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近十万大军就在晋江两岸隔江对峙,有着强大的水师存在,李成栋想要突破晋江这道天然防线,完全就不现实。
而惠安城又篦邻大海,一支郑家舰队一直游离于惠安城外不远的大海上,虽然始终不敢派兵上岸,但每日间例行的炮击却是始终不断。
这种没有任何目标的胡乱炮击,虽然对李军造成的伤亡并不大,但是却十分有损李军的士气。
李军中也有火炮,但那种小型的火炮,根本就无法与大船上面的巨炮相提并论,沉默的时候还好,一旦开口,立即就会被集火覆盖。
在炮兵伤亡五六成后,李军便再也无人提及反击之事,战事似乎一下子就僵持了下来。
但这种僵持明显对李成栋极为不利,十数日间,他连续的奔波于数府之间,粮草本就供应艰难,这种持久战,更是让他根本就负担不起。最多再这般耗个七八天,全军就得全部断粮,不战自溃。
就在李成栋左右为难,进退不得之时,兴化府府城莆田遇袭陷落的消息随着溃兵被传了过来。
不等李成栋脸色难看,噩耗便如同雪片一般的传了过来,平海卫,镇东卫,福清,长乐这些城池相继沦陷,福州更是一日内派出十数波求救使者,告知李成栋福州屏障闽县,连江相继告破,郑军舰队已经出现在福州城外江面上,大小战船数百,兵锋极盛!
福州城是福建省首府,福州城若是丢了,整个福建省就会不可收拾了。
如今福州城虽然有他留下的精锐三千,外加原有的乡勇数千,但李成栋却是明白,这些人是根本无法抵抗住郑成功数万大军的围攻!
甚至再按照之前海澄城陷落的速度,福州城根本就等不到自己救援,便会陷落,若是等自己大军拼掉最后的粮草才杀至,然后却是看到福州城已经陷落,那他的大军就会万劫不复!
因此对于福州城的求援使者,李成栋均是好言安抚,告诉他们自己立即起兵救援,更是当着使者的命,下令全军集结,收拾粮草辎重,准备拔营。
这一番操作,很是令这些使者们满意,纷纷千恩万谢的离去。
不过李成栋真正的想法,却并不是救援福州,单单只是让城中的福建巡抚能够安心,多守几日。
李成栋却根本没有火中取栗的打算,如今的他已经完全看明白了局势,在没有强大的水师配合下,单靠他本部这两万余兵马,根本就不可能守的住福建这般偌大的海岸线,更无力守护住这么多沿海城池。
处处分兵把守,只会被郑成功各个击破,然后全军覆没,对于他最好的选择不是尽力驱逐郑成功的大军,而是将所有沿海城池全部扔给郑成功,自己退向福建内陆,依靠福建复杂的地形,诱敌深入。
只等郑成功拿下沿海各城,便轮到郑成功兵力分散了,无论他是膨胀的敢于深入大陆,或者分兵把守各城,他都可以给这些嚣张的郑军来一记狠的。
绍武元年正月底,已经快要粮尽的李成栋尽起大军,全军自涂岭强行突破洛阳江,全军杀入延庆府内,彻底将沿海让了出来。
第112章 围城
在李成栋大跑步后撤至福建腹地之后,福建沿海已经基本上是对郑成功不再设防了。
在郑家庞大的舰队所过之地,沿海个个被抽空兵力的城池相继陷落,但令郑成功忧心的是,这些城池肯主动投降的并没有几个,大部分都是进行了绝望的抵抗之后,这才被人多势众的郑家拿下。
但这些城池中,官员基本上全部都在梁上悬着了,宁可自杀,也没有选择投降郑成功。
这种场景,虽然看起来是节节连胜,满清的沿海府县一个接一个被攻陷拿下,形势一片大好,更成功的将因郑成功杀兄夺岛,而引起的内部分歧一扫而空。
这些海盗出身的人本来就没多少忠义可谈,他们信的过的,只有手中的刀,和能够带他们打胜仗,抢来好东西的头领。而郑成功做到了郑联,郑彩没有做到的壮举,自然令他们心悦诚服。
但是这种胜利,却是让接到报告的郑成功都有些说不出话来,只觉得心头格外的沉重。
作为始终忠诚于大明的郑成功,虽然他完全理解这些官员们的作法,但却对这种官员极为的痛恨。
因为拒不投降,这不仅仅是这些依靠大明体系上位官员们为臣不忠,更显然都不看好大明的未来,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满清失地则斩的严令的缘故。
满清入关后,吸取了大明的教训,开始对地方官员施行严厉的问责制度。更是立下严令,地方官防守一地,失地者本人及其家属则必死无疑!
