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北宋之无双国士 (墙头上的猫1)


  但有人却是看不过眼了,那人就是包拯。
  包拯跑到赵祯面前去为欧阳辩打抱不平。
  因为当时是朝会,百官都在,包拯跑出来质疑。
  包拯道,央行国之重器,不和任何一个机构雷同,这是个全新的机构。
  他自己是三司使,所以知道,即便是一家小钱庄的筹办,都得有大量的储备金才可以筹办起来,前期没有储备金,想要顺利运转起来相当于天方夜谭。
  包拯建议把朝廷便钱务、榷货务、交引铺、检校库等等具有官方性质的金融机构归入央行作为下属机构,这样央行就有了初步的启动资金。
  但包拯这个建议却被不少人反对,他们认为,央行原本就是独立朝堂之外,怎么还可以反过来侵吞朝廷资产?
  包拯哑口无言。
  赵祯也颇为尴尬。
  这件事情上,他对欧阳辩的支持的确太少,少到他自己也感觉尴尬。
  不过宋朝的底子就是这样,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很薄了,不然庆历年间也不可能变法,若不是欧阳辩所说过于吸引人,赵祯还不敢动呢。
  包拯为自己说话,欧阳辩还是很感激的,上门去致谢包拯。
  老包只是叹息不已,只是承诺三司的十万贯钱他会尽快挤出来给到欧阳辩。
  欧阳辩只是安慰包拯,有了政策的支持已经算是不错了,以后的事情自己会全力做好的,不会令大家失望的。
  包拯也只能将信将疑了,在他看来,这事根本不可能做到!
  招人并不顺利,流内铨的主官拍着胸口说会帮欧阳辩看中的人找来,但欧阳辩筛选出来的千人名单,却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到位。
  流内铨主官对此很是惭愧,欧阳辩也表示了理解。
  在官本位的社会里,能够进入党政机关的不会进入事业单位,能够进入事业单位的不会进国企,这都是人之常情,何况央行草创,前景如何还是个迷呢。
  不过前期有百来号人也算可以了,这百来号人欧阳辩是要作为骨干来培养的,可以培养成分行行长、支行行长等骨干、至于其他的办事人员,则是可以在社会招聘,比如账房和柜员等等。
  央行虽然比不上官府内编制,但对于社会上在私人资本工作的那些人,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招到百来号人之后,欧阳辩的第一件事不是立牌子,而是开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短期培训班。
  培训的内容很多,主要是组织架构的培训、管理学的知识、基本的金融知识都得教一教,现在虽然未必会懂,但要有悟性,这是一个选拔的过程。
  这一批人不是专业人员,而是管理人员,真正的专业人员是要从社会上招聘,这帮人主要是要会管理,要将摊子铺开,就得依靠这帮人。
  欧阳辩自己编写了教材,自己上马讲课不说,还从三司里邀请王安石以及其他的司案的专业人士过来讲课,连欧阳修都被动员过来讲了几堂课,教师阵容上的确是相当豪华,倒是给这百来号人增添了许多的信心。
  这里面涌向了不少欧阳辩相当看好的苗子,也算是意外之喜。
  这百来个人大多是年轻人,还有一半的人是嘉佑二年榜的进士或者同进士出身。
  因为这一届的进士同进士加起来有七八百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岗位安排,所以至少有一多半的人是在等着补缺的。
  实际上他们可以继续等下去,因为他们都有寄禄官阶,有官阶就有俸禄,虽然不多,但是足以度日了。
  这五十多个嘉佑二年榜的进士或者同进士愿意来,其实是冲着欧阳辩来的。
  毕竟是同年嘛。
  关键是,官家赵祯怕有人对进央行有所顾虑,特意颁发旨意——进央行不属于补缺,等候补缺进士、同进士可以先进央行过度,若是工作出色,又有意进入朝廷工作,届时可以优先考虑,另,薪俸照发,央行薪水按照央行标准。
  也就是说,官职可以保留,薪俸照领,央行也有工资。
  这样一来,对这些贫困的进士、同进士就有吸引力了。
  他们没有背景,家境也一般,想要补缺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呢,干脆来这里先挣多一分薪水嘛,如果工作出色,还能够借此出仕呢!
  能够考中进士、同进士的都是学习尖子,脑袋自然是不笨的,经过培训之后基本能够胜任初期的工作了。


第193章 计划可以开始了!
