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这是何等的推崇!
  不过梅尧臣倒没认为是作假。
  这书是欧阳修寄过来的,那么书就是真的,这是基于他对欧阳修的信任。
  而包拯的声誉更加的坚挺,他历来刚正严明,从不说大话假话,这也是公认的,他甚至极少夸人,这次却夸得很是用力,说明这书应该真的很好才是。
  蔡襄写的序言却是专业评价了,梅尧臣看得倒是更加仔细起来。
  因为他知道蔡襄此人在理财上的才华,此人号称财神爷,在理财上天赋着实过人。
  蔡襄在经营上是公认的强,在福州府操作的北苑小龙团茶项目,生生让福建多出一款名茶,可想而知他的手段。
  这么一个专业人士的评价,是可以相信的。
  蔡襄认为,国富论里,且不说诸多理论,光是一些定义和概念,就足以让这本书成为传世之作了。
  更别说里面的很多理论,几乎将经济这门学问推向奥妙精深的境界。
  这是国朝最为需要的一门学问,国朝可倚之实现富国的理想。
  这个评价极高!


第77章 一夜鱼龙舞(十)
  梅尧臣怀着好奇地心态埋头国富论,这一看就彻底沉迷了进去。
  他如何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因为一本专门论述关于经济或者说商业的书籍而沉迷。
  即便里面讲的都是利益和金钱,这对他一个秉持儒家信念的君子来说是很难想像的。
  不过这正是宋时文人的独特之处,因为国朝得国不正,因而与士大夫共天下。
  所以这一朝的读书人是真的以天下为家,造就了一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人。
  他们不仅读书理政,还愿意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也并不忌讳帮国家理财。
  在这种情况下,包拯、王安石、蔡襄、梅尧臣这帮人才毫不抵触的看进去富国论这样的一本著作。
  梅尧臣看完之后,又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笔记都做了几倍于富国论的厚度。
  只是问题却越读越多,里面有不少的理论他还是理解不了,这让他心内如同有好几百字老鼠在抓挠一般。
  他只能将疑问整理出来,寄给了欧阳修,希望欧阳辩能够在书信上给他答复。
  于此同时,他又写信给好友们曾巩、徐无党等人,将富国论的抄本送过去,这么好的书,一定得让他们都看看。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有不少的人在做和他一样的事情,着人抄书,然后将书寄给自己的好友。
  四川眉山。
  苏家。
  苏洵自庆历七年离家出外游学,自眉州出发到嘉州,游峨眉山,然后顺流而下从夔州巫峡下荆诸之后归来,就一直居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同时教授苏轼和苏辙读书。
  最近的苏洵有些静极思动了,想出去走走,有段时间没有去张方平那边走动走动了,想一想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该出去游历一下了,增长一下见识,免得明年去京师被迷了双眼。
  于是父子三人辞别家中的妻子,结伴往成都而去。
  苏轼去年娶了表妹王弗,弟弟苏辙今年娶了史氏。
  路上不算好走,但父子三人都算是身体康健喜爱运动的人,一路上并没有障碍。
  张方平见到苏家父子三人联袂而来大喜。
  “明允,你终于来了,啊,子瞻子由都来了,你们结婚我都没有空去,真是失礼了。”
  苏家父子三人赶紧连说无妨。
  张方平笑道:“明允,你们来得正好,我正好有事要和你们说呢。”
  苏洵笑道:“哦,是何事?”
  张方平道:“明允还记得去岁中秋时候,京师那边的传来的水调歌头一词么?”
  苏洵皱眉道:“当然记得,那首词真是绝妙,只是一个孩童真的能够作出这样的词?即便是欧阳学士的儿子,也存在着疑点。”
  张方平呵呵笑道:“中秋之后,他又有新作了,你看看。”
  苏洵接过张方平递过来的纸张:“破阵子、丑奴儿、卜算子-咏梅、青玉案-元夕……”
  苏洵越看越是惊讶:“真是他所作?”
  张方平肯定的点头。
  苏洵将纸张递给了苏轼,苏轼已经听得明白,他读过水调歌头,对那词的作者非常钦佩,他读完的时候如是说道——水调歌头旧词句,已应知我此时情。
  苏轼的意思是,当我听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时候,已经不是刚写出来的时候了,但那首词却将我的心情全部洞悉明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真好,写得真好!”