但这些官员若是丢了城池,人也跟着殉了城,那便人死债消,他们在满清治下的家属还能保全。但若是投降的话,那么满清就会将他们满门杀的一个不剩下。
以凶残著称于世的满清鞑子,可不是如之前大明那般讲究个体面,他们是说杀就一定会杀的。
其他投降的官员大多是出身南方,或者家眷不在满清控制区内的,但是这种出身的官员数量并不多,也就意味着,他郑成功想要在福建打开局面,必然是阻力重重,极为艰难。
不过这个时候的郑成功毕竟年轻,年轻就有年轻的锐气,虽然前路坎坷,但郑成功却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稍稍低落了片刻,便即再次变得锋芒毕露。
眼前的福州城,郑成功来的也不是一次两次。
赐他国姓的隆武帝,就不止一次的在这里召见于他,而他的父亲,也居于此近十年之久,而他自日本回国后,便也一直落脚于此,这福州城已经完全可以称的上是故乡了。
对于攻打福州城,郑成功并没有多少担忧。事实上对于郑成功而言,福州城是最容易被得手的城池了。
福州城西边依山,东,南两个方向临水,这种屏障,在郑家无数坚船利炮面前,简直就是被动挨打的货,只是千炮齐发,就够阵头的清军受的了。
而且久居此地,早已熟悉城池强弱点,并且了解此城一草一木的郑成功,亦有无数的办法可以轻松拿下福州城。
若非之前忌惮陆战犀利的李成栋,担心无法在李成栋大军面前守住此城,郑成功早就发兵拿下福州城这个福建的腹心位置,真正依靠此城制衡福建南北!
再三派出使者劝降无果后,郑成功也不再耽误,令旗挥舞之下,二十余艘庞大的战船自两个方向缓缓逼近城池,在城头上清军大呼小叫之时,百多门火炮依次轰响,巨大的铁弹带着巨大的惯性,猛烈的撞击而来。
城门楼第一时间便被百多门火炮集火之下,伴随着楼台的倒蹋,还有来不及逃走的清军的哭嚎声,被打成了粉碎。
连绵的炮火根本没有停止的意思,一轮轮的炮击,打的城头上的清军根本不敢冒头出来,一个又一个墙垛被炮弹打的石屑纷飞,巨大的城墙都似乎在无数炮火打击之下开始颤抖起来。
在炮火的掩护下,无数小舟载着满满的士兵,奋力冲上河岸,开始在距离城池里许远的地方登陆列阵。
眼见郑家士兵开始登陆,城内也不甘示弱,南门大开,数以千计的清兵呐喊着杀将出来,想要杀郑家一个半渡而南。
但他们的努力很快便在漫天的炮火中化为乌有,在似乎不要钱一般的炮弹面前,千余人还没奔行百行步,便被打的七零八落,阵不成阵,留下满地的伤员与尸体。
在狼狈的留下近三百伤兵和尸体后,清兵便再次灰溜溜的逃回城中,再也不肯出来送死。
郑家的军队不断的上岸,只是大半个时辰,人数便即达到了数千人之多。并展开了防御阵形,并且开始修筑防御工事。
这个时候,就算城内大军齐出,也不一定能够奈何的了城外的郑军了。
令守军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郑军士兵在修筑好防御工事之后,便即开始向城头戒备,一副打野战的姿态,根本就没有看到一个士兵找着攻城的器械。
烦人的炮声断断续续的响了一下午,虽然有着城池掩护,守军伤亡并不大,但这炮声却也令大部分清军都神色紧张,人人紧绷着神经,十分恐惧自己会象一些倒霉的同袍一般,被炮弹正好打个正着,化为满地的碎肉。
到了夜间,郑军的炮火却是依旧没有停止的迹象,虽然频率比起白日来说,强度更是降了大半,但却完全没有停止过,情况显得极为的诡异。
福州守将心知有异,但却苦于根本无法发现哪里出了问题,只能不断下达戒严的命令,更是严令任何不得随意靠近城门,否则便以奸细罪立即就地杀无赦!
拼命的弹压城内任何敢于趁乱闹事的痞子,不断的派出家丁往返各个城门,防止有人开门投降作乱,在做好了一切应对准备后,守将便只能不断的祷告着葵,提心吊胆的等待着可能出现的变局。
但是漫长的一夜过去,却始终风平浪静,除了个别被炮火击中的倒霉蛋,竟是任何事情都未发生过。
第二天一早,一夜基本没有合眼的守将,双眼通红的盯着南门外的郑军大营,粗略一看,郑军在南门登陆的士兵已经超过两万,而且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着,似乎就要有强攻的趋势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
-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起点VIP2021-05-09完结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