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吐蕃在青海湖站稳脚跟,兵指安西四镇进发西域的时候,方才发现自己卧榻之下居然多了一头已经成年猛虎。
一头能够在大非川大败薛仁贵,将所向无敌的唐军打的近乎全军覆没的凶兽。
论钦陵这位吐蕃数百年才有一位不世出的名将带着吐蕃举国精锐以及希望开始向青海湖进发。
大唐大安宫!
狄仁杰依旧履行着自己秘书的职权。
李元瑷本想着让他好好做功课,以备下次科举。
狄仁杰却道:“读再多的经史,属下也比不上升之、观光,至于策问一学,与其读死书,还不如跟随殿下学习,更为妥当。”
李元瑷一想也对。
这人有专长,狄仁杰的文学功底不凡,可跟卢照邻、骆宾王相比起来,那是天囊之别。
但在策论上,狄仁杰的水平,这世上还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狄仁杰在一旁研磨,看着李元瑷写的高原反应的注意事项,忍不住问道:“区区吐蕃,真的值得如此劳师动众?”
李元瑷笑道:“我觉得值,只是现在圣人与诸相都将信将疑。安排苏将军暗中防备,已经是极限。既然做不到全力施为,那就在细节上做到最好,以求达到同样的目的。”
这依照李元瑷的意思,吐蕃才是他们的心腹之患,得一棍子敲死才是。
但世间之事并非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哪怕是李治、李世民这样高高在上的皇帝,很多时候也得权衡得失。
吐蕃藏的太深,至今为止没有露出任何异动。
哪能因他李元瑷的一句话,就调集军队动用大批物资?
也亏得是他这些年累计的威望,得到李治、李绩足够的重视,这才有了事先筹备之局。
换做其他人提,根本不会掀起半点风浪。
狄仁杰自然不怀疑对自己这位上司的判断,只是连连觉得意外。
李元瑷停下了笔,正色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们直大一统以来,外患强盛,莫过于两点。一点我们自己不争气,自不用说。还有就是外患诞生了可怕的对手。相比前者,后者更为可怕。就禄东赞、论钦陵两人,对他们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只有李元瑷知道论钦陵的厉害。
唐与吐蕃两百年的战争,唐军占据优势无疑,可禄东赞、论钦陵执掌吐蕃的这段时间,正是唐朝迈向强盛的时候,居然处于劣势,甚至面对吐蕃的压力,不得不放弃对海东的掌控权。
大非川之战、青海湖之战、寅识迦河之战、素罗汗山之战,四场决定地域的决战,除了青海湖之战,黑齿常之、李谨行搬回一些颜面,其余皆是大败告终。
有人将大非川之败归功于郭侍封不听薛仁贵号令,可论钦陵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这个战机,一举击溃郭侍封,纵兵包围薛仁贵将之麾下兵马全歼。
这就是他的本事。
所以面对论钦陵这种名将,李元瑷推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杀器!
憋了三十年的……苏定方!
建造盛唐
第327章 畅快一笑
一行十余牧民赶着三百来匹牛马在青海湖附近游弋,老道的牧民一眼都能看出他们并非是真正的牧民,一点放牧经验了没有。
不过自贞观早年,唐军在李靖的率领下,覆灭吐谷浑之后青海湖就不曾有过战事。
降服在大唐羽翼下的吐谷浑,便如温顺的小猫一样,彻底的给李靖、侯君集打服打怕了。
承平二十余年,他们警惕心早已不在。
只觉得在大唐爸爸的庇佑下,踏踏实实的生活,每年进贡足够的牛羊马,便能安逸的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
是故即便这行牧民行为异样,偶尔遇到的路人也没有多少戒心。
何况青海湖周边幅员辽阔,这种小规模的牧群也不易给人撞见。
苏定方大口的喘着气,直接坐在了草地上,身手接过薛仁贵递来的水,“咕咚、咕咚”的大口饮咽起来,好一会儿才道:“果然,如殿下说的那样。这里的环境,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一大考验……咳咳……”他似乎说的太快,最后甚至咳了起来。
薛仁贵忙给他拍背。
苏定方挥了挥手,肃然道:“你怎么样?”
