类的人物。
  一但他们折戟沉沙,想要再度崛起,更是难上加难。
  而吐蕃作为高原上的国家,又与其他部落不同。
  他们受困于青藏高原,他们想要崛起只能依靠青海湖的资源,没有别的出路。只要大唐守住青海湖,吐蕃便如关在铁笼子的老虎,没有伸展的空间。
  青藏高原给了他们巨大的优势,却也存在先天性的不足。
  因故面对已经成为落水狗的吐蕃,李元瑷毫不犹豫的再次举起了自己的打狗棒。
  “陛下,臣提议迎回诺曷钵可汗以及弘化公主,将他们安置在长安,将青海湖直接纳为我朝统治。据臣所了解,青海湖有多处盐湖,所产食盐即便我朝百姓吃上千年都不过沧海一粟。”
  “当真?”
  李治霍然而起,坐不住了。
  尽管一切如李元瑷所料,吐蕃确实是藏的极深的中山狼。
  可对于青海湖,李治实在兴趣缺缺。
  但听青海湖有大片盐湖,态度立刻不一样了,不是高兴,而是微微的警惕。
  “千真万确!”
  李元瑷见李治表情,知道他已经反应过来,说道:“不止如此,青海湖除了有用之不竭的食盐,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论及地势气候,围绕青海湖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即适合放牧也适合耕作,非常适合各类人的生活起居。”
  他一字一句的说着。
  听得懂的人已经开始皱起眉头。
  听不懂的人只以为李元瑷是从利益出发。
  利益?青海湖的盐铁有鸡儿利益。
  诚然哪里有用之不竭的盐湖,可大唐缺盐嘛?
  河东盐池神话里就出现了,黄帝分别与蚩尤和炎帝进行了两场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这两场战争的胜利,使黄帝牢牢控制了河东盐池,控制了中原地区的食盐命脉,最终成为各部族的首领,获得了“华夏始祖”的崇高地位。
  就算没有确切的证据,春秋战国也有明确记载。
  用了一千多年,依旧没有枯竭的迹象。
  还有铁?
  华夏确实不算是产铁大国,却也不至于跑到高原上去开矿挖铁,那高额的人工运费都要赶上盐铁本生的价值了。
  可今日如果不乘势将青海湖掌控,他日青海湖的盐铁将会为他人所有。
  青海湖又是放牧耕作的风水宝地,完全事宜人类的居住标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