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此安排,堵胤锡首先率军猛攻荆州清军。何腾蛟也大集兵马,在长沙誓师后一路浩浩荡荡的北上岳州。他本以为此次战役已是稳操胜券,因此还在半道上就想当然的向隆武帝告捷,吹嘘在自己英明领导下,荆州已复。
但是何腾蛟万万没想到,在一小部分南京来援清军的恐吓下,驻守岳州的何部的马进忠、王允才、卢鼎、王进才四镇总兵竟弃城而逃。何腾蛟在半路上遇到这批狼狈不堪的溃军,还以为是清军大举南下了,一时慌得与幕僚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竟然下令随溃兵退回长沙。将好端端一座湘北重镇拱手让人。清军在毫无阻滞的情况下直扑围攻荆州的明军。
堵胤锡还道有何督师亲自出马,可保东顾无忧,没想到清军猝然而来,围城明军被打得四散奔走。由何腾蛟纸上作业的一场大捷,就此翻为画饼。
大半月前何腾蛟为雪前耻,重新整顿兵马,意图恢复岳州,进窥武汉,在腾蛟爱将章旷指挥下,何部“督标”与各路明军水陆并举,一时声势浩大,远近震动。
没想到进抵岳州附近时,清守将马蛟麟仅派数百骑兵出战,便在万由桥大败明军,章旷弃师而逃。
两次岳州兵败,数万兵马被马部数百骑兵杀的血流成河,已经严重的动摇了他在军中的威信,而对闯营的出卖,也让他在闯营中再无声誉可言,估计日后是再难调动他们了。
毕竟他是隆武皇帝一手提拔上来的,如今翻脸斩杀昭武帝的传旨使者,更是让他士林之中被传为无耻之徒。
因为何腾蛟曾担任过南阳知府,在任内确实是一个清廉官员,为地方做了不少实事,因此在南阳时,便为当时还是唐王的隆武皇帝所看重牢记。
在隆武登基后,他并没有忘了这一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官员,一年之间便即大力提拔,恩赏从来不断。
但他是怎么回报隆武皇帝的,得知其有难,却是一兵一卒前往接驾。虽然这还能让大败之余,军心士气不振为借口。
而这一次斩杀昭武皇帝所用的理由,就分外让人不齿了。你接受隆武皇帝官位之时,可没有说过其得位不正,反而心安理得的接过了官印,如今削你官位时,你却突然想起来大明正朔了,这不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就开始骂人么?
这个举措让他在士林中臭名迎风臭十里,在这些读书人的舆论下,何腾蛟在民间的好名声,也快速的臭了起来,忘恩负义至此,简直已经不再是人了。
更可气的是,湖南巡抚堵胤锡在大败回长沙后,也开始明里暗里和他过不去,更是将所有战败的责任尽数推在他的身上,让人只狠的咬牙切齿,却毫无办法。
这一次,他本部督标损失惨重,三万多人自相践踏者累累,回到长沙时,十停已经去了七停,剩下不是死于乱军之中,便是被追杀的逃散四野。
而堵胤锡的抚标,这一次却是因为乘船而进,手下的水师更不是马部骑兵能够奈何的,反而实力无损,如今已经隐隐有主弱臣强的局面出现了。
让何腾蛟头疼的还不止于此,在听闻数万明军被数百骑兵杀的大败而逃后,原本一直觉得实力不足,只能窝在江西的金声恒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连日来不断有情报显示,金声恒不断的在两省交界处的袁州府宜春集结兵马,似有西进的打算。
宜春距离长沙只有三百余里,急行军数日便可至。明军大败之余,士气低落,若是金声恒大举而进,内部都一片混乱的何腾蛟还真不知道如何去抵挡。
若是金声恒不来打长沙,那后果就更加的严重,因为这次攻打岳州,何腾蛟几乎将湖南南部的军队抽调一空,衡州府,宝庆府几乎是空虚的状态!
这些地方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派遣大军,一支偏师南下,就能直接扫荡两府,将湖广与广西的联系拦腰截断!
一旦到了这个地步,他就会直接处于湖北,南京,江西三个方面的清军的包围之中,而菱东忠贞营又被得罪到死了,他根本没有任何援军可以指望,直接就会万劫不复!
随便盘算了一下战局,何腾蛟突然觉得他杀昭武皇帝的使者,委实杀的太早了,这种局势下,就算回到广州被清算,也远胜过如今名声臭十里,全家老小都在别人刀锋之下过日子要好。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对江西金声恒部忧心重重之时,一万余广东明军已经踏出广东地界,开始向着江西急扑而来!