尽管苏定方不服老,可他以六旬高龄,负重策马进入青海湖,还是感受到了身体的不适。
苏定方尽管年过六旬,可雄心壮志,丝毫不减,平素在家弓马训练,从未间断。或许不及当年豪勇,却也自诩不输廉颇、黄忠,而今却累得正常说话都有些困难,心底知晓自己受到了外力的干扰。
这应该就是李元瑷说的高原反应。
薛仁贵知苏定方问的因由,也不逞强,说道:“吸气感觉有些重,不输那么畅快。行动与属下而言,不受太多影响。不过体力消耗快于寻常,怕是难以久战。”
苏定方深知薛仁贵的厉害。
此次出征,李元瑷特别举荐了薛仁贵,将他交给了苏定方。
这一世的薛仁贵混得有些凄惨。
历史上因驻跸山大捷,薛仁贵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李世民的亲睐,留下了“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的名句美谈。
薛仁贵也因此获得了镇守玄武门的资格,并且还救了李治一命,成为李治麾下的一员大将。
而因为他的出现,这一切都没了。尽管在征高句丽中,薛仁贵凭借自身的武勇,获得了不小的战功,只是他地位太低,功劳一层层的上传,到了他这里只是一个郎将。
最关键的是高句丽已经给李世民灭了,而薛仁贵崛起于西线,成就辉煌于辽东。
这也是大非川之败的导火索,李治将西线的薛仁贵调到了东线为帅,迎战吐蕃,东线将领自然会心有不满。
没有了高句丽,薛仁贵又失去了晋升的空间。
李元瑷心有愧意,特地安排他加入苏定方的麾下,一并出征。
苏定方因裴行俭之故,李元瑷识人本事也是人所共知。对于他推荐的人极为重视……
了解之下,惊为天人。
薛仁贵果敢英烈,十足的将帅之才。最让苏定方惊讶的是除了统兵将略,薛仁贵居然还身兼盖世武勇,弓马骑射都是当世超绝,即便在他那个年代,能与之抗衡的只怕唯有万军丛中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唐初第一勇将秦琼,秦叔宝了。
这连薛仁贵这样的武勇体魄都有一定影响,苏定方对于高原反应的认知也更进一步。
苏定方又问向了其他几位兵士,皆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兼之切身的体会,长吐了口气道:“无怪殿下对于高原反应如此慎重,于如此环境下作战,对于兵士确实是莫大考验,大意之下,要吃大亏的。”
他说着心底暗自庆幸。
为将帅者,驰骋沙场,马革裹尸方才是人生幸事。
苏定方先因入错了阵营,后又因在灭东突厥之战中纵兵掠夺而受到处罚,一员盖世名将荒废了人生最巅峰的年华!
而今再度披甲挂帅已经须发花白,人生至此还有几次机会?
苏定方心底清楚,此次出征是李元瑷极力举荐之故,不然庙堂战将如云,统兵作战,何须一老头?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胜者重振旗鼓,征伐四方。
败……历史上再无苏定方之名。
二十多年的沉淀,二十多年的研习师傅李靖传授的韬略,苏定方面对这一仗拿出了自己的一切……
任何细节都不准备错过!
不管对方是人是鬼,是兔子还是老虎,都将受到他全力对待!
“仁贵!”
苏定方忽然道:“关于高原反应,殿下的手札中有说,身体越壮,受到的影响越轻,适应气候的时间越短。此番作战,胜之容易,擒杀贼首尤为困难。我们若强行追击,所消耗的体力将会成倍提升。论钦陵能得殿下如此重视,甚至说擒杀十万贼兵,不如论钦陵一首级。想来能力不可小觑,我若是他即便败退,也会利用这高原反应反击,届时可能胜负易主。”
“你看这里被四座高山所环拥,北面是崇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举目环顾,四座高山犹如四幅天然屏障。你若率小股精锐藏于其中,休养生息,适应这里的气候,探查周边地势地形,可有大作为,就是不知你敢是不敢?有没有本事藏匿其中,不为发现!”
薛仁贵豪迈英烈,毫不犹豫的道:“大总管莫要小觑了属下,属下便在这四山之中,等候大总管的消息!”
“不!”
苏定方道:“不是等候某的消息,而是随机应变。行军作战,哪能事事以令而行。你看准时机,自己出战便是。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你所率之兵是围堵贼人最后一路。过了这里,就直上高原去了,那里的气候更加恶劣。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真要让论钦陵跑了,你得自己向圣人、殿下交待。”
相比裴行俭这个徒弟,他更加喜欢薛仁贵。
裴行俭终究是文官,重于战略谋划,很多关于冲锋陷阵战术层面的知识,他难以领悟掌控。
薛仁贵却不一样,或许他于战略上略有瑕疵,可战术方面,却能得其真传。
相似小说推荐
-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起点VIP2021-06-24完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