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墙头上的猫1
- 入库:04.13
欧阳辩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帮央行增加了大约一千万贯的存款。
有了两千多万贯的储备金,央行成了大宋除农业银行之外最大的银行。
这是一个莫大的奇迹。
农业银行的奇迹和这个不同,农业银行是第一个实行存款有利息的银行,又借着青苗贷发家,加上农业银行背靠西湖城,天生就让人信任,加上诸多股东的鼎力支持,这才算是迅速崛起。
而央行是真正的一穷二白,能够这么快的崛起,国家信誉背书是一部分,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欧阳辩个人的信用和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政事堂的相公虽然对欧阳辩的年龄有些疑虑,但依然没有爆发更大的反对的原因。
这个事情,真的非欧阳辩莫属。
欧阳辩的计划终于可以开展了!
储备金已经到达两千万贯,总行的试运行也到了一个阶段了,经过接近三个月的试运行,该出的问题也都浮现了出来。
一百来骨干基本也都熟悉了管理经营,虽然独当一面还是稍微稚嫩了点,但只要稍加把关,就能够作出一点事情来的。
于是,欧阳辩将目光锁定了南方的两浙路。
两浙路包括14州2军,常州、苏州、润州(镇江)、杭州、湖州、秀州(嘉兴)、越州(绍兴)、明州(宁波)、台州、婺州(金华)、衢州、睦州(建德)、温州、处州(丽水)和江阴、顺安二军。
这是宋朝除京东路最为富裕的经济区域,恰好与京东路一南一北相互呼应。
欧阳辩的想法就是在两浙路筹建第一个央行支行,作为南北勾连的第一个点。
这是一步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步伐。
一南一北,通过运河为媒介,央行沟通南北,成为南北钱庄货币沟通的枢纽,这不仅会给央行带来巨大的收益,关键是这会给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创造一个条件。
央行的看不见的手动了!
第194章 杨德昌!
苏州。
杨园。
修建了两年时间的杨园终于完工。
春风还带着些微冷,然而杨园绿色已经逐渐侵袭,给这座新近落成的江南园林增添了许多秀色。
杨德昌身后跟着一群人,一圈逛了下来,他回头对着承包下杨园建筑的建造商笑道:“不知道为何,这杨园虽然是仿造汴京的澄园,然而我却觉得这种风格更适合苏州。”
建造商笑道:“澄园是我带队去考察的,当时我还因此在里面订了好几桌,去了好几次,才算是把握到了澄园的风格。
杨员外说得对,这澄园的风格的确更加适合咱们苏州,不过澄园的人也说了,澄园原本不是这般风格,是后来新主人买下来才改造成这般模样的。”
杨德昌微笑点头:“这事我听说过,澄园现在的主人欧阳辩可了不得啊,老李可曾面见过咱大宋朝的新科状元?”
李建造苦笑道:“状元公是什么地位,哪里是我能够见得到的,不过当时执掌澄园的徐福我倒是见到过,的确是个商业奇才。”
杨德昌面露憧憬之色:“汴京城卧虎藏龙,新晋崛起的商业巨子着实不少,冰室的徐福、东西烧的胖大厨、西湖城的姜汝成、以及农业银行的于谋,更让人惊奇的是,竟然还有一个女人名满天下。”
李建造笑道:“杨东家说的是陆采薇吧?”
杨德昌颔首应是。
李建造笑道:“杨东家远在苏州,可能不知道这几年崛起的这几个商业巨子的根底,他们可都是大有来头。”
杨德昌感兴趣道:“哦,您给说说。”
李建造笑道:“其实澄园、东西烧、冰室、西湖城都是状元郎欧阳辩的,哦,对,还有农业银行,徐福、胖大厨、姜汝成、陆采薇、于谋他们各管一摊子,但其实都是欧阳辩的手下。
他们在遇见欧阳辩之前,徐福一个房牙,胖大厨真的就只是个大厨,陆采薇是个青楼清倌人,于谋则是一个难民。
里面出身最好的应该算是姜汝成,原本在店宅务做主事,后来西湖城建设,这才请到了姜汝成。”
“什么?”杨德昌惊诧道。
这些事情杨德昌还真的不知道。
苏州和汴京虽然不算离得特别远,但现如今的通讯手段有限,杨德昌一直都在两浙路这个大本营里,对汴京那边的事情的确知道得不多,能够知道几个名字和事迹已经是他消息灵通了。
至于这些人的背景和出身,那就不是他能够知道的了。
李建造不同,他原本就是汴京人,出身在建造世家,这次被杨德昌请来主持杨园的建设,有不少时间还是会回汴京的。
“这次回京过春节,汴京的变化真大啊。”李建造感慨道。
杨德昌好奇道:“哦,您给说说。”
作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杨德昌对各类消息都非常感兴趣,消息对他来说不仅是谈资,还是他的资源。
李建造笑道:“杨东家愿意听,我就多说说。”
杨德昌笑道:“来人来人,上茶上茶,老李,咱们到客厅里去,也感受一下杨园的会客厅如何。”
李建造笑道:“正该如此。”
杨园的会客厅和澄园的会客厅大体相同,因为是初春,所以里面生着炉火,上好的银炭烧得通红,一行人进入大厅,顿时浑身一阵舒坦。
杨德昌打量着会客厅的装饰,满意地点头赞道:“也不知道这位状元郎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奇思妙想那么多,李建造,您是建造行业里的世家,可曾见过这般风格的装饰?”