第74章 不一样的明军
南安府,大庾城。
大庾城是江西与广州交界的一座小城,人口不足万,驻兵却有两千之多。
这里是防御广东的第一个堡垒,也是进攻广东的桥头堡。
不过大瘐城一直没有等到金声恒大举进攻的主力军,反而将广东明军给等来了。
望着城外一万余明军铺天盖地而来,大瘐城守将差点直接将眼珠子瞪了出来。
这还是他熟悉的明军么?
若不是这些明军还打着‘李’字旗号,远远的还能模糊认出将旗下的李明忠,这个打过好几次交道的老冤家,他都有点怀疑这是昭武皇帝的御林军开过来了。
明军军纪明显比之之前强上了太多,松散的行进队列再也看不见,平时间行军之时还有嬉笑打闹者,但如今却是再也看不见。
放眼望去,看不到满脸皱纹还在军中充数的老弱,军中的披甲率也高的吓人,一万人中竟然有数千披甲兵,还有近千骑兵徘徊在步兵左右,个个披甲执锐,行动间进退有序,显然也是精锐。
李明忠啥时候有这样的实力了?还是说广东并不似上官所说的那般,大部分并非是蛮荒之地,而是如同江南一般膏腴之地?!
若非如此,李明忠就算将韶州刮地三尺,也无法在这几个月时间之内便即让他本部如此涣然一新。
大瘐城东面城墙背靠芒山,南面城墙有余水环绕,只有西、北二门可攻,长宽各不过数里,城池小地形复杂,这一万余明军再配合随同而来的水师,就能够将之围的水泄不通。
而明军显然也明白这点,不过却并没有围死城池,而是大营扎在城西,北门并无堵死。
这当然是围三厥一的老套战术,这种战术能自古流传至今天,显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起码眼见有路可逃,尽管知道这条路也是九死一生,但到最危急的关头,大家还是会忍不住尝试一下自己的运气。
不过大瘐守将却是不会象小兵一般去赌自己运气,可以说在看到对方有近千骑兵后,大瘐守将就再也没有逃跑的念头,离开城池,两条腿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快的过四条腿的骑兵。
大营立稳之后,明军并没有急着攻击,甚至连攻城器械都没有去伐木制造,反而开始埋锅造饭,就如同前来郊游一般。
不多时,明军大营便开始喧嚣起来,无数的士兵兴高采烈的揣着饭碗,十几人围成一伙,吃着大盆菜,相互之间嬉戏打闹,吵闹声数里外的大瘐城清军都清晰可闻,所有清军都看傻了眼。
军队吃饭一般情况下,都是严格按照饭点而来的,除了训练之时,甚至还会对每餐的数量加以限制。
但明军似乎根本就没有这个规矩,虽然这个点还不是饭点,但他们却是真就这般开吃了起来。
看着这些明军吃的如此欢快,酣畅淋漓,城头上观望的清兵个个都觉得有些饥饿,但却也只能羡慕的看着,等待着吃饭时候的到来。
好不容易看着明军吃完收拾干净,再挨了大半个时辰,大瘐城清军这才等到了自家吃饭的时间。
但看到自家的伙食后,这些清军心理就更不平衡了,老远就能看到明军吃的可是干饭,而他们现在吃的则是稠粥!
这可不是平时,而是战时!在战时,他们竟然都无法吃一顿干饭!这种委屈谁受的了?
但是受不了也得受,各级军官也不断的安抚着士兵们,告诉他们如今主要目标便是谨守城池,城中存粮并不算多,而且也不知道援军何时能够到达,需要节约粮食,拖延时间等待援军的救援。
这个答复虽然让士兵们不再闹腾,但人怕就是对比,虽然觉得长官所言有理,但心中却不可能就此平静。
不多时,大瘐城清军便又一次哗然起来,因为明军在他们开吃后不久,又开始吃上了!
这才时隔不足一个时辰多点,又他喵的开吃了,这粮食难道多的已经没地方有了么?
好不容易有眼睛好的士兵看清楚,这些明军吃的是大白馒头之后,再端着热气腾腾的骨汤,所有人都淡定不下来了。
这些明军的后勤供应到底得有多充足?他们到底是来打仗的,还是来炫富的?
许多清军再看向自己那还算粘稠的粥食和上面的几根咸菜后,顿时觉得没有了食欲。
在没有食欲之后,更是升起浓浓的敌意,这帮该死的明军,存心让大伙连个好饭都吃不成么?
等到如同嚼蜡一般,好不容易吃完各自的稠粥后,清军上下都开始对明军有些虎视眈眈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起点VIP2021-08-31完结我爹,大宋文宗!我娘,大族薛家女!我大哥,进士!我二哥,进士!我三哥,进士!所以我混吃等死应该很合...
-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起点VIP2021-05-09完结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