  苏轼读完后都有些魔怔了。
  不是他没有读过好诗词,唐诗好的大把,国朝也有很多好词,只是这些词是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写出来的,那这种惊艳程度就直接拔高了两个等级了。
  苏轼正在胡思乱想,却听张方平说道:“这些诗词倒是绝妙,不过我想给你看得是这个。”
  苏轼将张方平递给父亲苏洵一本大部头书籍,上面写着国富论三字,字迹不像是印的,而是一本手抄本。
  果然听张方平道:“这是我在汴京的朋友给我抄送来的,这本书没有在市面上正式出版,但现在汴京相当流行。”
  苏洵翻了一下,看到上面著作者的名字,忍不住咦了一声:“还是欧阳大学士的儿子欧阳辩所写的啊!”
  苏轼和苏辙交换了一个震惊地眼神。
  写诗词和写书不一样,诗词讲究才气,写书著作讲究积淀,没有大量的输入,根本谈不上输出。
  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伸着脑袋跟着苏洵看书,一开始就是欧阳修、王安石、包拯、蔡襄等人的序言,这几个人的人品道德都是有名的,他们来作序别人都信得过。
  读了一遍序言,苏洵有些震惊:“这些评价很高啊!”
  张方平得意道:“你可以再看看内容,就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评价了。”
  苏洵先是打开目录粗粗扫了一遍,上面的名词大多不太认识,只觉得有些蒙。
  张方平提醒道:“后面有名词和概念的释义,最好看之前把后面的释义先看一遍。”
  苏轼和苏辙更加的震惊。
  当一本书里面有很多的新名词和新定义的时候,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是开山之作,因为在之前没有人提出这些理论,他才需要自己去制造一些新的名词,并且给出定义。
  苏洵自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闻言震惊道:“这……这怎么可能!”
  张方平叹息道:“很难相信对吧,一开始我也很难相信,但寄给我书的朋友是个非常可靠的人。
  上面写序言的人你也看到了,王安石,欧阳修,包拯,蔡襄,那一个不是道德君子,他们不可能说假话的。”
  “可是,一个五六岁的孩童,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皇皇巨著呢,难道他是所谓的生而知之者?”
  张方平倒是来了兴趣:“还真别说,我那朋友在信里面说,现在汴京城里是有这种说法,说欧阳家的四公子,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呢。”
  三苏没有笑,反而一脸的严肃。


第78章 至和二年
  正月间,春节和元宵节的热闹持续了大半个月,在重新上朝之后,这股热潮才算是消弭了下来。
  春节前半个月,到元宵落幕,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消费市场才算是回归到正轨。
  欧阳修开始上朝,欧阳发三兄弟开始上学,欧阳辩又得苦逼去王安石那里上课了。
  而欧阳辩名下的冰室和澄园对春节和年节这段时间的收支进行清算。
  十五家冰室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一共盈利17万贯,这是刨除了薪酬和各类成本的纯盈利。
  澄园那边这一个半月的时间,一共营收14万贯。
  冰室欧阳辩占股六成半,可分红11.05万贯。
  澄园占股八成,可分红11.2万贯。
  东西烧占股三成,可分红6万贯。
  以及张家酒楼那边的盈利他可以拿到两成分红,也可以拿到2万贯。
  也就是说,就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他挣到了三十万二千五百贯!
  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欧阳辩才意识到宋人,尤其是汴京城里的宋人的消费能力究竟有多高!
  不过仔细想想也实属正常。
  中国人的习惯,大多数人一年下来勤俭持家。
  但到了年节,尤其是春节这样的节日,很可能会花掉至少两个月的收入在吃喝玩乐上面。
  平常的时候,大多数人可能只会花掉收入的一小部分,然后大部分的钱花在一些硬性支出的部分。
  而在这年节,他们花在吃喝上面的钱,估计是平日里的十几二十倍。
  而欧阳辩的这些产业,都是以吃喝为主,又是时下最为火爆,可以说是引领潮流的消费。
  冰室的热奶茶是小姐姐们的最爱,一杯暖洋洋的奶茶拿在手里,又暖心又暖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