李建造苦涩摇头:“咱大宋这位状元郎学究天人,不仅诗词书画都属顶尖,连这建造这一块他都懂,冰室、东西烧、西湖城都是咱们状元郎亲手描绘出来的,别说你们了,在我们建造行当的老人都瞠目结舌。”
杨德昌越听越是惊奇:“咱们这位状元郎,还真的是神异啊。”
李建造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神色:“那可不,汴京城里的变化,大体上来说也和咱们的状元郎有关系。”
杨德昌急道:“您给说说。”
客厅里的其他人也竖着耳朵。
李建造清了清嗓子:“此次回京省亲,我发现汴京城里的商户在变多,各行各业都相当的兴旺,汴京城外的房子建造如火如荼,码头比之前不知道繁荣了多少,汴京城的吸引力在增强!”
杨德昌听得很认真,神色非常严肃。
“……这种情况,应该是商业突然受刺激,然后一下子变得繁荣起来的想象。”杨德昌道。
李建造脸上露出敬佩的神色:“杨东家果然不愧是做钱庄票号生意的,对这些果然敏感,杨东家说的没错,这一切的变化应该是源于农业银行。”
杨德昌神色疑惑:“我记得农业银行主要是做青苗贷为主,和工商业有什么干系,是,农业丰收的确会让商业变得繁荣,但不至于让各行各业都得到蓬勃的发展啊。”
李建造兴奋道:“杨东家不知道,农业银行除了一个青苗贷,现在还有一个创业贷,主要面对一些小商户,也就是所谓的创业者。
以前的人有点子有技术,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也做不了生意,因为缺乏启动资金,但创业贷一出来,有能力的人都开始做起生意来了,所以汴京城的生意一下子繁荣起来了。”
杨德昌眼睛发亮:“老李,你能说说这个创业贷的内容么?”
李建造有些为难:“这次回去比较仓促,倒是了解不多。”
杨德昌笑道:“知道多少说多少。”
“好,那我就和你说说,据说这创业贷也是咱们大宋新科状元欧阳辩的首创,状元郎因为自己创过业,有感于创业者不易,所以特意推出一个创业贷,想让所有有梦想的人,都能够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创业贷不要求抵押,但是会对创业者进行评估,评估合格之后,会根据生意的规模予以贷款,贷款的利息不算高。”
杨德昌诧异道:“不抵押……这样不会造成烂账吗?”
李建造挠了挠脑袋,尴尬笑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身边的确有个堂弟,因为想自立门户自己组个建造队,所以找农业银行贷款。
不过我堂弟只会做建造,接工程他是不太懂的,所以亏得一塌糊涂,首期借贷的七八十贯钱全都赔了进去!”
杨德昌道:“七八十贯……这个资金不少了,那农业银行怎么处理的,告官吗?”
李建造笑道:“那倒没有,还款日期的时候,恰好我在京,我堂弟因为还不上账,还找我过去一起说些好话延迟一下还款期限,呵呵。”
杨德昌笑道:“七八十贯对李兄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啊。”
李建造摇摇头苦笑道:“我那堂弟倔得很,他爸是我二叔,也是建造里的能人,哪里会没有七八十贯钱,我堂弟就是想自己干出一番事业罢了。”
杨德昌肃然起敬:“你堂弟倒是个性情中人,他一定会成功的。”
李建造倒是笑了起来:“杨东家的眼光很好,我那堂弟的确是成功了。”
杨德昌抚掌笑道:“想来李兄还是顾及兄弟情深,给掏了钱?”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朝当国公 (千斤顶) 起点VIP2021-08-23完结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
-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起点VIP2021-08-30完结来到这个时代,我想在绍兴和青藤一醉,想去翻翻那失传的《永乐大典》,想见见一生未曾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