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上的清军,分外惊讶的看向城外的这些死对头们,根本弄不明白他们在兴奋个什么劲。
他们的援军已经不远,对方的后路都已经被封锁了,马上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还有什么事能让他们兴奋的起来?
眼下江陵城军心已稳,再据守个数日根本不在话下,闯贼败势已定,高兴个什么劲?
不理会城头上那些怪异的目光,在撤退命令下达后,闯营各部按照计划开始一营营的开拨向西。
江陵城根本就没有人出城拦截,就算有这个心思,也没这个实力,死守城池还能勉强做到,一旦出城野战,主力战败,那这江陵城也就不用守了。
江陵城这里一边密切关注着闯军西撤,一边让人快马送信,通知援军闯营动向。
三日后,得到情报的武昌副将石允泽急匆匆带着两千骑兵而来,却是在虎牙山中了埋伏,万箭齐发之下,顿时人仰马翻!
不等他们调整过来,一千余黑甲骑兵呼啸而出,硬生生的在满清骑兵中三进三出,直接阵斩武昌副将石允泽,留下数百满清骑兵首级。
虽然占据了出其不意的先机,但毕竟他们是以弱势兵力,生生将对方打跨,并且损失远远低于这些满清骑兵。
一战过后,这些骑兵剩下的人数已经不足千人,当他们骄傲的挑着敌人首级在三军面前耀武扬威之时,无数喝彩声顿时响成一片。
“三堵墙!”
这场战斗从头到尾,都尽入王大用眼中,尤其是当闯营众军狂呼‘三堵墙’时,王大用更是深深的将这个居然有自己名字的骑兵营记在心底。
彻底击溃这一路追兵之后,清兵便再也没有敢上来送死的了,闯营上下从容的撤至夷陵。
到了这里,地势已经开始险峻起来,只需要少量的兵丁防守,就足以抵挡住大军的攻击,闯营大部上下都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临近夷陵城,大军十数万,根本无法全部进入城内,只能离城不远处宿营,到了吃饭时间,当王大用看到又是烤野鸡,顿时眉头皱成了一团。
他是福建人,从小就是吃米和海产长大的,对于这些山货,他还真是委实吃不惯。
“委屈公公了,俺们闯营近一年都没有粮饷下发,军中吃的都是糙米,也没有什么象样的东西招待公公。”
眼看王大用似乎满心的不喜,负责招待他的田见秀赶紧解释道。
这个田见秀与其他五大三粗的闯营将领不同,长相儒雅,性格更是仁厚,有儒将之风,在闯营向来有书生将军之称,算的上闯营中的一个异类,因此也被派来招呼王大用。
托昭武皇帝的福,这一次李过大军并没有因为被出卖,被包围而士气低落,相反因为一纸诏书而士气昂扬,撤退途中丝毫不乱,最后更是能够占据主场优势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这才全军顺利而退。
原本历史上田见秀是负责断后的,在掩护大军撤退之后,粮草匮乏、士气低落的田见秀部,被清军团团包围在彝陵口,多次突围无果后,被迫投降,最后却被多尔衮处死。
“此事当真?”
王大用顿时不爽了,神色严肃的说道。
他对闯营并没有什么感情,对此时不爽,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居然沦落到想吃一碗白米饭都没有下场,委实可恨可恼!
“自是不敢欺瞒公公!冬日里难以下江捕鱼,这山鸡也还是三百余精通狩猎的将士,费尽心力才打来的!除了公公,合营上下,还没有第二人可以享用!”
说着,田见秀还有些丢人的轻轻咽了口口水,实在是这些天肚子里面油水早就刮空了,此时见到这山鸡的香味,委实有些抵受不了。
田见秀的动作虽小,但却躲不过王大用这种专门研究察言观色的主,他顿时有些惊讶,再看向周围将士时,更是看到一大群眼巴巴吞着口水,一见他望来,便即快速扭头的士兵。
“头前带路,咱家要去看看将士们的吃食!”
王大用面无表情,沉声说道。
对于他来说,什么事情也比不过昭武皇帝的命令,而皇帝对他的命令就是尽力拉拢忠贞营,确保他们能够站在自己的队伍之中。
然而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不知道还好,但如今已经知道了,若还不过问的话,那就不是拉拢,而是嫌隙了。
不过虽然带有功利性,但当王大用真正看到闯营士兵的吃食后,却是委实有些愤怒了。
米确实是糙米,但是量却是极少,人人虽然捧着一个大海碗,但这碗里的米粒却是几乎可以数的清楚,更多的则是一些绿油油或者黑乎乎的东西,根本认不出来是何物。
“忠贞营一直吃的都这么差么?这样的东西,哪能填饱肚子?吃都吃不饱,还打什么仗?!”
