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入库:04.13
千万不要低估帝王的心术。
仁宗可以对文臣宽容,也可以对百姓仁慈,但这是权力斗争,权力斗争讲究什么仁慈?
而且,即便仁宗做出这种事情来,文臣也会站在他的身边的。
毕竟文臣支持的肯定是仁宗的亲生而已,这是名正言顺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考虑。
至于屠戮皇室,呵呵,他们又不是士大夫,又不是读书人,他们被杀关我们文臣何事?
而且皇室这么庞大,杀少一些说不定还能够让国库轻松一些呢!
欧阳辩安慰道:“你放心,若是真有这么一日,我一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我会坚决站在你这边,即便事有不谐,我也会保你全家无事,咱们既然是同窗,我便不会看着你遭遇不测!”
欧阳辩满口答应下来,甚至做了非常肯定的承诺,不是他无耻想要获得赵仲针的感激,而是……特么的,就是。
欧阳辩:……我特么摊牌了。
你咬我啊!
看到欧阳辩如此,赵仲针忍不住热泪盈眶:“季默,还好有你,不然我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呢。”
欧阳辩一脸的诚恳:“仲针莫要这么说,以我们的交情,无论如何我都得帮你,你若是当我为同窗,便不要如此作态。”
赵仲针抹了抹眼泪笑道:“季默,我在这里发誓,以后你就是我的异性兄弟了,以后我若是有幸……”
欧阳辩顿时浑身汗毛竖起,赶紧打断赵仲针的技能:“仲针!”
“啊?”赵仲针不明所以。
欧阳辩感觉一身汗。
奶奶的,还好及时打断了这个flag,让一个帝王认你为异性兄弟,现在有多友好,以后他就要死得有多惨,还是算了算了,咱根骨轻,经不起折腾。
欧阳辩勉强笑道:“以咱们的交情,不用说这么多,今日你赵仲针是什么地位,以后你赵仲针是什么地位,都与我无关,我和你之间的交情,仅仅是你是赵仲针,而我是欧阳辩,仅此而已!”
赵仲针更加感动了。
第228章 知行合一!
欧阳辩上书皇帝不接受言官的任命,之后便天天悠游林下,过起了以前的颓废生活,只是似乎有些不适应起来。
欧阳辩不由得自嘲:“社畜生活过久了,就再享受不了悠闲了。”
不过还真的闲不了多久,包拯的儿媳妇崔氏找上门来。
“你的意思是,孙氏所生孩儿,便是包大人的儿子?”
欧阳辩颇为惊诧。
崔氏点点头肯定道:“没错,他的生母是家公以前的侍妾孙氏,当时家公因为亡夫病逝伤心不已,便把孙氏打发回娘家,那时候家公也并不知道孙氏已经有孕。”
欧阳辩奇道:“你既然知道,怎么不说呢?”
崔氏有些难为情:“我……”
欧阳辩挥挥手笑道:“无所谓了,老包有后就是大好事,那嫂子这次过来是想?”
崔氏感激地看了看欧阳辩道:“奴家虽知我家叔叔之事,但家公家婆并不知道,而我之前没有告诉他们,我现在不太敢说。
世叔与家公关系莫逆,能不能给想想办法,家公的朋友不多,奴家想来想去唯有世叔您能够帮忙了。”
欧阳辩沉吟了一下:“贸然将孩子送回去或者告知他们都不合适……不如等春节的时候送回去好了,这样大喜日子里,也能够减少不少的障碍。”
崔氏点点头,但突然想起:“对了,家公的六十大寿应该快了,就在下月。”
欧阳辩喜道:“这样更好,六十大寿喜当爹,这是个好兆头啊!嗯,对了,我那世兄多少岁了?”
崔氏道:“嘉佑二年生,应该是三岁了。”
欧阳辩点点头,露出饱含深意的笑容。
好个老包,身体还可以的嘛。
……
包家小院。
包拯的公廨清冷严肃,但家里不是他能够做主的地方,家里是包拯老妻与儿媳妇的地盘,所以布置得颇为温馨。
家里人不多,下人也不多,也就是做饭的厨子、打扫卫生兼看门的门子,还有一个专职的车夫,除此之外便无别人。
如果汴京城的相公们能够如同包拯这般生活简朴,他们每年都能够在汴京买一套院子。
不是宰相的薪俸低,而是他们要养的人太多,生活水准也高,想要存下钱来,除非是有人帮忙经营生意。
而那些不怎么会经营生意、只靠薪俸过日子的相公,能把日子过稳当就不错了,买不起房还真的不是作假。
包拯和老妻在吃饭,儿媳妇崔氏一般不同席,儿子早逝,儿媳妇与他们两人同住,本身就容易惹流言蜚语,包拯对这还是颇为慎重的。
两人都是头发灰白,相对无言。
老妻吃了一小碗米饭,放下来看着包拯吃。
包拯也没吃多少,近些年来他也感觉身体精力大不如前了。
老妻将包拯放下碗筷,便出声道:“你的大寿差不多也快到了,咱们办一办吧?”
