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就要回京了,书房有些乱,你将席子移一移,坐得会舒服点。”
  这李治因为粮食压力而移驾洛阳已经有年余,皇后的继任大典,还有皇太子的册封典礼,这些都是要在长安太极殿举行的。
  李治也下达了回长安的圣谕。
  府中上下皆在整理行装,书房也是如此,中心位置已经让三口大木箱占据了。
  上官仪老实的将垫子移了移,有一些欲言又止。
  “怎么了?”李元瑷大感讶异,看着扭捏的下属,说道:“这可不是你的风格?有事直说!”
  上官仪清秀的脸上露着一抹尴尬,说道:“之前仪请辞太子中舍人之位,而今想想有些孟浪”
  李元瑷也算是久经官场,一眼就看出了缘由何在,问道:“你见过雍王了?”
  上官仪给道破了心中所想,忙作揖伏地道:“今日梁王离洛出藩,雍王特地前来相送。仪与之城外偶遇,雍王年岁不高,极有气度,且机敏过人。梁王受贬心底忐忑,担心京畿容不得他。雍王仁德,三言两语化解梁王心魔,委实了得,培养得当,定是一代明君。”
  “愚蠢,糊涂!”
  李元瑷脸色微变,指着上官仪骂道:“这么多年,你是一点长进也没有。雍王还未封太子,什么一代明君,这话也是你能说的?”
  上官仪一脸委屈,这不是明摆的?
  李素节是萧皇后唯一儿子,唐王朝唯一嫡长,不是他是谁?
  李元瑷看着上官仪,一字一句的道:“游韶,你在江南助我良多。孤也一直想改你这自作聪明的脾性,现在看来,几无效果。告诫太多反而伤了你我情意,你的才情智慧天下少有可比者,但你以后依旧不懂得收敛,你的才情,将会是取你性命,祸你家族的利剑。至于太子中舍人,孤权当没有听过。你回去好好思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上官仪不敢多言,再次拜伏于地道:“仪谨记殿下恩典。”
  李元瑷也不知上官仪听没听进去。
  在他当任宰相后不久,上官仪归于元瑷一党,为李治重用,提拔为太子中舍人。
  上官仪最初很是高兴,这太子中舍人是太子的近臣,陪着太子读书,辅佐太子处理机要,是仅次于太子洗马的臣。
  这职位很容易就一飞冲天,成为未来的伴龙元勋。
  可没过一个月,上官仪就觉得不对劲了。
  自己陪的太子李忠过于平庸,便是以愚笨称之,亦不为过。
  李治这个皇帝更是毫无培养太子之意,几乎不给李忠处理任何政务。
  上官仪心思最为机警,揣摩政局,猜出了李治压根就没有将大唐的未来交给李忠的打算,立李忠为太子,只是为了应付长孙无忌而已。
  相通这点,上官仪是冷汗直流,将李忠视为巨坑,想要辞去太子中舍人之位,为此特地找上了门。
  李元瑷一边深感上官仪的洞察力,一边也应允下来。
  终究是自己手下出来的,李忠那里确实是坑,能拉一把是一把。
  只是他这边还没找到机会,因褚遂良的逼迫,李治的孤注一掷,李绩与自己的站位,长孙无忌的退让,一下子推动了整个局势,来不及处理此事。
  而上官仪因是前太子李忠属官,为其整理行囊,送他离洛。意外遇到了一并相送的李素节,见这个雍王颇具风范,又揣摩出李治心思,便不愿意辞去太子中舍人职位了。
  于是有了这一幕。
  李元瑷太了解上官仪了,不只是因在他手上干了那么多年,还记得历史上上官仪是怎么作死自己的。
  历史上武则天帮助李治清理了长孙无忌、柳奭为首的外戚,有点把持不住自己,想要提拔提拔娘家人,于是一顿操作,意气风发。
  她却不知此举犯了李治的忌讳,自己刚刚清理了外戚,你武皇后又想组建外戚?
  李治的手段多少阴毒?
  他不动声色的睡了武则天的侄女,异宠非常。逼得武则天毒杀了自己的侄女魏国夫人贺兰氏,因此陪上了武家最出色的后人武惟良、武怀运。他们是武则天千挑万选出来武家的外戚栋梁
  李治这一手不但斩断了武家的未来,更是导致贺兰敏之心里因仇恨武则天而变态,与武则天的母亲干下了龌龊之事。
  李治为了断绝武则天与武家的往来,还逼着武则天以皇后的名义将此事告之天下。
  这女儿亲自当着天下人的面,职责自己的母亲跟自己的亲侄子干龌龊之事。可想而知,颁布这封告书的武则天心底是何等的屈辱?