王大用亲口尝了一口这种粥,顿时觉得满嘴苦涩,难以下咽,顿时不可置信的连串问道。
“倒也不至于吃这个。只是这次攻打荆州,粮食辎重大多都在长江南岸,这次突围向西,军中所带粮草有限,只能先对付着。”
田见秀显然是个实诚的人,当下小声的解释道。
他这个态度却让王大用更加的欣赏,因而更加相信他所说的话,叹了口气道,“忠贞营这般困苦,陛下虽略有提及,但却没有想到困苦如此。将军放心,咱家这就入城,为大军求来粮草补给!用陛下的话说,决不能让将士们又流血又流泪!”
“多谢陛下恩德!”
田见秀极为欣喜,顿时向着东南方向拜了拜,更是对王大用称谢不已。
这种事闯营不好出面,毕竟他们出身不好,地方官员也不一定会理睬他们,而他们如今已是体制内的人,又不能强抢,许多时候都只能大肆贿赂,这才得到一些粗粮。
但若是来自朝廷的宦官出马,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果然,没用多长时间,夷陵城便即打开,数十辆大车不断流出。王大用自然走在最前面,一张老脸得意的都快上了天,听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极为陶醉。
今天看到有读者说,因为曾经弑过君,闯营不可能与明廷一条心。但看南明史,闯营在李过时代时,虽然被明廷卖了好几次,但却至死都与明廷不离不弃,个人感觉吧,闯营还是比较靠谱的,起码与明共存亡到底了。另外,这个昭武是个冒牌货,对他来说,闯营逼死了崇祯,他根本无感,而以大明列宗发誓,他更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第70章 文安之
第二日,夷陵知县心不甘,情不愿的打开城门,将闯营一众将领放入城中。
他昨日极为憋屈,被一个太监玩的团团转,委实是人生耻辱。
但他却没有丝毫办法,这个死太监若是单身前来,他根本理都不用理会,就算身边跟着一队锦衣卫,他也可以以效忠永历正槊为理由,连个屁都不给他。
可恶的是,这家伙身边除了锦衣卫外,还有城外的十数万大军,这就让人气愤了。
十数万闯贼虽众,但他却并不惧怕,这些已经位于体制内的闯贼们,虽然有了身份,但更多的却是有了限制和枷锁,只要他咬死不开城门,这些闯贼难道还真敢攻城不可?
若是其他明军,他还不敢这般嚣张,毕竟如果自己欺人太甚,对方是真的敢攻城的。但对上处境尴尬的闯营,他却有无数拿捏的办法。
但是当这个死太监与城外闯军是一体时,那就无解了。
他若是敢拿永历当挡箭牌,那根本就不用等到这死太监回去告状,对方代表着昭武皇帝,直接命令闯营攻城拿下叛逆就可以了。
但若是他承认效忠昭武皇帝,那就更无解了,对方的要求他一个都不能拒绝,否则根本无需城外大军,只要这死太监身边这一小队锦衣卫,就能让他直接家破人亡!
文人读书多还是有好处的,起码书中各种教育他先保存有为之身的道理,让他能够快速说服自己解除底线,一退到底。
城中库房之中的粮食只有数百石,这点粮食也最多够城外那十数万大军一顿吃食,但是这死太监却是似乎准备玩死他,为了城外那些该死的丘八和闯贼,竟然让他下令全城米铺粮食全部征用,补给大军!
这个命令一下,他的名声就会直接顶风臭十里,但若是不下这个命令,看这死太监的意思,很快他的尸体就会顶风臭十里。
在名声与小命的抉择中,知县根本就没有考虑三秒钟,便即痛快的答应下来。
命令是他下的,但是动手的却是死太监麾下的锦衣卫,每一名锦衣卫带着一群如狼似虎的闯贼士兵,毫无顾忌的冲入一家家粮店,将里面的粮食全部打包收集一空,然后直接扬长而去。
就在闯营上下兴高采烈的向城外扛着粮食之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却是在人搀扶之下,来到了城门口。
这位老人身体硬朗,起码走动之时,那拐杖根本就没有辅助的作用,看样子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这老者轻轻挣开搀扶之人,大步流星一般的直接走在城门洞之中,拐杖一伸,就如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士一般,挡在城门洞正中央之地。
相似小说推荐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
-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起点VIP2021-05-09完结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