  短期培训班还在持续,因为人也在陆续的招,不过这些已经有专门的老师在负责了,欧阳辩从三司延请专业人士专门过来执教,包拯对此大开方便之门。
  欧阳辩也是会做人的,将之称为【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而过来执教的人都能够领取一份交流津贴,而且颇为丰厚,相当吸引人。
  央行的牌子也悄无声息地立了起来。
  欧阳辩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和农业银行拆借一千万贯作为储备金,农业银行那边的股东也颇为支持,给了一个相当低的利息,相当于作为对央行的支持。
  一千万贯的到账,顿时让央行的腰杆子硬了起来!
  欧阳辩的脚步颇为稳健,他只开办总行,他计划着将总行当成一个实习机构,先把这第一期的百来号人培训出来,再让他们到地方去筹办支行。
  欧阳辩的工作做得很踏实,每天到总行里面视察,组织架构是一开始就架设好了的,现在主要是看运行中的纠错。
  里面的内在逻辑欧阳辩从一开始就要确立起来,这些都让他写在央行总则里面,他专门选出几个人作为督察组,每日都要进行查检。
  欧阳辩则是每天到总行对外的营业厅体验,所谓体验自然是按照后世的银行服务的标准来的。
  服务够不够热情,规则够不够明了,流程够不够简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欧阳辩不仅要让央行成为大宋钱庄票号之首,还要让央行成为推动大宋金融机构的先锋模范。
  总之一句话,银行是要服务人民的。
  因此,欧阳辩厚着脸皮请赵祯写了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这句话被刻成匾额,挂在营业大厅里面,导致每个来办业务的人一进门就要对着匾额先来一套礼仪。
  好吧,百姓表达对这位最高统治者的尊敬,也无可厚非。
  但欧阳辩原本的意思是告诉客户——呐,这可是咱家官家支持的,是咱大宋朝的机构,钱存我这,放心!
  不得不说,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朝廷以及赵祯的声望还是可以的,尤其是汴京人更是如此,汴京人享受了以一国供城的福利,对朝廷对仁宗,当然是感激涕零的。
  所以央行对于普通百姓的存款的吸纳还是比较成功的。
  当然啦,这和央行的存款利息颇高也有关系,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大宋子民都是因为对皇上以及朝廷爱才来的,至于钱不钱的,那都是身外之物!
  百姓可以用利息来吸引……呸,用他们淳朴的爱国之情来感化他们来存款,但大宋的地主豪绅可不能用爱国之情来驱使了,他们对利息虽然也重视,但他们对资金的安全更加关注。
  央行虽然有国家信用背书,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吸引力并不是很大,他们挖个洞藏起来其实也挺安全。
  但他们依然将小部分的钱拿出来了,不为别的,就是表达对欧阳辩的支持。
  如今汴京城里,欧阳辩已经是真正的财神了。
  之前有人称欧阳辩为小财神,因为西湖城和农业银行的缘故,欧阳辩被称为小财神,这次欧阳辩出掌大宋中央银行,这是国家层面上的认可,于是小字被去掉了。
  现在汴京城里说起财神,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赵公明,而是欧阳辩。
  但他们也没有那么轻易将钱拿出来,欧阳辩自己亲自带着人跑客户。
  后世的客户经理是怎么做的,欧阳辩就怎么做。
  当然啦,以他的身份,去谁家都能够混个座位,倒不像后世的客户经理那么憋屈。
  状元公、开封小知府、宰相女婿,这几个身份足够让很多人没有拒绝理由的掏出小部分钱财来,虽然对于他们的资产来说不多,但对于欧阳辩来说也算是足够了。
  积少成多嘛。
  整个腊月和正月期间,欧阳辩冒着风雪,借着拜早年、拜年、拜元夕、拜晚年、拜清明(划掉)、缅怀对方杰出先祖等等名义,到诸多富人家里求存钱,小脸都给跑圆了。
  哦,你没有看错,别说什么跑瘦了,那是穷人才会有的事情。
  欧阳辩到谁家里,谁家都得将好吃的都拿出来啊,这些积累多年的富贵人家,享受上可比欧阳辩这个暴发户牛逼多了,以至于欧阳辩都学会了很多花钱摆阔的小技巧。
  若是以后北宋亡了,就他学会的这些小技巧,写一本北宋版凡尔赛体回忆录绝对绰绰有余。
  所以这么跑下来,胖才是正常的,不胖才是对不起那些山珍海味千奇百怪的好东西呢。
  欧阳辩称之为过劳肥。
  在欧阳辩辛辛苦苦吃百家饭的过程中,央行的存款在快速地增加。
  不得不说这这大宋朝国库是真的虚,真老百姓也是真的穷,但食利阶层富人是真的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