  都混到这份上了,居然还有人说武则天控制了李治?
  因为太过丢人,当时的宰相上官仪就自作聪明的以为李治要废后,建议李治废后。
  这在李元瑷看来,妥妥的找死行径。
  李治当时的身体本就时好时坏,废后废的不只是皇后,还会牵扯到太子。
  废后不废太子,让太子如何自处?
  要废太子,谁来继任?
  培养一太子又谈何容易?
  上官仪这宰相存的是什么心?
  李治自然是一边答应上官仪,一边将此事透露给武则天。
  结果自然是武则天搞定了上官仪。
  李治安逸得在一旁看戏,人是自己老婆弄死的,关他这个“傀儡皇帝”什么事?
  上官仪死的愚蠢,但他又哪里是个蠢人?
  聪明反被聪明误,莫过于此。
  现今他又自作聪明了。
  哪怕雍王李素节是公认的皇储太子,在李治没有亲自任命之前,李素节永远是雍王,将他视为太子,跟找死有何区别?
  看着上官仪离去的身影,李元瑷微微摇了摇头,同样的话他是不打算再说了。
  这种劝说可二可三,不可四,仁至义尽即可。
  对方真要自作聪明的找死,他又怎么阻拦?
  只希望他能记住今日吧
  免得自己到时候还要出面打点!
  李元瑷对自己脾性还是很清楚的,上官仪真要犯事,自己就算救不了他本人,也不会坐视他的后人子女沦为囚徒官妓。
  摸了摸下巴,李元瑷突然想到了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这种奇女子,怎可便宜外人?
  只可惜自己还没有一儿半女得在这方面加把劲了!


第313章 雍王李素节
  洛阳西城!
  天子銮驾浩浩荡荡。
  此次西归长安,庙堂文武百官皆行,阵容格外庞大。
  在行前李治直接表示不愿惊扰两京生计,放弃了更加便捷的行舟,选择了陆行。
  这理由牵强附会,李元瑷可不信这个说词,他对着身旁的狄仁杰说道:“仁杰,你怎么看?”
  狄仁杰终究跟李治没有真正接触过,很死板的道:“圣人体恤百官,不愿河道禁行,影响两地生计,无愧一代仁君。”
  李元瑷却轻轻一笑,李治是明君不假,仁君却是未必,笑道:“我料圣人此次归程,必然会抽一日空闲外出狩猎,走水路,哪有这个机会?”
  这世上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李小九了,别看他自幼体弱多病,骨子里却充满了对射猎的喜爱,变着法子寻找射猎的机会。
  冒雨追猎,与草原酋长一并于温泉校猎都是他干出来的事情。
  这放着水路不走,选择陆路,十有八九有猫腻。
  至于什么“体恤百官,不愿河道禁行”都是借口。
  明君并不等于仁君圣主,李治也不是什么道德楷模。他的所作所为,为的是李唐江山,只是中国最出色的制度就是将家国天下融为一体。
  百姓安则国强,百姓足则国富。
  君王百姓利益相同而已。
  李元瑷才不信特权在身的李治会顾忌那么多。
  “陛下驾到!”
  随着万骑将军的一声呼喝,李治一身戎装的策马而来,腰缠宝剑背负强弓,只是他模样肖母,并没有多少英武气息,论及相貌气度与李世民那股气吞山河,从尸山血海里滚爬出来的气概,相去十万八千里。
  在他身侧有一孩童,年不过七八岁,骑着一匹巴蜀小马,跟在一旁,毫无疑问便是得上官仪夸赞的李素节了。
  这一世武则天并未出场,自然也不会存在孝敬皇帝李弘、章怀太子李贤以及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等人,更别说是未来的唐玄宗李隆基。
  历史在这一刻已经大变。
  李元瑷也无法预测大唐的未来如何,无法判断是好是坏,对于关系未来的李素节自然格外在意。
  这教导李素节的启蒙老师不是别人,恰巧是李元瑷的大舅子,当年那个倒霉的李承乾的伴读徐齐聃。
  通过自己的大舅子,对于李素节的秉性也有所了解。
  未来如何不知道,但从当下的情况来看,李素节还是极好的。
  天资绝佳,领悟力极强,机智敏捷非常好学,自小就属神童一类,别人家的孩子。
  不但学习好,还很懂礼节,尊师重道,对于李治、王皇后都极为孝顺。
  即便当初王皇后与萧淑妃为敌,也不曾迁怒于李素节。
  李治现在时时刻刻将李素节带在身旁,显然已经开始为他造势。
  “见过陛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