包拯摇摇头:“无子无孙的,冷冷清清,膝下没有小儿绕膝,办了也只是冷冷清清的,没有什么好办的吧。”
老妻顿时落泪:“你是怪责我没有多给你生多几个么?”
看到老妻落泪,包拯顿时心烦起来,但又不愿意和老妻发火,低声道:“好了好了,你要办便办吧。”
老妻抹了抹眼泪道:“毕竟是六十大寿了,咱们也得请亲朋好友过来,这样才能够热热闹闹的。”
包拯哼道:“请他们来干什么,来请托我做事么?”
老妻嗔怪道:“就你清正严明,搞得我们一家跟没有个亲戚似的,要不是你,咱们还可以从家族里过继个孩子过来,总不至于断了香火。”
包拯叹了一口气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事是天注定的,又有什么好说的。
亲戚什么的就没有必要请了,多是来请托贪慕权势而来,来了我看着也心烦,就请几个朋友吧……
哎,也不太合适,几个辅弼之臣凑一起,官家现在不能视事,容易贻人口舌,要不……还是算了吧。”
老妻点点头:“你担心也有道理,但也不能就只有咱家三个人吧,那……得多冷清啊!”
包拯想了想道:“要不,就请一下欧阳永叔和季默两父子吧,永叔和我朝夕相见也就无所谓了,至于季默那小子……嘿,最近估计无所事事呢。”
老妻喜道:“季默来好啊,那小孩多久没来了,都要生分了吧,是不是你这老家伙训斥他,所以他才不来了?”
包拯苦笑道:“季默这几年都在到处东奔西走的,近些日子倒是在京,但我估计他也没有心情。”
老妻诧异道:“没有心情……发生了什么事吗?”
包拯道:“季默之前掌管央行,白手起家,筹办起了一个偌大的央行,让国库都因此而充实起来,其功莫大,君谟最近见到我都是眉开眼笑的。
不过季默本人却被调离了央行的岗位,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妥的,原本三年调换岗位是题中应有之意。
但调换的岗位却只是一个言官,寄禄官阶也没有上调,小家伙就不乐意了,最近上书不愿意上任,躲家里闹脾气呢。”
老妻顿时竖起眉头:“是不是有人欺负小家伙?”
包拯苦笑道:“其中缘由实在不知道怎么说……”
老妻盯着包拯道:“是韩相公吧?”
包拯不做声了。
老妻哼了一声道:“韩相公是你的同年,你不置喙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季默受了委屈,你也该和韩相公说说,季默帮了我们多少忙啊。”
包拯烦躁道:“算了,这些就不必多说了,朝中相公的事情,你一个妇道人家管那么多干嘛,你好好的把寿宴安排好就行了。”
老妻郁郁地点点头不说话了。
包拯倒是有些过意不去:“倒不是我不帮季默说话,这个事情韩相是做得不太地道,但也不违反什么规则。
言官自然不如央行行长那么有实权,但也不失为一个锻炼人的岗位,有言官的经历,以后有机会上御史中丞,那就是未来的宰执了,倒不算是贬谪了。
虽然说没有上调寄禄官阶,但也不算太过于吃亏了。”
老妻却是哼了一声:“算了,这些朝堂的大事我这老妇人的确是管不了,我得好好地准备一个好菜,季默这孩子受委屈了,我得安慰安慰他,你还别说,这孩子可喜欢我做的菜了。”
包拯点点头,但却在腹诽,你怕不是有什么误会,你做的菜能吃,那孩子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的模样,恐怕就是在安慰你罢了。
不过包拯腹诽归腹诽,还是老老实实地去书房里面写请柬。
他敢喷赵祯,但不敢乱喷老妻,毕竟赵祯最多撤他的职,老妻却能够让他过不好生活。
……
欧阳辩开心起来了。
倒不是朝廷给他升职加薪,而是苏家父子又回来了。
嘉佑二年苏洵老妻去世,苏氏父子三人回去丁忧守制,三年匆匆而过。
今年九月,服除,苏轼、苏辙两兄弟随着父亲苏洵自眉山岷江邓州,沿着长剑至江陵,转陆路赴东京,终于要抵达汴京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朝当国公 (千斤顶) 起点VIP2021-08-23完结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